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誰人祖道

是勳跟魏諷說:“汝非世豪,故不識世豪之富……”其實他自己也說不上是什麼“世豪”,是家祖上就沒有出過二千石以上高官,是儀的二千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沾了是勳的光——在原本歷史上,他那二千石得去東吳領受。也就是說,是家顯貴自是勳始,此前在士大夫階層中,不過中等身家而已。

至於魏諷的出身,或許與是勳類似,只可能低,不可能更高了。

然而是勳這幾句話,主要不是說給魏諷聽的,而是說給身後那些瞧熱鬧的人聽的。鄭渾曾祖父鄭衆爲東漢大儒,明帝朝即任給事中,章帝朝爲大司農,已入高官行列,鄭渾兄鄭泰於董卓執政時拜爲議郎,鄭家乃是實打實的豪門世族。至於其屬吏,其中不少豪富也,跟着來的那些本地士紳,亦全是世族出身——若爲庶族,哪有資格以白身與宴呢?也就魏諷跟着劉偉、張泉過來,勉強混了個末席而已。

所以說,是勳故意把話頭引到有錢是“原罪”上面去,以博取那些人的同情。哦,我現在因田土、工商而致富,就被人污衊是貪污受賄,錢都不是好來的,那你們以後還敢當官兒嗎?你們好意思把這事兒當笑話往外傳?

當然啦,這橫刺一槍,其實效果並不怎麼好,魏諷一口咬定:“其誰知之。”看起來今天是想牢牢揪着是勳不放啦。是勳就覺得被人當頭潑了一盆髒水,渾身上下是難受無比,偏偏還找不到好辦法。真能重新給洗得一塵不染嘍——就算這事兒最終不能實質上損害到自己。也肯定會動搖自己辛苦得來的名聲啊。

他惱恨再加無奈之下。不禁油然而起殺心——我讓你求仁得仁,用性命來抵我的名聲吧!但表面上不僅絲毫也無怒意,反倒雙眼微微一眯,嘴角上撇,竟似在笑,隨即便把目光移向人羣中的關靖——我是不是應該動手?該找何種理由動手呢?士起可有以教我?

關靖跟是勳相處多年,是勳的脾氣、秉性,乃至習慣表情。他是再熟悉不過的了,見此眼神,便知端底。於是急忙邁步而前,但卻既不阻攔是勳,也不給他亂出什麼殺魏諷的主意,而只是如慣常般平和地一笑,拱手躬身:“主公離安邑時,何人祖道,可曾記否?”

旁人聞聽此言,都是滿頭的霧水——這突然間把話題給岔了開去。究竟是啥意思?真能解決問題嗎?只有是勳,聞絃歌而識雅意。眼前一亮,殺意頓斂,不禁朝關靖點一點頭,便即答道:“魏王使九公子相送,三臺以下,百僚畢集。”

是勳既是曹家親眷,又爲曹操重臣,纔剛交卸了首相的職務,又不是因罪被罷免的,所以他離開安邑的時候,百官皆來相送。曹操因爲身份尊貴,不好親自前來,於是就派曹衝作爲代表,先至十里亭送別。

魏諷聽了這話,一時間也沒有反應過來——你們這是什麼意思?想說車上所載,皆百官祖道之金嗎?可是名爲百官,其實能有幾十人相送就了不得啦——品級太低的,若非門生、故吏,還真沒有資格親送是勳——其中豪富者未必能有多少,我就不信餞別的禮錢、相贈的盤川,就能裝上滿滿數十輛大車?

其實有些話點到即止可也,好給對方一個臺階下,避免徹底撕破臉皮。問題是一瞧衆人的神情,全都皺眉疑惑,關士起乃未免有明珠投暗之嘆。他只好輕輕搖頭,被迫再補充幾句,把意思給徹底挑明白了——

“荀公達當世名相,毛孝先清廉耿介,鍾元常天下才士,徐季才初掌憲臺,皆自城門而送至十里亭,始依依惜別而去……”只有新任中書令華歆還在從許都往安邑趕的路上,未及相送。

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啦,衆人方始恍然——當然也有仍然糊塗的,不過估計這號人智力太低,明白不明白的也無所謂。

關靖的意思,魏之百官,皆來相送是勳,其中既有在士林中名望極高的荀攸、鍾繇,也有前任御史大夫、向來剛正清廉的毛玠,以及新任御史大夫徐奕。難道這些人就都是瞎的,全沒有見着是勳的車隊嗎?倘若覺得有問題,以毛玠的性格、徐奕的職責,難道不會提出什麼疑問來嗎?他們全都不理會,就你一白身跟這兒捕風捉影,究竟能有什麼意義?

