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孤城(三)

日本鬼子來了。

第2海軍陸戰旅旅長馬恆上校和他的隊員們已經記不清,這是鬼子的第幾次進攻了。在大洋河東岸孤山防守的一團在戰鬥開始後第五天,趁夜色主動放棄陣地,撤至西岸龍王廟陣地。龍王廟是大洋河和哨子河匯合之後入海前最後一個大拐彎,水面由窄變寬。第2海軍陸戰旅的主陣地就設在這裡。來自岫巖和莊河的第4獨立守備隊,帶領一個旅的滿洲在陸戰旅登陸後第三天就向這裡展開進攻。由於其他地方的鬼子還沒有趕到,時狂龍準備爲他們調來一個自行火炮營和一個坦克營加強火力,但是被馬恆上校拒絕了。陸戰隊雖然人數少,但是裝備精良。對於守備隊、滿洲國僞軍這樣的部隊,馬恆上校還真沒看在眼裡。在強大的火力面前,鬼子僞軍們的進攻只換來丟在陣地前密密麻麻的屍體。

看到陸戰隊員撤退,鬼子漢奸們還沒來得及歡欣鼓舞,就嚐到了找不着北的滋味。撤退永遠是爲了更好地進攻。讓長於進攻的陸戰隊死守陣地是不可想象的。專屬特戰隊的58架直升機(40架黃蜂——IA型和18架黃蜂——IIA攻擊直升機)在完成遲滯平壤之新義州沿線日軍任務之後終於到位了。一次可以搭載一個營執行任務。就是這個打完就走、神出鬼沒的突擊營,絕對是哪兒疼打哪兒,讓鬼子吃夠了苦頭。像後方補給基地、指揮部這樣有營養的目標不照顧一下,總說不過去吧!如狼似虎的特戰隊員們,在敵人身後玩兒命折騰。趕至河邊剛剛處於半渡狀態的鬼子漢奸,突然被來自背後的打擊亂了陣腳。陸戰旅豈能放過這個機會,隨即發起迅猛凌厲的進攻。猛烈的炮火中,新型兩棲坦克和步戰車快速涉水突進。那些在水中倖存的暈頭轉向的鬼子漢奸,絕望的向這些鋼鐵怪獸徒勞的射擊。幾乎立即就被彈雨打翻在水中。殷紅的鮮血流淌到水中,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在水中飄散,但是很快就消失在被坦克陸戰車捲起的波浪之中。無間斷的炮火,快速撕裂鬼子漢奸的出發陣地。陸戰旅毫不猶豫穿插進去。

整個作戰就像一場圍獵。突擊營的戰士們乘坐40架黃蜂——IA型通用直升機,真正盤旋在鬼子漢奸們的“頭頂上”,用機槍、衝鋒槍、手榴彈把四散奔逃的鬼子漢奸們“兜回來”。怎麼還會有衝鋒槍手榴彈呢?道理很簡單,飛機上坐着的龍精虎猛的陸戰隊員們,不可能眼睜睜看着機組成員獨享屠殺鬼子的快樂(用機上的兩挺12.7毫米機槍痛快的鬼子們掃射)。戰士們紛紛拉開艙門,各顯所能。機槍手架起了機槍,榴彈器手固定好自動榴彈器,其他戰士則用手中的自動武器向自己感興趣的“獵物”射擊。“閒暇時”還不忘“變態”的向下面鬼子投擲手榴彈。瘋狂的直升機載着瘋狂的戰士向瘋狂逃竄的鬼子漢奸瘋狂的射擊。直升機對於缺乏有效防空能力的軍隊就是噩夢,噩夢還在延續。

