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蔥翠綠的太行山脈連綿起伏不斷,周瑜站在箭樓之上,眺望遠處的太行山間的壺關,心中波瀾起伏,只要奪下壺關,他就可以自這裡一路殺到信都,完成大漢的統一大業。
威武雄壯的壺關,在他眼裡突然間變得渺小無比,就像一隻擋在大象面前的螞蟻。
在劉協的信函抵達後,周瑜放棄用煤石燒關隘的想法,如今能做的辦法只有硬打,但這又不符合他的個性,幸好越野營和南衛營及時趕至,讓周瑜有了新的計策。
張遼、黃忠多年來一直跟隨着周瑜,而越野營和南衛營也是周瑜最擅長用的兩營,面對這些,周瑜心中安定異常。
張遼整頓軍隊後,回到帥帳中,見周瑜正和黃忠商量如何奪下壺關,他道:“聖上不讓用煤石燃城,那隻能硬攻。壺關糧草充足,軍士至少有八萬人,硬攻也不是個事情,這纔是麻煩呢!”
黃忠也同意張遼的看法,道:“關羽如今應該行同廢人,但他軍威還在,只要有他在,壺關內的將士心中就安定,加上關羽身邊還有關平、關興兩位愛子,此二人也是擅戰之將,想硬奪壺關必然損兵折將!”
周瑜笑道:“兩位上將伴我多年,何曾見我硬拼過?”
張遼淡淡一笑,脫下甲冑,道:“我倒不怕公瑾硬拼,有我和漢升,便是硬拼也能拿下這壺關,怕的是公瑾出奇謀,公瑾只要一出奇謀,這壺關能活着出來的兵士就沒有幾人,到時候皇上又要責怪!”
黃忠呵呵一笑,道:“聖上未免有些過於仁慈了,對付這些反賊就該狠一點!”
張遼頷首道:“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那自然是能用奇謀就用奇謀,不得已才硬拼下去,可話是這麼說,如今皇上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要活捉關羽!”
周瑜冷笑道:“不是我說皇上,他未免也太貪心了,他所看中的不是關羽這個人,而是關羽在北方的威信,若是關羽也投誠的話,不知道北方士氣要跌落到什麼地步!”
張遼道:“便是活捉了關羽又如何?難道關羽會投誠嗎?”
周瑜笑道:“活捉了關羽,至於之後還有什麼事情就不是我們該過問的!”
張遼明白周瑜的意思,遂轉開話題,問周瑜道:“公瑾心中可有計策破壺關?”
周瑜輕輕地應了一聲,道:“本來在箕關就打算用的,可是糜芳突然投誠,讓此策沒有施展的機會,今日奪壺關,正好可以用!”
復指着地圖道:“兩位將軍且看壺關地勢,壺關是建在兩峰之間峽谷處,兩壁陡峭,各高四百餘步,山壁頂上駐有兩寨,其實奪壺關就必須首奪此兩寨,南寨稱爲南行山寨,北寨名爲北行山寨,各由關羽的兩個兒子關平、關興掌管。”
張遼看着地圖,道:“山勢陡峭,想要奪下來,只能乘夜而上。”
周瑜道:“無須如此,峰頂如此高,未必有水源,只需圍住山寨,使其斷絕水源,不出三日便要軍心大亂,讓兩營埋伏山林之中,若他們分開突圍則一一除去,若集中突圍,則一次清剿。”
周瑜讓越野營將領王真和南衛營將領沙摩柯進營,仔細安排他們各圍一寨,讓衛烈帶三萬人在北行山寨下方駐營,皇甫顏則另領三萬人在南行山寨下駐營。
張遼則率本部圍在壺關前,黃忠則陪着周瑜坐鎮大營,靜候各軍佳音。
數日後,關羽聽聞周瑜分兵包圍兩寨,笑道:“兵法雲,自高俯處下,氣如虹,勢如破竹。周瑜小兒以兵多而欺我子,必有一敗!”
功曹閻圃諫道:“上而無水,兩寨取水皆在山腰,若水源被斷,恐軍心有變。”
關羽道:“君不知兩寨之中具爲精銳之兵,若白日斷水,則可乘周瑜營寨未穩而衝之,便使其重創,復不敢圍!”
