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

當對立雙方,誰也沒有把握穩獲全勝的時候……除非是生死大敵,否則,就會保持戒備的同時,進行妥協……

比如五代之後的宋代和遼國,兩兩之間,又戰又和的,最終卻用歲幣的方式,維持了一段百餘年的和平。

現在的南詔和安南的情況,竟然也有幾分相似:安南對南詔有軍事方面的優勢,卻暫時無力吞併整個南詔。

南詔有心抵抗安南,卻被早些年的與大唐的戰爭耗盡了國力,再加上鄭買嗣以權臣監國,內部並不安靖,無力施爲,只能任由唐人在南詔各地售賣各式商品,攫取利益。

只是,南詔不是北宋,在南詔掌權的鄭買嗣也不是宋徽宗;他想着的是,藉着這段時間來休養生息,再圖富強!

而安南也不是遼國,王延興和王採兒也不是遼道宗,他們可不會安安心心地收着財貨,待在公館行營不思進取。

所以,在這熱火朝天的財貨貿易之下,其實是暗流涌動。

採兒主持安南之後,便一直都沒放鬆對南詔的滲透,不過,爲了不過度刺激鄭買嗣,軍事行動一時還只限於兩地交界的和蠻部和僚子部兩大部落。

然而,在和蠻部首領古滿投降後,這進度就有點不受控制了。這古滿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打了雞血,在拉了五千多人給陳繼科當新兵之外,自己竟然又拉了兩千多人的隊伍,主動爲攻打僚子部的前驅。

和蠻部和僚子部,本是一根同源的兩個部族,互相間還頗爲熟悉;再加上,一個在紅河東,一個在紅河西,隔着一條紅河,向來井水不犯河水。

就在半年前,陳繼科進兵和蠻部時,兩部還曾在南詔的號召下,要攜手併力對抗唐兵。

當然,紅河水道被揚波軍掌握在手中,僚子部與和蠻部就被事實上一分爲二,這種所謂的合兵共進之策,便不攻自破了。

可就算沒有同袍之義,也有共祖之情啊!

卻哪裡想得到,投降後的古滿,竟然會當真全力協助陳繼科?

在古滿這個最大的蠻奸的帶領下,才三個多月就將僚子部,輕輕鬆鬆地拿了下來!

想想,這情節,當真像是在看戲一般!

失了和蠻部,又失了僚子部,南詔可就不好過了。

南詔在這一帶的行政區劃名叫通海都督。是南詔佔領大唐劍南道南部的姚州和戎州後,劃了一片區域所建。其治所通海都督府位於後世雲南的通海縣附近……這一帶有湖、有河、有壩子,是整個通海都督的核心區域。

這個核心區域大致分佈在,紅河的東岸,由通海都督府、建水城和目則三座主要城市牽成的一條線上。

可從目則再望東或者往南,那一片片綿綿不絕的青山,就是僚子部的範圍。

也就是說,失去了僚子部的通海都督,便如褪去了褻衣的少女一般,柔軟的小腹,已經袒露在了採兒的手下。

只要她願意,她隨時,可以伸出手去,在那上面摸一把……

但是,採兒卻沒有讓古滿和陳繼科繼續北上,而是繼續在古勇縣練兵……

其實,陳繼科手下的兵已經不少了。

現在陳繼科手下的兵,已經突破了一萬五千人了,除了還有大概兩千人,繼續遂行特戰任務外,已經有八千多,變成了正式的戰兵,另外五千人,則還是裝備簡陋的正在整編訓練的蠻兵。

而古滿的手下,也到了三千人之多。他不要採兒的餉金,只要採兒能供應糧食和樹炮就可以了。

古滿打出來的口號,便是打到通海都督府,生擒通海都督段寶龍!

這個口號在陳繼科看來,是可以理解的。陳繼科知道古滿確實是吃了春藥,所以,才這般生猛。

可這其中的緣由,卻不好對別人細說,是以,這個口號到了採兒耳中,便變得有點刺耳了。

在採兒看來,這古滿定然是想做那劉巖一般的事,想在通海都督府作土皇帝。

有這層考慮在,採兒非但不支持古滿的進軍通海都督府,反倒還要陳繼科限制古滿的施爲。

所以,當採兒聽到古勇縣急報的時候,她下意識地便想着,是不是古滿這蠻子,反了?

她連忙讓那傳信兵彙報急報的內容。

然而,那傳信兵,卻是躬身一禮,然後奉上了兩封加急密信。

採兒接過密信,看過上面的火漆完好。

立即叫來機要員,現場拆開一封密信,對照密信的信封上的密鑰和裡面的密文是否對應,一切無誤後,才讓機要員開始翻譯密文。

翻譯過後,再交給採兒,採兒一看,臉上露出了驚異的神色,原來上面所寫的內容竟然是,通海都督段寶龍,派出使者密入古勇縣,願以幼子爲質,歸附大唐!

哈……原來不是古滿造反,而是段寶龍要投降?難不成,他被古滿嚇一嚇,就趴下了?不應該啊!

自己可是公開說過,教訓僚子部,只是因爲此前他們在兩次入侵交州時,燒殺搶掠,所以,要教訓他們。

卻沒有說,要重奪大唐故地的話……

不過,再一過想,又覺得不對了:

段寶龍之父,段酋遷,正是南詔入侵交州的統帥,在高駢奪回安南之前,便是這段酋遷擔任南詔的安南節度使!

如果,大唐連在安南殺了些許草民的僚子部都要算算細,那這親領大軍南下的段家,該如何清算了賬?那還不將段家的十八輩祖墳都刨了?

現在揚波軍已下和蠻部、有下僚子部。那接下來再下通海都督府,這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呵……這段寶龍還真是被嚇成了驚弓之鳥啊!

只是,他到底是真降呢,還是假降?

陳繼科定然是有個初步的判斷吧!採兒連忙繼續往下看去。看到後文果然是陳繼科的分析。

他從段寶龍的內外兩個方面判斷,段寶龍,可能,真心想降。

在外,揚波軍速下僚子部後,確實給了他極大的壓力。而且,南詔沒有可以抵抗火器的軍械,他是一分一毫的,守住通海都督府的把握都沒有。

而且,古滿打僚子部的時候,就大肆宣揚,算總帳、清禍根的話,說要打到通海都督府去云云,也讓段寶龍誤以爲,這便是揚波軍決策層的意思。

然而,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卻還是來自南詔內部……

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二百一十三章 暴力破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章 品茶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八十章 密林親人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三章 內丹道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腥虐殺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尾隨追蹤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四十五章 明暗鬥第七十七章 收服(第二更)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楔子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十一章 求教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平靜江南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二十九章 分別圖之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零九章 江西粗安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
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二百一十三章 暴力破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章 品茶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八十章 密林親人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三章 內丹道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腥虐殺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尾隨追蹤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四十五章 明暗鬥第七十七章 收服(第二更)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楔子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一十六章 兵陷迷宮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十一章 求教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平靜江南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十章 夜襲破陣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二十九章 分別圖之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零九章 江西粗安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