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分封之始

感受到劉皇帝語氣中的嘲弄,劉曙心下卻微微鬆了口氣,低着頭,等着下文。

劉皇帝頭稍擡,老臉上帶着一抹悵惘,幽幽然地說道:“你平日裡不是經常抱抱怨朕偏心,只看重幾個兄長,視你們幾個小的如無物,不肯給你機會……”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曙幾乎是本能般地叫屈,臉上甚至帶着些憤滿:“這是誰又在陛下面前造我的謠!”

下意識地,劉曙腦海中浮現出晉王劉晞的身影,劉曙這個人,說他有些沒心沒肺,事過即忘,不長記性,但有的人事,他卻能記一輩子,時不時地拿出來翻翻舊賬。

“臣雖然愚鈍,卻也能感陛下對臣的關懷與愛護,否則以臣犯下的那些荒唐事,奪爵除名,黜爲庶民了。對陛下,臣只有感激之心,何來的抱怨之言?”此時劉曙的表情顯得格外真摯。

顯然,劉皇帝當初那一跤,對劉曙的震動還是不小的,雖然當時表面倔強,但內心豈能沒有惶恐與後悔。幾個月下來,這話術倒是越發伶俐了。

聞其言,劉皇帝轉過身,直視着劉曙,似乎要把他看透一般,直看得劉曙無所適從了,方纔輕聲道:“你不用急着辯解!朕不在意你是如何想的,也不關心你嘴裡說了些什麼,朕如今想的是,給你一個機會,也是最後一個機會!”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曙意外之餘,兩眼中也不由地煥發了些許異彩,望向劉皇帝的目光中帶着好奇與期待,不失謹慎地道:“還請陛下示下。”

“你知道占城國吧!”劉皇帝沒有直接說目的,而是輕聲問道。

劉曙點點頭:“在安南以南,真臘以東,不過早爲朝廷所滅!”

“還不不錯,倒也沒孤陋寡聞!”劉皇帝澹澹地給了個評價,然後說道:“朕把這占城故地從安南獨立出來,封給你,如何?”

此言一落,劉曙是徹底震驚了,下意識地抽了口氣,有些不敢置信地望着劉皇帝:“當真?”

從劉曙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甚至認爲劉皇帝是在開玩笑。不過,如今的劉皇帝可沒心情開玩笑,看着劉曙,平靜地說道:“君無戲言!你可接下?”

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劉曙當即拜謝:“臣謝陛下!”

非但沒有被問罪,反而白得一塊封地,這種好事哪兒找去。在這剎那間,劉曙已經做好了好生了解一下這占城故地的準備,在他的認知中,怎麼也有數州之地,幾十萬民吧……

不過,欣喜的同時,劉曙也不免疑惑,劉皇帝此舉的用意何在。思索的表情出賣了他的想法,劉皇帝看出來了,道:“你在疑惑,朕爲何要下此分封之令?”

“是!”劉曙乾脆地點點頭:“臣無德無能,甚至不時有狂行悖舉,無寸功於朝,受此厚賜,恐不孚人心……”

劉曙這番話後,劉皇帝終於笑了:“難得啊!你竟有如此自知之明!”

雖然有那麼些尷尬,但在劉皇帝的大餡餅下,這少許的挖苦,也實在算不得什麼了,因而只是訕訕一笑。

看着劉曙,劉皇帝沉聲道:“這確實是一份恩賜,但你若僅僅把它當做一份賞賜,那朕可會失望的!”

聞言,劉曙臉色立刻變得嚴肅,拱手作洗耳恭聽狀:“敢請陛下教誨!”

劉皇帝頓了下,方纔娓娓道來:“經過前後三十多年的拓展,大漢的擴張,已然瀕臨極限,諸多邊地,已是入不敷出的狀態,軍政事務上每年耗費着朝廷大量的錢糧,以維繫統治。

長此以往,朝廷的負擔,只會隨着時間的流逝不斷加重。但這些土地,卻是不能捨棄的,一塊也不能丟。

這不只是大漢開疆擴土的成果,也是鞏固邊疆,維護大漢穩定的國策。

但是,現實的問題,不能不考慮,朕這些年一直在考慮此事,思來想去,分封或許是當下最具可行性的辦法了!

故步自封不該是大漢的性格,那便徹底打出去,將外患擋在大漢之外。大漢可以因內憂而困頓,但絕不能受制於外患,這是朕的心理底線,這也是朕給你們這些皇子的要求!

把占城封賜給你,便是一個開始!”

劉皇帝這番話,近乎傾訴,劉曙聞之,想了想,感動地道:“陛下對臣如此期許與看重,臣感激涕零!”

“不只是你!”劉皇帝擺手,語調稍稍上揚:“你們這些皇子皇孫,朕接下來會一一分封出去!這個世界很大,遠不只中國,九州之外,猶有萬里疆土。

大漢的足跡,當踏遍四海八荒,陽光之下,皆爲漢土,這纔是開天闢地的偉業。

只是,朕已經老了,身體已難以支撐如此豪情壯志,看不到那一天,只能看你們這些子孫了!