復不再聽閻圃之言,揮手讓其退下,雖面對二十萬大軍,關羽亦無畏怯之心,巡查諸軍之後,回室中孤自一人翻看兵書,有卒送藥而來,關羽看了看還冒着熱氣的湯藥,心中忿恨,拂袖打碎湯碗,濺灑小卒身上,關羽取袍讓其擦拭,復問道:“可有燙傷?”
小卒道:“未曾!”
關羽看着地上殘留的藥湯,一聲悲嘆,心中無限酸楚涌上心頭,掩面泣道:“一世英武盡毀矣,大丈夫困頓至斯,何故而偷生啊!”
此時關平、關興聽聞有南漢軍隊圍上山寨,各自點齊人馬徑直殺向南漢營寨,未料路上隱伏南衛、越野兩營,這兩營子弟都是極善山地戰的好手,或有藏身喬木之上,或有隱伏荊棘灌木之內,猛然殺令關平、關興大驚。
兩人見兩營子弟精於騰閃挪越,實爲山地戰之精英者,各自驚慌,急忙各領餘部退回。
關平緊守不出,關興則連衝數次,惜皆無功而返,只好書信自山峰扔至壺關內求援,關羽得知後大驚失色,急忙找來閻圃詢問對策。
閻圃道:“可令黃紹、施旦各領兵五千,乘夜襲之,上下夾功,可救關平、關興。”
關羽自己無計,只好採納閻圃之策,乃調黃紹、施旦各領兵五千救援,衛烈、皇甫顏兵書純熟,又各自從牙門將緩緩提升而上,非紙上談兵之輩,兩人各自皆有堤防,大敗援兵。
關羽復問閻圃可有計策,閻圃道:“只能讓兩位公子硬衝而下,若時日一久,寨中無水,則必亂矣!”
關羽無奈,只能安排兩名機敏的斥候,讓他們繞過山中南漢守軍,將消息傳遞上去。
關平、關興得令之後,只好咬牙率軍俯衝而下,殺至山下,各自只帶數千人不到,餘者皆或死或降。
關羽親自帥軍接應,皇甫顏領兵追來,正遇關羽,見他臉色冰寒,然傲氣仍在,冷目逼人,乃停下諸軍,道:“世人皆有北關羽、南呂布之說,如今看來未有虛言,今日傷勢如此,仍有這等氣勢,非尋常武將!”
關羽從容領兵退去,後衛烈趕至,質問皇甫顏爲何不乘機滅關羽,皇甫顏笑道:“枯木而已,既然皇上欲生擒,何必辱之!”
衛烈嘆道:“昔日叱喝風雲的無上大將,今日狼狽至此,讓其安然退去也罷!”
兩人同至周瑜帥營請罪,周瑜扶起二人笑道:“兩位少將何罪之有,平添關羽三分傲氣,將使其更易敗爾!”
關羽救援關平、關興而歸,既喜又悲,乃道:“某之威尚在,南賊見吾亦不敢動,然兩寨,若自上落木石而下,壺關不保!”
周瑜讓越野營和南衛營各取山間藤蔓,制百步長繩索數百條,復擰與一處,此事耗時甚巨。
周瑜之部十餘日皆無所動靜,關羽亦敢奇怪。
六月末,兩營各織編繩索百餘條,自山頂垂下,正可達壺關,乃乘夜而下,此事尋常軍士如何敢爲,僅此二營子弟多爲山間長大,熟悉山況,僅靠一繩亦能出入山澗。
兩營子弟悄悄落入壺關兩百餘人,復待巡兵趕來之前,又降下三百餘人,計五百餘人越下門關,盡殺守門之將卒,乃開門讓黃忠領大軍突入。
關羽聞之大驚,急忙穿戴甲冑,持上青龍偃月刀,跨馬而出,正遇黃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關羽乃大喝一聲,舉刀劈向黃忠。
黃忠施展開金龍劈山刀,與關羽戰於一處,關平、關興恐父親有失,亦夾刀而上,張遼領衛烈等數十衛家小將衝入營寨,衛烈敵住關興,衛勇、衛綱戰於關平。
黃忠乃續追關羽,關羽畢竟多年體弱,力不如前,與黃忠戰至十餘回合,被其刀背打落馬下,衆小將一擁而上,欲生擒關羽,關羽大喝一聲,衆人皆驚,不敢向前。
關羽仰天大笑道:“將軍但求馬上死,今死戰至斯,夫復何求!”又對黃忠道:“若非天賜奇毒,汝能勝我絲毫?”
