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煮豆燃萁

黃射要是勳以“你我二人爲題”,作一首詩出來。這題目就挺詭異,你說範圍大吧,確實不小,既可以解釋爲“同輩”、“同儕”、“同僚”,甚至也可以直接解釋爲“人”。可是是勳知道,自己要真把題目往大里擴,那是很難過關的,總得想個更合襯的解釋才行。

而且話又說回來了,光把題目解好了也不成啊,你還得抄詩啊。黃射是啥人了?他老爹黃祖,演義中給人的印象就一大老粗,然而真要考究起來,那也是名門大戶出身啊——他們安陸黃氏,就先後出過和帝朝的尚書令黃香、桓帝朝的太尉黃瓊和靈帝朝的太尉黃琬三代名臣。當然啦,世家子弟並不一定都有學問,就沒啥史料記載黃祖文武雙修的,然而後來禰衡被劉表給趕到江夏去當黃祖的幕僚,就跟眼前這位黃射挺說得來,後來禰衡被殺,黃射“徒跣”也就是說光着腳來不及穿鞋就跑出去救援。禰衡那也是漢末的文學大家,能跟他交朋友的黃射,文學素養可能不及格嗎?

自己如今已非吳下阿蒙,倒是可以試着創作新詩,但問題就自己那兩把刷子,跟雷澤上濛濛李全他們還則罷了,哪兒敢跟這兒蒙黃射啊?不行,咱必須再次撿起“文抄公”的舊業來,纔有可能過關。

那麼抄啥詩好呢?有啥詩合乎“你我二人”之題呢?是勳低頭沉吟,不自禁地就踱起方步來了——他往左走了四步,又往右走了三步,一共是七步……七步?有了!

於是一咬牙關,緩緩擡起頭來:“府君請聽——‘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他這是抄的曹植那首著名的《七步詩》。照理說他不敢隨便亂抄曹家父子的詩歌的。但前陣子纔剛見過曹植,還趴娘懷裡要奶吃呢,就算野史傳說不老靠譜。他也不可能才兩三歲就寫出詩來啊。罷,罷。老子就提前用了你的吧!

是勳一邊吟詩,黃射就一邊捋着鬍子傾聽,聽完了細細一咀嚼,只覺得滿口的芬芳,不禁撫掌道:“好詩,佳構!文辭雖不雕琢,內涵卻很深邃。只是……此詩似論兄弟鬩牆。與你我又有相何關了?”

是勳心說就知道你丫要問,好在老子早就想好一篇歪詞兒來解釋啦:“卿爲荊州守,某爲兗州吏,所奉者皆炎漢天子也。受天子命而職守一方,譬如兄弟。兄弟同根,不可鬩牆,難道你我便應如此兵戈相見嗎?漢官自起其釁,恰如煮豆燃萁。所喜者誰?李傕、郭汜乎?黃巾餘孽乎?”

黃射聞言,不禁深深一揖:“受教了,果爲是宏輔先生,詩才、舌辯皆天下無雙啊。然而是先生既要往襄陽去見劉使君,爲何反來此村屯之中。與小人爲伍?”

是勳老實回答,說是鄳縣縣令介紹我來見周直,引路往襄陽去,結果被周直扯來赴宴的。黃射告訴他,鄳縣縣令勾結豪強,蹂躪地方,纔剛被他拿下,順藤摸瓜找到了周直的莊院,誰想撲了一個空,所以乾脆渡過淮水,越境前來捕人。

平春縣是章陵郡的轄縣,但鄳縣不是,屬於江夏郡,不過江夏太守黃祖是黃射的老爹,黃射幫老爹辦事,拿下鄳縣縣令,那也順理成章啊。至於他追捕平春縣的豪強周直,那更是職權範圍內的事兒,是勳毫無理由干涉。於是是勳就說啦:“既如此,黃府君自可縛了周直去,然李通、陳恭雖爲章陵人,如今皆居汝南,自有兗州長吏管束。”他得保下將來可能成爲同僚的李通,至於周直的死活,又關他屁事了?

