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月爲期

對於軍隊的整編,如何整編,編制如何,當然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殿前司的正式成立,幾乎確定了今後兩衙並立的局面,同時再以樞密院立足於側掌調駁之權,這是劉承祐此次整軍的最終意圖。

當然,于禁帥將校們而言,他們更在意的是,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得失的。如此大的整編,自然代表着軍職的巨大變動與調整。此次整軍的人事安排,眼下才是最重要的事。

在王峻將時下東京禁軍諸軍的情況通報一遍,各軍的整編計劃也加以敘說,孫立、馬全義等統兵將領有疑惑處,也盡由其解釋。一時間,樞密院內,王峻成爲了主角。

待其敘述完畢,文武的注意力都投到他這個皇帝身上之時,劉承祐方纔開其金口:“整軍方案,朕很滿意。”

語氣一頓,環視一圈,目露凜光,嚴肅道:“朕再強調一遍,整軍之事,勢在必行,斷無異議之說,不得遷延逡巡。諸君皆乃軍中將帥,爲家國江山計,爲將士軍心計,當勇於任事,通達上意,安撫人心!朕與諸君共勉!”

“是!”不管心頭做什麼想法,面對劉承祐的訓話,都積極表態。

“還是那句話,整軍之事,當依章程,穩步推行,裁汰之士卒,當善加撫慰,妥當安置!”劉承祐語氣加重:“三個月!朕要三個月之內,整軍計劃,初步完成!”

“請陛下放心,三個月足矣!”又是王峻,站將出來,很有自信道。

劉承祐稍微留意了下郭威的表情,看不出任何異樣,就是任由王峻完全代表樞密院的意見。

平靜地點了下頭,劉承祐又肅容說道:“關於殿前司將帥,朕意設殿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及都虞侯各一員,品秩與侍衛將帥相同,以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尚卿爲殿帥,侍衛副都指揮使李洪信爲殿前副都指揮使,負責殿前司的組建!”

將時下的侍衛司的一二把手,調到殿前司,就是劉承祐對以尚洪遷爲首的那部分將帥的“安撫”。

而聽其安排,兩個人,兩種反應,兩個表情。李洪信愕然之間帶着不解,按照他的預期,殿前司與侍衛司,他總得當一個衙門的頭頭,並且機會很大,沒曾想劉承祐竟會做這樣的安排。李洪信估計很難想明白,若在軍隊,他一輩子都只能當個老二了。

尚洪遷倒是稍作意外後,面露喜色。畢竟按照計劃,新設的殿前諸軍,編練成功後,將集禁軍之精銳,再揀天下之壯士,那將是大漢最強大的一股力量。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臣必定竭盡全力,以報陛下!”看見了好處,尚洪遷頭一次,表現得如此積極。

對其反應,劉承祐則一臉淡然。他是一點都不擔心將殿前司“暫託”於此人手中,只需看殿前司的組建成分便可知了。

內殿直,兵力雖不多,但都指揮使是李崇矩,這可是劉承祐的侍衛出身。大漢立國後新組建的軍隊,此前爲侍衛第一大軍,但西征之後,中上級將被整治了一遍,周暉、吳虔裕兩名高級將領也被調出,如今基本被劉承祐徹底收服了。至於龍棲軍,那自不必提了,這是劉承祐起家的隊伍,任何時候,都值得信任。

若是尚洪遷真有足夠高的政治智慧,就會發現,調離侍衛軍,反而脫離了“根基”,殿帥的位置可不是那麼好做的。

而侍帥調離,則更方便劉承祐對侍衛軍的改造調整。劉承祐雖欲集禁軍精銳打造出殿前軍,但不代表要將侍衛軍給廢了,他是要兩軍制衡了。目標中的侍衛軍,兵力仍舊龐大,得將外駐的幾萬禁軍給算上的,且裁汰老弱之後,戰力也當刮訓變強。

對於這些更深入的考量,看尚洪遷的樣子,顯然沒有意識到。

收回目光,劉承祐又繼續道:“至於侍衛司,以宣徽北院使白文珂爲侍衛都指揮使,殿前都部署李洪建遷爲侍衛副都指揮使!”

“謝陛下!”舅父李洪建起身應道,亦微喜。

對李洪建的任命,算是酬其此次西行平叛之功,雖然這個舅父,從頭到尾,並沒有太過出彩之處。

“其餘軍職調動安排,由樞密院領銜二衙議定上報!”劉承祐做着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安排,目光炯炯地掃着衆人:“此次整軍,由郭卿,統籌其事!”

