第174章 冬季北巡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把那件夾襖也拿出來,給官家帶上......”坤明殿內,大符撐腰挺肚,揚手支使着宮人收拾,滿臉的興致。

劉承祐坐在一旁,手裡拿着冒着熱汽的茶杯,不時抿一口,看着他的皇后:“不用這般費事,北上御用之物,諸司使都有所準備。此番北巡,亦非出遊享樂的,一切從簡,不需冗雜之物......”

“已然入冬,天地蕭肅寒冷,侵肌透體,其他的我不管,但這件襖子,務必帶上。”大符從女侍手中接過一件白絨襖子,親自遞給劉承祐。

劉承祐順手接過,摸了摸,觸感十分舒適,用料做工還算考究。邊上那名姿色秀麗跟隨大符已久的女侍御忍不住插嘴道:“這是娘子花了近半年時間,親手爲官家縫製的,一針一線,一絲一絨,都凝聚着娘子的心意......”

這女侍御,語氣中帶着點怨意,看向劉承祐的目光,更隱隱銜着些幽怨。她是從符家陪嫁過來的,最初的時候當然抱有某種期望,然而這都快滿兩年了,劉承祐碰都沒碰她一下,似乎對她完全沒有任何興趣......

事實上也正是這樣的,劉承祐還真沒有怎麼留意過。

“多嘴!”大符柳眉微彎,輕斥了一句,不過玉面之間,浮現出了些許自豪滿足的意態。

拉過皇后坐在自己身邊,摟其腰,輕撫其腹,語氣十分柔和地道:“你身子不便,這些俗務,豈勞你親自動手?”

襖子都已經做好了,劉承祐說這般話,更像是安慰,並且對她的辛苦表示認可與讚許的態度。大符顯然感受到了,如水的美眸之中,柔婉之色,愈加動人。

雖則入冬,天寒地冷,但劉承祐靜極思動,起了北巡的想法,且心思一起,便按捺不住了,在立冬朝會上,宣佈了北巡的決定。

選這麼個季節北上,顯然不是爲了遊山玩水,是帶有強烈的政治目的的。一則這兩年來,河北諸州,災害不斷,生民甚苦,劉承祐以天子之尊北上,意欲撫慰士民,安撫軍心人心。河北的士民,需要就近沐浴一番乾祐天子的威嚴與恩澤。

二則,南征的戰略定下,但北方卻是不能不顧,甚至於,北方之重,更勝於南方。若不能有一個足夠安心的後方環境,劉承祐又豈能專注於南面事。

北方之事,首在契丹,對於草原霸主,劉承祐暫時沒什麼辦法,並不能施加什麼影響,但對於內部,卻是可以再作梳理調劑,尤其是御北邊防需要重新調整。

大漢在河北的邊防佈置,還是當年劉承祐南下之前建立的,彼時便比較粗糙,以時下的情況,更需做些大的整飭加固,以備南下。

劉承祐的打算,是在接下來的兩年內,重新構建一條足夠強硬的防線。不過具體如何,還需劉承祐北上,實地考察一番河北尤其是成德、橫海一線的軍事情況,再作決定。

劉承祐說着便走了神,見狀,大符也不以爲意,只是安靜地坐在其側,默默地等着,不打擾他。

直到劉承祐回過神,注意到此點,給大符一個歉意的眼神,旋即擡手揉了揉臉,嘆道:“天下苦戰已久,朕致力於弭兵罷戰,與民休息,然天公不作美,災害不絕,河北受創尤甚。故爲安人心,振民氣,冬巡之事,朕必力舉之。”

這是劉承祐主動給大符解釋自己的行事了,這等恩寵,對於大符來講,比起你儂我儂,恩賞不斷,更加重要。

“二郎心念天下,胸懷四海,我明白的。”大符一副賢惠的模樣,對劉承祐表示理解支持。並沒有以天氣惡劣、道路難行等客觀情況,對劉承祐行勸阻之事。多說的話,也只是對劉承祐進行叮囑,保重身體,小心染寒之類的關切話語......

