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

靈州第一場雪到來之時,大梁城只是吹了些北風,大梁城的雪,比靈州約摸要晚上半個月。

侯大勇在中書門下看了一上午的奏摺,這些奏摺讓他感慨連連。

範質和趙匡胤死後,他在廣政殿燒掉了大臣們和範、趙兩人來往的書信,將這兩人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誰知這一段時間,無數大臣都向範、趙兩人踏上一隻腳,雪花般的奏摺深刻而沉痛地揭露了範、趙的罪行,數年來大梁無數的怪事、異事、難事、醜事都在爲範、趙兩人謀反的證據,包括五丈河上兩次出現的反動標語、襲擊先帝的刺殺事件,都由兩人頂罪了事。

侯大勇選了幾個看上去不是太離譜的奏摺,放在了桌上,準備送給其它幾位宰相,而沒有被選上的奏摺,全部由小吏封存,再也不能見天日。

“這就是文人的氣節?真他媽的。”侯大勇漫步走到大院裡,這許多漂亮的謊言,讓他頭昏腦脹。

魏仁浦不知從哪裡鑽出來,站在侯大勇身邊。

經過範質事件,魏仁浦已在心中把侯大勇奉爲比首席宰相地位還要高的宰相,用更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唯侯大勇馬首是瞻,他彷彿明白侯大勇的心思,在其身後感嘆道:“真沒有想到,範質、趙匡胤竟然是這樣的貳臣,許多當年難解之事,現在終於真相大白。”

大周朝出了首席輔政大臣被殺一事,這讓許多擁兵自重的節度使心生懷疑,他們一面暗自準備,一邊派使節到大梁打探情況,爲了穩住這些值守四方的節度使們。侯大勇急需安撫如魏仁浦之流的資歷老、位置高的重臣。

侯大勇微笑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話說得真好,這麼多年來共事,我覺得魏相是最值得依賴的人。

兩位宰相併排站在大院裡,中書門下的給事中等下級官職,就在東、西兩側的坐着辦公。他們看到兩位宰相併排站在院中,都停下筆觀察着兩位閣老,當侯大勇或魏仁浦無意中掉轉頭時,這此官員們就會奮筆疾書,一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模樣。

魏仁浦一生沒有做過什麼大事,靠着人情練達,辦事謹慎而爬上了高位。他身材矮小,只到侯大勇的肩頭,但是一身緋紅衣服和久歷官場的氣度,還是頗有宰相的風姿。

“桌上的幾份奏摺,還有些道理,算是指到範質和趙匡胤的要害,魏閣老,我讓人給你送來。”

魏仁浦就在院子裡,很快看完奏摺。他雙手抱在肚子上,微微一笑道:“廣政殿的一盆火,已經燒掉了範質和趙匡胤的根基,侯相真是好氣量,在下是萬萬不如。”

侯大勇讚揚了他一句,來而不往非禮也,魏仁浦立刻還了一句讚美之言,又道:“十宗罪一出,令許多臣子知道當年所受之矇蔽,如今萬衆歸心,朝廷再無一絲內擾。只是邊關節鎮,他們對發生在大梁的這些事情不太清楚,如今派了不少使節到大梁來,這幾份奏摺正好可以發下去,讓這些使節瞭解事情的真相。”他又加了一句,“此事就由我來辦理吧。”

侯大勇暗道:“和聰明人打交道真是爽快,一點就通。”嘴上道:“魏相德高望重,這些節鎮莫不心服口服,就請閣老去辦理此事,當真?”

魏仁浦打了一個“哈、哈”,臉上核桃也鬆開來,道:“沒有問題,我這就把事情安排下去。”

唐末五代節度使是掌握一方的軍政大員,他們統轄數部州郡,集財權、軍權、政權於一身,向來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侯大勇在靈州爲節度使之時,就很好地演繹了節度使控制地方的手段,按照“屁股坐定位置”的通用原理,侯大勇目前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限制節度使的權力,卻又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

在侯大勇知道的另一個世界的歷史中,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等手段,削弱了重將的兵權,同時,通過改革軍制,最終取消了節度制,徹底解決了節鎮勢大、雄跨一方的難題,但是,趙匡胤矯枉過正,他在改革軍制時所提倡的抵制武將、文臣統兵、兵將分離等措施,雖然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對軍隊及地方地控制,但是這些措施埋下了宋朝“積貧積弱”的禍根,以致造成了宋王朝雖然擁有百餘萬軍隊,擁有最爲犀利的兵器,卻阻擋不住遼、西夏、金、蒙古的侵襲。

另一方面,趙匡胤爲了控制地方,在地方政權上設置了許多互相牽制的機構,造成了地方政權分散、官員互相牽制、機構重疊、冗官滋生,形成了低效率、不和諧的行政運行機制,成爲了宋朝始終擺脫不了的沉重負擔,這種情形,還深深地影響到了宋代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形成了對中國人民影響頗深的文化意識。

侯大勇默默想着另一個世界的宋朝,這些論斷幾乎都是各種軍事教科書上的定論,他現在心中也沒有比這些更好的辦法,想着想着,侯大勇猛然間想起已有許久都沒有想起另一個世界的妻子和女兒,不禁心中晃了晃:七年多了,不知女兒成績好不好,也不知妻子改嫁沒有。

