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

bookmark

雞鳴時分,夜盡天明,晨光欲露未露,金明池間,尚且瀰漫着薄薄的一層靄氣,氣氛偏冷。別宮之內,經過一夜的燃燒,宮燭只餘些許灰燼,御榻隱藏在重重宮帳之中,榻間則橫陳着一具美妙的軀體。

做皇帝,真的是個很考驗心性的事情,至高無上的權力之外,形形色色,有太多的誘惑了。女色,只是其中一小方面,卻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面,全天下的美女都可予取予求,任其賞玩。以己度人,有的時候,劉承祐都能理解,爲何會有那麼多好色昏君了。

淑妃周娥皇自睡夢中醒來,睜開迷濛的雙眸,身邊已是空蕩蕩的,嬌軀卻是一陣痠軟,昨夜實在被折騰得不輕。

思及那番雲雨,緋色襲上面頰,大周紅脣不由勾起一道弧度,然而很快那點小女人的幸福感就滿滿消散了,幽幽一嘆,一雙美眸也露出了少許黯然。

從乾祐五年開始,進入漢宮已經快十年了,她也從一個懷春的花季少女,轉變成一個成熟的人婦人母。這些年,大周始終秉持着當初入宮時父親的教誨,不爭不搶,安分低調,徜徉在詩詞、文章、音樂、歌舞之中,彷彿與世無爭。

作爲后妃中最具才華的女人,因爲這點特色,對劉承祐還是有一定吸引力,雖然劉承祐並不長於談論詩書音律,但牛嚼牡丹,也是別有一番樂趣的。

而在這十年中,大周娘子也給劉承祐誕下了一男一女,分別是皇七子劉暉以及皇五女劉萱。因爲有所出,周淑妃在宮中的地位也還算穩固。爲什麼劉承祐的子嗣多出自品級較高的后妃,因爲受寵,皇帝光顧的次數多,懷孕的機率自然大。

相較於那些被皇帝臨幸過,轉眼就忘了的美人、宮人,周淑妃算是幸運的了,皇帝納她除了其美貌才藝之外,也有一定的政治意義,畢竟是江淮出生的美人。

然而,宮門深似海,實在難免寂寞,因爲看得書多,因爲身具才氣,周淑妃心裡對於愛情,還是抱有一些微的幻想的......

但皇帝顯然不能滿足她,她也只是漢宮中諸多美人的一員,雖然地位不低。就像近來,她十分受寵,皇帝多次臨幸,到瓊林苑招待大將也帶着她。

然而,也許用不了多久,皇帝又換人了,她又將被遺忘,不知要熬多久,方能再度承受劉承祐的雨露恩澤。這樣的情況,她見得多了,也經歷過。

不過,心中那點哀怨,很快就被掩藏起來了,這已經是個思想成熟的女人了,趁着這難得的寵幸,她還是得努力,取悅皇帝。

清晨初起,最是狼狽,對於女人而言,不加收拾,則更加難堪。在宮娥的侍奉下,花了一定的時間,方纔洗漱打扮好,沒有濃妝豔抹,只是簡單幹淨。等周淑妃掀簾而出時,已然恢復了平日的靈氣,那一身素色的輕薄綢衣,除了烘托出的驕人的身材外,更增添了幾分出塵的氣息。

天才矇矇亮,雖處室內,仍舊能夠感受到外邊黯然的晨色。一盞宮燈照耀下,劉承祐正盤着腿,坐在書案邊,審閱着公務。

這些年,在民間,百姓的生活方式,已經潛然發生着改變,體現出來的,是對桌椅板凳的使用,珠算的總結應用推廣,船隻的改造,棉質品的開發,紡織機的改良,印刷術的升級......

似宮廷內部,也有些桌椅的更新,像“太師椅”、“八仙桌”等等,當然,這些少不了皇帝的“奇思妙想”,他稍微提一下,就有人造出,並逐漸流傳開來。

當然,或許是跪坐習慣了,更多的時候,劉承祐還是喜歡用長案,比如此時。或許是,累就直接臥倒休息,都不用挪地方,也有些方便之處。

“官家,早膳已命人備好,是否享用?”周淑妃主動坐到劉承祐身側,嬌柔的身子輕輕地貼上,柔聲問道,自然而然地把孫彥筠的職事給佔了。

劉承祐的心情看起來不錯,嘴角帶着點笑意,看了乖巧的美人一眼,那我見猶憐的動人模樣,若非今日行程也安排好,他定會偷個半日的時間,花在牀第之間。

“腹中正感飢餓,命人擺上來吧!”劉承祐吩咐着。

這幾年,劉承祐的膳食都很簡單,但只是每餐簡單,花樣、菜色卻很豐富,就拿早上喝的粥來說,他可以連續半年不喝重樣的。如今的大漢,物質基礎是越來越豐富了,尤其是民間,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衣食住行,乃至方方面面,都已進入一個快速的發展期。等到天下一統,南北交通互補,或許就將進入爆發期了......

