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遂鄉認親

是勳再次端起架子,其實是因爲瞧不明白曹操的表情,所以打算把竈火燒得更旺一點兒,他纔好繼續炒菜。果然曹操當下又要磕頭,是勳趕緊攔住,這才把自己的想法合盤托出——

“戲先生的憂慮不爲無因,百萬黃巾,三十萬戶口,此刻料已斷糧,正當冬季,無以求食,即便分給他們荒地耕作,也缺乏農具,缺乏種籽,連過冬的糧食都找不到,很容易再次起而造反……”

曹操不再慎着了,連連點頭:“如何處置?”是勳答道:“孝武皇帝元狩四年,曾下屯田之令,曹公還記得嗎?”曹操聞言恍然:“先生的意思是說,可以令百萬黃巾集合起來屯田,以資軍用?”

是勳微微一笑:“孝武皇帝行的是軍屯,如今可以民屯、軍屯並舉。揀選黃巾之中可用之丁,使之軍屯,忙時耕作,閒時訓練,期以一年,即可得十萬精兵,且糧秣不虞匱乏。再使餘者民屯,官家貸以種籽、農具,甚至是耕牛,所獲留其口糧與次年種籽即可,五成以上產出皆可入官。如此則有三益:其一得兵,其二得糧,其三,以軍伍部勒,集中墾荒,派人督促、監視,也可使他們再難嘯聚爲盜。如此三年五載,即可化民屯爲正常民戶,那時候兗州戶口繁茂、田地豐沃,豈不是曹公芟夷羣雄、重安天下的良好基礎嗎?”

曹操得以稱雄北中國,其實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屯田。但是屯田不是一開始就搞的,原本的歷史上,在收降了百萬黃巾以後,他就留下十萬青州兵,剩下的黃巾餘黨都趕回家種地去了,但是正因爲缺乏農具和種子,所以一開始收成並不怎麼好。後來他伐徐州、攻呂布,就都是打打停停,爲什麼,因爲糧食不夠吃了。直到四年以後,棗祗才獻上了屯田之策,於是派他和任峻負責此事,各地亦設置農官,軍屯和民屯並舉,第一年就得了個大豐收,一口氣把袁術趕出豫州,趕到淮南去了。

如今是勳提前端出了屯田之策,曹操和戲賢對視一眼,目光中不禁都流露出了難以抑制的驚喜。曹操抓着是勳的手連連搖動:“先生果然是大才啊!但是操還有一事不明,想要請教先生。”

“曹公不必如此,直呼是某之名便可,”是勳心說我這條計策裡還有一個大漏洞,直接可以引出第二個論題,就不知道你瞧得出來瞧不出來,“若有疑問,儘可明言。”

曹操不叫是勳的大名——那太不禮貌了——而是稱呼他的字“宏輔”,他說:“宏輔啊,卿計雖佳,奈何此刻我軍資亦不充足,哪裡來的餘糧、農具,甚至耕牛,來組織屯田呢?”

賓果,恭喜你答對了!

曹操爲什麼要等到收降百萬黃巾的四年以後纔開始屯田呢?是因爲在此之前沒人能想到這條妙計嗎?有可能,因爲袁氏兄弟和其他各路諸侯,就都沒有想到,所以當曹操已經收穫了屯田頭兩年的豐碩成果的時候,袁紹的軍隊在河北摘桑葚,袁術的軍隊在淮南撈蛤蠣,全都餓得嗷嗷待哺。但是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曹操這時候提出來的,屯田得有前期投入啊,沒有本錢可就啥都搞不起來啦。

曹操不僅僅是收降了青州黃巾,數年後,他還收降了大批的汝南黃巾。汝南的黃巾賊沒有青州黃巾鬧得兇,所以此前遭到的打擊也很有限,他們不光是到處流躥、搶劫而已,還走哪兒就種地種到哪兒,所以保留了很多的農具,畜養了不少的牲畜。曹操就是靠着奪取汝南黃巾的大批耕牛,這纔開始了屯田的第一步。

現在青州黃巾手裡可沒有耕牛,就算曾經有過,估計這會兒也全都被迫宰掉祭了五臟廟了,加上曹操這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他可要怎麼搞屯田呢?

