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

“傳令下去,中壘騎營留校尉秦立領四千騎護駕,餘者盡數隨各部曲軍候全力突進匈奴中軍,隨細柳營金鼓行事!”

大漢中軍處,劉徹邊是縱馬前行,邊是喝令道。

隨行死士應諾,稍提了馬速前去向中壘校尉秦立傳達陛下軍令。

秦立得令,雖是憂心匈奴潰散的前軍會再度集結,圍攻陛下所在的中軍,但軍令如山,尤是在兩軍激戰正酣時,若因他的遲疑錯失良機,戰後不管勝敗,皆是梟首抄家的死罪。

秦立忙是命中壘左監和右監各聚攏八軍候,率其部衆馬速盡提,向前往的細柳騎營追趕而去,他則率親衛騎營在內的四千騎保持原速,緩緩結成圓陣,將陛下護在中央。

劉徹不是輕易熱血上腦的莽夫,眼見前方的匈奴潰兵愈來愈多,便是吩咐護衛着他的將士們減緩馬速。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這皇帝更是惜命得緊,生怕被流矢所傷。

馬速減緩後,外圍的漢騎便有充裕的時間驅趕附近的匈奴潰兵,將防禦範圍擴大不少,遠超一箭之地。

劉徹執起掛在馬背上的望遠鏡,遠遠望見細柳騎營即將攻到匈奴中軍處,中壘騎營前去支援的萬餘騎也已墜在其後,便是讓二十名死士散出,分別去向左右兩翼的安夷將軍和三大都尉傳令。

給羌騎和胡騎的軍令很簡單,全力剿殺匈奴前軍的潰兵,無需顧忌匈奴中軍,也無需顧及皇帝的安危,不斷衝擊潰散的匈奴騎兵,使其無法重新集結即可。

漢軍雖能靠掌心雷出其不意,擊潰匈奴大軍,但想要將之圍殲無異癡人說夢,何況狗急跳牆,兔急咬人,真若將匈奴潰軍逼上絕路,拼死反擊,勝負仍是難料。

畢竟匈奴大軍後方尚有近百萬匈奴族衆,更有數以十萬計的戰奴,便是站着不動讓漢騎砍,都得砍到馬刀捲刃。

二十名死士出得防禦騎陣便是四散開去,各自奔馳,他們曉得不宜同行,免得在亂軍同時喪生,就無法傳遞軍令。

四處騎營各有五騎死士前去,總有能活着傳下軍令的。

大漢皇帝可冷靜分析局勢,調動各路騎營,匈奴大單于卻是驚慌失措,尚未從前軍頃刻潰敗的驚駭中醒過神來,漢軍前軍已如離弦的箭矢般向匈奴中軍所在激射而來。

之前爲直搗大漢中軍,匈奴特意在前軍佈置了十萬騎,中軍亦十萬騎,雖派了烏孫五萬騎攻擊漢軍兩翼,但軍臣單于出於穩妥考慮,還是派五萬匈奴鐵騎在兩翼遊走,既是防備漢軍側翼侵擾,亦有督戰烏孫騎兵的意味。

今日對戰,漢匈兩軍佈下的其實皆爲雁陣,且方向是相同,只是匈奴的兵力優勢大,故其所布雁陣是包裹着漢軍陣型的。

從兩軍將領的視角來看,漢軍雁陣的兩翼是向後排列的,用以保護側翼和後方的安全,防止敵人迂迴;匈奴雁陣的兩翼則是向前排列的,就像猿猴的兩臂向前伸出一樣,是一種用來包抄迂迴的陣型,但是後方的防禦比較薄弱。

因此地據後方的廣寧塞僅二十餘里,匈奴君臣不覺得漢軍敢分孤軍繞到後方,又存着要圍殲漢軍的盤算,故而採取了這等極具攻擊性的陣型。

這戰術實是正確的,機動性和衝擊力極高的大規模騎兵部隊自古以來皆多采用雁陣,不管是東方皇朝還是西方帝國,皆不外如是。

只是匈奴君臣萬萬沒料到,前軍的十萬鐵騎會被三萬漢騎擊潰,且是一擊即潰,四散奔逃,甚至未能略作拖延。

匈奴前軍和中軍之間間隔不過裡許,重新提盡馬速的漢騎不消半刻便已切入匈奴中軍,匈奴將士便連彎弓齊射的反應時間都沒有,更遑論縱馬提速。

對騎兵而言,馬速及爲重要,機動性和衝擊力皆取決於此。

尤是兩軍對衝時,沒提馬速的一方必處於極大劣勢。

三千郎衛亦隨細柳騎營衝鋒,在抵近匈奴中軍時便已拉開掌心雷的引信,兩軍即將碰撞時,數以千計的掌心雷投擲而出。

藉着極高的馬速,郎衛們無需太過用力,掌心雷便可依着慣性擲得頗遠,驚雷再度轟然炸響,匈奴中軍前排瞬間便被炸出方圓數百步的大豁口。

大片焦土,遍地血肉。

“殺!殺!殺!”

細柳將士們不似過往般先執戰戟衝擊敵陣,而是直接揮舞着馬刀,迎着轟隆雷聲馳上焦土,馬蹄踐踏着匈奴騎兵和戰馬的碎屍,濺起朵朵殷紅冶豔的妖花。

“撤!快撤!”

軍臣單于見得漢騎悍不畏死的往他所在的之處逼近,那神雷更是愈炸愈近,不由驚駭的大吼出聲。

不是他怯戰畏死,實在是掌心雷給他帶來的震撼太過巨大,情急之下壓根無法考慮太多。

對於未知的事物,且是不知何時會炸響的神雷,古人的畏懼遠遠超過後世之人。

匈奴將士們本就驚駭欲死,聞得大單于下令撤軍,哪還有半分遲疑,皆是倉惶後撤,軍臣單于的親衛騎營倒還忠心護主,除卻護衛軍臣單于後撤外,尚留下部分殿後,阻絕漢騎追擊。

“公孫將軍,窮寇莫追!”