“官家是否遇到什麼喜事了?”注意到劉承祐嘴角的笑意,大周不由好奇問道。

“今日是會考第一日,天下英才齊聚東京,供我選拔,不值得欣喜嗎?”劉承祐反問。

對此,大周自然點頭表示贊同:“自然是喜事,天下英豪,自當盡入官家彀中!”

劉承祐笑了,打量着他的淑妃,說道:“依我看,我的淑妃,去參加考試,也能高中及第!”

“官家說笑了!妾豈有這等本事?”周娘子趕忙道。

劉承祐當然是說笑,詩詞、文章、典籍、書畫、音律等,周娘子或許擅長,但真去考試,可不會那麼容易。當然,明經科或許會有幾分希望,但那基本是同一幹學術有成的文人去爭,難度同樣不小。

如今的大漢科舉,大抵是歷來對純粹的讀書人最不友好的了,若見識淺薄,肚裡沒有乾貨,想要中舉,還真不容易。

因此,近兩年來,不論廟堂還是江湖,對朝廷的用人政策,多有非議,說朝廷不重視德行,使得官吏之中,多充斥小人,不遵禮守德,唯看利益,實非大治之世。

這樣的聲音,雖然還談不上對朝廷(實際上是對皇帝)用人制度的抨擊,但不滿的情緒,總歸是在醞釀累積的。然而,反對無用,科舉新制實行這麼些年了,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且還在不斷改善,儘量協調周全各種情況。

若說壓制了學術的發展,那也不盡然,大漢的官學之中,並不少文學大家,三館、國子監也匯聚着不少博學鴻儒。大漢的文化,已經逐漸邁向繁榮,這樣的情況下,有些聲音自然被劉承祐忽略了。

在劉承祐看來,做學問與做官,實在是兩件事情,不能混爲一談。當然,官場之上,也確實出現了一些只追逐名利而罔顧德行的人,但終究是少數,並且,這樣的人,什麼時代都不缺,只要律令齊備,執法嚴正,能夠起到約束作用,那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回過神來,劉承祐對周娘子道:“不過,我覺得有趣的,是我這個皇叔,不好好清點刑獄,查察案卷,卻總想着要當個監工,你說他是不是不務正業?”

聽劉承祐這麼說,大周不由噗嗤一笑:“慕容皇叔是不是又建議官家修建皇宮了?”

“不!”劉承祐擺擺手,意味深長地說道:“他這回,是讓我重建洛陽!”

事實上,慕容彥超還真不想當刑部尚書,他想做工部尚書,似乎當年監修了一次開封城後,就喜歡搞建設了。

在賦閒的那段時間中,他可網羅了一些建築人才,在那裡做研究,還真研究出了不少東西,落實在開封城內。有一說一,慕容皇叔在建築史上,或許會留下不小的名聲,雖然本身或許不怎麼通曉,但有足夠的實力與資源供他發展......

此番,劉承祐不知道慕容彥超是否在猜自己的心思,提出重建洛陽,但是,不出意料的,只有拒絕。朝廷,實在沒有精力、財力搞這些。

乾祐十五年二月十五日,壬戌科考,大漢朝舉行開國以來第二次常舉,各方會考士子達兩千五百人,天子親臨貢院巡看。

本科狀元,名爲張去華。

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06章 倒趙第407章 麻煩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19章 幸西京第43章 “梳理”、“優化”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44章 箇中弊端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1803章 運動第241章 “戲言”第158章 善後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13章 日常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1740章 農民苦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58章 回師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268章 機遇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79章 勢孤危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689章 高規格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61章 安東國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278章 軍務第138章 破寨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35章 瑤華春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751章 結束了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138章 回宮第350章 分封之始無題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380章 饒樂國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63章 武德奏事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20章 屯務廢改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34章 東路軍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41章 小風波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48章 還京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
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06章 倒趙第407章 麻煩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19章 幸西京第43章 “梳理”、“優化”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44章 箇中弊端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1803章 運動第241章 “戲言”第158章 善後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13章 日常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1740章 農民苦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58章 回師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268章 機遇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79章 勢孤危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689章 高規格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61章 安東國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278章 軍務第138章 破寨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35章 瑤華春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751章 結束了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138章 回宮第350章 分封之始無題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380章 饒樂國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63章 武德奏事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20章 屯務廢改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34章 東路軍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41章 小風波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48章 還京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