黃射點頭,當即派兵進入村中,聲明只擒平春賊周直,餘皆不問。時候不大,就把周直周蓬生給五花大綁,押出來了。周直一邊掙扎,一邊朝是勳喊:“長官救我!”是勳轉過頭去,理都不帶理他的。

黃射邁前一步,拉着是勳的手說:“久聞大名,恨不相識爾。適才多有冒犯,宏輔先生勿罪。射此來,本亦欲往襄陽去謁見劉牧,先生何不與某同行?”是勳說好啊,跟你一起走,那路上想必太平安全得多啦。

臨行前,是勳請黃射稍待片刻,他去跟仍然惶恐、迷茫的李通說幾句話——不外乎勸李通去投曹操,一刀一槍搏個出身出來,強過在鄉下爲豪也好,爲賊也罷,完了還寫下一封薦書,交給李通。

隨即他便跟着黃射南渡淮水,向西行去。黃射扯了是勳同乘,兩人談談說說,路上倒是頗不寂寞。要說這位黃太守的學問確實是挺好的,而是勳在這一世混了那麼多年,也勉強可以當得上“不錯”二字,倒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聊得挺投機——比起當年跟是寬同行,只能拼命套話而不敢隨便開口,那是有如天壤之別啊。

渡過淮水,沿着大路往西走了不久,突然前軍揪了一對母子過來,說求見兗州的是從事。是勳打眼一瞧,果然那小的就是魏延。他早就編好了說辭,當下矇騙黃射,說這是自己在兗州某同僚的親眷,受同僚託付來訪,幫忙帶回兗州去。本來就是一樁小事,黃射壓根兒沒過腦子,就真信了。

但是提起兗州的同僚,他就問是勳,兗州都有哪些俊才哪?是勳掰着手指逐一給他介紹,什麼荀彧啊、郭嘉啊、程昱啊、毛玠啊、太史慈啊……不過看情形,黃射對其中的大多數不怎麼感興趣,光打問相關荀彧和太史慈的情況了。是勳想想也是,荀文若是世家大族出身,太史子義剛剛因爲打敗了呂布而名滿天下,以黃射的眼光,郭嘉、程昱那些出身略低一些,目前又沒啥名氣的,他自然看不大上啦。

說完兗州羣賢,黃射就開始得意洋洋地向是勳介紹荊襄人士,還誇口說:“天下俊才,半在荊州八郡,餘下又有三分因避戰亂而遷至我州,哈哈哈哈~~”是勳心說你就吹吧,荊州人才確實不少,可要是全天下超過一半兒的人才都在荊州,那將來你們劉家是怎麼讓俺們曹家給吞了的呢?

數日後,一行人進入章陵郡的郡治章陵縣城。黃射請是勳暫在城中歇息兩日,他處理一下公文,安排一下公事,然後纔再度啓程,往荊州的新州治襄陽行去。章陵、襄陽之間,也就兩百多裡地,不用三天就走到了,進城後黃射先去稟報劉表,而把是勳留下在傳舍當中等候。

當日晚間,黃射回來了,跟是勳說,我家主公本來想立刻就見你的,但是蒯異度(蒯越)卻道:“吾聞是宏輔曾往冀州拜見袁將軍,袁將軍齋戒三日,會聚百僚,設宴相迎。如今主公亦不可失了禮數,應當照此辦理。”於是幾位重要謀士一起商量,定下了良辰吉日是在四天以後,要在城南學宮設一大宴,款待是勳。

是勳聽了這話就有點兒哭笑不得,心說敢情這年月也謠言滿天飛啊,怎麼我要求只見袁紹和他的謀士們一面,傳到這兒就變成袁紹主動大宴羣臣來招待我了?還齋戒三日……難道老子是揣着和氏璧去出使秦國的藺相如嗎?

但是人家荊州既然已經決定了,那自己也不好表示反對——再說了,這麼一搞,弄假成真,自己臉上不也挺有光彩嗎?嘿,老子當日連那麼多冀州強人都給連鍋燴了,難道如今還怕你荊州的所謂“羣賢”不成麼?

又想一想,羣賢畢集正好啊,他也正想見見那些牛逼烘烘的荊襄士人呢。只可惜,估計自己能夠見着面的也就只有蒯良、蒯越、伊籍這幾位啦,諸葛亮、龐統、徐庶他們還沒成年,黃承彥、龐德公、水鏡先生司馬徽那些,則壓根兒就沒有出仕。

乾脆問問黃射好了,到時候都有誰會出席哪?黃射當即從懷裡掏出一塊木牘來:“預定與宴之賢達,姓名都在其上。”

是勳接過來一瞧,唉,怎麼蒯氏兄弟和蔡瑁的名字都沒在上面啊,第一個列名的乃是:“長平潁子嚴。”我靠,著名的經學家潁容,沒想到他也跑荊州來啦,嗯,他確實有資格排在第一位。

再往下瞧,第二位是:“章陵宋仲子。”啊呀這不是宋忠嗎?丫有什麼資格排這麼高啊?然後第三個是:“襄陽綦毋廣明。”這又是啥鳥人了——指着名字望向黃射,黃射答覆道:“即綦毋闓也。”哦,是勳隱約覺得自己記憶裡是有這麼個傢伙存在的。第四個是:“章陵謝文儀”——這位的大名,好象應該是謝該吧……

