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

“蘭姿外貿?”

趙婉接過大長秋卓文君手中的一小沓紙質票據,滿臉疑惑不解。

此類蓋着公府印鑑的票據,她是曉得的,現今各家商團要募集股本,皆須向公府繳納印花稅,再由公府核鑑冊簿,版印下發相應額度的股票,再依份例分給各家股東持有。

蘇媛身爲趙府宗婦,又有女爵在身,早年也得皇后賜下聯合制衣的份例,在朝堂頒佈證券相關律法後,也就隨之得了股票。

趙婉自是看過股票的,也曉得每年歲末若該商團結算過後,有所盈餘,所有持有股票者,皆能分潤到相應數額的紅利。

阿母每歲得着聯合制衣分發的紅利,多半都會捐贈給長秋基金或是購置衣食送到南山的遺孤院,畢竟趙府不缺花銷,阿父阿母貌似也無意攢下太多家業。

趙婉近日忙着提早備嫁,真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雖在宮邸女學偶爾聽到同窗們討論過這甚麼“蘭姿外貿”,也沒怎的在意。

此時卓夫子將這家新商團的股票交給她,她自是詫異不已,不知該如何應對。

卓夫子這是在送禮?

身爲未來的太子妃,趙婉很有覺悟的,知道收禮不合適,想要拒絕卻又怕傷了夫子的顏面。

卓文君是何等的心思通透,瞧着趙婉的神情,就曉得小妮子在想些甚麼。

“只管拿着吧,皇后特意囑咐,你將來做了太子妃,若沒點體己錢,想要多打賞下人都不免錢緊,若是動了嫁妝,又不免有失顏面。”

這是實話,卓文君任大長秋多年,乃是皇后首席屬官,曉得長秋府私庫和少府私庫是不通的,太子妃自也不可能隨意動用太子詹事府的貲財,沒點體己錢,想做甚麼事都不是很方便。

卓文君將蘭姿外貿的由來和底細娓娓道來,復又道:“你無須過問商團經營,偶爾翻翻公佈的季度財報,每年歲末收取紅利便好。各家媳婦和貴女也都入了份子,將來她們多半是要接掌中饋,成爲當家主母的,倒也不妨讓她們能借此親近於你。”

趙婉實也是機靈的,瞬間就明白了夫子的意思,皇后之所以不時邀約各家宗婦入宮饗宴,不也正是給宗婦們親近的機會麼?

皇帝不可真做孤家寡人,皇后亦如此,太子和太子妃更是如此了。

這些蘭姿外貿的股票,是皇后阿嬌讓長秋府出了貲財,以趙婉的名義入了份子,皇后自是不在意那點“微薄”紅利,權當給未來的兒媳婦的小小賞賜。

畢竟阿嬌曉得趙氏夫婦的行事風格,想來蘇媛是不會摻和此事的,那她這做婆婆的索性就“越俎代庖”了。

這就出身不同,想法不同了。

蘇媛出身軍中遺孤,女兒趙婉卻是實打實的高門貴女,真若計較起來,蘇媛實是很難深刻理解自己女兒真實想法的,阿嬌與趙婉的思維方式反是更爲接近,畢竟她纔是過來人。

趙婉非是“不孝女”,卻是“不肖女”。

不肖,即是不像。

她自幼沒吃過苦,沒受過窮,錦衣玉食的在蜜罐裡泡着,揍的是侯府嗣子,踹的是名門閨秀,同窗和好友皆是王侯貴胄。

三觀怎麼可能盡似自家父母啊?

這不是甚麼代溝不代溝的問題,是因天差地別的生長環境,造就出的本質不同,無須諱言,亦無對錯好壞。

聽罷卓夫子的講述,趙婉自是歡喜得緊。

從今往後,不……從今年歲末往後,咱也不差錢了。

這蘭姿外貿雖是剛設立不久,尚不知將來能獲利幾何,但想來是少不了的,畢竟背景足夠硬實,背靠大樹好納涼嘛。

身爲高門貴女,趙婉年歲雖幼,然對貴族圈子的某些微妙難言之處,看得比鮮少與世家權貴交際的自家父母都清楚,甚至想得更爲通透。

待得趙婉歸府,蘇媛得知這些股票乃是皇后的賞賜,倒也沒多說甚麼,只讓自家女兒好生收着。

毫無疑問,蘇媛在女兒備嫁的這些時日裡,也漸漸體味道,自己雖曾任長秋詹事丞,曉得不少宮裡的情形和規矩,然卻不足自視爲合格的名門宗婦,甚至無法給女兒太多的教導和建議。

舉止儀態,僅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些可意味不可言傳的微妙細節,才真能體現世家底蘊。

蘇媛已然深知,能幫到女兒的不多,只能靠她自己好好學,慢慢品了。

好在有大長秋悉心教導,宗正府也早早遣來女官,加之在宮邸女學的耳濡目染,趙婉還真是愈發能顯出高門貴女應有的架勢和氣質了。

正如皇后阿嬌般,別看私下慣常不靠譜,但凡穿戴上皇后服御,揮了袍袖,挑了鳳眸,那股母儀天下的氣質就自然而然的往外撲騰,端是架勢十足。

趙婉的巨大轉變,趙氏夫婦每日看在眼裡,尚覺的難以置信,久久才能與她相見的太子劉沐,自然更覺不可思議。

簡直就是換了個人啊!