想着女兒要面對不知品行如何的後父,想着女兒可能受到的委屈,侯大勇很有一種無力感,在心中泛起一陣酸楚,神色也暗淡了許多。

魏仁浦自然不知道侯大勇爲何突然間神色憂鬱,可是他習慣了大人物的陰晴不定(雖然他也是大人物),最先是郭威,後來的柴榮,現在是侯大勇,就知趣道:“在下告辭了,抓緊把侯相交待的事情辦了。”

侯大勇隨手揮了揮,道:“那就有勞魏相了。”

坐在東側的給事中吳若谷,正好看到侯大勇的手勢和魏仁浦躬身而退的形象,他微微一笑,暗道:侯大勇離權傾天下只有一步之遙了。

正在這時,天空中傳來了鴿哨的聲音,一隻孤獨的鴿子在灰色的天空中慢慢地飛過,雖然速度不慢,可是這些年侯大勇長期和鴿子接觸,立刻判斷出這只是經過長途飛行的“鄭和號”信鴿。

回到城南侯府之時,封沙已經把密信翻譯了出來,見到侯大勇回來,就笑道:“石帥已經分別和吐蕃人達布和達娃貢談好,就在正月初一出兵秦州和鳳州。”

封沙經過多年磨礫,已經由單純的隨從上升到了可以參與決策的地步,他已正式受命重組“竹園”,也就是當年黑雕軍的參謀部。

侯大勇接過密信看了看,然後不發一言進了書房,書房內掛着一幅巨大的地圖,侯大勇抱着雙手站在地圖邊,過了許久才轉過身來,對封沙道:“把郭炯請來。”

“郭郎,我準備讓你到京兆府去出任永興節度使,從禁軍調出二到三萬人馬,由你全權指揮,你的任務是把李重進的人馬堵在京兆府以西。”侯大勇冷笑兩聲:“李重進勾結唐門,害了王樸,若不是我們反應快,下一步就是陛下和我,此賊必須要死。”

郭炯雙眉微揚,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情,豪氣沖天的道:“李重進是什麼東西,只要黑雕軍南下,他立刻就灰飛煙滅,侯相過於謹慎了。”

侯大勇有些不滿地瞪了郭炯一眼,道:“郭郎,你現在是高級將領,做事要多動腦筋,你要記住,我們不是爲了戰爭而戰爭,除了利益,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大動干戈。京兆府,是大唐帝都,地理位置十分顯要,若是由黑雕軍佔領了此都,則靈州、頒州、秦州、鳳州這一大片盡入我手,有了這一塊根據地,則進可攻,退可守,佔盡先機。”

郭炯跟隨侯大勇多年,何嘗不知其心意,剛纔之言只是在試探,聽到侯大勇說得直接,就開心地笑道:“侯相放心,我定然將京兆府牢牢掌握我的手中。”

郭炯興沖沖回府,剛至府第,就見到一名青衫人站在門外,厚厚的竹笠把臉遮得嚴嚴實實,郭炯也沒有在意,就要進府之時,那青衫人突然道:“郭炯。”聽聞此聲,郭炯愣了一愣,隨即從馬上滾了下來,跪倒在地,道:“父親,你怎麼到來了。”

來人正是郭炯的父親郭行簡,郭府新管家聽說阿郎的父親被擋在了門外,嚇得屁滾尿流,從屋裡衝出來,就跪在了郭行簡的面前。

郭行簡和氣地說道:“不知者不怪,況且我也沒有報姓名,你起來吧。”管家狠狠地磕了幾個頭,在地面撞得“砰、砰”直響,這才爬了起來,他對手下道:“快去準備飯菜,要最好的。”

郭行簡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卻已是花白一片,他輕聲道:“昝居潤當年可是先帝的心腹之一,沒有想到居然落到如此下場。”

郭家向來家法森嚴,郭炯如今雖然貴爲禁軍七大將之一,在父親面前仍然不敢亂說亂動。

看着在院子裡畢恭畢敬的僕人,郭行簡有些感嘆地道:“爲父看了五朝興衰,正所謂富貴如浮雲,你要好自爲之。”

郭炯知道父親所說的這些沒頭沒腦的話絕對另有深意,他沒有急於詢問,就道:“父親何時從家裡出發,怎麼事先不來個信,家裡一切可好?”

郭行簡擺擺手,打斷郭炯,道:“先不談家事,找個清靜地方,我有事和你談。”

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2章 開辦實業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章 鋒芒初露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9章 疑雲重重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4章 惜惜相別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17章 路過大梁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20章 郭府壽宴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1章 飛機失事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13章 大軍奇襲第4章 黃牛軍寨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章 草原生活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章 侯府話別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6章 鄭州任職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91章 鏖戰西北(四)
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2章 開辦實業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章 鋒芒初露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9章 疑雲重重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4章 惜惜相別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17章 路過大梁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20章 郭府壽宴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1章 飛機失事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13章 大軍奇襲第4章 黃牛軍寨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章 草原生活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章 侯府話別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6章 鄭州任職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91章 鏖戰西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