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幾次三番

蔣明珠失笑,當真把茶壺放在小爐上煮起茶來。

聶玄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想該怎麼開口。蔣明珠也不急,只安安靜靜地煮茶。

“說定遠侯你可能覺得沒怎麼聽人提過,要是說崔皓,你大概就有點印象了,”聶玄嘆了口氣:“崔若薇是崔皓的堂妹。她父親是崔皓父親的嫡親兄長。”

崔皓這個名字雖然不常被提起,但蔣明珠顯然是記得的,因爲,這人是聶柔的前夫,最後墜馬而死的那位前駙馬爺。

這便不難想見爲什麼何太后會那麼不待見這一對母女了,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將來她和聶玄的女兒在夫家受了這種委屈,她也是不肯善罷甘休的。

聶玄看她瞭然的樣子,倒是笑了笑:“你是不是想着,母后是因爲這件事厭棄她們的?”

“難道不是?”

“不能說不是,但也不全是吧,”聶玄給她解釋:“因爲皇姐的事,母后確實是不喜崔家的,但也不至到厭棄的地步,比如崔皓的父母,皇姐一向還是對他們敬重有禮的,母后對他們也沒有什麼不滿。平日裡見着崔皓的母親進宮請安,也是客客氣氣。”

蔣明珠想起在太子府時,常常去聶柔那兒和她聊天,向她討教,逢年過節,聶柔確實會命下人給崔家父母也送一份節禮,雖然不多熱絡,但也從不失禮。

茶水咕嘟咕嘟地開始冒泡了,聶玄打開茶壺丟了幾顆茉莉龍珠進去,才又續道:“母后厭棄她們,多半是因爲崔若薇本身的關係。她原本該是我的太子妃……”

蔣明珠驚訝地擡起了頭。她從未在任何場合聽過這件事。甚至沒有任何人對她隱晦地提過這件事。

聶玄苦笑了下:“皇姐和崔家議親之前,我和崔若薇就算是比較熟悉了,她秉性聰慧,也頗有些見識,母后也很喜歡她,原本還想着將來親上加親也是不錯……誰料不過一年的功夫,崔皓就原形畢露,跟皇姐鬧得不可開交的,對我和她的婚事,母后也就有點猶豫,暫時擱置了下來。”

這一點蔣明珠很能理解,既然聶柔和崔皓的感情不佳,再另外結聶玄這一門親事,無論是對於皇家還是崔家,只怕彼此都會有點尷尬。

聶玄又等水煮了一會兒,待茶香四溢,茉莉的味道也隨着茶香縈繞在鼻尖,才親自動手給兩人沏茶:“但是當時……我還是挺中意她的,也沒怎麼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崔皓出了事,她居然跑到我太子府來質問,說一定是皇姐暗中下手害死了她堂哥,要我給她一個交待……”

蔣明珠挑了挑眉:“她能有這種底氣,顯然陛下平日裡對她頗爲上心吧?”

“你這醋勁也是夠大的……”聶玄好笑地搖頭:“她比我小着兩歲,那會兒也就十三四歲的半大孩子,崔家這一大家子這一輩兒也就這麼一個小姑娘,崔皓雖然花天酒地的,但對她確實十分疼愛,堂兄妹倆又是一塊長大的,她哥哥死了,她當然覺得不能接受,覺得委屈……就瞞着家裡人跑到我那兒吵了一架。”

蔣明珠勉強“哼”了一聲,僅從聶玄說的這件事,就不難想見崔若微當時與聶玄是很親近的,否則怎麼敢對一國儲君做出這種事?

聶玄揉了揉她的長髮,無奈道:“後來皇姐也知道了這件事,皇姐原本還是挺喜歡她的,也不想我和她因爲這個斷了親事,還特地把她叫去府裡,給她解釋了一番。但當時若薇在氣頭上,根本不相信。說寧願嫁販夫走卒也不嫁進皇家,否則也不知道哪天我一個不如意,她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蔣明珠皺起了眉:“這話太過分了。”

“確實,所以父皇和母后得知此事後就將寧遠侯一家外放了,臨去時母后還對寧遠侯和崔夫人說,既然崔小姐想嫁販夫走卒,將來還請務必讓她如願。”聶玄這回沒再停頓,一氣把事情的前因後果都說完了:“寧遠侯是個膽小懦弱的,心裡縱是再捨不得這個女兒,也只得依言而行,爲她定了一門門第極差的親事。再後面的事,我也就不太清楚了。”

蔣明珠皺了皺鼻子,明顯有點不信:“陛下手底下那麼多消息的來源,怎麼可能不清楚?”