當下是勳微微地一笑,拍拍胸脯:“只要曹公答允一事,耕牛、種籽,都包在是某身上。”

“哦~~”曹操這一聲拖得老長,還拐了兩個彎,足見他又驚又喜的心情。才聽到屯田之策,想到自己沒有本錢,他心裡還在打鼓來着,心說這位是宏輔先生主意是不錯,可惜不切合現在的實際情況,總不能憑空變出啓動物資來吧?且待我問上一問,要是就這麼把他給問住了,咱的氣勢就又漲了,不用再被他一直牽着鼻子走。可是沒想到,是勳竟然拍胸脯說一切都沒問題,只要自己答應一個條件就得,什麼條件啊?是要拿錢去買麼?那可得先找到老爹,他那兒還有不少金銀呢,就不知道肯不肯放手……不過,哪兒有足夠的耕牛和種秄,並且肯賣給自己呢?趕緊探問:“不知宏輔所言,是哪一樁條件?”

是勳順理成章地轉入下一個論題——啊啊,還是這段時間爽啊,氣勢既然壓人一頭,言辭也就如同水之就下,滔滔不絕,彷彿就跟諸葛亮全篇的《隆中對》似的,不知道後人會不會把我這套言辭凝縮以後,也給編一段什麼《遂鄉對》或者《帳中策》出來?

於是他說:“是某有一位長輩,昔日曾經得罪過曹公,今欲誠心歸附。只要曹公不計前嫌,一言寬赦,便如昔日高祖之封雍齒,人心可附,耕牛、種籽,亦可隨之而得。”

曹操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問他:“不知是哪一位?”心說我仇人是不少,可是有足夠能量的,還真想不出來,這小夥兒說的是誰。

是勳這才翻開底牌:“是某此前纔剛說定一門親事,新婦尚未過門,乃是沛國譙縣曹氏之女,現在徐州。”

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曹操聽了,當即就把臉給沉了下來。是勳一瞧不對啊,真有那麼大仇嗎?我鋪墊了那麼多,你竟然還不肯鬆口?正想再勸,就見曹操突然間變了臉,小眼睛一眯,稀鬍子一翹,滿臉都堆下笑來:“啊呀原來都是一家人啊,我剛纔竟然差點兒把自己的妹夫推出去斬了,你瞧這話說的……對不起啊,妹夫,不知者不罪啊。”

是勳心裡一個“咯噔”,心說你又提要斬我的事兒幹嘛?這是在警告我,還是在威脅我啊?不過還好,瞧這樣子,他打算鬆口了——果然是奸雄,變臉就跟翻書似的。

曹操接着就追問:“難道仲恢、叔元二位叔父那裡,糧草物資都很充足嗎?他們願意資助我嗎?”

是勳心說真快真快,這會兒功夫就連“叔父”都叫出口來了。他輕輕搖頭:“他們雖在徐州廣有田產家宅,對於曹公來說,卻也是杯水車薪。”曹操迷糊了:“那宏輔你的意思是……”

是勳答道:“我是家本爲北海土著,因避戰亂而遷徐州,家兄才娶了麋子仲之妹爲妻,小妹亦嫁於陳元龍爲繼室,如今是某再與曹氏聯姻……”他果然就注意到,曹操跟戲賢又再對望一眼,曹操還好,戲賢卻倒吸了一口涼氣。

於是他繼續說道:“如今徐州軍已佔了華、費和任城,難以遽退,曹公可遣一介使前往郯城,去責問陶恭祖。陶使君必以爲防黃巾、暫借城守爲對,到那時候,曹公便可提出條件,使其提供農具、種秄、耕牛——今歲徐州大熟,府庫正自充盈,料想不會拒絕。”

這下曹操算徹底明白了,感情你們四家已經聯起手來,基本上掌控住了徐州的政局,所以只要我伸出橄欖枝來,順便提點兒條件,你們就願意說服陶謙離開公孫瓚的陣營,甚至也不轉入袁紹陣營,卻跟我結成盟邦。啊呀這個是宏輔還真不簡單啊,這是一環套一環,那麼大的利益,讓我根本就無從拒絕嘛。他肚子裡還有什麼東西,我得再試着掏摸掏摸看——

“徐州既然大熟,那我何不直接動兵去要呢?”

是勳早料到他會這麼試探了,乾脆把最後一張底牌也掀了起來:“臧霸在華、費,曹豹在任城,遏其險阻,曹公以疲乏之軍,殘餘的糧秣,可保必克嗎?陶恭祖垂垂老矣,時日無多,曹公又何必心急呢?”

曹操明白了,心說你們有這心思就好。他再問:“誠如宏輔所言,兗州四戰之地,若不能自強,必爲外人所破。倘若不能進取徐州,待來年兵精糧足,曹某又將何往?”

