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百口莫辯

陳宮百口莫辯。

他呆呆地注目着堂上刺客的屍體,耳旁是楊嶽的敘述、侯成的證言,以及姜敘的分析……茫然擡起頭來,只見羣僚們或疑惑,或震驚,或似掩竊喜,神情各不相同,且諸意混雜者亦所在多有;然而呂布的表情卻是單一的,似乎除惱怒外別無所感。

因爲楊嶽所言,當時在場的侍衛、僕傭皆可爲證,侯成向來爲呂布所信賴者(在原本的歷史上,就是這份信賴,導致他最後被縛白門樓),而姜敘的分析也頗爲合乎邏輯(即便這年月還並沒有邏輯這個詞彙、概念),不由得呂布不信。最重要的,即便呂奉先尚不能確定刺客確爲陳宮所遣,但他本能地判斷出——陳公臺做得出來這種事!

近些年來,呂布對陳宮的觀感是越來越差,就覺得此君近之乃驕,擅攬權柄,遠之則怨,自作自爲——這既反映陳宮本身的性格缺陷,也受涼州派攻訐的影響——多次把自己給拖下水。如今爲了使曹、呂不睦,破壞和議,殺一是勳,對他來說又有何難哉!只須設謀遮掩,瞞過自己便可——可你當我呂奉先是傻瓜嗎?!

此際諸僚環列,獨呂布與是勳二人高踞榻上。呂布在左,盤腿而坐,身體前傾;是勳在右,雖爲跪坐,身子卻略略後仰,似乎渾身痠軟,不勝其力,又似乎想要躲到呂布背後去。陳宮首先撞上了呂布的目光,那怒意使他心中冰冷一片,隨即又瞧見了是勳——是宏輔面色慘白如紙,嘴脣微微哆嗦。目光渙散迷離。看到陳宮望向自己,他不禁苦苦一笑:“公臺,豈恨勳一至此耶?”

是勳當然是在演戲,他此前各方遊說,演了半輩子的激情戲。今天試演苦情戲,多少有點兒表現過頭。至於面色慘白,當然不是被嚇的——本就爲其所謀劃,早有準備,又何懼之有?那是楊嶽悄悄遞給他的一包化妝用白粉,他趁着呂布來之前先塗了一臉。

原本計劃是以粉遮面。假裝失血過多,好在呂布面前大現悲情的,不過因爲刺客雷震來時本能地躲閃,結果毫髮無傷,那就只好裝作恐懼和悲愴了。好在這年月還並沒有戲劇。無人知演技爲何物,尤其呂布性格粗疏,還是很容易瞞得過去的。

對於是勳來說,這又是學自後世的獨特技能,他彷彿在導演一齣劇集,在場每個人的目光就如同一具攝像機,攝像機所拍攝到的,便是觀衆所可以看到的場景。攝像機不及之處,便是佈景背後的真實世界。因爲沒有各類戲劇、影視的常年薰陶,這年月基本無人能夠完成如此複雜的一整套虛構場景。

不。仔細想想,也並非獨此一家,唯其所能……在原本的歷史上,幾十年後將有一位老者集編、導、演於一身,靠着含混的道白和喝幾口粥的簡單動作,就把自己垂老衰朽之態、兒孫恐懼無依之狀。全都表現得活靈活現……

一不小心,是勳思路又飛了。後世之人比之古人。最大的弱點恐怕就是不專心,因爲周圍的資訊太多。頭腦被迫要隨時開多線程,打小就習慣邊讀閒書邊聽講,外加琢磨中午去食堂吃點兒啥,長大後則變成了邊打副本邊聊天,外加隨時準備切換老闆屏……所以開會容易跑題,上網慣常歪樓,這邊兒還在演戲蒙呂布呢,思路早就飛爪哇國去啦……

而在陳宮等人看起來,是勳這屬於大驚大懼後的神思渙散,就是俗謂的“三魂去了兩魂,七魄散了六魄”。就連陳宮也給瞞過去了,覺得這事兒不似是勳設計陷害自己,那麼必然是——

“宮不識此人,亦不知此事,此必趙偉章所構陷也!”

趙昂不是曾經鑽過是勳的帳篷嗎?他們肯定商量過要如何對付自己啊——不想趙昂竟施此毒計!

