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

輕“啪”得一聲,一粒黑子落於棋盤,黑棋其勢已成,如蛟龍覆海翻波,兇焰滔天。

慕容延釗在對面,盯着棋盤,研究了一會兒,思索着破局之法。見其苦思冥想之狀,王峻嘴角得意的笑容矜持地綻放開來。

瞥了王峻一眼,慕容延釗也是輕輕一笑,滿臉豁達的樣子,直接投子認輸道:“都帥棋藝高超,末將不及也!”

“哈哈!”王峻見狀眉開眼笑的:“慕容將軍謙虛了,觀此局,至少還能再與本帥殺幾個回合!”

“已成敗局,卻也無必要再堅持,徒費時間!”慕容延釗道。

點了下頭,王峻着隨徵的老僕,端上燒好的熱茶,對慕容延釗說:“這是臨行前,陛下賞賜的御茶,我這老僕,跟隨多年,點茶的手藝份屬一流,將軍可品品看。”

王峻這一言一行,很有種“名將風流”,見狀,慕容延釗也只有配合着,順便恭維着王峻的雅興。沒辦法,他也算是熟悉王峻的性格了,只能順毛捋,否則,容易惹得將帥不和,如今他身爲行營都虞侯,得顧全大局。

一邊喝着茶,王峻一邊慢悠悠地說道:“你我這局棋算是下完了,淮南這局大棋,纔開了個頭!”

“而今兵臨壽春,下一步,都帥有何打算?”見王峻主動提起,慕容延釗問道。

“趁着僞唐援應大軍未至,先攻一攻,試試壽春城的防禦力。那趙匡胤說守將何敬洙知兵,本帥倒要看看,一花甲老朽,能有多大的本事!”王峻想了想,說道:“把隨軍的那數十架霹靂炮都用上,也替軍器監試試其實戰威力!”

王峻嘴裡的霹靂炮,是平河中之後,東京軍器監,根據劉承祐的指令,研究改良而成的配重式拋車,歷時一年而成,後又經不斷的改進完善。

造價成本雖則上去了,但操作所需人力卻大大減少了,機動能力也大大提升,雖幾經試驗,配合着火油彈、石彈的威力着實可怖,但實戰效果如何,還是第一次。此番王峻南下,即調配了三十臺、火油彈上千顆,準備拿壽州試一試。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由奉國軍攻擊,城下指揮,有勞延釗你親自辛苦一趟了!”王峻又看着慕容延釗。

點點頭,慕容延釗應命:“遵令!”

“都帥似乎,並無快下壽州之心?”見王峻表情,慕容延釗問道。

“呵呵......”王峻笑了笑,指着帳外道:“觀壽春城池,確是淮南雄城,堅固且糧秣充足,強攻強打,徒耗士卒,本帥不爲。經南渡之時的這番打擊,守軍只怕也不敢再輕易出城了。如此一來......”

慕容延釗也算微微一笑,附和道:“所以,都帥便將目標,放到唐軍的援兵上了!”

聽慕容延釗肯定的語氣,王峻捋着長鬚,訝異地看了看他,點頭:“不錯,難怪陛下如此看重於你,果然有些將才與見識!”

謙虛一笑,慕容延釗應道:“都帥謬讚了!”

“陛下不是已經說過了嗎?淮南的土地、城池、子民,遲早是我們的,當對唐軍的軍隊加以殺傷、俘虜,削弱其實力,此言得之。而今天冷,不利攻城,本帥也只有按照陛下的諭命行使事,不過這仗該怎麼打,還得看我們了......”

“本帥已着令軍情司與武德司,讓他們的細作、探事,嚴密盯着金陵的反應!”王峻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自信道:“只要壽州沒破,僞唐便絕對不會放棄,本帥想來,三兩日之內,必有淮賊援軍渡江北進!”

“大營這邊,還需嚴防,守軍敢出擊一次,未必不敢偷襲第二次!”

在王峻與慕容延釗討論作戰事宜之時,一個魁梧軍漢走了進來,未加通報,此人名叫申師厚,與王峻關係尤好,王峻得了勢,率師南征,以之爲行軍司馬。

申師厚朝王峻,稟道:“都帥,護聖指揮使李重進上報,已破下蔡城,全殲守軍,俘虜三百!”

聞言,王峻搖了搖頭,有些不滿意:“動作太慢了,下蔡小城,兵不過千,他一廂之護聖軍,何以拖延這般久?”

慕容延釗在旁,開口替李重進分辯幾句:“李都使領軍攻下蔡,本爲牽扯,吸引唐軍注意力,收到破城的命令,也還是在我軍主力南下壽春後。這一日而破城,已然不慢了!”

看了慕容延釗一眼,就當是給其一個面子,王峻沒糾結於這一點,稍作思索,即道:“傳命李重進,留三營兵卒,守備壽春,搭建浮橋,保我大軍退路。傳命向訓,分一部水軍,配合守備下蔡,以防壽州水師襲擊。”

“另外,讓向訓再分一部水軍,配合宿州團練軍,把手渦口,以備濠泗淮賊。剩下的舟戰艦民船,還有民夫,全部調與他指揮,讓他與糧料使王溥,將後續的輜需軍器,加快速度輸到前線。”

“是!”

