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死生之間

公孫峻趁着夜色前來報信,說公孫度已經下定了聯袁抗曹的決心,並且還打算謀害是勳。是勳師徒聞言,無不大驚失色。

二人對視一眼,心說難道咱們料錯了不成?公孫度早就已經下了決斷了?否則就宴會散去這短短的數刻之間,豈能便召聚羣臣……或者光柳毅、陽儀等數人開會,貿然定下決策來?這可如何是好?

當下便欲詢問公孫峻詳情,公孫峻卻急道:“事急矣,安有坐談之隙?吾已盜得令符,可出府門,亦可出城,請天使速速逃去,免爲所害!”說着話,就把一面符牌硬塞到是勳手中,然後轉過頭去就打算離開。

還是諸葛亮多了個心眼兒,一把揪住他:“從事且慢!府中迴環曲折,我等不識道路,如何逃遁?”

公孫峻急得直跺腳,可是也沒有辦法,只好轉過頭來,索要紙筆。諸葛亮給他準備好了,他便伏案畫了一張簡圖,並何處守衛嚴密,何徑可通大門,全都描畫詳細,並且向是勳和諸葛亮二人一一分說。是勳暗中瞟了他一眼,心說此人倒也機智,大概怕我們一旦逃不掉,會攀扯出他來,所以並不落一字在紙上。

等畫完圖,公孫峻立刻就閃人了。是勳還待整理行李,諸葛亮催促道:“既公孫從事言事急,我等不可耽擱。”是勳一琢磨也是,如今逃命要緊,那些身外之物,不帶也罷。於是光扛上一包乾糧,一囊飲水。想一想。又把節旄給抄起來了。

節旄是身份的象徵。也是朝廷的象徵,身可死,而節不可失……好吧,其實身亦不可死,可倘若真得不死,逃歸曹營,但偏偏失了節,那也算是重罪啊!況且。此節原爲馬槊改制,雖無鋒銳,掄起來也能打人,多少算件防身的兵器吧。

是勳帶着諸葛亮和二十名“虎豹騎”馳來襄平,但曹家兵馬,當然不被允許進入平州州署駐紮,全都安排在附近的民居內了。如今就只有他們師徒二人,當下急匆匆離開暫居的偏院,按照公孫峻的指點,藉着夜色。先奔馬廄去——若無坐騎,即便能夠出城。也跑不多遠就會被追上啊。

迤邐行至馬廄,於途卻並不見一人。是勳是乘車來的,可是現在再套馬拉車,未免緩不濟急,於是只就槽上解下駕車的兩馬來,將行李馱在鞍上,二人牽着馬便待潛行往府門而去。

纔剛邁步,卻被諸葛亮揪住了衣襟:“先生且慢。”是勳轉過頭去問他:“孔明將何所道?”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啊?月光之下,就見諸葛亮雙眉緊蹙,略有些猶豫地說道:“此事或有蹊蹺……適才先生語,宴間也並不見公孫從事有心向朝廷之狀……”

是勳心說那又如何?就聽諸葛亮繼續說道:“設公孫將軍欲擒先生,當急遣兵來,如何倒使公孫從事捷足先登?況來時見府中警備森嚴,如何我等一路行來,卻並不見一人?先生居處,竟連僕役亦皆不見矣!”

是勳聞言,心裡也不禁“咯噔”一下,暗道一聲“所言有理啊”。公孫峻或許有能量把僕役和守兵全都遣開,方便我們師徒二人逃亡……但這只是平常時候而已,真在公孫度想要謀害自己的緊要關口,他還敢這麼幹,就不怕事後查問起來,將難匿行跡,難逃罪愆嗎?倘若是救人心切,寧冒危險也要放自己離開,適才畫圖,又爲何不肯落着一字?

是勳今天喝得有點兒多,加上公孫峻驟然來傳凶信,心中一惶急,腦子就徹底亂了。如今被院中清風一吹,酒意略散,加上諸葛亮的提醒,終於醒悟了過來——老天爺啊,這別是一個圈套吧!

只要把我們師徒誆走,公孫度必然以爲朝廷疑他,則欲不與二袁合而不可得矣!

可是轉念再一想,這終究只是一種猜測罷了……倘若公孫峻所言是實呢?究竟是使命重要,還是自己的性命重要?想到這裡,不禁又望向諸葛亮……是勳對孔明是很信任的,既包括對方的智謀(雖然或許還不夠成熟),也包括對方的人品,如今身處難以抉擇的險境,就忍不住想要揪住這根稻草,請諸葛亮幫自己拿個主意——“若孔明爲吾,當如何處?”