涼州士人,才各不同,其中楊阜軍政兩道皆臻上乘,姜敘則通律法、善斷獄,獨有趙昂機變百出,好用奇謀。皇甫謐《烈女傳》中曾述趙昂妻王異(一作士異),說:“凡自冀城之難,至於祁山,昂出九奇,異輒參焉。”就是說從冀城陷落直到祁山被圍,這段時間內趙昂爲了對付馬超,先後出過九條奇計,王異都有參與——不是老婆教他的,只是老婆幫了點兒忙而已。

所以陳宮本能地就認爲這事兒必是趙昂所策劃,可能爲了保密,事先還真瞞過了是勳。趙昂聞聽此言只是冷笑——我爲了避嫌,剛纔可一句話都沒說啊,誰想你主動咬我,那我反咬一口,也就不會使人起疑啦。

於是朝呂布一拱手:“昔公臺通劉備而求援……”他故意不說“入關中”,而說“通劉備”——“昂諫主公,不可與朝廷爲敵;後公臺擅阻是侍中於雍上,昂請主公延見;公臺日夕長嘆,切齒於是侍中,而昂與談甚歡——昂豈有害侍中意?今城中欲是侍中死者,舍公臺其誰?主公明察。”

我跟是勳關係還不錯,況且多次勸說您不要跟朝廷作對,是勳又是朝廷的代表,我怎麼會起意害他呢?想是勳死的,眼前就只有一個陳宮了吧?

陳宮忙道:“汝假爲刺是宏輔,實爲譖吾也!”

趙昂一攤雙手:“若欲害君而刺是侍中,昂獨不畏侍中之怒乎?昂欲使主公與魏公睦,乃爲此事,何所益耶?況察知內中委曲者,姜從事也;言此人與公臺相識者,侯將軍也,昂實不作一語,何公臺攀誣於昂?”說到這裡,突然假裝恍然大悟地一拍雙手:“吾知之矣,公臺既遣人刺是侍中,又欲嫁禍於昂,此真兩得之妙計也!”

趙昂胸有成竹,那雷震既然是他當作死士來養的,自然不會輕易露形於人前,別人就很難查得到自己跟雷震之間的關係——再者說了,除非讓陳宮來查,否則此案落到姜敘或者楊嶽手中,怎麼着也不會把自己給牽出來啊。

然而陳宮是主要嫌疑人,又已經在呂布面前逐漸失了寵了,呂布怎麼可能讓他來審理此案?換了別的非涼州派人士來主持,你以爲許汜、王楷那倆草包,或者侯成、宋憲之類粗坯,能夠擔此重任嗎?

陳宮雖然基本認定了此事爲趙昂所謀劃,但他手頭壓根兒就沒有證據,兩人各說各話,定然難以了局。所以他一轉臉,又注目侯成,厲聲問道:“侯將軍果見此人自吾帳中出耶?”

其實侯成那晚還真沒有瞧清楚,這要是換個有頭腦的刑偵人員,一步步按察細節,謀求真相,說不定他還真就含糊了。問題本來就不大滿意陳宮,又見陳公臺如此疾言厲色,侯成心裡這個惱恨啊——你是說我故意誣陷你嗎?事實俱在,還敢在主公面前狡賴,果然關東人皆叵信者也!當即斬釘截鐵地回答道:“若有虛言,成乃自斷此舌!”

陳宮也在回想啊,三天前?三天前大晚上的曹性有派人來找過我嗎?或者說,有人假冒曹性部將之名,進過我的帳幕嗎?他每晚立營後所要處理的公務很多,一時間還真想不起來啦。

就好比刑偵片裡經常有審問嫌疑人,某年某月某時你做了啥?倘若正好趕上情況特殊——比如該去上班的,結果那天病了——或許還能有點兒印象,要是跟平常沒啥兩樣,誰還能記得清啊:我那會兒是跟辦公室裡呆着,還是去見老闆了,或者去上了趟廁所?

所以陳宮含糊之下,只能假設確實曾經見過此人,他是真的或者冒充了曹性部屬而來,於是又轉過頭去望着曹性:“曹將軍果不識此人耶?”曹性也急了,乾脆仿效侯成,也來賭咒發誓:“若吾實識此人,性乃自攫雙目!”

一個要割舌頭,一個要挖眼,爲了撇清自己,那氣勢比陳宮還兇。陳宮沒辦法,只好再次分辯:“宮雖與是宏輔不睦,爲公事也,非私行也,安得行此下策?主公明斷!”