劉沐見得她雖身着獵裝,卻仍要挪着小碎步,款款徐行,端是哭笑不得。

“莫再裝了,若誤了時辰,今日沒法玩痛快了,到時你可別再抱怨。”

劉沐指了指不遠處的日冕,又瞧了瞧蜿蜒的廊道,依着趙婉這般走法,想從承乾宮太子府步行到未央宮西南闕的滄池獵苑,一個時辰都未必夠。

趙婉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再不復適才的端莊賢淑。

劉沐不由失笑:“你雖已學到了幾分架勢,但也不想想,誰家賢淑貴女得着閒暇不是賞花遊湖,哪像你這般,非得到靶場練槍的?”

“快走,快走!”

趙婉懶得與他多說,眼瞧着時辰確是不早了,反過來催促着,旋即邁開大步蹭蹭蹭的往前走。

自從與劉沐定下婚約,皇后特意賜了她入宮行走的符令,此時懸在腰間,在宮內廊道自是暢通無阻。

劉沐從懷襟中掏出一卷帛書,笑道:“你先去椒房殿向母后問安,我還得執父皇手諭,先去郎署調撥槍彈,再到靶場尋你。”

趙婉這才曉得他早已請得陛下手諭,自是歡喜得緊,眉眼彎彎,笑意盈盈。

不止是因能多些耍槍的時辰,更因感受到劉沐的在意和用心,未來夫君棒棒噠。

只可惜,兩人剛沿廊道入得未央宮,迎面見得宦者令滕馭趨步疾行而來。

“奴臣見過殿下,陛下急召,還請殿下速往宣室殿。”

滕馭來不及平復氣息,便是躬身道。

劉沐忙是問道:“可是有甚緊要之事?”

“這……”

滕馭略作遲疑,他雖是知曉何事,卻要謹守分際,不會隨意言及軍政的,“朝堂諸公皆已齊至,還望殿下速速隨奴臣前去。”

“你且去向母后問安吧,就先留在椒房殿,若孤王未來尋你,就莫往滄池獵苑去了。”

此時是在人前,劉沐已然斂去與趙婉私下相處時的隨意態度,擺出儲君的架勢,毋庸置疑的吩咐道。

趙婉也曉得輕重,忙是欠身應諾。

劉沐衝她微微頜首示意,旋即邁開大步,往宣室殿行去。

入得宣室殿,閱看過軍情奏報,劉沐才曉得父皇爲何要召他來此旁聽。

西域火洲,出現了大量羯人!

羯人,亦名胡羯、呼揭。

顧名思義,乃是胡種,溯及其源起,應如烏桓和鮮卑般,爲東胡分支,後西遷至阿爾泰山西南麓遊牧,建立呼揭國。

其民多以牧羊爲生,故漢人稱之爲“羯”。

秦末亂世,匈奴崛起,橫掃西域二十六國,呼揭國亦是臣服,成爲匈奴屬國。

及至文帝朝,呼揭國已名存實亡,羯人則仍在故土遊牧。

火洲,形如橄欖狀的山間盆地,因氣候炎熱似火,故而得名,即爲後世的吐魯番盆地。

火洲盆地乃數座山脈的交匯之地,故而四面環山,西起阿拉山口,東爲峽谷深塹,東西愈五百里;北部爲博格達山山麓;南抵庫魯塔格山,南北寬不足兩百里。

此乃兵家要地,東南可通往大漢邊郡敦煌,向南通往樓蘭、鄯善,向西通往焉耆,西北通往烏孫故地,東北通往匈奴。

火洲曾爲車師國屬地,二十年前,漢軍大舉西征,誅絕烏孫,車師國亦遭池魚之殃,隨之國滅,三十餘萬屬民紛紛逃往樓蘭、鄯善和焉耆等西域諸國。

火洲緊鄰匈奴屬地,皇帝劉徹不願耗費大量兵力屯駐,又不願見這戰略要地被外族佔據,隨命漢軍屠戮滯留當地的車師遺民,且每歲皆有敦煌邊騎巡狩,凡遇在此遊牧和聚居的胡人,殺無赦!

現今的火洲,卻也算不得真正無人區。

蓋因中亞現今通往大漢的主要商道爲南北兩條,偏北的商道經大夏、疏勒、龜茲、焉耆;偏南的商道經巴克特里亞、于闐、精絕、樓蘭。

南道地段多處於蔥嶺北麓,在雪峰融水的滋潤下,沿途植被茂盛;北道卻要穿越大片沙漠,故綠洲處處的火洲乃是北道重要的補給點。

簡而言之,途徑火洲的商隊絡繹不絕,然諸多綠洲卻無人敢聚居,無論漢人和胡人皆如是。

尤是敦煌郡囤駐着大漢的戍邊騎營,每歲巡狩火洲早由太尉府垂爲定製,便連馬賊悍匪都不敢在多作滯留。

要曉得,漢廷對商道頗爲重視,寇匪在遠離商道的綠洲乃至城邦折騰,若沒鬧太大,且行蹤不定倒還罷了,若真是襲擊商隊,尤是漢商,那漢騎就是將偌大的西域翻過來,也要將之徹底剿滅。

然而,就在今歲三月,大批羯人卻從東北山隘進入火洲,在十餘處大小綠洲遊牧。

這些羯人貌似還曉得漢廷的規矩,只遊牧不定居,也沒劫掠商隊。

然路過的商隊卻不領情的,出了火洲就急着向敦煌官府舉發了,蓋因羯人雖未在火洲定居,卻大舉牧羊了。

漢廷早有明令,因羊羣喜食草根,易破壞植被,非但大漢境內郡縣對牧羊的區域和數量有嚴苛限制,便連西域諸國,也不得隨處牧羊。

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
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