如果說黃蜂——IA型通用直升機是跑腿兒的,那麼由18架黃蜂——IIA攻擊直升機和地面上乘坐新型兩棲坦克和步戰車陸戰隊員們,就是真正的獵手和屠夫。陸戰隊乘坐的坦克脫胎於63A水陸兩棲坦克,全重只有18噸、時速達到65公里,步戰車由於裝甲薄因此速度更快。戰士們充分利用坦克步戰車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展開追擊、分割、包圍。在直升機的引導下,陸戰隊員們用履帶、槍炮拼命分割、擠壓鬼子的生存空間。對於那些被圈回來擠作一團的“獵物”,攻擊直升機也沒什麼可客氣的,毫不猶豫的衝上前去用火箭把那裡打成一片火海。不要說鬼子漢奸們現在已經失去了統一指揮,即便沒有失去又能怎麼樣呢?他們的指揮官即使活着,也根本不知道立體作戰、空地協同爲何物,讓他們如何指揮?分崩離析的鬼子漢奸們,毫無章法的四散奔逃,換種說法就是潰散。他們驚慌失措抱頭鼠竄,被各種現代機械追趕,被無情的彈雨炮火吞噬得乾乾靜靜。

意猶未盡的陸戰隊員們,在戰場上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活着敵人。不管他是日本人還是曾經的中國人。在他們眼裡投身敵營認賊作父的滿洲,和鬼子們一樣沒有生存權。他們打掃完戰場之後,立即投入到重新構築陣地的工作之中,準備迎接鬼子漢奸們的再次進攻。可是,鬼子漢奸們讓他們失望了。旅大地區第一、第二守備師的進攻,瓦解了來自遼東半島方向的進攻。而與此同時,鬼子第57、第14、第20師團,分別從東、北、南三個方向對丹東地區施加巨大的壓力,促使時狂龍不得不調整部署。陸戰2旅被加強到鳳凰山一線,第九十三步兵師調一個團則加強到新義州。

最先抵達戰場的是重新組建的第14師團。第14師團和第20師團這兩支在中國被特區軍隊全殲的軍隊,同樣按照37制標準重組,37制師團又稱挽馬師團,屬於甲種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4門,37炮4門,92步炮6門,重機槍24挺),工、騎、炮、輜重各一個聯隊,1個炮兵聯隊有48門炮,其中36門38式75毫米山炮,12門100毫米炮,計25375人。而在鳳凰山防守的只有2個空降旅和1個陸戰旅,空降旅和陸戰旅的編制比一般的步兵旅小,每個旅不過5000餘人。讓這麼精銳的作戰部隊進行防禦作戰,說實話時狂龍同志沒什麼不放心,只是覺得有一些不忍。畢竟空降旅很快就要有新的任務,如果在防禦作戰中傷亡過大,他無法向上面交代。但是,擔任鳳凰山防禦的第一空降旅旅長陳立大校(由於軍銜高資歷老,他當然的成爲這裡的最高指揮員),拒絕了時狂龍再次增兵的“好意”。

空降旅利用這裡的地形構築了兩塊主陣地。一塊在距鳳城東南五公里處的鳳凰山和西大山之間的峽谷中鳳凰山城,面積約十平方公里,峽谷呈葫蘆型。另一處在鳳凰山東山,廟溝等山坳處。東西兩陣地各三個步兵團(兩個空降旅步兵團、一個陸戰旅步兵團),陸戰旅的機械化團、突擊營和空降旅的機械化團作爲反擊力量和預備隊。

第十四師團的現任師團長川並密中將,可不想再步前任、現任關東軍參謀長土肥原賢二的後塵。他在軍中的名氣雖然沒有土肥原大,但是他卻絕對稱得上是一位智將。從他擔任師團長並率領這支軍隊再次登上中國土地的時候,他就一門心思的厲兵秣馬、研究特區軍隊,以圖一雪前恥。重生後的第14師團再也沒有當初的驕狂,上上下下都憋了一股勁兒,要和夙敵好好較量一番。深諳川並密中將心思的土肥原依然再次告誡他,千萬不要輕敵冒進,一定要穩紮穩打。臨了土肥原向下屬鄭重其事的深鞠一躬:“第十四師團的榮譽就拜託了!”

