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禁衛軍

高順拿到評語,第一件事情就是拜楚王劉協面前,道:“臣雖想統千軍萬馬爲殿下征戰,然苦讀兵書,卻無法掌握兵法之精髓,決心辭去鎮南軍統帥之職,率一隻禁衛軍,爲殿下練就六千克制騎兵的步兵。”

他話一說出來,衆人皆驚,多不爲信,獨呂布、張遼二人道:“平直(高順表字,自己編的,覺得比較適合他)若願爲之,此軍指日可成!”

劉協知道高順擅長練兵衝陣,適合陣地戰,現在的楚軍軍制以縱深戰、交叉戰和配合戰爲主導思想,呂布、高順等人都難以適應,所以在這之前重新以鐵翼、飛射、鐵衛、近衛四軍爲模式,建立禁衛軍系統,設翼、衛、海三軍,軍下設營,每營六千人。各營只接受楚王調令,獨成體系,以作奇兵,亦考慮可以發揮諸將特點。親王軍考慮是設置翼、衛、海三個番號,其中鐵翼營、飛翼營(原鐵翼、飛翼兩軍)屬於翼軍,鐵衛營、近衛營(原鐵衛、近衛兩軍)屬於衛軍。

呂布亦起身道:“殿下,臣只好馬上作戰,原學兵法,不願步戰,也不願學水戰,故也願率一翼番號親王軍,爲殿下練一隻攻無不克的鐵騎。”

劉協道:“皇甫嵩大人如何看待此事?”

皇甫嵩道:“依臣之見,這樣更能發揮呂將軍和高將軍的特點,殿下應允之!”

劉協笑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封呂將軍爲天翼將軍,統帥翼軍三營,兼虎翼中郎將,統虎翼營,仍駐紮與新野。封高將軍爲天衛將軍,統帥衛軍三營,兼獅衛中郎將,統獅衛營,駐紮宛城。”

高順和呂布大喜,急忙拜謝劉協。

劉協對陳羣耳語:“開始獎勵吧!”

陳羣點頭,自盧植、皇甫嵩和司馬徵處取過需要獎勵的武將名錄,道:“呂布、趙雲、黃忠、張遼、文聘、魏延、甘寧七位上將聽賞,各賞呂布、趙雲將軍精絹百匹、黃金三百斤、珍珠五箱;賞黃忠將軍金龍劈山刀,鐵臂玄翎迅雷弓,涼州天馬絕影;賞張遼碧海潮月刀,涼州天馬金翼;賞文聘金鱗游龍槍,涼州天馬銀鬃;賞魏延霹靂雷公刀,涼州天馬雷鳴;賞甘寧碧月冷玉槍,涼州天馬浮雲。”

“封黃忠爲忠義將軍,統忠義鎮南軍;封張遼爲勇武將軍,統勇武鎮北軍;封魏延爲雄威將軍,統雄威鎮鎮西軍,駐地西陵;封趙雲爲龍虎將軍,統龍虎中軍,駐地襄陽;封甘寧爲天海將軍,兼雲海中郎將,統雲海營,駐地烏林。”

“本次羣英會,童淵和王越兩位先生沒有參加,但兩位武藝超凡,自效力楚王以來,多次救殿下與危急中,屢立大功。故特封童淵爲督武中郎將,負責指導選拔荊州武將武藝,賞飛鳳游龍槍和大宛良馬清泉;封王越爲護駕中郎將,負責護衛殿下,賞巨闕劍和大宛良馬魚躍。”

陳羣突然停頓下來,看着呂布笑道:“殿下聽說呂將軍只有一妻,然尚未有後,故南下之時,自宮中美女中選出一名佳麗,早時已經讓其拜盧公爲義父,如今由盧公做父,讓她與呂將軍結百年之好!”

盧植呵呵一笑,捋了捋頜下銀鬚道:“我義女之美,蔚爲大觀,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實有傾國之色,觀呂將軍雄姿英發,兩人實乃天作之合!”

呂布大喜,向劉協和盧植各一拜道:“多謝殿下和盧大人!不知道盧大人義女如何稱呼?”

盧植道:“她姓任,小字紅昌,出生在幷州郡九原縣木耳村,十五歲被選入宮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蟬冠,故衆人亦稱其爲貂蟬。此乃殿下南下荊州之時,親自與靈帝爲呂將軍相求而得,呂將軍不可辜負殿下一番苦心啊!”

呂布向劉協伏身三拜,朗聲道:“殿下如此厚愛爲臣,臣畢當以死報之!”

劉協淡淡一笑,心中暗道:呂布啊,呂布,我連貂蟬都幫你找來了,你該一心爲我效力了吧!

他知道呂布疼惜美女寶馬,本來無錯,可惜生在如今年代不受人認同,若生在後世,大家也能理解,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爲了穩住呂布,劉協確實煞費苦心,讓貂蟬先拜盧植爲義父,又屢屢施恩,派人將其父母自鄉下接到襄陽安度後半生,讓盧植曉以大義,令其好生勸慰呂布,以防呂布心有不軌。

