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不手軟

bookmark

乾祐元年八月丁亥(十日),在合圍蒲州十餘日後,漢軍拔西寨而攻城,天子督陣,兩日而克。

比起劉承祐預想中的,要容易得多,快得多,距離中秋尚有四日的時間。當然,要說容易,細細想來,也沒有太過容易,數萬馬步軍出開封,皇帝擔風險離京親征,糧草軍械,勞役徵調,沒有一樣是輕鬆便能搞定的。

此番西面之叛,非三寇連橫,且劉承祐與朝廷早有防備,從初期開始,便遭受到了針對性打擊,縱有反覆,終究沒能撬動大局。故在很短的時間內,河中叛軍便失去了希望,再加官軍戰法策略,人心散得更快。再加劉承祐不給機會的戰法,又借利器之便,破城可謂必然之事。

城破之後,於官軍這邊,則更加從容,進城,追剿兇頑,接受俘虜,控制城池,順便救火。城頭的火勢終究有所蔓延,禍及到甕城背後的民房。

自古城池攻防之戰,城破之際,是最爲混亂的時候,也是最容易產生問題的時候。劉承祐深諳其間的道理,故破城之後,便嚴令各軍將校,約束士卒。並讓韓通與李崇矩帶軍臨時負責軍紀巡檢,又以白文珂暫署蒲州,肅清叛卒的同時,也嚴防地痞流氓趁亂作惡。

在南城破後,東面也順利淪陷,楊業親自率軍突入城中,叛衆皆降。事實上,在這種情勢之下,大部分蒲軍都沒有與河東城以及他們的“秦王”生死與共的意思。

大部分河中將校,十分自然地遵從發自內心的最初的想法,果斷投降了。其中有幾名受馮道“勾引”,原本還打算再等等,待價而沽,沒曾想漢軍進攻如此兇猛,這麼快便攻了進來。

城破投降,當然是晚了,但要是不降,連活命的機會都沒有。進城官軍都收到了命令,城中叛軍,但有異狀,斬爲先,以免爲亂。亂軍,總是不穩定因素。

縱使安排地再到位,城破之際,兵荒馬亂,河東城雖然不算太大,但待秩序穩定下來,也耗費了兩個多時辰。

劉承祐這邊也沒有閒着,帶着楊邠、馮道以及範質親自在城外巡察,撫慰留於城外的軍隊,嘉勉有功將士,探望受傷官兵。總之,在軍隊面前,不停地顯示着他天子的存在感。

值此破城得勝之際,效果比起平日作秀十次八次都要來得好。

蒲城南門,親軍相護,劉承祐揹着手,望着煙熏火燎的南城,檣樓已然徹底焚燬,滿是“疤痕”的城牆仍舊堅固地矗立着,周遭灰黑一片,依稀可見隨秋風而嫋升的煙氣,仍有熱度,空氣中瀰漫着油脂燃燒過後的惡臭味......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這河東城,倒是被李守貞修繕得夠堅固!”望着城池的輪廓,劉承祐語調輕鬆地感慨了一句。

“縱使再堅固,亦爲叛城,又豈能擋陛下天威!”馮道立刻提袖說道。

“馮卿此言不假,朕之威嚴,又豈是區區叛城所能抵擋的!”劉承祐眼神四飛了下,手一揚,朗聲道:“但朕之威嚴,亦來自這數萬忠誠的大漢禁軍將士!”

“陛下英明!”馮道一副歎服的模樣。

在旁,見這副君臣相和的樣子,楊邠越來越像個局外人了,就他自己,已然連插句嘴的興致都沒有了。他腦子此時倒也清醒,經此番掃滅李守貞,這少年天子,驕氣只怕越加難制,像他這樣的老臣,恐怕更不被其放在眼裡了......

“河東。”劉承祐嘀咕了一句,小作沉吟,說道:“此城名當作更改!”

隨侍在側幾名的大臣都是一愣,怎麼提到這茬了,不過馮道立刻給出一個說法:“此城扼大河,溝通秦晉,時移世移,卻也難當河東之名。請陛下賜名。”

“朕可取不出什麼好名字。”劉承祐擺了擺手,看向馮道:“這等雅事,還得勞煩馮卿。”

見狀,馮道嘴角露出一道恭維的笑容,想了想,揖手道:“山水奇秀,永濟大漢,以永濟爲名,陛下以爲如何?”