聶玄無奈了:“當真不清楚,你也知道,我手底下的人不是用來打聽這些家長裡短的。我不問,他們自然不會刻意去打聽。”

“那今天那位崔小姐就沒和您說說?”

“沒有,許久不見,差一點就沒認出來,”聶玄回憶了下:“她並沒說起現狀,只是說當年年少,被人一挑撥就昏了頭腦,做了不少貽笑大方的事,希望我和皇姐能原諒她。”

蔣明珠不再調侃他,撐不住笑起來:“陛下快別做這苦大仇深的樣子了,不問了還不成麼?”

聶玄特地做出鬆了口氣的樣子,把人一攬,湊在她耳邊輕笑:“嗯?那我是不是要謝皇后娘娘高擡貴手?不如以身相許吧?”

兩人親暱地玩笑了幾句,聶玄才放開她,叫了兩個人過來吩咐了一聲,讓他們去查查崔若微這幾年的境況,回頭報給蔣明珠。這纔對蔣明珠說了自己的意思:“我聽她的意思,這次回京似乎就不打算走了。我是覺着,當年的事,母后也就是一時之氣,現在事情都過去四年了,不如就這麼算了。”

蔣明珠聽他話裡帶着問詢之意,顯然也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想和自己打個商量,心裡倒是不酸了,認認真真點了點頭:“聽陛下的。”

她看得出來,在這件事上,聶玄是真心實意想徵求她的意見,如果她堅持不同意,聶玄不會違揹她的意思。但如果真是那樣,只怕他心裡會一直對崔若微有些歉意。

與其讓這份歉意在將來演變出別的東西,倒不如就依着他的意思,這件事就算是過去了。

能得她的理解,聶玄顯然也很高興,但還是多問了一句:“不多心了吧?”

蔣明珠只是笑:“陛下且等等,看昭華給您查出點什麼消息來吧,說不定是陛下多心了,人根本就沒想回京城呢?”

兩人這兒把話說開了,便也沒了什麼心結,聶玄又說起今日在圍場上的事,倒是惹得蔣明珠也心裡癢癢,纏着他答應過兩天也要去見識一番。

她腳踝上不過是略有點腫,不算是什麼大事,至多三五天也就能好了,這回圍獵起碼要在行宮待上半月。難得出來一次,聶玄哪裡捨得讓她掃興,自是滿口答應了她。

****************

世家命婦跟到河朔,一多半就是爲了場面上的風光,去圍場的倒當真不多,大多都是在園子裡賞花閒聊。但也總有幾個年輕的、或是武將家中的姑娘、夫人,也偶爾會跟着去圍場露一手。

蔣明珠在行宮休養了幾日,還是趁着外族使臣來的前兩天跟着聶玄去了圍場。

這一日算是幾個聶玄和幾個近臣的“私人聚會”,在場的也就是幾個年輕臣子,並着宋清帶着的一隊侍衛和聶柔,以及他們的兩個堂弟,一個堂妹。

聶柔一瞧見兩人共騎了一匹馬過來,聶玄一手持繮一手把人護着,不由就笑了笑:“明珠腳上好了吧?”

“嗯,”蔣明珠也換了一身騎裝,顯得十分精神:“勞皇姐惦記,一點小傷早就好了。要不是莊嬤嬤看得嚴,昨兒就能來。”

聶玄看她神采飛揚的,知道她難得能有這個機會,是當真高興,便也爽朗一笑,招手叫過宋清和簡郡王聶齊:“今天就你們倆帶隊吧,大家來個比賽,得獵物最多的一會兒朕有賞。未免你們束手束腳的,朕就不下場了,你們倆看着點。”

宋清一看馬背上的蔣明珠便了然一笑,領了命令。

聶齊也是個機靈人,嘿嘿笑道:“皇兄有嫂子作陪,就毫不留情地把我們丟下了。一會兒我要是贏了,皇兄可得把那副《西山層雲圖》賞我啊!”