社會輿?論是掌控在士大夫手中的,其中世家豪門、高官顯宦,更是佔有着相當大的發言權。雖說自桓、靈以來,民間輿?論逐漸壓倒官方輿?論——世族之必須嚴厲打壓,也存在這一方面的要素——但民間輿?論又掌握在誰的手中?是荀氏、鍾氏,還是你一名不見經傳的魏諷魏子京?

倘若沒有這麼一出,即便荀攸、鍾繇等人事後偏幫是勳,士林中亦難免懷疑——你們又沒瞧見是勳裝了多少輛車,車上都是些什麼,怎麼就敢給他打保票?從來表面上誦經談禮,暗地裡男盜女娼的傢伙多了去啦,焉知是宏輔非此類人耶?可是既有祖道之事,他們大可昂首挺胸地做證。怎麼,你還不信?難道打算連我們的人格全都懷疑?

有荀攸、鍾繇等人爲是勳背書,就算你緊着往是勳身上潑髒水,能有幾個人相信?你以爲“公衆知識分子”、“意見領袖”是這麼好當的嗎?這才哪年哪月啊,以這年月的信息流通水平而論,這類謠言真能找得着市場嗎?你是打算一棒子摟倒魏國羣臣、中原世豪嗎?小子,千夫所指,你還打算在士林中混嗎?!

魏諷當即臉色大變,跟同黨陳禕一般,全都瞠目結舌,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他們是傻掉了,鄭渾可沒有傻,身爲世家子弟、積年官僚,他這時候的腦筋比絕大多人都要靈光,當即戟指怒斥:“魏諷,汝竟敢陰謀構陷國家大臣,罪在不赦!”旁邊兒的河南尹兵曹掾史領會上峰意思也很快,緊着斷喝一聲:“拿下了!”

旁邊兒那些被陳禕借走的郡兵,剛纔差點兒被是家“惡奴”當搶劫官員財產的盜賊給宰了,正跟這兒膽戰心驚呢,聽得號令,有那警醒的,趕緊猛撲過去,就把魏諷按倒在地。鄭渾又把眼神一掃——不光這一個哪,還有——隨即又有兵卒把任覽也給撲翻了。

陳禕聲音發顫,哆哆嗦嗦地叫道:“魏子京無……無罪,大尹何得構陷?吾當上表彈劾……”鄭渾朝他一撇嘴:“司直乃先思辯辭爲是。”你趕緊想好自己該怎麼上表自辯、謝罪吧,還彈劾?彈劾誰?我還是是勳?你有那個機會嗎?

其實鄭渾心裡最恨的人不是魏諷,而是陳禕,只是對方雖然低自己這麼幾級,終究互不統屬,又身處監查系統,自己不好直接入他的罪,更無法命士卒將其當場拿下。因此只是隨便拱一拱手:“日將暮矣,司直慎行。”趕緊滾蛋吧你,不送!

他也就能夠利用自己的職權,收拾魏諷和任覽,因爲那倆小子沒有後臺,對於同來的劉偉和張泉,便只能視如不見啦——再說劉、張二人貌似也沒怎麼張過嘴,說過話,不象魏諷、任覽,直接跟自己的宴會上鬧事,攻訐是勳,當即安上“構陷大臣”的重罪,要把他們押入大牢,等待審理。

魏諷還梗着脖子大叫:“此皆諷之罪也,任初度並不與此事!”鄭渾冷冷一笑:“審過方知。”劉偉、張泉趕緊過來,朝鄭渾和是勳打拱作揖,請求寬放二友。鄭渾也沒給他們好臉色看,只是一甩袖子:“卿等少年,交友須慎,一旦誤結匪類,獨不怕累及尊親乎?”你們想把自己跟自家父兄也一起栽進去嗎?竟然還有餘暇爲旁人擔憂?還是先顧好你們自己吧!

這一套雷厲風行,瞧得是勳都有些目眩神搖,心說:鄭文公果辣手老吏也!他明白鄭渾的用意,那就是竭力地撇清自己,並且以此來向是勳謝罪。今天這宴會是鄭渾擺下的,所有客人,不管如陳禕一般是上趕着湊過來的,還是魏諷等人般跟着朋友過來的,理論上都得經過鄭渾點頭,也就是說,鄭渾必須爲陪客的行爲負責。陪客得罪了貴客,主人難辭其疚,要不趕緊表態,萬一是勳以爲他鄭文公纔是真正的幕後主使,那可怎麼得了啊!

