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

商人當然知道郭天會這麼想,他們之前,在討論的時候,已經知道,只要是拒絕這一件事情,必然會得罪郭天,可是他們別無選擇。

購買商會自己的東西,可以通過運作,低買高出,逐步把這筆錢給運作回來,衡量長期效果之後,可以接受較低的價格的。

可是幫助朝廷運送,那就不行,這些牲口是北宋的的,他們或許無法獲得足夠的收益,可也不能賠錢,這中間,除了一部分牛馬吃用的花銷之外,還有一部分,就是提供人員的必要報酬。

這並不是沒有成本,人需要或者,需要工作,更需要獲得工作的報酬,這些都是比較合理,讓他們貼錢出來,幫助朝廷,恐怕他的覺悟沒有那麼高。

先不說,主導這一切的,只是一個郭天,就算是郭家的家主在這裡,也是這個數,只不過,不會這麼理直氣壯,會選擇一系列的方式,讓他們報酬,合理一些,也會解釋清楚一些。

除了運輸的成本之外的,數量也是必須要控制的,真的如同郭天所說,一下子把兩千多萬牛羊都給弄來的話,別說是他們這些商人,就算是曾經參與過渭州牛馬大會的商人,全部都出動,也不可能一次性把2000萬頭牲口,從靈州運送到汴梁去,他們就更加不可能了。

在討論再三之後,最終確定下來,一次性只能夠運送80萬,超過的話,就算是有錢,也弄不回去的,一趟下來,最少需要2個月,這中間風險巨大。

“你們就是這樣回答我的麼?”郭天幾乎咬着後槽牙說道。

郭天算是一個紈絝子弟,可是簡單的計算還是會,靈州和議,在西北大概有2600萬頭牲口,一次性80萬頭的話,拋開已經消耗掉的,最少要30次才能夠全部運回去。

一次需要2個月,那不就是意味着,要5年的時間。

5年的時間,還用這些傢伙麼,樞密院和朝廷,都能夠漸漸的把東西運回去。

要想打擊韓琦,郭天的目的,是爲了快速的,今早的,把所有的東西都給弄回去,防止被韓琦借用,也弄清楚,這個韓琦,到底從中間有多大的缺口,

一次80萬,這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五年的時間,韓琦有太多的方法,把這個虧空和漏洞給補上,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可更讓他氣憤的,卻是另外一個,一頭牲口需要1.5貫運費,虧他們想的出來,這個簡單的算術下來,哪怕是2000萬頭牲口,一個1.5貫,那就是3000萬貫,這個錢,誰來出,誰能夠出,不說是總量,就算是一次80萬頭的牲口,,一次就是120萬貫,這筆錢,都很難的出來。

郭天說的很不客氣,可是商人們也不退一步,一點點的把成本給加上,人員極爲龐大,他們吸取了之前的教訓,要保證所有人都不出事的話,需要動用大量的人手,以100頭牲口一個人比較合適。

這中間,還要兼顧大的和小的,一次性運送80萬頭,最起碼要8000人,當8000人用兩個月的時間,僅僅是這些人的吃飯花費,都會超過5萬貫,更別說路上,糧食,草料,還有一些必要的,用於休息的地方,這是一個龐大到可怕的投入。

這中間,雖然留了一定的利潤,卻不多,就算是樞密院的官員,長期處理牛馬的,不經歷商業運作,也看不到這些漏洞,更別說,他們留下的利潤不大,一頭牲口大概在120-150文之間,不足一成的運費收益,也在合理的範圍之中。

如果,郭天真的有魄力,動用了這麼多的資金,他們也可以當成一個生意來做,賺錢或許不多,卻也跟保守派拉近了關係,這麼大批的牛羊馬,只要運送到汴梁,等待的,也就是要銷售,他們也可以從中間把的缺少的給賺回來。

