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長教訓

“你們這些混賬,竟然如此無禮,膽敢鎖我,知道我是誰嗎?我要見趙暉!”

狂妄的叫囂聲,讓帥府前,鎖拿慕容承泰的兵士手上力道加重了幾分,疼得其面色漲紅。門前的軍校,冷冷地盯着他:“小子,不管你是誰,膽敢在帥府衙前狂悖無禮,只要都帥下令,某立刻砍了你!”

“你敢!”被軍校那森冷的目光注視着,慕容承泰有被懾住,但嘴裡一點都不服軟,硬着脖子道。

向訓走出來,正見着這副場面。掃過一圈,幾名軍士當是家丁部曲,一併被繳了械,表情漠然,目光放在慕容承泰身上:“你就是慕容承泰?”

“是我!你是誰?”慕容承泰兀自掙扎着,越掙扎越痛,咬着牙應道。

“西南援應使,向訓!”向訓說。

“趙暉呢?我要見他!”慕容承泰仍是囂張態。

冷冷看着此人,向訓眼神中恍過一絲厭惡,當即擡手,吩咐着:“此人,狂妄無禮,衝撞帥府,再多言一句,立斬!”

“是!”周邊的兵士聞令,齊聲喝道。

所謂殺氣,慕容承泰大抵感受到了,張了張嘴,卻終究沒敢出聲,但張目,執拗地瞪着向訓,滿臉的不服氣。

迎着慕容承泰的目光,向訓走上前,冷淡道:“這裡是帥府,指揮數萬御蜀大軍的地方,任你皇親貴胄,就衝你今日的狂悖叫囂,侮慢主帥的行爲,把你斬首正法,陛下都不會多言語什麼!”

迎着向訓那幾乎不帶感情色彩的眼神,慕容承泰心中頭一次,生出一種名爲“怕”的情緒:“我......”

見其露怯,向訓這才一擺手,說道:“本將不提倡不教而誅,念你初至,暫免一死。但是,告誡你一言,既入軍中,當守軍法,不要觸犯,否則,軍法無情,加諸於身,悔之晚矣!“

言罷,向訓朝左右吩咐着:“先杖他五十軍棍,其後,給他講講營規軍紀!”

“是!”

寶雞南城廂,營房之內,慕容承泰趴在一張軍榻上,褲子脫得乾淨,臀部被打得血肉模糊的,杖傷幾乎蔓延到腰上。五十杖軍棍,一棍不少,一棍也未留情,若不是慕容承泰從小習武,身強體健,換個養尊處優的紈絝子弟,縱不被打死,也打廢了。

慕容彥超派給他的家將,小心地給他上着藥,嘴裡說道:“公子,在軍中,終不比其他地方,軍法不是說笑的,方纔在帥府前,可將我們嚇到了。你若是真被殺了,我們只能選擇戰死沙場了......”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我就不信,他們真敢殺我!”慕容承泰應了一句,似乎仍不服軟。

不過,說這話時,他自己心裡都沒底。

“公子——”

“夠了,你什麼時候如此囉嗦,敢教訓起我來了!”慕容承泰忍不住怒道。

天氣炎熱,再加臀上的創傷,慕容承泰額頭汗珠,如雨滴一般,順着黝黑的眼鼻面頰往下滴,幾乎滲入眼睛裡。他長這麼大,還從未受過這等委屈,但或許是骨子裡有一種倔強,包括杖責之時,從頭到尾,都沒哼唧一聲。

眼眶之中,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

“公子,疼嗎,是否輕點?”

“上你的藥!”慕容承泰深吸一口氣,應道,頓了下,問:“我這傷,要多久才能恢復?”

“兩三日內,恐怕是難以下地了!”

難得地,慕容承泰嘆了口氣,有些不甘:“我來鳳翔,還想殺敵立功了,受此軍杖,當真誤事!”

聞其言,家將有些不知作何感想,都這樣了,能保住命都人家手下留情了,這小郎君,還想着上戰場。

“公子莫急,待養好傷,會有機會的!”家將只能這麼安慰一句。

過了一會兒,慕容承泰突然發問,似有不解:“趙都帥與向使君他們,似乎真的不在意我的身份......”