是勳有氣無力地及時插上了一句:“昔伍胥使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豈爲私耶?亦公心耳。”誰說沒有私心就不會派刺客了?我謀劃這場“苦肉計”,其實也不是個人痛恨你陳公臺,也是爲了國家大事啊——當然後一重意思,只有他自己和幾個同謀者明白。

陳宮聞言,不禁一咬牙關,說:“罷了罷了,吾畢生忠悃,不想罹此小人奸計,唯一死以證清白!”“噹啷”一聲,就把腰佩的長劍給拔出來了。

啊呦,陳宮要自刎!是勳心說你趕快的,可是演戲正到爽處,卻本能地朝後一縮,佯裝大叫:“毋殺我也!”這句話一出口,在場衆人臉色全都變了,本能地忽視了陳宮的前言,而聽進去了是勳的後語。所以陳宮手中長劍還沒來得及往脖子上橫呢,宋憲先就急躥而起,牢牢揪住了他的胳膊。第二個行動的是呂布,翻身下榻,伸手捏住陳宮的腕子一抖,就把長劍給奪了下來。

“吾見在矣,誰敢動兵!”

陳宮真是欲哭無淚啊——連自殺你們都不讓嗎?

就在這個時候,姜敘突然邁前一步,先朝呂布拱手,再朝是勳拱手:“既公臺欲以死明志,或真非其所爲也……”

啊呦,是勳心說姜伯奕你幾個意思?你要跳反?!(未完待續)

第4章 彼采葛兮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0章 注經化俗第9章 隔壁老王第2章 重振幽州第34章 以兵做賊第22章 太白蒼蒼第5章 今古不同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章 隆中之對第33章 賢良孝廉第33章 孝即是忠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0章 爲小兒欺第7章 謀身謀國第20章 注經化俗第4章 使徐三事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5章 新野之宴第18章 長生丹藥第4章 詩歌免談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4章 三不可立第8章 破局關鍵第5章 鮮花牛糞第23章 霸王鎩羽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0章 分而制之第5章 漢語拼音第22章 禪何禮也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3章 長矛如林第6章 字典價貴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章 言不及義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章 益州內患第23章 兩重要隘第29章 裸身而來第14章 將相不和第8章 曹氏之強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6章 故主歸來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5章 初攻鄴城第20章 不可得乎第21章 朔州互市第4章 赤面之疾第17章 禍福所依第10章 兒女親事第32章 古之惡來第8章 酬功謝德第20章 鞭長莫及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3章 河北棱堡第6章 欲言南事第7章 名士該殺第13章 東海都尉第5章 王中國死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4章 城上易幟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4章 脣槍舌劍第26章 心喪三年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7章 恐其有詐第3章 深入西域第2章 佈防關中第20章 叔孫制禮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2章 生死度外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4章 婦人衣冠第9章 亂軍之計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7章 披髮叫天第30章 以魏代漢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1章 安排香餌第11章 財政危機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5章 重修長城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3章 吾舅同然第27章 得韓徵倭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1章 空手奪刃第18章 捷足先登第9章 溳水之戰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3章 河北棱堡第32章 使王蜀中第32章 羌胡雜虜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1章 空手奪刃
第4章 彼采葛兮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0章 注經化俗第9章 隔壁老王第2章 重振幽州第34章 以兵做賊第22章 太白蒼蒼第5章 今古不同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章 隆中之對第33章 賢良孝廉第33章 孝即是忠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0章 爲小兒欺第7章 謀身謀國第20章 注經化俗第4章 使徐三事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5章 新野之宴第18章 長生丹藥第4章 詩歌免談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4章 三不可立第8章 破局關鍵第5章 鮮花牛糞第23章 霸王鎩羽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0章 分而制之第5章 漢語拼音第22章 禪何禮也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3章 長矛如林第6章 字典價貴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章 言不及義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章 益州內患第23章 兩重要隘第29章 裸身而來第14章 將相不和第8章 曹氏之強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6章 故主歸來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5章 初攻鄴城第20章 不可得乎第21章 朔州互市第4章 赤面之疾第17章 禍福所依第10章 兒女親事第32章 古之惡來第8章 酬功謝德第20章 鞭長莫及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3章 河北棱堡第6章 欲言南事第7章 名士該殺第13章 東海都尉第5章 王中國死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4章 城上易幟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4章 脣槍舌劍第26章 心喪三年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7章 恐其有詐第3章 深入西域第2章 佈防關中第20章 叔孫制禮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2章 生死度外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4章 婦人衣冠第9章 亂軍之計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7章 披髮叫天第30章 以魏代漢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1章 安排香餌第11章 財政危機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5章 重修長城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3章 吾舅同然第27章 得韓徵倭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1章 空手奪刃第18章 捷足先登第9章 溳水之戰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3章 河北棱堡第32章 使王蜀中第32章 羌胡雜虜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1章 空手奪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