“都帥,靖江水軍本就不足,難以與淮南水師相抗,如再一分爲三,豈不更加削弱其實力?”聽王峻安排,慕容延釗忍不住提醒道。

眉毛一橫,王峻說道:“就算將之集中起,難道就打得過淮賊水師嗎?所以,本帥以步軍配合守戍渡口,已是儘量避其弱勢。再者,水軍之用,本爲掩護我步騎作戰,以防淮賊水師順淮水襲擾我後方,鉗制我軍。傳本帥令,讓向訓儘量克服!”

見王峻那一臉固執,慕容延釗也適時地壓下了勸解的話語,他想說的,實則還是王峻對諸們態度,簡直蔑視一切,任其驅使即可。和這樣的統帥配合,當真要忍不少氣......

“不去傳令,還有何事?”見申師厚還在帳中,王峻問道。

申師厚小心地稟道:“潁州團練司超報,淮賊壽州殘餘戰艦五十艘再度順流而下,襲擊正陽浮橋,又毀我浮樑!”

原本,壽州有水師數千,在漢軍南渡之時,與靖江軍戰,後撤。但逆流而上,越過下蔡後,被攔截在正陽渡。向訓率師與之激戰,唐軍終於敗退,有六七十艘突破未構造完成的正陽浮樑,逃奔南方。

潁州團練使司超,則奉王峻之命,繼續造浮樑於正陽,以阻截壽州的殘餘水師。

瞥嚮慕容延釗,王峻道:“看到了吧!淮賊的水軍,是個大麻煩,還得以浮樑、固壘配合水軍以防之。”

考慮了會兒,王峻對申師厚吩咐道:“派人告訴司超,蒐集舟船竹木,重建浮樑,不管他想什麼辦法,在下蔡浮橋搭建好之前,務必將壽州水師餘部給本帥擋在南邊。如有失,本帥軍法處置。”

“是!”

王峻此道命令,顯然是欲以潁州團練兵及正陽浮橋做誘餌,爲下蔡通道的打開爭取時間。

“另外,候騎聯絡郭榮,讓他率徐州、沂州之軍南下,牽制濠、泗之淮賊,不能讓他們影響壽州這邊!”王峻又道。

說着,王峻忍不住嘀咕兩句:“陛下也是,既委本帥主淮南前營,就該讓本帥統籌全局,又何必讓那郭榮獨領一軍,他打過仗嗎?”

“都帥,陛下安排,自有其用意,還當慎言吶!”聽其言,慕容延釗表情嚴肅起來,向王峻道。

面上一訥,上下打量了慕容延釗幾眼,王峻又微微一笑,輕輕捋動着鬍鬚,玩味道:“本帥只隨口一說,不會傳入陛下之耳吧?”

迎着王峻的目光,慕容延釗眉頭一緊,搖了搖頭,不卑不亢道:“都帥多慮了!斷然不會!”

見狀,王峻沒來由地哈哈大笑,聽起來格外爽朗自信,直接傳至大帳之外。

而在壽春漢軍,站穩腳跟,開始對壽春城發起試探性進攻之時,南唐金陵這邊,三萬禁軍,也在主帥劉彥貞的統帥下,北渡大江,氣勢洶洶,向壽州增援而去。

劉彥貞,如魏岑所言,確實是將門之後,有勇武,善騎射,知兵書。也曾歷任地方,不過在州縣之時,理政擾民,口碑很差。在軍中,也尚侃談,頭頭是道,紙上談兵。

當然,其所以能在朝中有不小的名氣,美名譽名加身,是因爲此人捨得花錢,有一幫南唐大臣爲之爭名。是故,三十出頭,已是南唐禁軍高級將領,並得以爲帥,統大兵出擊。

當然,劉彥貞也是自詡將才,只是一直未有機會施展,此番拜帥,便存着一番建功立業之心。

在王峻謀算着南唐援軍的同時,作爲援應主帥,劉彥貞也在謀算着壽春城下的漢軍,早早地派人探查漢軍在淮陰一帶的動向與佈置。

粗略瞭解過後,在渡江之前,便召集麾下將校,談論其志,定好作戰方針。基本上,三路齊進,他率主力在東,保信軍在西,再加淮上水師。胃口很大,意欲配合壽州守軍,內外交擊,合圍之,一口吞掉堅城之下的漢軍......

南唐軍隊,有太長時間沒有與北軍真正激戰一場了,在劉彥貞看來,朝廷諸公文弱,太過緊張,以大唐的軍力,倍於漢師,又有水師之利,何懼於漢軍?

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85章 少壯派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61章 淑妃病危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14章 外戚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482章 李氏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95章 楊邠案(3)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40章 家宴第49章 求援第331章 泰來樓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339章 那一腳第265章 楊無敵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58章 回師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384章 反響第62章 難得遲疑第376章 拷問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1章 大敗蜀軍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1章 西巡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73章 紙上談兵第75章 按*不動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77章 吏職變動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152章 聽政3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10章 坦白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313章 晉王第68章 二次北巡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480章 “新對策”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6章 郭榮奏事第3章 取士不公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30章 蒼山洱海
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85章 少壯派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61章 淑妃病危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14章 外戚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482章 李氏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95章 楊邠案(3)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40章 家宴第49章 求援第331章 泰來樓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339章 那一腳第265章 楊無敵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58章 回師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384章 反響第62章 難得遲疑第376章 拷問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1章 大敗蜀軍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1章 西巡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73章 紙上談兵第75章 按*不動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77章 吏職變動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152章 聽政3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10章 坦白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313章 晉王第68章 二次北巡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480章 “新對策”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6章 郭榮奏事第3章 取士不公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30章 蒼山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