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隆中訪賢

潁容潁子嚴,那是列名《後漢書?儒林傳》裡的人物,當世着名的經學家,據說還是是勳他三哥是寬的老師;還有一位謝該謝文儀,《儒林傳》中緊排在潁容後面。相比之下,宋忠宋仲子要差一點兒,無論《後漢書》還是《三國志》裡都沒傳,屬於二流大儒。

演義當中這位宋忠先生倒是也小小露過一面:他曾經幫忙劉琮去向曹操遞降表,結果歸途中爲關羽所擒,劉備就此預先得着了消息,趕緊從新野落跑。

至於綦毋闓綦毋廣明,名聲比宋忠還要更差一點兒,是勳所以隱約覺得有印象,就是劉表以他和宋忠兩人牽頭,召聚儒生,編纂了一本《五經章句》。可以這麼說,《五經章句》的主編是宋忠,副主編就是綦毋闓。

是勳有印象的其他幾個人,潘濬原爲蜀臣,在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時候投向了東吳,李撰和尹默則下半輩子都是呆在四川,跟着劉備乾的。這三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都跟宋忠學習過經學。

也就是說,劉表打算四天以後設宴款待自己,召來的陪客全是一票儒生——而且還不是普通儒生,最低也得是大學講師。劉景升你這是想幹嘛?哦,知道我在冀州舌戰羣儒……羣賢,無論天下大勢還是詩賦文學全都沒人能壓倒我,你就另闢蹊徑,找來一票儒生,要跟我談學問?怪不得要把擺宴的地點定在學宮呢,我靠。老子不丟臉你丫就不痛快是吧?!

是勳當場就火了,可是黃射還在對面坐着呢。他總不好當面咒罵劉表。於是長長地吐了口氣,強自按捺住了胸中的怒火,然後跟黃射打商量:“這個……勳於經學上,並無建樹啊,安敢與此等賢儒並席?”

黃射“嘿嘿”一笑:“宏輔休得自謙,卿爲鄭康成再傳弟子,豈有不通經學之理?”是勳聽了就不禁苦笑,只好實話實說:“某不過向北海孫公佑請教了三個月而已。名雖再傳,未得其實。”

黃射聽了這話,不禁捋着鬍子,沉默不語。是勳趕緊再找理由:“前日往冀州去,乃訪友也,非公務也,故可於袁將軍別業相見。然而今日勳乃奉我主之命出使荊州。自然身謁州署,公服相見啊……安有與宴之理?”

黃射擺擺手:“這倒無礙的,宴於學宮之內,亦如對大賓之禮。”他想了一想,突然笑起來了:“宏輔是怕那些儒生尋章摘句,專以僻典難卿吧?無妨。若說不過時,卿大可冷言斥喝,道如今天子蒙塵,宇內板蕩,便儒者亦當以天下爲己任。安能孜孜於刀筆之間耶?”

是勳心說還用你教,這一套老子早就會啊。光照抄演義上諸葛亮罵嚴畯的話就成了嘛。他知道推託不過了——黃射終究是外臣,劉表和他那些心腹謀士商量定了的事情,黃射也是施加不了多少影響力的。罷了,罷了,且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自己也沒計劃靠經學打名聲,就算讓人駁倒又怎麼了?被潁容、宋忠駁倒了,不算很丟臉吧?

再說了,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連何休都被鄭玄戰敗過,傳說馬融戰敗後還要去刺殺鄭玄,可是那二位就永垂泰山北斗的聲名,也沒見被人嘲笑啊。

黃射看是勳的神情,知道他心情不佳,於是隨便談了兩句,也就告辭了。臨行前,他問是勳:“大宴尚有四日,宏輔既到荊州來了,射當盡地主之誼,引卿各處行走——未知這城內外有何故人慾訪,有何名勝欲賞啊?”

是勳想了想,回答道:“故東萊太守蔡公,曾於勳有恩,不知可在城內居住麼?”黃射點頭:“蔡公即我主之舅,亦蔡德珪(蔡瑁)之父也。如此,明晨射來,引宏輔拜會蔡德珪去。”

第二天一大早,黃射就乘車而來,扯着是勳同去拜訪蔡瑁,到了地方,蔡諷、蔡瑁父子降階相迎。是勳打量這位蔡瑁蔡德珪,就見他長了一張相當不錯的好皮囊,長身寬肩,方面廣頤,雙瞳如電,須長過胸——真可惜,蔣幹盜書殺蔡、張只是小說家言,史書上就沒記載這傢伙最後是怎麼死的。

登堂入座,黃射申明來意,蔡諷就奇怪啊,問是勳咱們見過面嗎?怎麼說我於你有恩呢?是勳回答道:“初平元年,勳隨太史子義自幽州歸來,曾往叨擾過蔡公,蒙蔡公賜以酒食、祖道錢。”蔡諷這纔想起來:“原來如此。吾聞子義亦仕於曹兗州,爲其大將,有諸?”