復取青龍偃月刀站立而起,拔劍引頸,殷紅血霧譁然而起,但聽關羽冷嘶一聲,垂首而去,諸將皆是一陣感嘆。
關興、關平見大勢已去,關隘中處處皆是自家親兵血跡,父也已然離去,若狂似瘋般各自狂舞大刀撥開諸將,奔至關羽身邊,抱住關羽尚且溫熱的身體痛哭不已。
關興欲效仿關羽,亦引劍自盡,黃忠早有提防,一刀擊飛其劍,道:“都給我生擒住!”
諸將得令,一擁而上,將兩人捆綁個嚴實,張遼和黃忠拍馬一處,道:“漢升且先送關將軍屍首和其二子前往左將軍處,此地暫時由我清點!”
黃忠大笑,抱拳道:“那便有老文遠了!”復收刀,領十餘督將壓着關興諸人和關羽的屍首回到帥營。
周瑜聞之大喜,乃道:“今日得壺關,老將軍亦立大功爾!”
黃忠略加謙虛數句,復問周瑜何如處置關興、關平二人,周瑜笑道:“這種麻煩事情就交付皇上吧,他有的是辦法,只是如今是仲夏之季,關羽需早早葬下,可先葬在南太行山之巔,日後殿下必定要追封,此處風水氣勢也算不錯,正爲合宜!”
黃忠領令之後,立刻讓人安排諸事宜,而衛綱、衛勇兄弟則領三千人馬押運關平、關興二人回襄陽。
劉備得知關羽自盡而亡,手中酒盞跌落於地,禁不住後退數步,嘆道:“今日吾必亡矣!”
復又道:“吾意已決,空守孤城乃坐以待斃爾,今當起兵爲雲長報仇雪恨!”
陳宮急忙諫道:“主公萬萬不可焦急,今雖失壺關,然晉陽城防堅固,糧草充足,便是守上三年亦無妨!可靜待周瑜士氣低落欲退之時再出兵追擊,此纔是穩妥之道!”
劉備道:“君不見上黨之災,晉陽城防雖固,然上黨亦不遜色,周瑜若以煤石功城,則必毀矣!”
陳宮道:“上黨缺水,故不能防,汾水在此,若有火則可救之,再令人盡拆高屋,使房分散而置,則衆有煤石亦不須擔心!”
劉備道:“然吾弟之仇豈能不報!”
陳宮道:“正可待敵圍攻,以城防耗之,且臣尚有一計,不費絲毫之力,便可大敗周瑜、曹操!”
劉備知其計謀百出,喜問道:“公臺又有如何妙計,但請直言!”
陳宮附其耳低語數句,劉備大驚,道:“此乃險策,若爲人得知,備之名俱毀矣!”
陳宮面色不喜,乃道:“主公如今還有何路可走,若想勝之,僅此一策!”
劉備揮了揮手,道:“且容備暫作思量,此事非同小可,當思量周全!”
陳宮乃道:“若不如此,我等僅一死而已,若用之,可大勝劉協,乘機奪回河東,更可奪回洛陽,此策雖險,然與己無害,何故不爲之!”
劉備咬牙道:“爲雲長報仇,今不得不用此策,望天下才智之士聞之,能體諒吾兄弟之誼。”
陳宮喜道:“那臣這便去安排此事!”
