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

bookmark

曠野之上,大隊繼續北行,路乃舊道,不易行,但經過此番規模人踩馬踏車軋的,也基本走出了條通往開封的“新路”。

邊上不遠,便是一條幹涸的水道,儼然枯竭多年,沙土翻覆,已不成形,透着些許古舊與蒼涼的韻味。河牀不甚寬,周遭已然鋪上了一層植被,在春風的吹拂下,增添了幾分不算深厚的綠意。

放眼張望,可見舊道,曲曲折折,斷斷續續地朝南北蔓延而去。

劉承祐站一處微高的土坡上,開闊的視野使他心情曠達,背景是又放慢了行進速度的行營大隊。

後邊,除了一隊奉宸衛士之外,還有張德鈞帶着幾名宦官,架起了幾張明黃幕布,把劉承祐遮掩住。

劉承祐很是自然地,掏出鳥,對準腳下的一叢矮灌便開閘,大概是太痛快了的緣故,嘴裡還稍顯輕佻地噓了一個長聲。放水這種事,當然是怎麼自在怎麼舒服怎麼來。

劉承祐撒尿,可不需什麼特殊的儀式禮節,更不需要宦官幫他脫龍褲,掏龍根,抖龍頭什麼的......

自個兒抖了幾下龍頭,放下袍子,離開經他滋潤後變得亮綠的灌木,順着爺水道漫步,順便召來王溥對話。

“這蔡水古道,可不短啊,齊物可知其來歷?”指着右手邊的枯道,劉承祐隨口問道。

王溥跟着側後方,顯然是做了些功課的,聞詢,很是從容地給劉承祐解釋道:“蔡水戰國時爲鴻溝,前漢時爲莨蕩渠,魏晉之時乃稱蔡水,爲中原南北水運幹道。只是自隋唐以來的變遷,河工不振,水道淤塞,漸至枯涸,及至唐季,徹底湮廢,至今也有數十個年頭了......”

“有些可惜了!”對其所述,劉承祐聽得認真,慢悠悠地邁着腿,嘆道。

王溥附和道:“開封之上爲汴水,開封之下爲蔡水,蔡水雖則不長,然連潁水,通達陳潁許蔡,其盛時,舟船往來,亦不絕如縷,不下於汴河!”

劉承祐沉吟幾許,說道:“這些水道溝渠,就如大漢的血脈一般,灌溉澆農,物料轉運,交通諸州......而今諸州水道淤塞不通,於大漢而言,就如血液不暢,於國於民,殊爲不利。朕欲發民力,修河渠,貫通南北,使舟楫相繼,都下利之!”

聞言,王溥一時沒有說話,作深思狀。

“怎麼,有什麼不妥嗎?”見狀,劉承祐問。

王溥眉頭的褶皺暫時平復,恭聲應道:“東京之利,便在於河渠之利,不管爲政、爲軍、爲農、爲商,修繕河道,疏通溝渠,都乃朝廷必爲之事。然欲開何工,所費物力,實在不菲,以朝廷如今的財政情況......”

得知其所顧慮,劉承祐手一擺,大氣道:“如今四境弭兵,內外漸穩,朝廷雖然拮据,但修河的錢糧咬咬牙總能擠出一點的,此次許州所收財帛,朕就打算用在河工上!”

“如此,只怕仍舊不夠!”王溥很實在地說。

“朕又不是打算一口氣將大漢河道都給通一遍!”劉承祐一副頭腦很清醒的樣子,說道:“窮,有窮的做法,朝廷大修,道州小修,縣鎮繕浚......”

王溥點着頭,掃了眼邊上破破爛爛的舊水道,忽地反應過來,不由問道:“陛下欲通蔡水?”

對於王溥的機敏,劉承祐並不意外,兩眼之中反而露出了讚賞的色彩,揚手一指,說:“如導汴水入蔡,重加疏浚,使之重貫陳潁,你看如何?”