於是是勳就把太史慈怎麼助守鄄城,戰退呂布,從而歸了曹操之事,備悉道來。蔡諷邊聽邊點頭,完了說:“吾固知子義雄才,非郡縣所能拘也。”老頭子年歲大了,健康狀況也不太好,又說了一會兒閒話,就提前退回了內室。

堂上光留下是勳、黃射和蔡瑁三人。剛纔老爹在的時候,蔡瑁執禮甚恭,卻並不怎麼說話,等到老爹走了,他纔開口問是勳:“呂布爲世之梟雄,所部亦幷州精銳,曹公能戰而勝之,兗州軍果如此之強乎?”是勳心說果然不愧是荊州大將,上來就打聽軍事方面的問題,拱手回答道:“呂布勇而無謀,所部銳而不整,兼之所謂幷州精騎,亦不過數千而已,兗州有十餘萬大軍,自然所向披靡。”他反過來跟蔡瑁打聽荊州的兵力,蔡瑁說:“北人擅弓馬,南人習水戰,荊州八郡,勝兵亦不下十萬,平原對決,或稍遜於兗州,然樓船千艘、蒙衝無數,稱雄江上,東起吳越,西抵巴蜀,真無前也。”

是勳心說你也得意不了多久啦,等到小霸王過了長江,築起了江東基業以後,東吳的水軍就會把你荊州的水軍全面壓着打。

兩人懇談了好一陣子,間中蔡瑁打探是勳的來意,是勳也不必隱瞞,老實回答說是來聯絡感情,拉近兩家關係的。蔡瑁笑着說:“袁公路嘗竊據南陽,今雖東遷,亦時有覬覦我江夏之意。兗州既與袁術爲敵,又尊奉盟主袁冀州之命,自然爲我荊州之友——此亦順情合理之事也。”

聊着聊着,黃射就提起了四日後的學宮宴會,然後又問是勳這幾天空閒,是不是打算跑跑襄陽周邊的名勝,放鬆一下。是勳突然想起來,就問:“吾聞城西有一所在,名爲隆中,山水頗美,有諸?”

諸葛亮隱居的隆中,後來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陽之間大打筆墨官司,都說那是自家的名勝古蹟。其實根據各種史料記載,隆中就應該在襄樊也即漢末的襄陽城附近,根本不可能北上好幾百裡搬到南陽去。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那南陽指的是南陽郡,包括兩千年後湖北省和河南省的各一部分,而不是指河南省南陽市——南陽市當時爲南陽郡治,名叫宛縣。

當然啦,就算各種史料都記載隆中在襄陽附近,那也保不齊有錯——因爲隆中這種小地方,只有當出了名人諸葛亮以後纔有人知道,也就是說,最早的記載也得到魏晉之間了,隔着好幾十年,誰知道有沒有改名啊。所以是勳就問了,這襄陽郊外,是不是真有這麼個地方?

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諸葛玄是哪一年帶着幾個侄子從袁術手底下落跑,跑荊州來隱居的,而且既然歷史已經多多少少生出了一些改變,他早跑個半年一年的,那也很難說啊。所以呢,說不定自己這會兒去隆中尋訪,就能找到少年諸葛亮——反正閒來無事,權當去旅遊觀光了吧。

聽了他的問話,蔡瑁輕輕點頭:“確有隆中,在城西二十里外,然而山水秀美云云,恐是訛傳——瑁之妹婿,恰在彼處隱居,不如便由瑁來引是先生去吧。”

你的妹婿……是勳腦筋一轉,想起來了,太史慈曾經在信裡提過,蔡諷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劉表做繼室,一個嫁給了個姓黃的——那不是旁人啊,正是未來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啊!怪不得諸葛亮後來要跑隆中去躬耕呢,原來他老丈人就住在那裡。

看看天色還早,乾脆說走就走,蔡瑁帶着七八名僕傭相伴,駕着車就跟是勳出了襄陽西門——黃射則辭去了。二十里地那還不是眨眼就到嗎?蔡瑁說咱們正好去叨擾妹婿一頓夕食,嚐嚐他們鄉間的野味。

路上交談,是勳才知道,感情這位黃承彥先生也是以字行,單名一個授字,而且還跟黃祖、黃射是同宗,也出身於着名的安陸黃氏。不過黃承彥這一支很早就遷離了老家,搬到南郡居住,因此黃先生就掛上了“沔南名士”的桂冠。