衆將得知詳實,紛紛向呂布道喜,呂布亦滿面紅光。

劉協則下令,呂布大婚之日,衆將百官必須到場參加婚宴,又讓荀攸親自負責此事,廣邀荊州富豪大戶,乘機與他們交往一番。

此次羣英會第一次奠定了荊州軍隊的佈置,爲楚軍和禁衛軍發展的根基,也因爲羣英會的存在,吸引了更多武將自中原踏入荊州。

到了中平六年年底,在劉協的焦慮中,靈帝終於駕崩,劉辯即位稱帝,號漢少帝,他的第一道詔書就是讓劉協爲靈帝守孝,三年內不得離開荊州。

劉協雖知道這道詔書是何皇后和何進下,也沒有辦法,只好在襄陽爲靈帝守孝。

歷史的前進還是和劉協知道的一樣,自以爲掌握了大權的何進開始和送劉辯走上帝位的宦官開始惡鬥,最後用了袁紹的呆辦法,詔諸侯入宮清除宦官。

漢少帝初泰元年三月,丁原帶着六萬幷州狼騎入京,雖有劉協的提醒,仍不是董卓的對手,被董卓打敗後,又被二十萬涼州鐵騎封住回幷州的道路,只好帶着戰敗後的五萬幷州狼騎退到宛城。

第24章 五軍變革第10章 靈帝密旨第7章 沮授之約第13章 晚宴第35章 炎黃廣場第9章 賈詡孫堅第29章 羅馬使團第10章 巧得涼州第21章 五子良才第6章 神匠馬鈞第5章 劉備取幷州第20章 廣富主義第34章 阿非利加第2章 左右逢源第9章 靈帝父子第28章 興州大捷第3章 江東安定唐代城市消費的方式水平和結構研究孔子和老子之辨第2章 左右逢源第14章 羅馬之光第19章 洛陽角鬥第23章 太子之位第22章 巨靈之嘆第17章 長安圍困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6章 陳羣相伴第11章 封藩楚王第十一卷帝國動盪第二十七章第6章 襄陽盛會第9章 賈詡孫堅第17章 楚地官制第5章 皇甫嵩第5章 皇甫嵩第12章 卸任大漢帝國瀛州地理簡介第30章 一觸即發第39章 軍備貿易亞洲河流特徵第5章 賈詡絕計第3章 江東安定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4章 聖湖血案第2章 天下國商(二)第20章 覆滅之手第5章 劉備取幷州第17章 完美帝國第2章 盧荀授課第5章 九年籌備第6章 神匠馬鈞第6章 鐵翼飛翼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八卷匈奴之歌第8章 諸侯清君側第5章 翼衛精兵第25章 大海軍策第4章 賈詡之志第10章 趙雲之威上架公告第3章 萬農書第7章 沮授之約第2章 大國民第30章 一觸即發第19章 烏鴉戰艦大漢帝國主要軍隊簡介第3章 萬農書大漢帝國遼州簡介第12章 小喬初嫁第1章 楚王選妃第4章 賈詡之志第1章 大漢疆域第6章 商軍策第9章 永定西涼第34章 諸王時代第17章 完美帝國第7章 沮授之約第9章 靈帝父子第15章 神秘祭祀第13章 帝國風範第14章 關羽之敗第17章 京都新政第2章 皇甫嵩第1章 初降漢室第12章 平定北方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11章 海洋通道第2章 拜訪胡昭第27章 由分至和第7章 劉備軍機第6章 南北疏途第5章 袁紹速敗第15章 神秘祭祀第19章 新銀稅制第10章 童淵王越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20章 海灣戰役亞洲農業類型第9章 靈帝父子第16章 龐統奇襲第5章 才子猛將
第24章 五軍變革第10章 靈帝密旨第7章 沮授之約第13章 晚宴第35章 炎黃廣場第9章 賈詡孫堅第29章 羅馬使團第10章 巧得涼州第21章 五子良才第6章 神匠馬鈞第5章 劉備取幷州第20章 廣富主義第34章 阿非利加第2章 左右逢源第9章 靈帝父子第28章 興州大捷第3章 江東安定唐代城市消費的方式水平和結構研究孔子和老子之辨第2章 左右逢源第14章 羅馬之光第19章 洛陽角鬥第23章 太子之位第22章 巨靈之嘆第17章 長安圍困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6章 陳羣相伴第11章 封藩楚王第十一卷帝國動盪第二十七章第6章 襄陽盛會第9章 賈詡孫堅第17章 楚地官制第5章 皇甫嵩第5章 皇甫嵩第12章 卸任大漢帝國瀛州地理簡介第30章 一觸即發第39章 軍備貿易亞洲河流特徵第5章 賈詡絕計第3章 江東安定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4章 聖湖血案第2章 天下國商(二)第20章 覆滅之手第5章 劉備取幷州第17章 完美帝國第2章 盧荀授課第5章 九年籌備第6章 神匠馬鈞第6章 鐵翼飛翼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八卷匈奴之歌第8章 諸侯清君側第5章 翼衛精兵第25章 大海軍策第4章 賈詡之志第10章 趙雲之威上架公告第3章 萬農書第7章 沮授之約第2章 大國民第30章 一觸即發第19章 烏鴉戰艦大漢帝國主要軍隊簡介第3章 萬農書大漢帝國遼州簡介第12章 小喬初嫁第1章 楚王選妃第4章 賈詡之志第1章 大漢疆域第6章 商軍策第9章 永定西涼第34章 諸王時代第17章 完美帝國第7章 沮授之約第9章 靈帝父子第15章 神秘祭祀第13章 帝國風範第14章 關羽之敗第17章 京都新政第2章 皇甫嵩第1章 初降漢室第12章 平定北方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11章 海洋通道第2章 拜訪胡昭第27章 由分至和第7章 劉備軍機第6章 南北疏途第5章 袁紹速敗第15章 神秘祭祀第19章 新銀稅制第10章 童淵王越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20章 海灣戰役亞洲農業類型第9章 靈帝父子第16章 龐統奇襲第5章 才子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