繼續往下瞧,漢壽潘承明(潘濬)、涪人李欽仲(李撰)、涪人尹思潛(尹默)……是勳也就勉強認得這麼仨,其他的二十多位,全都聽都沒聽說過。他只好問黃射:“此皆何等人也?”黃射回答道:“皆一時之俊彥,近受命與宋仲子、綦毋廣明共撰《五經章句》者也。”

我靠,老子終於想起來綦毋闓是幹啥的了。是勳當即就覺得一股怒火從胸中油然而生,直衝頂門,忍不住就想要破口大罵:“劉表,你這個僞君子,衣冠禽獸!我究竟與汝有何仇怨,汝竟然設下這等險局,要來爲難於我?!”

ps:

新的一週開始了,感謝讀者朋友們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本卷新的高潮也即將來到——咱們已經在冀州開過會了,這回搬到荊州再開二大。本週仍然基本上一天一更,但要是哪天寫順手了,我爭取再能多加一更,請期待。最後,哪位手裡還有月票的,請不吝賜投,我不怕投喂,謝謝。

第3章 姻不如族第33章 城下遇難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7章 願爲孫程第25章 恩威並施第32章 殺俘不祥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4章 鳳雛之謀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3章 四方貴半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1章 料事如神第28章 毋失我望第6章 嫌隙已生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7章 賢卻未賢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章 遠方來客第15章 亂世能臣第6章 有如神鬼第19章 擅出奇兵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章 初晤諸葛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2章 革命宣言第20章 鞭長莫及第33章 城下遇難第31章 以竹爲炮第13章 東海都尉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8章 說文切韻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9章 梟雄入蜀第3章 天命天姓第37章 項莊舞劍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5章 初攻鄴城第26章 往徵不難第17章 千鈞一髮第30章 凌雲雕龍第8章 謀爭爲上第22章 養虎貽患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3章 從情從禮第23章 幽州諂臣第13章 會溫氏園第31章 江陵城下第9章 察考諸子第28章 長阪坡前第10章 擇易避難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0章 新式算法第8章 奇峰突起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3章 堅壁清野第3章 破此五賊第20章 大科學院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2章 江上肅清第16章 奮死報國第3章 嫌疑之地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3章 木秀於林第3章 破此五賊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4章 勇救都昌第7章 包辦婚姻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8章 陣前殺將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章 兄弟鬩牆第7章 圓周幾何第4章 使徐三事第7章 雷澤詩會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1章 暗夜驚魂第9章 隔壁老王第23章 沽名釣譽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7章 火燒長安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3章 鑄戈爲犁第8章 選士之策第30章 厚買人心第3章 四方貴半第31章 漢之忠臣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0章 不合邏輯第4章 彼采葛兮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7章 延年按劍第4章 攻心之計第28章 子以母貴
第3章 姻不如族第33章 城下遇難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7章 願爲孫程第25章 恩威並施第32章 殺俘不祥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4章 鳳雛之謀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3章 四方貴半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1章 料事如神第28章 毋失我望第6章 嫌隙已生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7章 賢卻未賢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章 遠方來客第15章 亂世能臣第6章 有如神鬼第19章 擅出奇兵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章 初晤諸葛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2章 革命宣言第20章 鞭長莫及第33章 城下遇難第31章 以竹爲炮第13章 東海都尉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8章 說文切韻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9章 梟雄入蜀第3章 天命天姓第37章 項莊舞劍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5章 初攻鄴城第26章 往徵不難第17章 千鈞一髮第30章 凌雲雕龍第8章 謀爭爲上第22章 養虎貽患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3章 從情從禮第23章 幽州諂臣第13章 會溫氏園第31章 江陵城下第9章 察考諸子第28章 長阪坡前第10章 擇易避難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0章 新式算法第8章 奇峰突起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3章 堅壁清野第3章 破此五賊第20章 大科學院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2章 江上肅清第16章 奮死報國第3章 嫌疑之地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3章 木秀於林第3章 破此五賊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4章 勇救都昌第7章 包辦婚姻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8章 陣前殺將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章 兄弟鬩牆第7章 圓周幾何第4章 使徐三事第7章 雷澤詩會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1章 暗夜驚魂第9章 隔壁老王第23章 沽名釣譽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7章 火燒長安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3章 鑄戈爲犁第8章 選士之策第30章 厚買人心第3章 四方貴半第31章 漢之忠臣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0章 不合邏輯第4章 彼采葛兮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7章 延年按劍第4章 攻心之計第28章 子以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