走着走着,蔡瑁伸手朝前方一指:“那裡便是隆中了。”是勳擡眼一瞧,只見那是個小山坳,阡陌縱橫,喬木圍繞,可惜只是初春,還不到播種之期,所以樹上才生新芽,田間不見農夫。蔡瑁就說啦:“倘在北地,或許如此蔥鬱,便可謂勝景了,但在荊襄,也只尋常。”

是勳心說你提的那是哪個“北地”?幷州北地郡嗎?還是兩千年後的北方?反正這個時代,無論兗州、冀州,植被都很茂盛,就一點兒不比你們荊州差啊。正這麼想着,馬車離開大路,拐上了一條小道,忽聽前方響起一聲暴喝:“來人止步!”(未完待續)

第27章 盡屠公孫第30章 攻心爲上第17章 含飴弄孫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1章 海上仙山第11章 借胡殺人第36章 誰人祖道第5章 雪中偶遇第20章 的盧妨主第22章 禪何禮也第30章 合圍長安第9章 請救無辜第5章 賣官鬻爵第9章 家事難斷第6章 平春豪強第11章 社會進步第15章 春秋斷獄第7章 謀身謀國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章 託孤之重第4章 渾人心思第21章 死生之間第26章 羽扇綸巾第8章 奇峰突起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章 是儀北上第17章 初試金手第9章 大山在前第25章 戲中有戲第16章 飛來乾醋第4章 使徐三事第6章 欲徵北虜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3章 深肖乃父第33章 乃可不歸第7章 欲取先與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1章 暗夜驚魂第28章 便有如何第3章 納頭便拜第10章 爲小兒欺第33章 乃可不歸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5章 世豪之富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6章 軍國利器第9章 積毀銷骨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2章 飛將奄至第9章 煮豆燃萁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1章 齊大非偶第12章 安漢之志第5章 再見梟雄第31章 江陵城下第3章 鴻鵠之志第27章 思慮操勞第34章 錦衣馬超第30章 師恩如海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8章 背主求榮第10章 兒女親事第18章 爲國犧牲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0章 併案討夷第2章 沛國曹氏第29章 銅雀臺上第7章 吾無此癖第36章 鐵券丹書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0章 勾心鬥角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8章 謀國謀身第7章 爲曹造勢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9章 梟雄入蜀第7章 名士該殺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8章 皇族貴人第6章 一時俱反第26章 城門射的第9章 周平王事第16章 奮死報國第6章 欲徵北虜第13章 族滅匈奴第2章 不務正業第4章 益德爭功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0章 欲效定遠第19章 請徵句麗第16章 良宵聞變第3章 納頭便拜
第27章 盡屠公孫第30章 攻心爲上第17章 含飴弄孫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1章 海上仙山第11章 借胡殺人第36章 誰人祖道第5章 雪中偶遇第20章 的盧妨主第22章 禪何禮也第30章 合圍長安第9章 請救無辜第5章 賣官鬻爵第9章 家事難斷第6章 平春豪強第11章 社會進步第15章 春秋斷獄第7章 謀身謀國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章 託孤之重第4章 渾人心思第21章 死生之間第26章 羽扇綸巾第8章 奇峰突起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章 是儀北上第17章 初試金手第9章 大山在前第25章 戲中有戲第16章 飛來乾醋第4章 使徐三事第6章 欲徵北虜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3章 深肖乃父第33章 乃可不歸第7章 欲取先與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1章 暗夜驚魂第28章 便有如何第3章 納頭便拜第10章 爲小兒欺第33章 乃可不歸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5章 世豪之富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6章 軍國利器第9章 積毀銷骨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2章 飛將奄至第9章 煮豆燃萁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1章 齊大非偶第12章 安漢之志第5章 再見梟雄第31章 江陵城下第3章 鴻鵠之志第27章 思慮操勞第34章 錦衣馬超第30章 師恩如海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8章 背主求榮第10章 兒女親事第18章 爲國犧牲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0章 併案討夷第2章 沛國曹氏第29章 銅雀臺上第7章 吾無此癖第36章 鐵券丹書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0章 勾心鬥角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8章 謀國謀身第7章 爲曹造勢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9章 梟雄入蜀第7章 名士該殺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8章 皇族貴人第6章 一時俱反第26章 城門射的第9章 周平王事第16章 奮死報國第6章 欲徵北虜第13章 族滅匈奴第2章 不務正業第4章 益德爭功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0章 欲效定遠第19章 請徵句麗第16章 良宵聞變第3章 納頭便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