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深肖乃父

按照是勳的想法,曹衝在得知陰謀敗露以後,最好是直接跑來向曹操請罪,也可以把逄紀供出來,說我不合聽此妄言,如今悔之莫及。曹操向來保愛曹衝,這回聽說事涉曹衝,竟然沒有第一時間把他叫過來訓斥,甚至還詢問自己一個外人該怎麼辦,說明他其實在潛意識裡是挺想原諒曹衝的。那麼只要曹衝把態度放端正,大可用年輕不懂事做藉口來逃過責罰。

而且如此一來,曹操也方便直接插手歷陽王府,收拾逄紀了。但既然想要原諒曹衝,自然不可能明宣逄紀之罪,隨便找個藉口,頂多也就驅逐、流放他罷了,逄元圖乃可保全性命也。

只是,倘若是勳知道了緯氓和尚的下場,估計想法不會那麼樂觀……

曹衝有三條路可走,主動請罪是上策,命逄紀速速逃亡是中策,直接弄死逄紀,死無對證則是下策。是勳當然希望曹衝用上策或者中策,可萬一他真採用了下策呢?自己是不是需要先暗中給逄紀提個醒兒?

或者直接提醒曹衝,勸他用上策或者中策,則既保全了逄紀的性命,也不過於損傷曹小象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可是又該怎麼辦呢?倘若被曹操知道了自己如此作爲,必然不肯輕饒啊!

楊修怎麼死的?就是因爲摻和了類似事情。曹操心裡話大概是這樣的:我要考察兩個兒子的能力、秉賦,你黨同曹植沒關係,你教他好好做人沒關係,你竟敢利用當我機要秘書的職權之便,揣摩我的心思,去幫忙曹植作弊,使我試驗結果不準確——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勳是真缺乏急智,一時間想不出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來——曹操還跟那兒瞪着倆小眼睛期盼自己給出主意呢,難道能說你且等我回去想三天再來答覆?可是如此一來。是把自己摘乾淨了,站在曹操的立場上,亦不失爲穩妥之計,卻說不定會弄死逄紀、毀掉曹衝……

他正在籌思彷徨。突然間又聽曹操問了:“乃使卿密泄其事於子盈,若何?”既然你給出了這麼個主意,那麼一客不煩二主,就派你去把消息悄悄地透露給曹衝知道,看他如何決斷吧。

是勳一口回絕:“臣不可去。”曹操問爲啥呢?是勳就說了:“歷陽王。臣甥也,素愛敬臣,若臣泄語與之,乃必求臣以計。臣若不爲之計,是有構害之嫌,則必勸其就陛下而請罪也。”要是我去向曹衝透露此事,他一定要詢問我該怎麼辦纔好,我跟他有姻戚之親,向來關係又挺不錯,我能不幫忙出主意嗎?我肯定勸他來向你請罪啊。那這試驗不是徹底失敗?

曹操點點頭,說此言有理——“宏輔真君子也。”是勳心裡倒挺慚愧,我只是想抽身事外啊,真談不上什麼君子——就聽曹操又說:“既如此,今日之語,慎勿外泄。”

等是勳從宮內告退出來,天都已經黑透了,洛陽四門已閉,他當然沒法兒再回城外莊院啦——這倒也在預料之中——只好乘車返歸城內宅邸。曹淼喜出望外,領着甘玉在門口恭迎。

甘氏挺着個大肚子。她嫁入是家多年。終於在不久前懷上了身孕,曹氏夫人特意請人佔算,說此胎必定爲男,因此而喜不自勝。因爲甘氏足夠謹慎。懷孕之初就跟曹氏表過態,若得生男,必然奉之於夫人膝下。

這年月嫡庶分明,但並不是每個大老婆都一定能夠生下兒子來的,於是往往在喪失希望以後,把侍妾新生的兒子領來自己撫養。認爲己子,等同嫡男。曹氏于歸至後,連生二女,然後一連多年再無消息,這回甘氏要是生個女兒也就罷了,倘若生下一男,曹氏真能夠饒得過她?

而且在甘氏想來,兒子終究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即便送給曹氏撫養,自己又沒有被趕出家門,沒人會特意隱瞞兒子的生母究竟是誰的,等他將來長大了,自然能得奉養。在自己身邊,兒子只是庶出第二子而已,將來說不定會被大他十好幾歲的哥哥欺負;若在曹氏身邊,兒子卻可以被視同嫡男,有機會跟是復爭一爭繼承人的地位啦。無論爲自己考慮,還是爲兒子考慮,這都不失爲一條上策啊。

是勳聽說了此事,一開始並沒有怎麼在意——他是真不在乎嫡庶之別——可是隨即天家爭嗣風波再起,聯想到自己,卻多少亦有些煩惱了。他希望甘氏也生個閨女出來,如此則上下相安無事——我是家還真不缺多一份兒嫁妝啊;而且是雲小時候跟爹很親,大了點兒卻也有自家心事,每每不肯對自己直言以告了,真希望再有一個小是雲一般的羅莉跟在老爹身後跑啊……