陳禕灰溜溜地滾蛋了,魏諷、任覽也被押將下去,劉偉、張泉沒臉再留,匆匆辭別,隨即鄭渾瞬間就變了一副面孔,朝是勳深深一揖,諂笑道:“此皆渾之誤也,幾使小人奸計得售,有傷是公令名。即請歸宴,渾當進酒賠罪。”其屬吏、士紳等也皆圍過來鞠躬如也,懇請是勳消氣——咱們還是繼續回去喝酒吧,別爲了這些混蛋壞了您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別爲了這些混蛋壞了咱的感情。

然而是勳卻杵在當地,半晌一動不動。鄭渾正感有些下不來臺,想要轉過頭去懇請關靖或者周不疑幫忙轉圜,卻見是勳突然伸手過來,輕輕扯了扯他的袖子,低聲道:“文公,且借步說話。”鄭渾這才直起腰來,吩咐衆人:“即可返宴,溫酒以待是公。”然後跟着是勳,幾步離開人羣,到一旁說悄悄話去了。

那麼是勳要跟鄭渾說什麼悄悄話呢?他說:“今日之事,文公以爲,其指在勳乎?只恐項莊舞劍,意乃不在劍也。”

鄭渾聞言,腦筋一轉,便即明瞭,不禁微微一個哆嗦,就覺得背後全都是冷汗,夜風掠過,遍身寒意透入骨髓……未完待續。。

第7章 事後諸葛第19章 魏之必敗第29章 前倨後恭第22章 八字真言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5章 席藁待罪第7章 取撞木來第16章 歷史慣性第5章 府中密議第24章 英雄少年第35章 命盡園桑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章 被翻紅浪第13章 違天不祥第5章 雛鳳引弓第1章 啖肉豪客第29章 屯田小吏第3章 假途滅虢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6章 城下轒轀第4章 彼采葛兮第6章 欲徵北虜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章 謀士之責第20章 秦因何亡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8章 長沙張羨第15章 毋受其蠱第30章 南風驟起第7章 爲曹造勢第17章 正是此賊第27章 遂鄉認親第3章 姻不如族第35章 定遠之功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8章 陶牧拜表第1章 天無形質第30章 不可迷失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章 託孤之重第28章 便有如何第4章 豆中有膏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1章 朔州互市第32章 殿上失儀第20章 叔孫制禮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8章 後世來者第1章 兩面三刀第18章 說文切韻第14章 鳳雛之謀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19章 二虎媾合第24章 壯士斷腕第4章 夢中殺人第2章 雷霆手段第27章 來何遲也第17章 命促早終第1章 夾袋中人第17章 願爲孫程第23章 荊州星佔第33章 乃可不歸第24章 孱陵驚魂第5章 大國小鮮第8章 欲捧殺也第5章 神鵰大俠第2章 謀士之責第23章 豈可無馬第4章 真正小人第14章 文人落魄第12章 趙達彈狀第23章 是兵是賊第24章 脣槍舌劍第4章 夢中殺人第3章 姻不如族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3章 陣前詭言第25章 大盈若衝第30章 少年怪誕第13章 郊祀天地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3章 會溫氏園第8章 公達三策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6章 熹平石經第11章 捕風捉影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7章 柱節立門第4章 閉門課徒第10章 兒女親事第19章 戰爭迷霧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章 東郡英豪第9章 明察秋毫第27章 賢卻未賢
第7章 事後諸葛第19章 魏之必敗第29章 前倨後恭第22章 八字真言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5章 席藁待罪第7章 取撞木來第16章 歷史慣性第5章 府中密議第24章 英雄少年第35章 命盡園桑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章 被翻紅浪第13章 違天不祥第5章 雛鳳引弓第1章 啖肉豪客第29章 屯田小吏第3章 假途滅虢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6章 城下轒轀第4章 彼采葛兮第6章 欲徵北虜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章 謀士之責第20章 秦因何亡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8章 長沙張羨第15章 毋受其蠱第30章 南風驟起第7章 爲曹造勢第17章 正是此賊第27章 遂鄉認親第3章 姻不如族第35章 定遠之功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8章 陶牧拜表第1章 天無形質第30章 不可迷失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章 託孤之重第28章 便有如何第4章 豆中有膏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1章 朔州互市第32章 殿上失儀第20章 叔孫制禮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8章 後世來者第1章 兩面三刀第18章 說文切韻第14章 鳳雛之謀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19章 二虎媾合第24章 壯士斷腕第4章 夢中殺人第2章 雷霆手段第27章 來何遲也第17章 命促早終第1章 夾袋中人第17章 願爲孫程第23章 荊州星佔第33章 乃可不歸第24章 孱陵驚魂第5章 大國小鮮第8章 欲捧殺也第5章 神鵰大俠第2章 謀士之責第23章 豈可無馬第4章 真正小人第14章 文人落魄第12章 趙達彈狀第23章 是兵是賊第24章 脣槍舌劍第4章 夢中殺人第3章 姻不如族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3章 陣前詭言第25章 大盈若衝第30章 少年怪誕第13章 郊祀天地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3章 會溫氏園第8章 公達三策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6章 熹平石經第11章 捕風捉影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7章 柱節立門第4章 閉門課徒第10章 兒女親事第19章 戰爭迷霧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章 東郡英豪第9章 明察秋毫第27章 賢卻未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