“你這是明搶啊,”聶玄心情好,也和他玩笑了幾句:“行了,就依你。不光是你,今天贏了的人,不管是誰,朕都許他一件寶物。”

他說完,便有意無意地朝宋清看了一眼。宋清也不多言,在馬上朝他一拱手謝了恩,便疾馳而去。

衆人都散開之後,聶玄和蔣明珠身邊就只剩一些侍衛,聶玄讓他們遠遠綴着,自己跳下馬來,手把手地教蔣明珠騎馬。

這匹馬是養在御苑的良駒,性情溫馴,跟了聶玄多年,馱着蔣明珠慢慢走了兩圈,聶玄伸手在馬臀上輕輕一拍,它便撒開蹄子慢跑起來。

蔣明珠起初還有點緊張,過了一會兒便熟悉了,依着聶玄的指導控着馬,大有樂在其中的意味。

聶玄看她跑得興起,也不多攔着,靠在樹上看着她玩,蔣明珠繞着小圈子跑了幾圈,正想去聶玄身邊,就見聶玄身邊多了幾個人。

崔若微提着馬鞭牽着馬站在聶玄面前,兩個侍衛攔在他們之間,顯然對她的忽然出現頗爲提防。

聶玄則揮了揮手,示意侍衛都退下。

這已經是第二次了,如果說一次是偶遇,那麼這一次,顯然不會這麼“巧”又在這裡遇上。

蔣明珠微微眯了眯眼,她久久沒有動作,馬兒便漸漸焦躁。蔣明珠按轡緩行,指尖無意識地揉了揉馬兒的頸子,不知是在安撫它,還是在平復自己的情緒。

她本來也就沒有走遠,控馬走得再慢,到兩人面前也就是一忽兒的功夫。聶玄沒等她開口便笑着牽住了繮繩:“不多跑兩圈?”

蔣明珠笑笑:“瞧見皇上這兒呼啦啦圍起來一堆侍衛,遠遠地沒看清,還當是出什麼事了。”

崔若微連忙朝她笑了笑:“是我不好,叫皇后娘娘分心了。我和幾位夫人約着出來散心,沒想到這麼巧在這兒遇到了皇上,就過來敘了幾句舊,皇后娘娘不要見怪。”

這話說得有幾分意思,明着是說打擾了她騎馬讓她不要見怪,話底下的意思,卻是讓她不要“誤會”她和聶玄的關係。

蔣明珠拿指尖揉了揉馬兒的耳朵,溫婉一笑:“不知者不罪麼。”

崔若微勾起了脣,正要說話,卻又聽得她轉向聶玄身邊的一個侍衛,冷下了神色:“陛下的安危干係重大,讓人誤闖這裡,當是外圍侍衛的錯,雲召,你去問問幾位夫人,是誰放她們進來的,有沒有人告訴他們,皇上今日在這裡圍獵。若是無人阻攔他們,今日當值的,統統都拿下候審。”

崔若微的笑意凝在了嘴角,蔣明珠卻連眼角也沒有丟給她一個,只坐在馬上看着聶玄:“陛下,這般處置可妥當?”

聶玄微微一笑,伸出一手遞給她,利落地把她抱下馬來:“自是妥當。”

雲召久在聶玄身邊,這點眼色當然是有的,立刻朝兩人一禮,轉身辦事去了。

蔣明珠把繮繩交給聶玄,又貼着馬揉了揉,這纔看向崔若微:“方纔說到哪兒了,哦……不知者不罪,寧遠侯一家久不在京城,規矩上有些生疏,也算情有可原。等回京之後,本宮給寧遠侯夫人挑兩個有規矩的嬤嬤供夫人差遣便是了……對了,皇上到時候記得提醒我一聲,事情一多就容易忘呢。”

