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

鳳州軍副統領趙文怒氣衝衝離開的清水泉,黑雕軍也就不客氣的戰友據着這一股清涼,鳳州主帥一直沒有露面,郭炯自然穩坐釣魚臺。

下午時分,樞密副使鄭起來了百外騎兵,親自來到了望城山,隨行的還有一位宣讀聖旨的公公。

等到宮中公公尖聲尖氣地宣讀完聖旨,黑雕軍統領郭炯、副統領白霜武、鳳州軍統領李重勝和副統領趙文皆大眼膛小眼,一時竟忘記了謝恩,鄭起猛地咳嗽數聲,四人才醒過味來。

剛纔還劍拔弩張的黑雕軍和鳳州軍,轉眼間,就成爲了一家人:黑雕軍五千人馬和鳳州軍五千人馬,合編爲新軍——龍威軍,由黑雕軍副帥郭炯任龍威軍都指揮使,李重勝爲副都指揮使,其下轄左、右兩廂,白霜武爲龍威軍左廂軍都指揮使,統領原黑雕軍五千人,趙文爲龍威軍右廂軍都指揮使同,統領原鳳州軍五千人。龍威軍駐地爲原龍捷軍駐地,位於西門偏北。

鄭起當然不知道清水泉邊的較量,宣讀完聖旨,等到衆人謝恩完畢,他拱手笑道:“恭賀四位,從現在起,四位將軍就是禁軍將領了,大家同殿爲臣,要多多親近才行。”

聖旨已頒下,郭炯此時已是龍威軍主將,他回禮道:“龍威軍是新軍,和虎都、龍捷等老六軍相比差距太大,鄭樞密以後一定要多多提攜。”

鄭起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由開封府少尹被貶爲言官,又奇蹟般地被升爲樞密副使,想想這個過程,鄭起就如做夢一般,他知道郭炯是侯大勇的心腹愛將,絲毫不敢擺出樞密副使的架子,道:“黑雕軍和鳳州軍都是威震邊境的強軍,在大周朝誰人不知。郭將軍客氣了。”

鄭起這才轉身對李重勝拱手道:“李將軍是侍衛司宿將,以前對在下多有關照,以後還要不吝賜教。”

李重勝的李重進的族弟,他長着一張圓臉,看上去忠厚老實,實際上狡猾無比,是李重進最貼心的智囊,在侍衛司爲將之時。他數次駁了開封府少尹鄭起的面子,兩人積怨頗深。不過,此一時彼一時,李重勝聽到鄭起話外之話,並沒有尷尬,臉上堆滿了笑容,道:“以前是各爲其爲,鄭樞密一定要海涵,以後但有所使,李某願效犬馬之勞。”

鄭起也不願多提往事。兩人親密地攜手大笑。

客套話說完。黑雕軍在前,鳳州軍在後,秩序井然地進入了大梁帝都。黑雕軍鎧甲鮮明,鳳州軍穿着破爛,強烈地對比成爲了老百姓的重要談資。

侯大勇聽到黑雕軍入城,心中的歡喜自然無活用言語表達,到了大梁城當上了宰相,他就成了徹底的光桿司令,如今嫡系部隊終於進入了大梁城,這讓他心中底氣更足。

但是他並沒有急於招見黑雕軍將領,也不準何五郎、陳猛等等人到龍威軍駐地去和郭炯見面,授人以柄的傻事。還是少做爲好。

錢向南屬於龍威軍編制,他以前是黑雕軍任掌書記,掌書記一職不過是僞裝,他真正的使命是指揮軍情營,這一次任命爲龍威軍左廂軍副都指揮使,由文職改爲了武職,正是侯大勇的精心安排,錢向南及軍情營要在大梁城內活動,必須要有一個適當的身份爲掩飾。龍威軍左廂軍副都指揮使這個中級軍職最適合錢向南。

錢向南入城後沒有去軍營,他穿了一身圓領長袍,帶上段正良兩人隨從,就溜進了熱鬧非凡地市井當中,東轉西轉,錢向南就出現在了侯大勇的書房內。

靈州一別,侯大勇和錢向南已分手二年多,雖然有信鴿保持了密切的通信,可是畢竟相隔千里,錢向南看到神采依然的侯大勇,還是不自由主的跪了下去,眼中也有些潮溼。

略敘別情,兩人就轉入了正題。

侯大勇聽說軍情營也遇到了白衣少年,忍不住道:“真是可惜,讓那白衣少年逃走了,那白衣少年的蜀中唐門高手,王樞密之死、三公主中毒,都和他有關係。”

“難怪如此歷害,原來是蜀中唐門高手。”軍情營以絕對優勢圍捕白衣少年,卻讓其逃脫,這事讓錢向南深感顏面無光,此時聽說原委,心中這才略略釋然。

那一名和白衣少年接觸過了漢子,進了滄家以後,就再也沒有露面,飛鷹堂派出人手,死死守在其門口,卻一無所獲,侯大勇對於這位身手了得的白衣少年,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錢郎,軍情營經營西蜀多年,可曾聽說過這位少年人的名聲。”