“是!”

此命下,王峻的臉色不禁變了變,前期章程的籌備都是他在做,“掛帥”的卻不是他,他豈能甘心。但是,不滿也只能暫流於面上。

而聽劉承祐之安排,底下的文武,多無異議。郭威面上若所思,非但沒有受要任的興奮,反而面色凝重。

此次,劉承祐對禁軍的整飭動作,規模可要比正史上郭榮整軍要大得多,需以威望隆重統籌執行,細數內外,只有寥寥幾人有資格負責此事。

史弘肇、郭威,餘者不論......

至於擔心郭威趁機擴大在禁軍中的影響力,結黨斂權之類,劉承祐會有所防範,但不至太過。

一者,劉承祐更加強調的是,樞密院在此次整軍中當起到的作用,郭威代表的,是樞密院的權威;二者,此次大整軍,除了強化禁軍戰鬥力之外,本就是爲了弱化侍衛將帥的權力,轉而增強他這個皇帝對禁軍的掌控與影響。

......

御前會議之後,劉承祐對於禁軍的整飭動作,正式展開。東京禁軍各軍,依次進行變動。

對於殿前諸軍的組建,劉承祐是當真將侍衛司的牆角都給挖塌了,以內殿直、小底、龍棲三軍爲根本,大量其他軍隊的勇銳軍官、士卒,都給劃歸殿前司。年輕的軍官中,似高懷德、李重進、趙匡胤、張永德等人,都在其列。西征河中平叛過程中,功過軍官的升貶,一道在整軍中體現。

而剩下的侍衛諸軍,劉承祐又自龍棲、小底兩軍中分撥出一批可靠軍士,用以充盈新編護聖、奉國、興捷、武捷四軍的組建,並且藉機提拔了一批資歷不足中下級軍官。

涉及到十數萬人的整頓,當然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工程,但自啓動之後,便如登上馳道的馬車,不達目的,誓不停歇。

在這個過程中,劉承祐當然是躬親是問,隔三差五,便要親自巡視新舊諸軍,撫慰軍心,煊示存在感。

當然,免不了的,是軍職被貶、遭受裁汰的一干軍卒,彼利益受損,自不會輕易罷休。由於劉承祐對於軍隊的嚴密監控,有聚衆鬧事者,皆爲所擒,火速平滅。

早有鑑於此,對於裁汰下的老弱,劉承祐主要安排了三個去處。一爲禁軍輔兵,這是應有之義,待遇減半;二爲京畿州縣巡檢士卒;三放置於地方,準其還家,爲鄉里職吏。

同時,針對禁軍將士,劉承祐新出臺了一份軍功授田的政策......

多管齊下,在劉承祐及郭威等將臣嚴密掌控之下,大漢禁軍的軍改,就如劉承祐所期待的那般有序推進,雖然免不了波折,但整體平穩。

爲此,劉承祐在這段時間內,完全沒有在其他方面,進行折騰,就爲了營造一個安穩的整軍環境。

甚至於,高祖劉知遠的喪葬儀式,都給耽擱了。

在初入十月的時候,楊邠報,“睿陵”終於修建好了,而劉知遠的遺體,還躺在宮中的冰室內。

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1750章 《桃蘭賦》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42章 嶺南在望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75章 高貴妃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117章 潑冷水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243章 總結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20章 折家第342章 殺肥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295章 難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750章 《桃蘭賦》第242章 戰後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95章 大洗牌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53章 交代後事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380章 饒樂國第16章 異見第265章 楊無敵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362章 分封?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8章 楊蘇還京第73章 解決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21章 登乾元第80章 進攻第145章 中秋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12章 整風第75章 敖萊小城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676章 慘重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1694章 鹽州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753章 百年國運+
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1750章 《桃蘭賦》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42章 嶺南在望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75章 高貴妃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117章 潑冷水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243章 總結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20章 折家第342章 殺肥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295章 難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750章 《桃蘭賦》第242章 戰後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95章 大洗牌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53章 交代後事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380章 饒樂國第16章 異見第265章 楊無敵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362章 分封?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8章 楊蘇還京第73章 解決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21章 登乾元第80章 進攻第145章 中秋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12章 整風第75章 敖萊小城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676章 慘重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1694章 鹽州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753章 百年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