只盼着有朝一日,你們在焚香燒紙的時候,能向朕報告些好消息。分封占城,不只是一份恩賜,更是一個任務,一份使命,一種責任!

當然,作爲一個父親,朕也不得不爲你們這些子孫多做些考慮,也算是全乎私情的一個辦法吧!

大漢雖大,卻是不能像金銀財帛那般分成幾份,讓你們分享。所幸,外邊天地廣闊,足可供爾等發展,只是需要你們自己開拓進取!”

“臣必定牢記陛下教訓,不負所托!”劉曙聞言,立刻賭誓,言辭錚錚:“全心全意,鞏固社稷,開拓漢土!”

“話說出口容易,但要做到,還得用心!”劉皇帝瞥了劉曙一眼。

“是!”

大概是說了太多話,劉皇帝精力明顯有所不濟,但依舊堅持着。沉吟幾許,又道:“占城之地的收復,當初不過是順手爲之,取之易,治之難。

這十數年來,安南主要把精力放在北部故地收服同化上,對南面,多少是有些放鬆,僅僅派了有些官吏及少量軍隊治守,勉強維繫着大漢的統治。

但這份統治,更多是停留在名義上了,近些年了,那些叛賊餘孽、頑固分子,屢屢生事,意圖復國,西面的真臘也不安分,屢有挑釁之舉。占城之地,並不安穩!

朕給你的,不是一片熟地,而是一塊充分紛亂與危險的蠻荒,需要你努力克服的事情,還有很多!”

“區區蠻夷,此前任其猖獗,不過是朝廷不加理會罷了,臣若前往,必然將那些不臣者一一剿滅誅除!”劉曙昂首道,看起來有些飄。

若是換作一個履歷豐富、能力出衆的臣子說出這番話,劉皇帝或許還會表示肯定與讚賞,但劉曙,總是讓人不那麼放心,畢竟他從沒真正證明過自己。不過,也正因如此,劉皇帝不好直接打擊,而是悠悠道:“機會給你了,朕拭目以待,希望你不要墮了天家的威嚴!”

“是!”劉曙臉上露出了少有的鄭重。

一番交心寄語之後,父子倆的情緒都逐漸平復下來,這人一冷靜,許多此前忽略的念頭就不斷地衝擊着大腦。

看着已然面露疲憊的劉皇帝,劉曙還是忍不住問道:“陛下,臣若去占城,那國內的這些土地、產業如何處置?”

劉曙一掘屁股,就知道他要拉什麼屎,聽其言,劉皇帝眉毛不由挑了挑,澹澹道:“你想怎麼處置!”

“還請陛下聖斷!”察覺到劉皇帝表情變化,劉曙立刻變得低眉順眼了。

“把你那些田地、產業都變賣了,國內在兩京各留一座府邸即可!變賣所得錢糧,悉數作爲就國之資,你府下那些僮僕侍從,都隨你而去,朕再另外調撥一定錢糧、兵丁,用作支持!如何?”劉皇帝說道。

劉皇帝都發話了,劉曙哪敢有異議,心裡雖有些不捨,但面上還是很乾脆地道:“如此甚好,悉聽陛下安排!”

“候詔吧!朕回宮去了!”交待完,劉皇帝再難控制疲憊,擺了擺手,拄着竹杖,緩緩離去了。

“恭送陛下!”

畢恭畢敬地把劉皇帝送到府門前,望着起行的鑾駕,一直到鑾駕消失於視野,劉曙方纔回過神來。

自己,這算是被髮配邊陲了?雖有些患得患失,但劉曙心潮卻不免有些起伏,他渾渾噩噩地過了三十年,從未有像此時這般季動過。

國內是沒有什麼前途可言了,別說太子,就是那幾個如龍如虎的兄長,就不是他能爭得過的。

就如老皇帝所言,大漢之外,廣闊之地,大有可爲,若能成功闖出些成績,也正可打那些小看他劉曙之人的狗臉!

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25章 冬至宴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27章 父子座談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62章 禍福之間第284章 影響第129章 叔父第77章 吏職變動第112章 兄弟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70章 同州之戰第76章 王峻用兵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63章 武德奏事第324章 交代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98章 山道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43章 事畢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70章 立場第184章 教訓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428章 用心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無題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37章 整編事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109章 在長安第351章 林邑國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9章 寫得不錯!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54章 滅門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160章 平定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08 狀元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147章 德勝渡第98章 山道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11章 舊識第1773章 質問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361章 “龍宮”
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25章 冬至宴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27章 父子座談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62章 禍福之間第284章 影響第129章 叔父第77章 吏職變動第112章 兄弟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70章 同州之戰第76章 王峻用兵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63章 武德奏事第324章 交代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98章 山道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43章 事畢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70章 立場第184章 教訓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428章 用心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無題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37章 整編事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109章 在長安第351章 林邑國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9章 寫得不錯!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54章 滅門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160章 平定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08 狀元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147章 德勝渡第98章 山道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11章 舊識第1773章 質問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361章 “龍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