“就以永濟爲名!”劉承祐直接拍板。

“陛下,城中已然肅清。”這個時候,韓通帶着一隊人,策馬而出,遠遠地下馬,恭敬地稟道。

劉承祐掃韓通一眼,臉上凝着點髒污。韓通有點鬱悶,他此番率護聖左廂十營指揮從徵,結果根本沒有騎兵用武之地,河中叛賊便平了。

“白卿呢?”劉承祐問。

“白使君正在清點府庫。”韓通應道,順便給他解釋着:“那李守貞甚爲可惡,提前積柴薪佈於州衙、府庫,欲行焚燬之事。河中府庫之中,可還有數萬石米糧,若不是劉詞將軍帶人及時撲滅,可就真被其付之一炬了......”

“將滅之人,有此瘋狂之舉,不足爲奇!”劉承祐淡淡道。

“李守貞的屍體呢?”劉承祐問。

前已得報,城破之後,李守貞於城中自刎而亡。

“置於州衙庭院。”

“進城吧!”劉承祐點了下頭,直接吩咐道。

“陛下,南城被毀,道路污陋,恐污了聖體,還請走東門。”馮道出聲建議道。

“無妨,將士們以此度城,朕何以過不得!”劉承祐淡淡道。說完,便上御馬,輕騎而入。

州城之中,一片寂然,蒲軍都被移之城外看守,各處門扉緊閉,百姓惶然自守家中。

州衙內外,包括周遭的幾條街巷都在兩千餘禁軍的控制之下,人還挺雜,龍棲、小底、武節、興捷幾軍都有。

白文珂、李洪建帶領一干將領,喜氣洋洋地列陣以迎。

“這州衙,還真是夠氣派。”下馬,看了看大門,目光在牌匾上的“秦王府”三個大字上明顯地停頓了一會兒。

注意到劉承祐的眼神,白文珂臉色微變,神情間似乎有些懊悔,當即招呼着軍士:“還不將這僞王叛逆所作牌匾摘下,砍了拿去柴燒!”

待牌匾處置之後,劉承祐方纔邁步走入其間。

庭院裡,劉承祐終於見到了李守貞,的屍體,認真地打量着那張方正的臉,脖子上那道刎痕很深,血已乾涸。當初在東京,李守貞在覲見劉知遠的時候,劉承祐只在交錯而過時瞥過他一眼,從頭到尾,李守貞都造他反了,二人之間都沒有過任何的對面交流。

“死得乾脆,倒是便宜此賊了。”劉承祐平淡地說了句。

“陛下,北逃的叛軍已被建雄軍節度王使君與東西班指揮使趙弘殷擊滅,其家小盡數成擒,其子李崇訓爲趙指揮使之子趙匡胤所殺.....”

“趙匡胤?”劉承祐聞報眉毛不禁抖了一下,不過很是自然地恢復平靜,眼珠子轉悠了兩圈,嘴角微微揚起。

“陛下,李守貞屬下,尚有十餘名文武,附逆從賊,謀反作亂,以抗王師,如何處置?”這個時候,白文珂近前,問道。

怎麼處理,劉承祐嘴角的笑意變得有些冰冷,活動了一下肩膀的骨骼,吩咐道:“將彼輩與李守貞家小,押赴市場,盡數斬首正法,以警天下!”

一副慵懶的模樣,說出的話,發出的令,卻讓在場的將臣們心中泛起點涼意,尤其是肩着節度之任的白文珂與趙暉。

按照以往的例子,李守貞既死,對於其家小與餘黨,縱不赦免,也不至於如此斬盡殺絕。

但天子的態度,由不得不警醒膽顫吶......

第2053章 終章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01章 大整軍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752章 放手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50章 聽政第351章 南粵,危!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90章 交趾收復第73章 西北隱患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35章 室韋覆滅第492章 事發第39章 百年大計第29章 勸諫第25章 李史合謀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36章 迎奉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330章 小市民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347章 談話第347章 割韭菜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720章 靜默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82章 殺俘第8章 瓊林宴第87章 亦有其憂第67章 劉煦娶親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62章 兵事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48章 西撤!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世宗篇47 封禪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67章 請辭第167章彈冠相慶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57章 國滅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46章 黃羊平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40章 郭黨俊傑第89章 威壓王帥第121章 道士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243章 總結第39章 長沙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
第2053章 終章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01章 大整軍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752章 放手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50章 聽政第351章 南粵,危!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90章 交趾收復第73章 西北隱患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35章 室韋覆滅第492章 事發第39章 百年大計第29章 勸諫第25章 李史合謀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36章 迎奉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330章 小市民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347章 談話第347章 割韭菜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720章 靜默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82章 殺俘第8章 瓊林宴第87章 亦有其憂第67章 劉煦娶親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62章 兵事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48章 西撤!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世宗篇47 封禪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67章 請辭第167章彈冠相慶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57章 國滅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46章 黃羊平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40章 郭黨俊傑第89章 威壓王帥第121章 道士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243章 總結第39章 長沙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