聽天子的考量,王溥沒有急着回答,反而認真地思慮了一番,方纔搖着頭道:“河工之事,所涉頗多,臣皮毛未知,實不敢妄言!”

“此言實在!”劉承祐對王溥這種態度表示誇獎。

本就是風度翩翩的文士,受到表揚,王溥露出一道溫潤如玉的笑容,認真地向劉承祐建議道:“汴水如今乃中原最重要的水道,可謂國之命脈,亦失修多年,久未疏浚。陛下如欲開河工之事,是否先着手於汴水河況的改善?”

“此乃老成之言!”劉承祐直接說道。

稍微住腳,略作沉吟,劉承祐神情平和對王溥道:“治河之事,朕想法雖則籠統,但此乃必爲之事。但如何治之,從何治之,確需綜合慎重考量。你可暗作考察問詢,回京之後,可擬提治河之事!”

沒有多遲疑,王溥恭敬拱手應道:“是!”

他心裡清楚,劉承祐有提拔之意,這是給他表現的機會。不需他提出具體的治河疏渠方案,那非他所長,只需他諫言,皇帝治河的意願很強烈,只要成功,進諫之功,也是功勞。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而今爲天子近臣,然則並無實職實權,腳下很需,對於王溥這等渴望建功立業的青年俊才,瞄到了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應命間,王溥腦中已經在考慮着,該怎麼着手此事。哪怕就賺個諫言之功,也是需要對河工之事多加了解的。

敘話的節奏並不快,不過邊走邊聊着,眼前之景已有了不小的變化,本就曲折河道彷彿被一雙綠油油的大手給扼斷了一般。

停下腳步,劉承祐作深沉狀,十分認真地思量了一會兒,瞥着王溥:“不出所料,太原那邊有想法了!”

王溥神情微凝,腦中回想起那封晉陽來書,微躬下身體,問道:“陛下打算如何應對?”

“晉陽那邊,現在有沒收到朕對許州事的處置結果,都是未準之事。”劉承祐幽幽而嘆:“這樣,你以朕的口吻,給晉陽回一封信,就許州之事,做個解釋,以示安撫吧!”

“是!”王溥直接應道。

停頓一下,劉承祐又稍顯突兀地說:“朕欲封皇叔爲王!”

聞言,王溥鄭重地抱拳:“陛下英明!”

雖然王溥的恭維有七八分的真心,但劉承祐也不以爲意,搖搖頭,朝隔着一段距離的張德鈞吆喝道:“朕走累了!”

聞聲,張德鈞立刻湊了上來,請示道:“官家是否迴鑾?”

劉承祐說:“牽兩匹御馬來,朕要騎馬!”

“是!”

第482章 李氏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81章 兩日而克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349章 邊情第1714章 百姓苦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82章 不手軟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30章 湖湘之治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207章 還京第74章 根由在朝第86章 籠絡人心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790章 憂勞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56章 腹心之談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26章 名將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53章 兵臨刪丹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42章 嶺南在望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49章 醫政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66章 請辭?不許!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76章 王峻用兵第60章 “暴斃”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59章 還朝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308章 新貴第304章 楚州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65章 君臣相宜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79章 長教訓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54章 繼續忽悠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43章 不自知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227章 延州事第243章 不自知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41章 小風波第457章 鄭州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95章 大商人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175章 軍略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2052章 回京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44章 蘇逢吉案結
第482章 李氏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81章 兩日而克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349章 邊情第1714章 百姓苦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82章 不手軟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30章 湖湘之治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207章 還京第74章 根由在朝第86章 籠絡人心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790章 憂勞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56章 腹心之談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26章 名將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53章 兵臨刪丹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42章 嶺南在望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49章 醫政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66章 請辭?不許!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76章 王峻用兵第60章 “暴斃”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59章 還朝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308章 新貴第304章 楚州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65章 君臣相宜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79章 長教訓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54章 繼續忽悠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43章 不自知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227章 延州事第243章 不自知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41章 小風波第457章 鄭州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95章 大商人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175章 軍略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2052章 回京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44章 蘇逢吉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