家將沉默了,本粗漢一個,不善言辭,更不知如何解答這位公子爺的疑惑。當然,就他看來,慕容彥超太過寵愛這個小兒子了。

“你說,我要不要,去向趙都帥以及向使君請罪?”慕容承泰又很突兀地問了句,聲音很低,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

鐵馬秋風大散關。

說得就是這座屹立於寶雞南郊的,控扼川陝咽喉的要隘。雖然還是盛夏,沒有蕭索秋風的渲染,但城關仍舊固執地實現着它的價值,成爲橫亙於蜀軍喉頭的一根硬骨。

今春蜀軍初至時,勢盛於岐軍,趙暉以寡兵所以能守陳倉,李廷珪以衆軍所以難克,就算因爲散關之所在,讓其不敢全力攻伐。

退回渭南之後,李廷珪決定,全力拔除散關。到此爲止,屯於散關城下的一萬五千餘蜀軍,已然隊散關發起了二十餘次進攻,直接戰損便有兩千多卒,但關城仍舊牢牢地掌控在漢軍手中。

趙暉繼王峻,擔任鳳翔節度之後,以散關當咽喉要道,着重加強關城的修築,用以御備。沒辦法,秦鳳四州的陷落,使得大漢在西南的防備就是這麼被動,蜀軍隨時可出秦嶺,威脅關中,兵鋒直指渭河城關。

散關的守將,名爲王仁贍,原本是保義軍節度使劉詞的牙將,受薦就職守關。蜀軍異動之前,趙暉便急增兵至三千,又往裡囤積了大量的糧食、軍器。是故,幾個月的消耗下來,關城猶有餘力。

而王仁贍也沒有辜負所託,以三千兵,面對數倍之敵,不失其位,並給蜀軍造成了大量的殺傷。就如汪洋中的一座礁石,始終屹立不倒,讓蜀軍主帥李廷珪尤其着惱。

最近一次城戰,已是十天前的事了,隨着天氣日漸炎熱,雙方都很有默契地,將倒在關下的士卒屍體,收容焚燬,以免瘟疫滋生。

關城上,一名身材魁梧,氣質倜儻利落的軍將,佇立眺望,心中默默地盤算着:“有此番守城禦敵之功,戰後職升三級,應當不是問題吧......”

這名漢將,自然就是王仁贍了,望着已然撤關城之圍,佔道依山嶺,呈保守姿態立寨的蜀軍,心裡忍不住琢磨,莫非蜀軍想退?

“將軍,帥府來令!”

很快,翻看過來自趙暉的軍令,王仁贍立刻打起了精神,下意識地扶牆探身。稍作思索,便朝着麾下吩咐道:“將關內能戰者,全部集中到東關來,賜以酒肉,隨時給我做好出擊的準備!”

“是!”

經過數月的堅守,城中的漢軍,僅餘半數,尚能出擊作戰者,更不滿千員,即便如此,也難消王仁贍心頭建功的火熱。他今年已經36歲了,蹉跎至壯年,有機會,就得抓住。

而在蜀軍大營之內,主帥也舉行了一場軍事會議,將陳倉、固道諸營的將領,都召集過來了。

“今日召諸將前來,只一事。陛下有令,放棄攻漢,撤軍返回興元府!”李廷珪正身而坐帥案,聲音稍顯低沉地通報來自成都的詔令。

應當不是錯覺,話音一落,在場的蜀將們,明顯鬆了口氣,坐姿都顯得輕鬆了許多。

李廷珪也有些無奈,意興闌珊的。李廷珪從小追隨後蜀先主孟知祥,算是被他養大的,跟對了人,是故隨着孟知祥割蜀自立,一路平步青雲,官路亨通,歷職將帥。孟昶繼位之後,對於這家將出身、知根知底的人,也委以重用。

正因如此,伐漢無功,李廷珪自覺有負孟昶的信任。說起來,這是孟蜀第二次北伐,前一次,雖然折了張虔釗,但至少拿下了秦鳳四州。

但此次,他領兵北上,有秦鳳四州爲依託,卻一城未下,寸功未獲,徒耗士卒錢糧,心裡怎麼能幹,又讓成都文武,如何看待他......

“何將軍,退軍唯慮漢軍追擊,這殿後之事,就交與你了!”李廷珪看向幾年前降蜀的晉臣何重建。

何重建心裡有些不樂意,但不敢違令,只能悶着聲音應道:“是!”

“其餘諸將,各自回營,整頓兵馬,明日拔寨,徐徐南撤。

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227章 延州事第60章 “暴斃”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66章 陷河陽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260章 論婿第323章 鬥法第446章 流光園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8章 請願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32章 做媒第3章 田畔問對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417章 輕狂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82章 不手軟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95章 遼帝完結感言第173章 日常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336章 橐相第99章 兩個人才第1773章 質問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31章 功成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158章 善後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50章 喜訊第474章 立場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52章 聽政3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676章 慘重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6章 郭榮奏事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21章 登乾元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413章 分食第51章 以鎰稱銖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313章 日常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36章 西面來人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
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227章 延州事第60章 “暴斃”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66章 陷河陽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260章 論婿第323章 鬥法第446章 流光園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8章 請願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32章 做媒第3章 田畔問對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417章 輕狂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82章 不手軟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95章 遼帝完結感言第173章 日常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336章 橐相第99章 兩個人才第1773章 質問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31章 功成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158章 善後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50章 喜訊第474章 立場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52章 聽政3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676章 慘重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6章 郭榮奏事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21章 登乾元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413章 分食第51章 以鎰稱銖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313章 日常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36章 西面來人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