漫長的火力準備之後,籠罩在一股悲情之中的第14師團,幾乎是咬牙切齒的向特區精銳把守的陣地衝上來。令許多衝鋒的鬼子非常失望的事情發生了。還沒來得及看見夙敵的身影他們就接二連三地見到了天照大神。先是身先士卒衝在前面的各級指揮官,尤其是那些剛出學校不久的學生軍官,可能過於興奮衝得太靠前,紛紛莫名其妙的倒在衝鋒的路上。緊接着衝鋒的鬼子就一腳踏進了地雷陣。被死的鬼子不多,只不過大部分都失去鍾愛的腿和腳。撕心裂肺的疼痛打消了鬼子們所有的激情和驕傲,換做歇斯底里殺豬般的慘嚎。一次鬥志昂揚的衝鋒,變成一場健全人變成傷殘人士的精彩表演。不論是在陣地後面的戰士,還是躲在角落裡的狙擊手們,都興致勃勃的看着鬼子們慘狀。槍法不是一般準戰士們沒人願意在這些傷殘人士身上浪費寶貴的子彈。

他們紛紛瞄準那些依然全須全尾(yi)的鬼子,只要他們流露出搶救同伴的舉動,12.7毫米子彈都會毫不猶豫的親吻他們的膝蓋,強大的動能把鬼子帶倒的同時帶走了他們小腿。“看看是你們的意志硬還是老子的子彈硬!”鬼子們的意志在戲虐般子彈面前崩潰了。他們競相丟下昔日的手足兄弟,選擇敗退。然而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兒呢。那些想跑的鬼子永遠的留在這片美麗的山地上。第29旅團長安慶路三少將(杜撰)放下望遠鏡,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他還從未見過這麼有效率的防禦。對方几乎就像是在靶場訓練一般,只不過自己的部下不幸成爲人家的肉靶子罷了。不是說,對方靠密織的火力網拼火力嗎?可是今天一看,對方對彈藥的吝惜遠遠超過了皇軍。

那麼是不是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他們的補給有限呢?安慶路三少將爲了驗證自己的想法,立即又派出了更強的力量進攻。這次鬼子們學聰明瞭,再也不直挺挺的向上衝,而是早早就俯下身子,一點一點向前推進。鬼子們一來投鼠忌器,二來害怕傷了士氣,所以他們並沒有向雷區進行火力準備就派上了第二批進攻部隊。畢竟那些不絕於耳得慘嚎聲給鬼子們巨大的刺激。既然你們不打炮,那麼咱就別客氣了。陣地內的各種小口徑的迫擊炮,步兵炮毫不客氣的把炮彈扔到緩緩前行的鬼子羣中。硝煙瀰漫血肉橫飛之中,特區的戰士在這個時候也真正見證了什麼纔是鬼子的精銳。那些在雷區內掙扎慘嚎的傷殘鬼子,知道長官由於自己的存在不便進行火力準備,爲了堅定長官的決心,同時也爲同伴掃清一點障礙,他們接二連三選擇了滾雷。爆炸聲在被鮮血染紅的土黃色身影過處陸續響起。戰士們少一愣神之後,立即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槍聲再次響起,那些殘缺的身體瞬間停滯了。想當英雄,還是省省吧!

帝國勇士們英勇的表現,激勵了在出發陣地裡的鬼子。他們失去後顧之憂以後,隆隆的炮聲再次響起。這次炮火從雷區開始,一直向後延展。更多的鬼子在炮火的掩護下迅速向前衝鋒。

“鬼子們的炮耍夠了吧!也該輪到咱們了!”陳立大校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讓鬼子們知道知道什麼才叫炮火覆蓋!”

陳立大校一聲令下,從山頂之上,想起了驚天動地的炮聲。身經百戰的安慶路三立即就聽出那不是山炮,而是大口徑野戰炮。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對方如何把那麼大的傢伙弄上陡峭的山巒。想不通歸想不通,眼前的景象確實無比的悽慘。鬼子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士氣已經慢慢低落了。緊張思考對策的安慶路三直到今天自己遇到了勁敵。這更激發了他的鬥志,看看漸漸暗下來的天色,他的信心又恢復了。“夜裡一定要讓他們知道皇軍得厲害”他在心裡暗暗咬牙。如果他知道陳立大校的想法,他一定後悔自己的決定。

已經進入十月,天黑得快。山裡的天氣已經隱隱露出寒意。微寒的夜色掩不住,奮力廝殺的雙方火熱的心。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殘酷的廝殺由不得絲毫的憐憫和手軟。夜色越來越濃,一場醞釀了一整天、更加慘烈的廝殺徐徐來開帷幕