諸葛亮眉心一擰,話語鏗鏘:“人豈有不懼死者乎?然若死國,死而無憾矣!”

是勳聽了這話就一哆嗦,心說我多餘問你,你就是一千古忠臣的楷模,哪怕只有一丁點兒的疑心,也斷然不肯放棄使命,就此離去。因爲要是留下來,生死還在未定之數,要是就此走人,那此番的使命就徹底失敗了呀!

那麼自己終將如何抉擇呢?是勳猶豫少頃,也終於下定了決心,當下把節旄朝向馬廄旁一靠,招呼諸葛亮:“且隨我來。”

“先生……”諸葛亮還待要勸,就見是勳已然跨上了馬,大搖大擺地就奔府門去了,他沒有辦法,也只好匆匆跟上。時候不大,兩騎已至府門,有小吏出來招呼:“天使欲往何處去?”

是勳擡手把公孫峻所給的令符一揚:“吾有急事,須得出府辦理。”小吏驗過了令符,不敢擋駕,急忙打開偏門。是勳策馬而出,卻又突然回頭,詢問道:“樂浪涼府君尊邸,在何處?”

小吏趕緊指點,說距離不遠,往西兩條街就是。是勳點點頭,催馬便行。諸葛亮追上來,低聲問他:“先生欲往拜會凉府君乎?”是勳淡然而笑:“若不識此城人心向背,又如何爲曹公羈縻平州?”

諸葛亮心說你是真心的嗎?不是想扯着涼茂當嚮導,然後一起落跑?暫時不敢多言,只好跟着是勳直奔涼茂府上。通傳進去以後,時間不大,涼茂匆匆迎出:“不知宏輔夤夜來訪,有失遠迎……”是勳下了馬,一擺袖子:“且將我馬上行李都棄去了——入內再說。”

他跟着涼茂進了正堂,分賓主落座,諸葛亮就在是勳身後侍立。是勳也不向涼茂介紹諸葛亮,開口就問:“平州羣僚,誰人心向朝廷?”

涼茂苦笑道:“居海之遠,安有心向朝廷者?自柳毅、陽儀而下,皆欲公孫自王耳。”

是勳緊跟着又問:“二袁、樓班,何日進入襄平,可有與公孫度面會否?”涼茂回答道:“彼等前日入城,陽儀接待。公孫度欲與相談,是茂言彼爲叛逆,朝廷申令捕拿,安可收納?公孫度似頗猶豫,又聞天使將至,故此暫令其別居,欲待見過天使後,再定對策。然二日間,是否有暗中與見,則茂不知也。”

公孫度對涼茂還算是不錯的,而涼茂被迫羈留襄平,既然公孫度並沒有擺正車馬跟朝廷對抗,他知道跑不了,也就老老實實地幫其謀劃——當然啦,是僅就平州的民政而言。所以公孫度召聚羣僚商議,是否要接納二袁,涼茂是可以出席,並且能夠進言的;可公孫度要是已經有了一定的決斷,暗中與二袁接洽,那涼茂可就不夠資格瞭解和參與了。

是勳擰着眉頭想了一想,再問涼茂:“今日與宴之人,德、才,喜好,還請伯方與勳言之。”涼茂點點頭:“柳毅實有長才,軍政二道,頗有建樹;陽儀諂媚小人,無足論也;王建嫺於政務,然實怯懦;張敞好爲大言,難當實任;公孫模長於軍事,而頗驕縱;公孫峻無能之輩,且失之在貪……”

是勳耐心地傾聽着,不時捻一捻鬍鬚。等到涼茂說完,他的眉頭也逐漸舒展開來了,於是轉過臉朝諸葛亮微微而笑:“乃可知之矣。”諸葛亮也笑:“此必受賄所致。”

涼茂問你們這是打的什麼啞謎啊?是勳卻不回答,只是說:“勳爲遠客,雖不速而至,亦不當無奉客之漿也……”我雖然沒受邀請就自己跑來了,你也不應該不給杯水喝吧?“伯方稍候,便知端底。”

涼茂沒有辦法,只好暫時收起了內心的疑惑,呼叫從人端熱水上來。隨即他就開始跟是勳大吐苦水,說我是如何如何流浪到遼東,被公孫度扣下就不放去樂浪了——“近聞張岐已死,樂浪無主,唯郡內大姓結而自保。若朝廷不爲之備,深恐不必三年,或失於高句麗,或奪於公孫度……”