那麼倘若真的生了兒子呢?再仔細想想,其實也未必就會惹出多大亂子來。士大夫家庭習慣於長子襲爵,諸子析產,而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向朝廷求得兩個爵位,分於二子,還是並不爲難的。家產自可穩妥析分,是否仕宦,功名如何,就要靠兒子們自己努力了,老爹能保他們一個蒙蔭出仕,便即足夠——同蔭二子,也不是多麻煩的事情。

這跟天家不同,跟原本的袁氏、劉氏也不同,他們想要傳承下去的基業可還包括土地哪,土地不可析分,分則力弱。對於是家來說,則不存在這種問題。

此事暫且不論,甘氏臨盆也還得好幾個月呢。再說是勳歸家之後,直奔書齋,並喚人“速請關先生來”——所謂“關先生”,自然便是他的首席參謀關靖關士起了。

時候不大,關靖翩然而入,是勳扯過枰來與之對坐——關靖不習慣垂腿而坐,而倘若就是勳一個人呆在椅子上,居高臨下,顯得甚爲無禮,此非待賢之道也——直接便將今日曹操召見之事,備悉道來。他是想問關靖,我究竟要不要嘗試着救援逄紀呢?又該如何救法?

關靖一直垂着眼睛等是勳講完,其間並無任何插言。待是勳將前後事逐一道明,還沒有張嘴問呢,關士起倒先開了口:“逄元圖,不必救。”

是勳聞言不禁一愣,心說當初還是你向我舉薦逄紀爲賓的,我當你們多少有點兒交情,怎麼如此斷然聲稱“不必救”,爲啥呢?“爲元圖此番,乃自蹈死地耶?”他是自己作死,所以你不建議我去救他吧?

關靖微微一笑:“適元圖寄書與靖……”

此言倒是大出是勳意料之外,他一皺眉頭,便問:“書在何處?”關靖說我已經燒掉了,正要把其中內容稟報主公——“彼雲已離洛陽,自去矣……”

逄元圖可不是普通謀士,陰謀秘計不在關士起之下,他一心報復曹昂,爲此不惜離是勳而隨曹衝,蟄伏數年,苦心謀劃請來緯氓和尚,難道就不考慮一旦事情敗露,自己將會死無葬身之地嗎?想當年在袁紹麾下,他就搞過類似花頭,結果活生生把袁本初給氣死了——倘若袁紹多留一口氣,還能不治他矯詔之罪嗎?逄紀每每想起,都會覺得後怕。其後又在遼東,欲賣公孫,公孫度吊着最後一口氣,要把他擒回來宰掉,被他提前設備,腳底抹油,逃奔曹營……

種種教訓是在,他又怎可能不留後手啊。

本來這事兒已經沉寂好幾個月了,別看表面上風波漸息,曹昂並未丟失儲位,其實經此一鬧,他在曹操乃至羣臣心目中的地位是直線下跌,逄元圖奸計得售,正在得意呢,突然聽到了都內盛傳的謠言。他倒是沒有料到刺奸已然查到了相關自己的蛛絲馬跡,然而“不慮勝,先慮敗”,天子必會深究謠言根底,很可能扯到自己或者曹衝身上來。所以逄紀給曹衝留書一封,假稱老家的妻子有病,請假往探,然後收拾行李便潛出了洛陽城。

倘若是虛驚一場,那麼我先避避風頭,過段時間再回來,曹衝也未必會因爲自己不辭而別有所怪罪——一來我雖未辭,但終究告了呀;二則前計得售,曹衝必願繼續仰仗。可要是這事兒真揪到我腦袋上來,天廣地大,自有王命所不及之處也。

是勳聽說逄紀跑了,倒不禁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這傢伙夠敏,倒省得我費心了。再問關靖:“元圖尚言及他事否?”關靖說有,逄紀含糊着表示,倘若曹操責問曹衝,估計曹衝必定會把自己給供出來,甚至直接殺人滅口,所以他非走不可……

是勳一皺眉頭:“歷陽王何至於此?”