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171章 衝突(四)第370章 內訌第122章 圍獵(四)第239章 遠征(三)第287章 殺戮(五)第387章 迴歸(七)第8章 阻截(五)第122章 圍獵(四)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322章 家園(一)第438章 分治(三)第16章 利刃(一)第13章 序幕(二) (1)第238章 遠征(二)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49章 天空(三)第267章 孤城(八)第160章 綢繆(七)第158章 綢繆(五)第331章 南進(七)第413章 準備(四)第139章 長江(四) (1)第415章 準備(六)第43章 疲兵第446章 刺痛(四)第426章 南方(七)第347章 出兵(三)第375章 謀定(一)第69章 呼吸(七)第318章 驚蟄第191章 攻防(三)第351章 鏖戰(四)第87章 收官(七)第26章 東線(三)第269章 孤城(十)第84章 收官(四)第84章 收官(四)第46章 狡兔第198章 攻防(十)第60章 絞殺(四)第94章 風雲(三)第46章 狡兔第428章 南方(九)第236章 謀劃(二)第42章 驕兵第105章 大戰(十) (1)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279章 “意外”(二)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369章 叛亂第186章 反攻(六)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7章 阻截(四)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382章 迴歸(二)第264章 孤城(五)第39章 奇兵(二)第22章 思謀(一)第461章 結局 (1)第23章 思謀(二)第386章 迴歸(六)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19章 彼身(二)第372章 要價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149章 天空(三)第156章 綢繆(三)第240章 遠征(四)第279章 “意外”(二)第95章 風雲(四)第267章 孤城(八)第288章 殺戮(六)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87章 殺戮(五)第87章 收官(七)第10章 煉獄(一)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309章 殘敵(二)第290章 殺戮(八)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347章 出兵(三)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18章 華北(六)第235章 謀劃(一)第45章 援兵第191章 攻防(三)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10章 蓄銳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178章 逢源(一)第171章 衝突(四)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5章 阻截(二)第81章 收官(一)第218章 諸馬(四)第393章 迴歸(十三)
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171章 衝突(四)第370章 內訌第122章 圍獵(四)第239章 遠征(三)第287章 殺戮(五)第387章 迴歸(七)第8章 阻截(五)第122章 圍獵(四)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322章 家園(一)第438章 分治(三)第16章 利刃(一)第13章 序幕(二) (1)第238章 遠征(二)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49章 天空(三)第267章 孤城(八)第160章 綢繆(七)第158章 綢繆(五)第331章 南進(七)第413章 準備(四)第139章 長江(四) (1)第415章 準備(六)第43章 疲兵第446章 刺痛(四)第426章 南方(七)第347章 出兵(三)第375章 謀定(一)第69章 呼吸(七)第318章 驚蟄第191章 攻防(三)第351章 鏖戰(四)第87章 收官(七)第26章 東線(三)第269章 孤城(十)第84章 收官(四)第84章 收官(四)第46章 狡兔第198章 攻防(十)第60章 絞殺(四)第94章 風雲(三)第46章 狡兔第428章 南方(九)第236章 謀劃(二)第42章 驕兵第105章 大戰(十) (1)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279章 “意外”(二)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369章 叛亂第186章 反攻(六)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7章 阻截(四)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382章 迴歸(二)第264章 孤城(五)第39章 奇兵(二)第22章 思謀(一)第461章 結局 (1)第23章 思謀(二)第386章 迴歸(六)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19章 彼身(二)第372章 要價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149章 天空(三)第156章 綢繆(三)第240章 遠征(四)第279章 “意外”(二)第95章 風雲(四)第267章 孤城(八)第288章 殺戮(六)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87章 殺戮(五)第87章 收官(七)第10章 煉獄(一)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309章 殘敵(二)第290章 殺戮(八)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347章 出兵(三)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18章 華北(六)第235章 謀劃(一)第45章 援兵第191章 攻防(三)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10章 蓄銳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178章 逢源(一)第171章 衝突(四)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5章 阻截(二)第81章 收官(一)第218章 諸馬(四)第393章 迴歸(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