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

臺下衆人各懷心思之時,臺上,王延興也在送客了。

等王延興陪着朱思遠下了臺去,徐武再次上臺對衆人說:“剛纔這位朱道長的話,大家都聽到了。這南洋之地,確實是有諸多某等可以作爲之處……”

“而且,不瞞諸位,就在第一與這位道長詳談之後,刺史便派人前往詹州、雷州二地調查,這石蜜和棉花的買賣。”

“結果,如何,便讓前往調查的胡校尉來給大家做個彙報!”

說話間,一名穿着揚波軍校尉服侍的軍士應聲而出,站到臺前,橫胸一禮,開始大聲說道:“某叫胡茂,受刺史之命,前往南洋一探究竟。目前已經對詹州和雷州二地完成了探查,現奉命將探查內容,向諸位通報。”

“詹州,所產的棉花,與中原所產的木棉不同,其樹高不過五、六尺,杆莖纖細,所產的棉花,纖維較長,可以用來紡紗織布。”

說話間,胡茂從一旁的地面上提起一個袋子,從中拿出幾朵棉花和一紮棉線,還有一塊剪下來的棉布,展示了一下,然後交給一個小奴婢,讓他給下面的一衆家主傳看。

這些人中,大多沒見過棉花和棉線,卻有不少見過這棉布。

棉布也分等級,上好的細棉布,一匹的價格在三貫以上,粗棉布,也要八百錢一匹!這價格,可是比絲綢還要貴啊!

只是泉州之海商,即便是採購棉布到越州去售賣,也是在廣州進貨,卻是不知道,這棉布在詹州價值幾何。

“這些東西,都是從詹州的黎人手上換得的,黎人不用銅錢,不知冶煉,也粗於耕種,許多黎人村寨,便以此和漢人交換他們所需的鹽巴、鐵器和糧食!”

無論是冶鐵和煮鹽,都是要綜合資源和技術才能以合理的代價來獲得的,漢人自夏商周時期,便開始冶煉青銅,到秦漢才逐步掌握鋼鐵的冶煉,那是上千年的發展,以及龐大的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結合的結果。

而其他少數民族就沒這個條件了。即便是在泉州,閩越遺民也需要跟漢人交換,更何況是居於海島之上的黎人了。

自己無法生產,生活中,又是必須品,交換起來,肯定就很吃虧了。

在廣州買,要兩千多錢一匹的棉布,在黎族村寨,會值幾斤鐵?幾斤鹽巴?

想來,去那裡做交易的漢民,賺得鼻血都流出來了吧!

一邊聽着,一邊就展開了聯想:如果,泉州人組團去換呢?泉州有的是鐵,鹽也不少啊!

“但是!黎民不善種植,他們所獲的棉花,全靠野外採摘,所以,哪怕是整個詹州,能產出的棉布也不會太多……”

這又有一個重要信息出來了:這所產的爲數不多的棉布,只怕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吧!

就比如這位泉州刺史手中就握着鐵器、精製海鹽、新茶、琉璃等獨門賺錢的門路,會分享給別人嗎?

泉州諸家想去詹州分一杯羹,用嘴巴跟他們講道理怕是不會答應,不過,用火器的話,效果可能會好很多吧……

衆人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這生意,還得指望揚波軍開路了。

“所以,深入黎區,和黎民換去棉布,促進黎民多產棉布,都是某等努力的方向,另一個方面,某等卻可以學了這棉花種植、去籽、紡紗和織布的法子,到泉州來生產!”

……這也可以嗎?

胡茂一條一條地將詹州棉花的事情說完,接下來,開始說雷州的甘蔗和石蜜。

從雷州運甘蔗到外地賣,那自然沒什麼賺頭,加工成石蜜就不同了。一升石蜜在雷州售價十錢,到廣州售價便是二十錢;到了越州,便需四十錢。

若是朱道長的秘法可以成功,那麼,自己製出來的石蜜,所花費用每升只需三文錢,而且產量會提高五成!

雷州甘蔗產量很大,倒是不必想棉花那樣擔心沒原料;再加上石蜜的利潤也不如棉布暴利,製售石蜜的法子,倒是可以比較和平的方式進行。

至於更遠的交州,胡茂坦言明年纔會去,便不再多說……

聽老道士胡吹法螺,就跟聽故事一般,聽完胡茂的這番敘說,臺下衆人心裡,慢慢地有了底。紛紛開始盤算如果投入、產出和利潤的關係了。

這時,徐武再次上了臺來:“諸位應該對南洋的財富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不過,要獲取這筆財富,卻是不易啊!第一!便是這航路上的海盜!”

從泉州出海,主要是兩條航線,一條是往北去往越州,另一條是往南去往廣州。去往越州的海路被張武定控制了之後,一路上的海盜不是被滅了,就是被他吞併了;當張武定也完蛋了之後,揚波軍接手了在這一段海岸的巡邏,暫時是沒有了有威脅的海盜;

可往南的海路卻是不同,海盜依舊多如牛毛。尤其是珠江口。小島又多,商船過境時,冷不丁就竄出幾艘海盜船來。

要蕩平這些海盜,所需的花費,自然少不了的!