第七十三章 深仇大恨第四十六章 公主宴客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七十三章 深仇大恨第九章 辭舊迎新第四章 出謀劃策第五十二章 夫君,生的第七十四章 方家主事第四十三章 斷袖之癖?第三十三章 賬目糾紛第七十二章 之南富商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八十八章 裴氏病故第七章 請君入甕第86章 雙更第四十八章 聰明過頭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十四章 若有所悟第八十章 冊封大典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二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三章 姑母求助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九章 辭舊迎新第三十五章 明珠心意第十六章 私定終身?第十四章 若有所悟第五十一章 聖旨賜婚第四十二章 故技重施第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十七章 重掌蔣家第十六章 私定終身?第八十二章 皇后臨盆第七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86章 雙更第三十一章 宋清到訪第五十八章 外室落胎第十章 沈家提親第十章 沈家提親第六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三十章 公主威名第五十二章 夫君,生的第七十三章 深仇大恨第三十一章 宋清到訪第87章 繼續雙更第八十二章 皇后臨盆第八十八章 裴氏病故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三十九章 坦誠心意第二章 太子殿下第九十章 圍場重逢第三十九章 坦誠心意第十三章 卑劣手段第九十一章 幾次三番第二十八章 情愫暗生第四十三章 斷袖之癖?第四十八章 聰明過頭第四十八章 聰明過頭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五十九章 訪梅疏影第四十四章 太子迴歸第八十八章 裴氏病故第92章 大佩佩生日快樂第二十八章 情愫暗生第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十二章 明瑾心事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七十七章 善惡有報第三十二章 宋清其人第八章 此消彼長第五十二章 夫君,生的第三十三章 賬目糾紛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十一章 懵懂情懷第六十章 軟禁明瑜第五十章 撕破臉皮第三十二章 宋清其人第八十二章 皇后臨盆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三十一章 宋清到訪第八十五章 太后震怒第三十九章 坦誠心意第六章 沈家兄妹第九十章 圍場重逢第三十二章 宋清其人第六十五章 誤中副車第五十三章 回太子府第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三章 賬目糾紛第五十章 撕破臉皮
第七十三章 深仇大恨第四十六章 公主宴客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七十三章 深仇大恨第九章 辭舊迎新第四章 出謀劃策第五十二章 夫君,生的第七十四章 方家主事第四十三章 斷袖之癖?第三十三章 賬目糾紛第七十二章 之南富商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八十八章 裴氏病故第七章 請君入甕第86章 雙更第四十八章 聰明過頭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十四章 若有所悟第八十章 冊封大典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二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三章 姑母求助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九章 辭舊迎新第三十五章 明珠心意第十六章 私定終身?第十四章 若有所悟第五十一章 聖旨賜婚第四十二章 故技重施第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十七章 重掌蔣家第十六章 私定終身?第八十二章 皇后臨盆第七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86章 雙更第三十一章 宋清到訪第五十八章 外室落胎第十章 沈家提親第十章 沈家提親第六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三十章 公主威名第五十二章 夫君,生的第七十三章 深仇大恨第三十一章 宋清到訪第87章 繼續雙更第八十二章 皇后臨盆第八十八章 裴氏病故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三十九章 坦誠心意第二章 太子殿下第九十章 圍場重逢第三十九章 坦誠心意第十三章 卑劣手段第九十一章 幾次三番第二十八章 情愫暗生第四十三章 斷袖之癖?第四十八章 聰明過頭第四十八章 聰明過頭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五十九章 訪梅疏影第四十四章 太子迴歸第八十八章 裴氏病故第92章 大佩佩生日快樂第二十八章 情愫暗生第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十二章 明瑾心事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七十七章 善惡有報第三十二章 宋清其人第八章 此消彼長第五十二章 夫君,生的第三十三章 賬目糾紛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十一章 懵懂情懷第六十章 軟禁明瑜第五十章 撕破臉皮第三十二章 宋清其人第八十二章 皇后臨盆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三十一章 宋清到訪第八十五章 太后震怒第三十九章 坦誠心意第六章 沈家兄妹第九十章 圍場重逢第三十二章 宋清其人第六十五章 誤中副車第五十三章 回太子府第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三章 賬目糾紛第五十章 撕破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