殿內中郎將倉素見得細柳將士仍奮不顧身的追擊,反被斷後的匈奴親衛牽扯住,忙是出言提醒公孫昆邪道。

公孫昆邪久經戰陣,也知匈奴大軍看似潰敗,實則未遭重創,若待匈奴將士醒過神來,重新集結反撲,失去馬速的漢騎必深陷重圍,慘遭圍殲。

他沉聲下令道:“傳吾軍令,停止追擊敵軍主帥,斬殺潰兵,勿使其重新結陣!”

細柳營各部曲將領皆身經百戰,聞得軍令便曉得主帥的意圖,待郎衛們往匈奴親衛聚集之處扔出些掌心雷,便不再與之糾纏,而是各曲分散,四處斬殺匈奴潰兵。

前來支援的萬餘中壘將士見狀,亦是會意,調轉馬頭,全力衝擊那些集結成羣的匈奴騎兵,將他們陣勢衝散後便是瘋狂砍殺。

匈奴將士自也瞧出漢騎的盤算,但卻只顧着逃命,沒有再生出集結之心。

大單于都撤了,自個若還傻傻的結陣迎敵,豈不是憑白引得漢騎衝殺?

漢騎擺明就是不會追擊太遠,只需往廣寧塞的方向撤便可逃得性命。

於是乎,匈奴中軍足足十萬鐵騎硬是被漢軍的四萬餘騎瘋狂追殺,紛紛朝南面奔逃。

漢騎果是隻追出數裡便即駐馬,調轉馬頭回返,四處阻截匈奴前軍的十萬潰兵。

匈奴雁陣的兩翼本是突前,隨着中路二十萬鐵騎盡數潰逃,這五萬匈奴將士反倒成爲斷後部隊,見得自家中軍頃刻間逃得無影無蹤,前軍的潰兵則被漢騎阻截絞殺,皆是駭然色變。

好在漢軍兩翼的騎兵被烏孫騎牽扯住,又分兵支援中路,追殲匈奴前軍的潰兵,無暇顧及他們。

“撤!”

匈奴將領們紛紛領着部衆撤退,少部分朝南撤往廣寧塞的方向,更多的則是朝東邊逃去。

往東數百里便可抵達烏桓山西麓,那裡屯駐着匈奴左右賢王的二十萬鐵騎,比跟着軍臣單于更安全,將士們大多如是想。

匈奴左右賢王與軍臣單于般,皆是欒提家族之人,他們前往投奔,不是叛逃而是另擇明主。

在強者爲尊的匈奴族內,欒提軍臣遭遇此等慘敗,已註定其聲名掃地,再也無法服衆。

今歲的蹛林大會尚未舉行,即便欒提軍臣此番能在漢軍刀下逃得性命,蹛林大會上也必得讓出大單于之位。

即位者不是左賢王便是右賢王,此時不帶兵前去投靠,更待何時?

烏孫昆莫獵驕奢未曾親自領兵出戰,而是跟着匈奴君臣位於中軍,此時已撤回廣寧塞外的烏孫大營。

他望着空蕩蕩的大營,攥緊雙拳無聲而泣,濁淚橫流。

烏孫族,今日怕是真要亡了!

匈奴大帳內,軍臣單于已是緩過神來,不禁悔恨連連,適才即便要撤兵,也不是這般的撤法。

當人不願承認自身曾經的膽怯時,往往就會用遷怒來緩解悔恨之心。

軍臣單于亦是如此,揮刀斬殺了數名拋棄部衆逃回大營的前軍將領,讓親衛用草繩將他們的頭顱穿起,在營前豎起高竿將之掛上。

“都滾出去,收攏所屬部衆,再加派大隊遊騎出營巡弋,防備漢軍襲營!”

Wωω⊙ т tκa n⊙ C O

軍臣單于將帳內戰慄不已的諸多將領盡皆斥退,又是沉聲吩咐收帳親衛道:“去將國師找來!”

國師中行説非是武將,此番並未隨軍出戰,而是前去主持對廣寧塞的攻伐。

匈奴奪取廣寧塞北牆已有三日之久,卻仍是無法徹底佔據廣寧塞,匈奴鐵騎無法大舉入城,即便入城也無法提起馬速,蓋因漢國守軍竟在塞城內挖掘壕溝,堆砌拒馬,甚至推倒屋舍堵塞道路,焚燒營帳。

兩側山脊仍被漢軍憑藉關牆牢牢掌控住,用拋石機能輕易將擂石和燃燒罐投擲到塞城內,再加上數量充裕的箭矢,使得入城的匈奴士兵及戰奴損失慘重。

長城關牆終是在此刻發揮了其應有的功用,也不枉秦皇昔年舉百萬役夫在崇山峻嶺上大興土木。

匈奴人奪取谷內塞城不難,但若想爬上陡峭的山樑強奪關牆,那就真是白日做夢了。

饒是傷亡慘重,匈奴仍不得不往塞城裡派兵,蓋因若只遣戰奴入城,漢軍步卒便會趁勢反擊,奪回更多的地界。

在漢匈兩軍晝夜不息的反覆爭奪中,塞城內的每寸土地都已浸染血漬。

此等近身肉搏的血戰,傷者少,死者衆,遠比塞外的騎兵對陣更爲血腥和殘酷。

狹路相逢勇者勝,匈奴彪悍,漢人武勇,都已殺紅了眼,不死不休!

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
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