其次,便是要對付利益的既得羣體。如果他們識相,那好說,如果不識相,也得武夫開路,這自然,也是費用不菲。

另外,現在的貨源都太小了,需要投入建設,也是一個大難點。

“然而,易也好,不易也好!刺史都決心爲了福建、爲了泉州,將這利益取在手中!”徐武目光掃視四周,然後才緩緩地說道,

“十萬貫!便是刺史爲取這利的第一期的投入!”

十萬貫?沒有事先得到這個數字的衆人,驚掉了下巴。這……這是多少錢?

要知道,在大唐的版圖之內,福建可是個窮地方!便是以福建五州的賦稅加一起,也要攢上好幾年啊!

王延興這幾年到底發了多大的財,能出得起十萬貫了?

不過,轉念一想,若是計算剿滅海盜和平衡既得利益羣體所需的費用,卻又需要這麼多錢!

待下面的驚疑稍定,徐武便開口繼續說道:“若是,有哪個家族,願意和刺史一起去南洋謀這個利的,便可出資加入到刺史籌建的這個南洋投資合作公社中來,一起出一份力,到時候有收益了,便按比例分成!”

啊……除了事先知道消息的幾家,衆人又是一陣驚呼,對比刺史的十萬貫,這一衆小家族,便是傾家蕩產也不過能拿出幾千貫啊!那能佔多少比重,分多少利?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突然冒了出來:“某杜家,家小業小,願意出資兩千貫,希望刺史能夠接納!”衆人循聲看去,卻一個老婆子……

原來是龍壽村的杜家!此前,泉州可沒人知道在那山的那邊還有個地方叫龍壽村,更不會在乎,龍壽村的那個家族是姓龍還是姓蛇。可現在不同了,大家都知曉了。龍壽村杜家可是最早與刺史王延興合作的家族。每年都能從小溪場的茶場收益中分到不菲的收益呢!

三個兒子也是極有出息,一個在茶場掌事,兩個在揚波軍中任職。這一兩年,家財暴漲,令人羨慕嫉妒恨。

可就算這樣,要他家拿出兩千貫,怕也是將壓箱底的錢都拿出來了吧!

徐武卻不理會下面的這種猜疑之心,響亮地道了一聲歡迎!而在原先掛地圖的位置,換上了另一個木板,上面畫了十橫十列的一百個小格子。

杜老太太一報價,立即就有人取了一個兩個格子大小的板子,在上面寫上龍壽村杜家的字樣,掛了上去,

杜家老太太才說完,蘇文合接着起身朗聲說道:“某蘇家也希望能出資兩千貫,萬望刺史不要推脫……”

這蘇家也是要孤注一擲了嗎?作爲泉州衆多小家族之一,蘇家並不在有錢的之列。

兩千貫,怕是要連祖房都賣掉才能湊齊吧……

不過,有心人很快想到了,他們此前便加入到了由王延興組織的航運合作社之中,難道,他在這個合作社裡,半年就賺了這麼多錢?

徐武還是一般,道過歡迎之後,也是掛上了一個兩個格子大小的牌子。

緊接着,又一人出聲了:“孟家,願出資五千貫!請刺史接納!”

孟家……在這半年裡,孟家可是泉州的焦點啊!

一個孟鹹,主動跟隨王延興,爲其出謀劃策,到了今日,在揚波軍中得任參軍!

另一個孟通,破家而出,傾其所有助王延興建水營,現在揚波軍中任都尉;

但最讓人覺得神奇的,還是家主孟有財,那是修煉烏龜神功到了逆天的程度,可是當真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不過,他的忍讓也換來了回報。儘管揚波軍有幾十艘繳獲的百石、兩百石的,可以用來運貨的海船,卻盡數拿去捕魚,而小溪場所產出的鐵器、茶葉、琉璃等物,都由孟家轉手出售。

孟家從中獲利之巨,不知道羨煞多少人啊……

只是,要拉平孟通破家的損失,怕是萬貫都打不住,那也不是一兩年能實現的。這是得是失,還真不好說……

孟有財方落座,馬上,又有人起身來宣告自己家族即將出資的決定了出資的額度。毫無例外的,都是曾經在王延興那裡得了利的。

“肯定是被迫的!”林有心恨恨地對一側的章之源說道,“某都可以猜得到,如果這些家族不主動出資,王延興定然會對這些家族苛嚴相待!”

章之源點了點頭,大家都看出來了,這些人明顯都是託!演技如此之差,誰若是相信了,那誰就是笨蛋!

就在此時,與林有心僅隔了一個空座位的黃滔突然站起身來:“某黃家,出資一萬貫!不知刺史是否同意?”

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八十章 密林親人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三十章 八卦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一百一十六章 禍根深種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九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四十八章 秘密警察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八十八章 喋血越州(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第六章 急變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九章 重陽見禮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七十二章 婦人當權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七十二章 屍山血海(第一更)楔子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一百二十九章 翠玉國璽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三章 雛兒將軍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二章 杜二買鐵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更)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
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八十章 密林親人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三十章 八卦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一百一十六章 禍根深種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九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四十八章 秘密警察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八十八章 喋血越州(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第六章 急變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九章 重陽見禮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七十二章 婦人當權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七十二章 屍山血海(第一更)楔子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一百二十九章 翠玉國璽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三章 雛兒將軍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開市場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二章 杜二買鐵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更)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