是勳連連點頭,然後又搖頭:“朝廷雖有底定東北之意,奈何力不能足,公孫遮道,而無舟船,如何守備樂浪?即欲穩固幽州,於勃海上造大船以航樂浪,恐亦須三至五歲……樂浪之失,無可挽也。然勳若得返許,必然稟明曹公,使徵還伯方,不受公孫度所拘。”我會跟曹操說,讓他以朝命爲名,召你回去做官,脫離這苦海的。

涼茂連聲致謝。正在此時,忽聽得門外一陣喧譁之聲,隨即便有家人來報:“大公子在府外,欲求天使一見!”

是勳心說來了,當即起身,整頓衣冠,揚聲對涼茂道:“便請公孫公子入府相見吧,如何?”(未完待續……

第8章 願爲雲敞第31章 以竹爲炮第3章 遼東來書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5章 爲公宣揚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3章 堅壁清野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3章 曹魏五京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4章 黑心煤窯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3章 吾舅同然第9章 天子所賜第26章 羽扇綸巾第9章 建藩封國第7章 受人構陷第8章 我等自取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8章 懸危之計第25章 後世之評第14章 倭使入覲第20章 圖窮匕見第2章 夏侯仲父第5章 白波谷前第33章 長矛如林第4章 詩歌免談第11章 成都驚變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7章 助守鄄城第3章 微末小技第12章 悲摧人生第28章 誅心之論第27章 遂鄉認親第6章 平春豪強第3章 蒼天不仁第18章 二事不朽第27章 燙手山芋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9章 人亡政息第4章 西走而王第7章 取撞木來第29章 裸身而來第23章 兩重要隘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17章 僭越王章第8章 佛國之願第10章 月黑殺人第6章 反攻序曲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8章 謀刺之謎第27章 敗絮其中第7章 吾無此癖第2章 不務正業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9章 戰爭迷霧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1章 藏富於山第26章 罵死荀彧第3章 姻不如族第15章 名醫神針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4章 帳下壯士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2章 禪何禮也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7章 願爲孫程第5章 白波谷前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7章 盡屠公孫第26章 君權相權第25章 陸梁冀州第28章 便有如何第2章 不務正業第16章 臨陣三射第5章 漢語拼音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5章 初步較量第16章 討袁紹檄第3章 禍不旋踵第1章 啖肉豪客第5章 朝鮮新冢第1章 帝后對泣第4章 法不可廢第31章 大戰餘波第4章 赤面之疾第29章 關中之戰第3章 深入西域第8章 紅臉白臉第17章 千鈞一髮第25章 鄠縣落鳳
第8章 願爲雲敞第31章 以竹爲炮第3章 遼東來書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5章 爲公宣揚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3章 堅壁清野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3章 曹魏五京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4章 黑心煤窯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3章 吾舅同然第9章 天子所賜第26章 羽扇綸巾第9章 建藩封國第7章 受人構陷第8章 我等自取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8章 懸危之計第25章 後世之評第14章 倭使入覲第20章 圖窮匕見第2章 夏侯仲父第5章 白波谷前第33章 長矛如林第4章 詩歌免談第11章 成都驚變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7章 助守鄄城第3章 微末小技第12章 悲摧人生第28章 誅心之論第27章 遂鄉認親第6章 平春豪強第3章 蒼天不仁第18章 二事不朽第27章 燙手山芋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9章 人亡政息第4章 西走而王第7章 取撞木來第29章 裸身而來第23章 兩重要隘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17章 僭越王章第8章 佛國之願第10章 月黑殺人第6章 反攻序曲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8章 謀刺之謎第27章 敗絮其中第7章 吾無此癖第2章 不務正業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9章 戰爭迷霧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1章 藏富於山第26章 罵死荀彧第3章 姻不如族第15章 名醫神針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4章 帳下壯士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2章 禪何禮也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7章 願爲孫程第5章 白波谷前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7章 盡屠公孫第26章 君權相權第25章 陸梁冀州第28章 便有如何第2章 不務正業第16章 臨陣三射第5章 漢語拼音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5章 初步較量第16章 討袁紹檄第3章 禍不旋踵第1章 啖肉豪客第5章 朝鮮新冢第1章 帝后對泣第4章 法不可廢第31章 大戰餘波第4章 赤面之疾第29章 關中之戰第3章 深入西域第8章 紅臉白臉第17章 千鈞一髮第25章 鄠縣落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