關靖一撇嘴角:“元圖乃雲,歷陽王深肖其父,殺伐決斷,寧負人而不肯人負之也。”曹操不是說倘若他是曹衝,必定第一時間殺了逄紀嗎?嘿嘿,曹衝跟他老爹的性情、爲人處事那是一樣一樣的,逄紀在他幕中多年,對此瞭解得再深刻不過了。

是勳長嘆一聲:“如此,其人不可戴也。”趕緊先把曹衝從儲位候選名單裡刪掉吧。然後又問:“元圖何往?”關靖答道:“彼雲欲覽朔漠風光、異域風情。”是勳點點頭,瞧這意思,他打算往投呂布——也好,總比跑蜀中投劉備強。逄紀要真打算去投劉備,說不定我一狠心,派人前往搜捕,把他……起碼得把他給囚禁起來呀。

逄紀出外避禍,除了給曹衝留下一封書信外,就僅僅寄信關靖,毋庸置疑,他跟關士起之間必然還有隱秘的聯絡渠道,否則倘若都內風平浪靜,他也得能夠得着消息纔好坦然返回啊。如今我向關靖透露了與曹操之間的隱秘之言,關靖也定然會通知逄紀,讓他趕緊走,別再回來了。

關士起待友倒也頗誠,可不管怎麼說,他跟我多年主從之誼,那咱倆的交情,跟他逄元圖沒得比。真要是我下令拘拿逄紀,關靖必能辦成啊。未完待續。

第30章 凌雲雕龍第19章 覆蓋攻擊第10章 爲小兒欺第10章 併案討夷第9章 德不可見第5章 鮮花牛糞第10章 分而制之第9章 家事難斷第19章 天子之威第4章 不利曹氏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4章 未之聞也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5章 汝國何在第21章 朔州互市第33章 而魏其死第22章 請跪恭送第3章 自恃其智第5章 天賦上限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6章 誰是蕭何第32章 秦失其鹿第14章 未之聞也第22章 未盡善也第19章 戰爭迷霧第11章 放下屠刀第36章 何言德行第27章 平原搬兵第8章 不共戴天第2章 夏侯仲父第8章 我等自取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3章 涼州之戰第17章 延年按劍第4章 西走而王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章 兄弟鬩牆第2章 窮山逐鹿第32章 促膝對談第2章 不務正業第23章 春心乍動第11章 須臾頃刻第28章 假子拒敵第4章 使徐三事第1章 劫後新生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8章 無心插柳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3章 吾舅同然第24章 所志既從第6章 一時俱反第6章 奢而不侈第22章 拓拔歸附第28章 皇族貴人第7章 受人構陷第19章 祖道之金第29章 殆天授也第26章 公仁僞書第6章 自編自導第12章 汝之不慧第4章 益德爭功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6章 廢立之思第2章 言不及義第11章 觀其決斷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章 被翻紅浪第14章 衣帶之詔第3章 姻不如族第14章 再會梟雄第2章 兄弟鬩牆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0章 新式算法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7章 願爲孫程第30章 標名青史第7章 置之美稷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0章 西行取經第5章 渭水鯉膾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6章 管他何人第36章 蜮蚓豈龍第16章 歷史慣性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2章 乃可擄去第13章 人之大欲第7章 吾青州人第10章 梟雄之死第11章 首鼠兩端第14章 人治社會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4章 脣槍舌劍第16章 臨陣三射第2章 工商興利
第30章 凌雲雕龍第19章 覆蓋攻擊第10章 爲小兒欺第10章 併案討夷第9章 德不可見第5章 鮮花牛糞第10章 分而制之第9章 家事難斷第19章 天子之威第4章 不利曹氏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4章 未之聞也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5章 汝國何在第21章 朔州互市第33章 而魏其死第22章 請跪恭送第3章 自恃其智第5章 天賦上限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6章 誰是蕭何第32章 秦失其鹿第14章 未之聞也第22章 未盡善也第19章 戰爭迷霧第11章 放下屠刀第36章 何言德行第27章 平原搬兵第8章 不共戴天第2章 夏侯仲父第8章 我等自取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3章 涼州之戰第17章 延年按劍第4章 西走而王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章 兄弟鬩牆第2章 窮山逐鹿第32章 促膝對談第2章 不務正業第23章 春心乍動第11章 須臾頃刻第28章 假子拒敵第4章 使徐三事第1章 劫後新生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8章 無心插柳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3章 吾舅同然第24章 所志既從第6章 一時俱反第6章 奢而不侈第22章 拓拔歸附第28章 皇族貴人第7章 受人構陷第19章 祖道之金第29章 殆天授也第26章 公仁僞書第6章 自編自導第12章 汝之不慧第4章 益德爭功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6章 廢立之思第2章 言不及義第11章 觀其決斷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章 被翻紅浪第14章 衣帶之詔第3章 姻不如族第14章 再會梟雄第2章 兄弟鬩牆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0章 新式算法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7章 願爲孫程第30章 標名青史第7章 置之美稷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0章 西行取經第5章 渭水鯉膾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6章 管他何人第36章 蜮蚓豈龍第16章 歷史慣性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2章 乃可擄去第13章 人之大欲第7章 吾青州人第10章 梟雄之死第11章 首鼠兩端第14章 人治社會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4章 脣槍舌劍第16章 臨陣三射第2章 工商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