周瑜葬下關羽之後,留皇甫顏、沙摩柯領兵六萬守壺關,自己則領黃忠、張遼、王真三部和五萬駐防軍前往晉陽,和曹操會合。
七月中旬,兩軍會合一處,三十五萬大軍圍住晉陽,曹仁領軍三萬在城北設防,李典領軍三萬在東門設防,曹操和郭嘉、夏侯惇、夏侯淵、陸遜諸人在西門主攻,周瑜領張遼、黃忠在南門輔攻。
劉協這時已經見到關興和關平,他並沒有多說什麼,不能生擒關羽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值得遺憾的事情,追封關羽爲忠烈侯,讓關興和關平各領年俸百萬錢,在襄陽落戶,暫作休整。
關興、關平如何願意領封,各自安居牢房之中,拒不見任何人,劉協亦無所謂,爲他們尋了一處光照充足的牢房,令人打掃清靜,讓他們暫居其中,每日清茶淡飯招待,隔了幾日送些酒肉。
此後數日,劉協一直和賈詡、戲志才商議圍攻晉陽之事,爲防止諸葛亮乘亂搶得壺關,劉協採納賈詡的建議,讓長安嚴顏領三萬粱州駐防軍前往壺關,和皇甫顏一道鎮守壺關。
安排龐統分孫策前往平陽,本部人馬駐紮上黨,安排滿寵、曹洪守箕關護送糧草。
對於晉陽圍攻之事,劉協想了下,雖然周瑜軍職在曹操之上,但曹操畢竟經驗豐富,且攻的城比周瑜打下的寨還多,自然下令讓曹操爲主帥,周瑜爲副。
這道令函讓曹操欣喜不已,感覺自己在皇上心中位置還是很重要的,雖然自己不是嫡系,軍職難有提升,但逢此等大事,還是讓自己做主,復與夏侯惇道:“以此可見聖上實爲明理之君啊!”
諸葛亮也在這時得知壺關失守,忍不住低嘆一聲,陳宮那場大水徹底湮滅了他心中的希望,如今他可以做些什麼,連他自己也不清楚。
針對劉協騎兵和水軍衆多的特點,諸葛亮安排北漢軍隊主力發展強弩兵,並且將能調動的經費全部集中在強弩工藝的提升和製造上,大規模的爲軍隊裝備強弩。
對於壺關,諸葛亮也是憂心匆匆,一旦讓劉協掌控了壺關,那北方朝廷就徹底失去了太行山防線,他讓沮授、太史慈和徐晃連夜趕到丞相府,與三人商議此事。
太史慈道:“壺關若在其人手中,必遺害朝廷,當乘其未穩且集中兵力對付劉備之時,讓我帶兵把壺關奪下來,一旦有了壺關,則退可守太行山,進可奪幷州!”
徐晃道:“恐劉協惱怒,若其大軍攻來,朝廷如今正是乏力之時,當避免與之交戰!”
諸葛亮沉思片刻,問沮授道:“沮大人認爲此事該如何定奪,是否讓皇上定奪?”
沮授搖頭苦笑道:“你們可知道楚王讓伊籍轉交給皇上的紫玉簡上寫了什麼?”
諸葛亮搖扇輕笑道:“定是許諾留一郡之地,永安其命之類的話!”
沮授點頭道:“孔明說對了,正是‘永封安寧王’五個字,我最近仔細觀察皇上,他的心情比以往輕鬆許多,似乎甘願爲一個安寧王!”
徐晃怒道:“既然如此,當初又何必請我等爲他反劉備!”
諸葛亮冷眼看了看徐晃道:“聖上仁厚,是守業之帝王,與楚王殊不相同,然此等帝王亦寬厚,諸位無需焦慮,南方好戰,只要我等守好兩州,待其戰疲之時,迅速出兵奪下青、並、兗、雍,則天下究竟如何,還是難料之事!”
沮授頷首道:“聖上畢竟是先帝欽點之後,楚王雖同爲先帝之後,然如今形跡已是謀反之賊,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我等只要以正統之名穩守兩州,定有機可乘!”
太史慈道:“那既然如此,當先奪壺關,若非如此,如何守住朝廷最後兩州之地?”
諸人皆是同意,一同商議如何突襲壺關,將太行山防線歸入朝廷掌控。
八月,各種攻城器械和馬騰的五萬徵西軍鐵騎趕到,四十萬大軍將晉陽城圍個水泄不通,孫策抵達平陽,滿寵、曹洪則留在箕關負責調運糧草,李恢則在舊洛陽城中一面負責新洛陽城的建設,一面負責糧草統籌,龐統領近五萬人的禁軍騎兵於上黨駐營。
周瑜得知龐統已經抵達後方後,與曹操道:“後方糧草調運已然無險,可以開始攻城了!”
曹操閉目一笑,神色安然悠閒,實則心中卻激烈涌動着復仇的血液,彷彿陣陣滔天駭浪在胸中捲動、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