可是,以他們對於郭天,甚至是保守派的瞭解,不可能拿出這樣的魄力,更不可能拿出這筆錢的。

果然,郭天在辨別不過他們的時候,最終,只能夠擱置這個爭議,放過了這件事情。

耗費了巨大的心思,從衆多的渠道,聚集了這麼一批商人,最終,還是無功而返,這給郭天巨大的打擊,好幾天,都翻不過來。

關於靈州調查的事情,已經傳送到了的汴梁,想來保守派的大佬們,也應該有了對他們的處理結果。

在這個節骨眼上,另外一個消息,更是讓郭天氣的牙癢,原來,這些商人們,從他們這裡出來,在詢問了郭天,沒有別事情之後,一轉身,就跑到了韓琦那裡,跟韓琦又談成了生意。

郭家的招呼,他們不敢怠慢,馬不停蹄的到來,或許無法帶一些大宗的東西,卻可以帶着金票,或者是金銀前來,商人麼,任何事情,都要考慮成本,哪怕過來也是一樣。

靈州什麼最多,牛馬,藥材,他們或許沒辦法帶走更多的東西,一些出色的駿馬,甚至是千里馬,還是可以。

雖然在靈州和議之中,獲得了幾百萬匹的馬,可是更高等次的,還是少數的。

他們分別攜帶了價值5萬左右金銀和匯票,以800貫左右的價格,在這邊,又購買了100匹馬左右,都是千里良駒。

這麼大的一個動靜,當然讓郭天知道了,郭天除了生氣,其他的,就什麼都做不了。

通過召集商人,他這才發現,對於這些商人,他能夠做到的,還真的就不多,之前商人們毫不客氣的跟他談生意,並沒有如同他料想的,把命令下達,就按照他的來做,就讓他生氣。

可是再怎麼的生氣,他卻發現,他們能夠對付這些商人的地方不多,就算是動用郭家的力量,也需要一個長的時間,甚至如果他壓迫這些商人的話,說不定會讓這些商人投奔的韓琦,那樣真的就不行了。

面對着強勢的韓琦,單憑郭家,還真的就做不了很多的東西,幾乎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韓琦一飛沖天。

商人們除了購買了駿馬之外,給西北增加了一定的成交量,這些駿馬,說白了,是從軍馬之中挑選出來。

在戰場上面繳獲的,還有從靈州哪裡收穫的,還真的能夠挑出來,不太適合繼續做重騎兵的馬,這些馬明顯比普通的駿馬,高出了好幾個檔次,用來當普通馬賣掉,那不太合適,可是重騎兵馬,又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本身,韓琦是準備作爲賞賜,獎勵給立功的各級將軍,可是這些商人的到來,卻給了別的解決方法,賣掉他們,800貫的價格,他非常的滿意,同時給的也不算多,100匹而已,這樣的馬差不多有2000匹,如果這個風聲也放了出去,如果有人想要,也可以來買。

除了直接購買千里馬之外,他們還跟韓琦談下了另外的生意,他們地處京兆府,是京兆府的地頭蛇,未來,靈州發展起來的話,幾乎必然的,會同京兆府加強聯繫的,一些商道和商路,會密佈在這些商道上面,這會有很多的機會。

哪怕不直接交易,還是會談論一些商業上面的,比如說,付出一定的定金,商定未來一年的一些大宗的交易。比如說,草藥,還有來自西夏方面的一些特產,還是可以繼續的進行。

同時,在他們的身後,緩緩而來的,還有一些的商品,主要是之前交易的時候,韓琦跟他們說過,雖然說,靈州的水利工程,需要的物資,大規模的減少,可是其他的東西,可以繼續交易。

這些東西,主要是一些日用品,這些當然被韓琦收下來,用於跟的遼國交易。

在靈州這麼一個邊地,一個完全沒有什麼資源的戰亂之地的,卻在西夏滅亡之後,成爲了遼國和西夏的紐帶之一,這個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西夏滅亡之後,併入到了遼國,看起來遼國似乎是實力大增,可是主要的壓力還是在河北方面,遼國幾乎不可能派出大軍,繞過數千裡,跑到這邊來攻擊,先不說繞道需要多少的時間,就說攻佔了西北之後,距離汴梁的距離,還是超過2000裡,幾乎比河北地區高出一倍。

在冷兵器的環境下,哪怕遼國是騎兵,卻也不能大範圍的迂迴和攻擊。

這種戰術,實際上,是元蒙發明的,並且到了滿清,被髮揚光大的,輕騎兵加上騎射,在攜帶較少的物資的前提下,就可以大範圍的轉移,同時繞過一些重兵把守的地帶,攻擊側翼。

類似滿清的幾次入關,全部都是從蒙古這邊繞過去,然後從山西入關。

可是那繞道到山西,比現在,幾乎近了一倍,繞道從西夏,就算是滿清八旗,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更別說,現在遼軍雖然騎兵衆多,可是主力並不是輕騎兵,而是重騎兵。

只有身披鎧甲,強大的重騎兵,纔是整個戰場上面的主力兵種,而輕騎兵,只是一個偵查還有輔助作用的兵種,甚至沒有單獨的成軍。

這種情況之下,西夏歸於遼國,甚至在一定的意義上面,對於北宋的壓力,反倒是變小了,而且變小很多。

北宋的西北壓力減少了,遼國也是如此,如果說壓力還是之前那麼大的話,哪怕是絲綢這些玩意,價值不菲,也不可能拿着絲綢去兌換馬匹,這些在遼國看來沒用的時候,這纔是這個交易的根本原因。

在不考慮軍事壓力的前提下,把這個互市進行下去,似乎成爲了遼宋兩國的選擇。

只要把這個商業繼續下去,單純大草原上面的特產的,就算不算牛馬,也是的一個源源不斷的商路。

更別說,現在有了大名鐵匠作坊,北宋的鐵器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好,還有衆多的日用品,這些在北宋都引發了購買的狂潮,在草原上,就更是如此。

