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結局 (1)

美國人面對進攻日本蒙受的慘痛傷亡代價,終於按耐不住了。他們於1948年8月8日東京時間凌晨5時30分,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下人類有史以來用於實戰的第一顆和第二顆原子彈。按照沈險峰的話來說就是:“如果美國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還沒能造出原子彈,那他就不是美國了!”

日本天皇無法面對皇國繼續遭受難以承受的巨大災難,終於在1948年8月15日,下定覺心,通過電臺親口宣佈詔書向盟國無條件投降。這也是絕大多數普通日本人第一次聆聽天皇的“鶴音”。美國人和日本人的煎熬掙扎苦難在這一天都結束了。爲了拉攏遠東共和國和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國防部長李華雄、狼之隊司令官林楚男,分別出席了日本東京灣和印度尼西亞的投降儀式。前輩也理所當然地派員出席。以此同時,三個軍的人民解放軍接收臺灣和澎湖列島。委座作爲特約代表也受邀參加東京灣的投降儀式。不過,委座以身體不便爲由,委託陳誠代爲出席。

在投降儀式上比較戲劇性的是李華雄與蘇聯代表見面的場景。李華雄大度的微笑着向對方伸出了手,而對方不顧基本的外交禮儀義正言辭的回絕了。

“我不和侵略者握手!”

“我帶着橄欖枝和保衛國家的槍來到這裡,請不要讓我的橄欖枝落下!”李華雄依然面帶微笑。一時之間,面對李華雄釋放的善意,蘇聯特使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場面很尷尬,但是尷尬的不是李華雄。李華雄收回右手之後,依然面帶微笑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每個人都要爲自己的愚蠢負責!”他低聲和王文文說了一句。王文文頓時感覺溫暖的海風無法驅走開始發冷的身體。投降儀式非常簡短。在麥克阿瑟表演完畢之後,投降儀式結束。

禮儀性象徵性的事情結束了,剩下的就是外交官之間的事情了!李華雄立即乘坐專機飛回海參崴。他對這種作秀的事情興致並沒有某些人那麼大。李華雄的話立即成爲世界各主要報紙的頭版,赫然衝擊着人們的眼球。

“和平是否與紅色蘇聯擦肩而過?”華盛頓郵報

“蘇聯選擇了戰爭!”紐約時報

“李華雄手中的橄欖枝還在嗎?”費加羅報。

在世界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猜測,預判的時候,遠東共和國的喉舌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對於世界媒體的追問,王文文始終以一句話作爲應答:“我們對和平的努力從來沒有停止,我們渴望和平,但是並不懼怕戰爭!”

爲了表示遠東共和國的和平誠意,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主動從烏拉爾山脈東麓和裡海附近,東撤一百五十公里至二百公里。但是遠東共和國的誠意並沒有打動蘇聯人。蘇聯的真理報長篇累牘地充斥着強硬的潑婦罵街式的語言。“偉大的蘇維埃不接受任何要挾和侮辱。我們要用敵人的鮮血告訴敵人,什麼是代價!”正如蘇聯真理報所言,蘇聯統帥部做出了向遠東進軍的決策。爲了營造聲勢,人民父親再次祭起了紅場閱兵的大旗。在重兵保衛之下,人民父親在紅場吹響了戰鬥的號角。他不僅要打擊國外的法西斯匪徒,更要在國內清洗出更多的叛徒純潔革命隊伍。在雄壯的進行曲中,出征的將士們邁着整齊的步伐,軍靴踏出強勁的腳步,高呼口號通過主席臺。遠處是遮天蔽日的揮舞的紅旗和參加閱兵的革命羣衆。地面上坦克戰車引擎隆隆,天空中新型噴氣式戰鬥機呼嘯而過,閱兵式也在此時達到了又一個新的。

在激動萬分的人們熱淚盈眶聲嘶力竭的高呼“烏拉”的時候,他們沒有發現天空中驟然出現了兩個高速逼近的黑點。等到人們看到那是兩枚“火箭”的時候,起初還以爲是蘇聯紅軍展示的又一最新研發的最新武器呢。然而,驟然響起的空襲警報,擊碎了人們的幻想。人們的記憶,隨着火箭爆炸時的那一刻永遠的終結了。一道令人不敢正視的白光乍現的一瞬間,無數人的眼睛都在那一刻失明瞭。兩個白熾的巨大光球驟然出現在莫斯科上空,光球一邊向外擴散,一邊在上面呈現出一個類似天使光環一樣的巨大的環。天使環逐漸擴散與光球結合之後,逐漸形成一個巨大肥碩的蘑菇雲。煙、雲、火共同翻滾蒸騰擴散。熾熱的空氣似乎被瞬間點燃,巨大的衝擊波四散迸發,摧毀了沿途的一切。地面、空氣像海潮波浪一樣起伏着衝了開去。以紅場爲中心投放的兩顆300萬噸TNT當量的氫彈,瞬間摧毀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

與此同時,在烏拉爾山脈西側蘇聯紅軍集結地點,遠東共和國國防軍利用飛機和導彈投放了8枚5萬噸至15萬噸當量的原子彈。直接造成蘇聯紅軍、平民當場死亡約六百五十餘萬人。後續造成的傷亡以及輻射病,預計至少將達到一千萬左右。