這問題在是勳的計劃之外,可是也難不倒他,終究他對此刻天下大勢的掌握要超過一般的士人:“河北不可爭鋒,曹公可南取豫州,並進討袁術。若佔兗、豫,又有徐州保障側背,即可兵進河南,恢復故都,那時候號令天下,即便袁冀州也不敢正面與公相抗了。”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漂亮話而已,事實上曹操在佔有了兗、豫、徐、司以後,馬上就要面對同樣擁有冀、青、幽、並四州之地的袁紹,對方還是比你地盤大,比你兵馬多。但那是後話,後話不可說全——一則有些事情現在說出來太象預言家,象妖人,二來有些事情隨着自己的小蝴蝶翅膀還有可能翻盤。

話也就到這兒了,再說下去天都要黑了,到時候來不及去招降青州黃巾,管亥又得生餓一宿——他能不能熬過這一宿的暫且不論,夜長夢多,誰知道晚上會不會有哪個叛徒去刺殺了他,或者他自己想不開了瞅個沒人的機會再要自刎?

所以是勳趕緊就往懷裡去掏:“還有兩封書信,要進呈曹公……”

第32章 太阿倒持第22章 爪牙股肱第27章 來何遲也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章 洛陽僧人第24章 三辭三留第30章 凌雲雕龍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1章 自由心證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5章 今古之爭第18章 長生丹藥第38章 矜功失節第6章 欲言南事第7章 爲曹造勢第11章 霸王之死第2章 水力磨坊第26章 心喪三年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1章 六氣之毒第16章 誰是蕭何第2章 朋友無隱第34章 錦衣馬超第9章 驚雷投箸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6章 臨陣三射第1章 洛陽僧人第4章 例不可開第29章 殆天授也第30章 亂世黃昏第4章 不肖之子第10章 月黑殺人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4章 軍功酬爵第5章 今古不同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2章 未盡善也第3章 蒼天不仁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3章 深入虎穴第24章 河內司馬第7章 善戰無功第8章 謀策定亂第19章 血戰赤阪第7章 事後諸葛第6章 紙上發明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1章 安排香餌第31章 漢之忠臣第9章 大山在前第24章 安所求赦第4章 五經注我第13章 必擒是勳第5章 漢家道微第23章 此新聲也第21章 先見神亭第5章 漢家道微第22章 養虎貽患第4章 不利曹氏第20章 的盧妨主第9章 先實關中第26章 文姬歸漢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0章 明修棧道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3章 十命可受第18章 捷足先登第7章 受人構陷第28章 皇族貴人第3章 姻不如族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8章 天命何在第31章 曹氏麟兒第25章 異度所遣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4章 敝帚自珍第9章 天子所賜第28章 懸危之計第25章 遷胡入幽第1章 帝后對泣第3章 納頭便拜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4章 要當磔也第37章 心大志廣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9章 律有明文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0章 擇易避難第31章 漢之忠臣第22章 未盡善也第10章 梟雄之死第6章 欲言南事
第32章 太阿倒持第22章 爪牙股肱第27章 來何遲也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章 洛陽僧人第24章 三辭三留第30章 凌雲雕龍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1章 自由心證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5章 今古之爭第18章 長生丹藥第38章 矜功失節第6章 欲言南事第7章 爲曹造勢第11章 霸王之死第2章 水力磨坊第26章 心喪三年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1章 六氣之毒第16章 誰是蕭何第2章 朋友無隱第34章 錦衣馬超第9章 驚雷投箸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6章 臨陣三射第1章 洛陽僧人第4章 例不可開第29章 殆天授也第30章 亂世黃昏第4章 不肖之子第10章 月黑殺人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4章 軍功酬爵第5章 今古不同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2章 未盡善也第3章 蒼天不仁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3章 深入虎穴第24章 河內司馬第7章 善戰無功第8章 謀策定亂第19章 血戰赤阪第7章 事後諸葛第6章 紙上發明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1章 安排香餌第31章 漢之忠臣第9章 大山在前第24章 安所求赦第4章 五經注我第13章 必擒是勳第5章 漢家道微第23章 此新聲也第21章 先見神亭第5章 漢家道微第22章 養虎貽患第4章 不利曹氏第20章 的盧妨主第9章 先實關中第26章 文姬歸漢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0章 明修棧道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3章 十命可受第18章 捷足先登第7章 受人構陷第28章 皇族貴人第3章 姻不如族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8章 天命何在第31章 曹氏麟兒第25章 異度所遣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4章 敝帚自珍第9章 天子所賜第28章 懸危之計第25章 遷胡入幽第1章 帝后對泣第3章 納頭便拜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4章 要當磔也第37章 心大志廣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9章 律有明文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0章 擇易避難第31章 漢之忠臣第22章 未盡善也第10章 梟雄之死第6章 欲言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