兩方都有對方需要的東西,又沒有太多的危險,那麼交易就成爲了必然的選擇,這些經過了之前的逐步試探之後,已經開始逐步的形成了交易的態勢,這也需要國內的商人進行支持。

韓琦的將來會怎麼樣,暫時不知道,但是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憑藉着這個巨大的功勞,韓琦提拔的一系列的人員,未來很長的一個時間段之中,會佔據靈州和西北的重要位置。

一把手很難,可是下面的衆多實權,還有底層的官員,是沒有問題。

都花費了這麼大的功夫,在靈州和西北進行開發,白白的放棄那是根本不行的。

門生故吏這種東西,在北宋這樣一個對於這些相對控制的時代,也是沒有禁絕的,一個首輔,單純他在首輔這個位置上面,就有巨大的權勢麼,想象都不可能。

范仲淹能夠架空章得象,單純他一個人的力量,那也是不可能的,也是在韓琦富弼,這樣一大批年輕,充滿幹勁的年輕官員幫助下,才做到的。

文官有文官走的道路,跟武將不同的是,這種裙帶關係,是可以被朝廷認可,這不是朋黨,而是一種相互之間利益紐帶,韓琦對於靈州,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是有巨大的影響力,

一個實力雄厚,發展良好的地方,還有商路和畜牧業,哪一個商人會放過的,別說把幾千萬牲口全部都帶回去不合時宜,就算是他們能夠有辦法,可以把他們全部帶回去,他們也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一場有些鬧劇,就這麼的結束了,這些官員們,其實還是不甘心,可是他們正面也想過了,反面也想過了,一直都沒有很好的辦法想到,對於他們而言,有些東西,距離他們是在是有些太遠了。

這一次的西北之行,看起來是一趟立功之旅,可是實際上,他們之中很多人,仕途已經到了盡頭,周和菊就是其中一個,他接下來,會主動的謀求下放,別說是升級了,就算是保持現在的級別都非常困難,可能就是南方偏遠地區的州郡吧,幾乎永遠不可能在迴歸中樞。

這中間,觸動最大的,就是郭天這一類有背景的官員。

看起來,這些有背景的官員,他們的出身,他們的地位,遠比的這些商人高,可是他們並不是家族的首腦,或許商人們,對他們會客客氣氣的,而是讓商人們耗費巨大的代價,來完成他們想法,這是不可能的,商人們也沒有這個義務這樣做。

特別是見到韓琦,商議下來了明年的商業安排,一個個獲得了可以預期巨大收益的時候,這些商人們幾乎毫不猶豫的,就把郭天和郭家給賣了。

爲首的商人,專門把跟郭天交流,還有郭天的命令,郭天準備做的,一五一十的跟韓琦講的清清楚楚。

韓琦聽了他們的內容,也是哭笑不得的。

這些年輕的傢伙,還真的是不甘心啊,看樣子,銳氣不小,可惜把力量用錯了地方了。

好在,事情平穩了,如果真的用大量的代價,甚至抱着損失一部分力量的前提下,把的這些牛馬給弄回去,對於他啊而言,不能算是傷筋動骨,卻也不好受。

他的要實現的的大規模的吸引移民過來開墾的話,幾乎必然的,要動用規模龐大的耕牛的,如果把靈州和議的所有的東西都交出去,中間經過更換,甚至把花在西北水利工程上面的錢,都給弄出來,也會有一定的缺口的。

或許他可以通過的跟遼國急需交易,或者是的通過商人,進行貸款或者是什麼資金運作的方法,也不是不能堵住這個缺口,可是這又什麼用。

韓琦要的是,農業和牧業兩條腿,一旦這些牲口離開了靈州,靈州連一個基礎都滅有,現在興建的那些牧場,就徹底成爲擺設了。

或許,在靈州擁有了足夠糧食,慢慢的交換,可以把這些牧場重新的開啓來,那麼開啓來之後,跟他的韓琦又有什麼關係的的。

靈州和議的數目他當然不會動,可是有現在畜牧業發展的基礎,他很清楚的知道,當三年之後,或者五年之後,逐步的交付了靈州和議的牛羊之後,靈州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擁有更多的牛羊。

這纔是韓琦爲靈州留下的一筆財富,5年的時間,五年的緩衝,利用這些牛羊的,繁衍出一個屬於靈州的優勢產業的,甚至跟曾經趙信所說的那樣,進行深加工,當然,他不明白深加工是什麼,但是,宗室一個賺錢的生意。

在韓琦看來,這是對靈州和議最好的處理方法,整個北宋的土地之上,還真就沒有多少土地,能夠跟靈州想必美,廣闊的土地,富饒的草場,還有一些基礎,比如說木業,比如說一些其他的配套。

打消他們的念頭,這是最好的,既然他們都收斂了,沒有繼續下去,他也就不會乘勝追擊,真的依靠這個把他們壓倒了,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哪怕勝利了,總是要落一個以大欺小的名頭。

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
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