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如墜冰窟

宰相,作爲中國古代文官之首,素來爲人們所仰望,但是,大多數人卻並不知道,從來都沒有一個官職,名叫宰相的。

所謂的宰相,其實人們對當朝,君王以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一種尊稱或者俗稱,而真正的官職名,卻另有其他,而且是各朝各代都有不同。

比如秦漢,大多數時候,以丞相爲宰相,又有以三公爲宰相;到了兩晉時,開創了三司八座、門下三省的政治制度,則除了三公有叫相國的,三省長官也據有了宰相的地位。

到了唐代,因爲是沿用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的長官,便成了宰相。只是三省中的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在唐代一直是虛設,所以,又有尚書省的副職,尚書僕射再外加一個官職,比如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爲宰相的設定。

到了武則天手裡後,爲了任免宰相的方便,便不再常設宰相,而是乾脆以參議朝政百官,加上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事這樣的加銜來等同宰相之職。

可無論怎麼變,一個趨勢卻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宰相的權力是越來越分散。

始皇帝以李斯爲相時,只有一個丞相,始皇帝一下,他一言已決;

到了後面,有了左右丞相,便有了牽制;

再到唐代,則是一羣的同平章事。

象大軍閥朱溫、李克用、楊行密都頂着個差不多的名頭,享受着宰相的待遇。現在這天下的同平章事,沒有一百,也是有二三十了。

不管大唐有多少宰相,可在南詔,宰相卻只有一個,那就是清平官,鄭買嗣。而且,此時,整個南詔的大權,盡握與他之手。

可以這般說:現在,南詔的鄭買嗣就是西漢末年的王莽、東漢末年的曹操、曹魏末年的司馬昭!

然而,權傾朝野的鄭買嗣,在陽苴咩城大賀羣臣時,竟然有空位置……而且,那個位置,距離鄭買嗣,還那麼近!

衆人微微一想,便赫然發現,那缺席之人不是別人,而是通海都督,段寶龍!

段寶龍這是想幹什麼?

他不是一向都唯鄭買嗣馬首是瞻的嗎?

難道他想通了,要準備舉義旗、討伐不臣、讓鄭買嗣還政於王上不成?

可問題是,就算鄭買嗣要還政,王上也不答應啊!他現在每天樂得在外遊獵,鄭買嗣送過去的任何奏章條成,最多就是在封皮上畫了個勾,從來都沒打開細看過,然後就原樣還給鄭買嗣,讓鄭買嗣實施便是……

段寶龍難道缺了心眼,覺得這樣的王上能主政?還是,他也想坐坐清平官的位子?

衆人一想到這裡,心裡一寒,齊齊地噤聲。

偌大的一個大廳,只剩下鄭買嗣一個人的聲音,在那裡慢慢地迴盪:“蒙藹,你可知,段都督,是爲何不來?”

蒙藹也不笨,只是,他坐得靠後,事先卻是沒看到段寶龍的位置是空的,現在看到了,自然能想到,鄭買嗣只怕是早就察覺到段寶龍有異心,卻不好直接詢問,便換了種方式,想將他招回陽苴咩城來。

自然,大開筵席是假,試探段寶龍纔是真啊!誰想,鄭買嗣自己還沒明說,卻讓自己去撞破了。

蒙藹一頭汗,刷刷地流,可面對鄭買嗣的問話,他不敢不回答,遲疑了片刻,只好勉強說道:“也許是唐人在通海逼迫太甚,所以,無法抽身?”

不過,這話他才說完,就覺得不妥,段寶龍你無法抽身,可你還有副職、親族,你最少也可以派一個人代自己過來啊!

無論如何,都不能將這座位空着啊!

誰想,鄭買嗣卻不追究這一句話的疏漏,而是順着他的意思道:“是!唐人逼迫是太甚了,所以,段都督將整個通海都督府,裡外都收得緊緊的……非但是往南,嚴查唐人的細作,便是西面、北面也在嚴查細作……”

“蒙藹,你也帶過兵,某問你,以你之見,段寶龍,他這是想幹什麼?”

想幹什麼?通海的南面是唐人,嚴查細作是應有之義,可西面和北面卻是南詔之地,也封堵信路,那還能幹嘛?大概是想造反吧……

蒙藹下意識就這般聯想,只是,這話卻是萬萬不能由他來說出口來,猶豫了一陣,他才說道:“段都督這般作爲,確實是有些太謹慎了……”

“嗯,太謹慎了……”聽到這三個字,鄭買嗣冷冷地一笑,“既然你也覺得段都督這般做法,太過於謹慎,那便勞你跑一趟,去跟段都督說一聲,他那般做法,有些欠妥當了!”

蒙藹心中一陣苦……他最初只當鄭買嗣是想用斂財之功來宣揚自己的權力,卻不想,鄭買嗣其實是暗指段寶龍。

這事跟自己原本是一文錢關係都沒有,卻沒想到,自己傻啦吧唧地就踏了進去。

不過事到如今,他也不要想能全身而退,變硬着頭皮道:“屬下便去走一遭,跟段都督說一聲!”

聽到蒙藹沒有繼續說難聽的話,而是領命要去通海都督府見段寶龍,鄭買嗣也不再去追究他剛纔那句冒失之語,就象他剛纔什麼都沒說一般,他當場發下命令,讓蒙藹攜帶一封書信去見段寶龍……這封信既然早就準備妥當,想來,前去送信之人,也是有所安排。

現在倒好了,蒙藹直接跳了出來,那原本備下的劇本就用不上了。

在鄭買嗣看來,這般更好,畢竟前往通海都督府,終究是個高風險的事,他還是不想派自己的親信去冒險。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蒙藹對鄭買嗣的心意,全然不知,他去問段寶龍,當真能達到預期目標?

鄭買嗣或許覺得,所有的話都在信裡寫的清楚明白,至於是誰送過去的,並不重要!

可段義宗不這麼認爲!

等散了筵席之後,鄭買嗣回了鄭府,隨後,段義宗就找了過去求見鄭買嗣。

段義宗急見,鄭買嗣自然不會拒絕。只是,段義宗見到鄭買嗣時,鄭買嗣還有酒意沒醒,可段義宗卻還是忍不住建言道:“主公……蒙藹不是可靠之人啊!”

“蒙藹那般咒罵於某,某便全當無事地聽了?”鄭買嗣喝了一大口茶後,又冷漠地說道,“若是段寶龍砍了他的首級,那也只能怪他自己尋的這條死路!”

“主公!可如此以來,段寶龍就必反無疑啊!”段義宗連忙繼續勸道,“屬下以爲,當前最重要的是,用言語穩住段寶龍,等清平官再積攢……”

“夠了!”突然,鄭買嗣冷冷地,一句話脫口而出,象是一瓢冰水般,朝段義宗當頭澆下,讓段義宗如墜冰窟……

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七章 傳道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禍根深種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六十四章 海鹽販子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症第三十八章 銀行行長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倉促渡河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十八章 天魔亂舞(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九十七章 婚變當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樹炮戰車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暴力破城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八十章 密林親人第八章 內奸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測繪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七章 絕命漫道
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七章 傳道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禍根深種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六十四章 海鹽販子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症第三十八章 銀行行長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倉促渡河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十八章 天魔亂舞(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九十七章 婚變當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樹炮戰車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暴力破城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八十章 密林親人第八章 內奸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測繪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七章 絕命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