“只是不能隨二郎北上,伴駕在側。”說着,大符的語氣間便帶上了少許遺憾。

“日後有機會的!”見狀,劉承祐則溫言道,握其手:“你在東京,好生養胎,每日替我向太后問安!”

“是!”大符應下,玉手下意識地摸着自己凸起的肚子,眉宇之間散發着母性,稍顯慎重。

“嗯......”沉吟了下,大符看着劉承祐,建議道:“二郎此去,帶上折家娘子吧,以便伺候。”

聞則生訝,劉承祐偏頭看着皇后,通情達理的面容間,盡顯坦然。訝異之色,只臉上閃忽了一下,旋即隱去,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按了按她的手。

待劉承祐離開後,大符的神情有些許收斂的變化,旁邊的女侍御張口欲言,被她揚手止住,思及方纔的對話,嘴角稍稍勾起一道自信的弧度。

離開坤明殿後,內侍引路,侍衛隨行,劉承祐信步走在宮室之間,一向沉凝的面容,難得地輕鬆了許多。不管是否發自真心,符氏確實有母儀天下的氣度與見識,很讓劉承祐滿意。至於其偶爾表露出的醋意,也並未引起他的不耐,反令他覺得真實,聰明賢惠,知進退,能識大體,能做到如此的地步,已是難得,符彥卿真的培養出了一個好女郎。

“官家,是回崇政殿,還是?”見劉承祐漫無目的地的樣子,而今幾乎與劉承祐形影不離的張德鈞,主動請示道。

腳步一停,劉承祐四下看了看,吩咐着:“去高貴妃那邊吧!”

“是!”張德鈞當即吩咐着變道引路。

北上之前,皇后這邊待過了,是不能厚此薄彼的,貴妃那裡也得去。後、妃身後,可代表着符、高兩個家族,兩方節鎮,而兩個老丈人,在鎮守地方上,還是給朝廷以不小的支持,劉承祐並不想自宮中傳出什麼不好的流言。

乾祐二年冬十月戊寅(初九),劉承祐御駕出東京,北上巡視。

此次巡視,力求效率,隨行從簡。一切都透着劉承祐的簡樸之風,除了賢妃折氏以及少量必要的伺候人員之外,沒有再多帶其他人。

朝臣之中,宰相楊邠與李濤再加樞密副使王峻隨駕,劉承祐帶人,都是有所針對性的。至於護衛的軍隊,僅自殿前鐵騎軍中挑選了三千騎,禁軍中似高懷德、趙延進、趙匡胤、張永德此類的後起之秀,得以隨駕,又以回京擔任龍棲軍都指揮使的慕容延釗爲行營都部署。

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31章 邊公在任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15章 瀛州第337章 特權第66章 陷河陽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204章 解決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65章 制舉進展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283章 降將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768章 崩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90章 安全脫身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37章 整編事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90章 安東國王?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164章 監國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73章 日常第95章 玩陰謀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86章 宗室第63章 朝廷應對第112章 整風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52章 聽政3第188章 後續第4章 西南事務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17章 附議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351章 林邑國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92章 兩京並重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104章 在真定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31章 功成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327章 相對公平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811章 歸來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75章 按*不動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
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31章 邊公在任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15章 瀛州第337章 特權第66章 陷河陽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204章 解決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65章 制舉進展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283章 降將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768章 崩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90章 安全脫身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37章 整編事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90章 安東國王?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164章 監國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73章 日常第95章 玩陰謀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86章 宗室第63章 朝廷應對第112章 整風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52章 聽政3第188章 後續第4章 西南事務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17章 附議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351章 林邑國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92章 兩京並重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104章 在真定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31章 功成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327章 相對公平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811章 歸來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75章 按*不動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