錢向南眼晴滴溜溜轉了數轉,道:“軍情營蒐集的重點是軍隊感興趣地情報,江湖中事向來很少涉及。”

“唐門捲入了大周地朝政,這不是江湖中人的本份,這件事情的對後,必然有不可告人地秘密,錢郎切不把認爲白衣少年是江湖中人。”

侯大勇說得客觀,語氣上也是輕柔,錢向南卻有些感到不是味道,他在心中默思:動機,唐門的動機是什麼?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想起一件事情,道:“西蜀皇族近年來出現一位少年英豪,他是西蜀主的親侄子,叫做孟統,被人稱爲小孟嘗,府中收有不少奇人哥士,江湖中人有不少投靠於他,軍情營一直很重視此人,派人長期盯着,但是從今年三月起,孟統就沒有在成都府出現。”

錢向南說到這,又想起一事,道:“這孟統喜歡穿白衣,被人戲稱爲白衣小孟嘗,莫非這白衣人就是孟堂?”錢向南馬上否定了這個說法:“孟統身份尊貴,不會輕易涉險,這個白衣人肯定不是孟統。”

侯大勇聽到孟統的名字,反倒覺得很有些意思,“若白衣人是孟統,則很多事情就好解釋了,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大周朝內亂。”說到這,侯大勇臉色一寒,道:“那勾結孟統之人,定然是居心叵測。”

錢向南隨意一猜,並不敢肯定白衣少年就是孟統,“我可以派畫師到西蜀,偷偷畫出孟統畫像,是不是孟統,自然就明明白白。

“這個方法很好。”侯大勇點點頭,隨後鄭重地道:“飛鷹堂和軍情營都是用來收集情報的,但是測重點不同,飛鷹堂主要關注內部事務,軍情營主要是大周朝以外的事務,如今你來到了大梁,和孟殊、杜剛也會常常見面,我在這裡定下一個規矩,飛鷹堂和軍情營一定要獨立辦事,不準屬下私下接觸,也不準交換情報,確需雙方協商,由你親自和杜剛聯繫。“侯大勇加重語氣道:“這是一個硬規矩,必須要遵守。”

談完正事,錢向南取過身邊的畫幅,道:“這是師高娘子讓我帶過來的畫幅。”打開之後,畫幅中地師高月明抱着漂亮的女兒,充滿柔情地看着侯大勇,這是一幅工筆畫,兩人栩栩如生,表情亦十分生動,侯大勇看着這位充滿異族情調的女子,又想起了清水河邊的點點滴滴,他不禁呆在一旁,暗道:“我真是無情之人嗎,很久沒有想到過遠在靈州的母女了。”

當黑雕軍和鳳州軍到達大梁幾天之後,北部的戰事奇異地結束了。

結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大周軍佔據險要,兵精糧足,耶律述律所率的契丹精銳並不能在戰場上佔到任何便宜;另一個原因,就是北部草原深處的塔塔兒部,乘着契丹軍大舉南下之機,突然越過額爾齊納河,擊破敵烈部,兵鋒直逼上京,所過之處,燒殺搶掠極重,耶律述律爲防止老窩被端掉,被迫回軍北上。

契丹軍退到了燕山以北,劉繼業率領地三萬北漢軍獨木難撐,再發動了一次全力進攻以後,北漢軍從團指退回了北漢實際控制區。

七月三十日,趙匡胤率領着虎捷軍、羽林軍回到了大梁城。

北部防守格局恢復到以前的格局:幽州城由節度使韓通率領控鶴軍鎮守,滄州則由節度使袁彥率領龍捷軍鎮守,遇戰事,援軍和後勤則能通過永濟渠源源不斷地運遞到幽州和滄州。北部邊境的危機化爲無形,幽雲十八州,穩穩地落入大周袋中。既然北部邊境的危機化除了,大梁城也就不需要更多的人馬,除了從遙遠西北和西南趕到大梁的黑雕軍和鳳州軍,其餘各軍都各回建制。

大周朝,終於渡過了年幼皇帝繼位以來的第一個危機,新朝漸漸走入了正常的軌道。

可是,在大梁、鄭州和京兆府,四處流傳着各種樣式的無極圖,這些無極圖記錄了不少奇言怪語,這些奇言怪語紛紛直指大周朝的興亡,因此,官府花了大力氣追查此事,可是無極圖出現得極爲神秘,雖然面積極廣,卻沒有一個人說得清楚來龍去脈。

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4章 西軍風波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章 黑雕新軍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21章 迎娶符英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8章 滄州城內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8章 滄州城內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章 草原生活第24章 手紙問題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38章 節度三州第2章 草原生活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12章 潞州城外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9章 何去何從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5章 接管劉府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4章 突現疫情
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4章 西軍風波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章 黑雕新軍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21章 迎娶符英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8章 滄州城內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8章 滄州城內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章 草原生活第24章 手紙問題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38章 節度三州第2章 草原生活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12章 潞州城外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9章 何去何從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5章 接管劉府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14章 突現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