強大的蘇聯帝國頃刻間坍塌了。他們再也無法無力發動新的戰爭,他們現在需要的是自保而不是再發動新的攻擊。遠東共和國強大的核打擊能力,遠遠將美國落在身後。如果說美國當初還有一些不太情願降尊紆貴和遠東共和國平起平坐,分享勝利果實和合作事宜,那麼他們現在必須要認真審慎的考慮如何與這個重新站立在世界東方的巨人,在地球上比鄰而居。就在遠東震驚全世界的和打擊之後不到三天,前輩們在羅布泊爆炸了第一顆以導彈爲運載平臺的原子彈,當量4萬噸。同樣超過了美國的胖子和小男兒。

中國人到底是怎麼了!在這個古老的國度還會發生什麼奇蹟呢?這或許是西方列強最感興趣的事情。發生在東方的事情還遠未結束。1948年9月23日,剛剛成立不到半年的南方聯邦民主共和國,與遠東共和國簽署協議,結成鋼鐵聯盟。並發表公告:聯盟共同致力於東北亞和東南亞以及世界的和平事業,聯盟不針對任何第三國。英、法、荷以及曾經參與組建多國部隊的國家,無不慶幸自己當初的正確抉擇。

聯合國在1949年2月1日於美國紐約宣佈成立。遠東共和國與前輩們同時加入聯合國,成爲常任理事國。沒人反對兩個有核國家成爲常任理事國。蘇聯被排除在常任理事國之外。成立國際法庭審訊德意日三國戰犯。審訊中,日本帝國情報機構二號人物陳省身中將,被免於處罰與妻子原特別問訊處處長土肥原賢二機要秘書趙丹丹,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據傳說他們的兒子成爲南洋重工的董事會主席。土肥原賢二在得知自己狸貓身份之後,毫無意外的在極度痛苦中自殺身亡。

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沒有應邀加入聯合國。他在東南亞與蘇門答臘共和國、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柬埔寨、老撾、緬甸在南方共和國的干預下,成功擺脫英國、法國獲得獨立)、錫金、尼泊爾、不丹組成東南亞國家聯盟。致力於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安全。南方共和國成立臨時議會、制定臨時憲法,採取與遠東共和國類似的國家政體。

陳公成功當選第一任南方共和國臨時總統。

林楚男脫下軍裝擔任總理、

李傑脫下軍裝擔任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財政部長由美國QQ支隊隊長韋華擔任

區翔脫下軍裝擔任商務部代部長(應區翔要求,後來由香港QQ支隊隊長李嶽霖擔任。區翔執意解甲歸田,後來成爲以跨國企業的董事會主席)

凌厲脫下軍裝當選國防部部長、薛嶽擔任副部長。

高旭當選總參謀長、

孫俊任副總參謀長兼陸軍參謀長(左民生任次長),

商曉昕任副總參謀長兼海軍參謀長、

廖耀湘將軍、孫立人將軍、胡璉將軍和宋希濂將軍,分別擔任東印度軍區、緬甸軍區、越南軍區和中南半島軍區的司令員。

空軍參謀長由葉子青擔任。

南方共和國授予郎朗國會一級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對狼之隊和南方共和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聯合國成立後,關於日本、德國以及蘇聯的善後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遠東共和國、中國在談判中逐漸佔據了主動地位。他們對歐洲的事務並不感興趣。關注點主要集中在亞洲。前輩們經過和英國、葡萄牙磋商之後,香港和澳門分別於1955年和1958年向中國移交主權。過渡時期雙方成立聯合辦公聯絡機構,共同保證兩地的穩定繁榮發展。

中、美、英、法、遠五國,在聯合國舉行閉門磋商的時候,由“琉球”劉非凡率領的琉球羣島請願團在紐約聯合國大樓前舉行示威遊行,強烈要求琉球脫離日本回歸中國。遠東共和國與前輩聯手向美國、英國方面施加壓力。最終,美英兩國同意履行開羅宣言,將琉球羣島交由中國。前輩們的需要滿足之後,遠東共和國的要求就更多了。第一,要求在北海道遠、和北方四島劃歸遠方共和國。第二,要求九州島劃歸朝鮮王國。理由是:北海道事關遠東共和國首都安全;九州島關係朝鮮王國的安全,歷史上,日本進攻朝鮮都是以此爲前進基地。在於美國進行了十餘輪磋商之後,美國終於同意了遠東共和國的要求。北海道本身就在遠東共和國控制範圍之內,而美國隊日本的領土沒有興趣,他們更關心如何把這裡變成他不沉的航空母艦和養兵庫。條件是,遠東共和國、中國、南方共和國必須保證並尊重美國在菲律賓和西太平洋的利益。在勘察加半島和楚科奇米半島不部署導彈和遠程攻擊型武器。美國同樣保證不在阿拉斯加部署導彈和遠程攻擊型武器,其實這只是一個面子條款,這樣雙方就都能有臺階下。

處理完日本的事宜,就該輪到對烏拉爾山、裡海以東土地的利益之爭。美國再此地沒有特殊利益,他們只不過不想在擊倒一個對手之後在是另一個潛在對手過於強大。於是,他們聯合英國法國開始對這裡進行指手畫腳。遠東共和國對美英等國的要求一直咬死口不退後一步。理由是這些地方也曾是中古先民們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這裡的民族與中國國內的民族具有千絲萬縷的血肉關係。美國則以日本問題爲要挾進行討價還價。

(在原子彈的爆炸聲和英國美國中國遠東共和國等多個國家的積極“努力”下,不僅將前蘇聯除中亞五國之外,迅速解體爲十七個國家個獨立國家,其中把烏克蘭分解爲三個國家,白俄羅斯分解爲兩個國家,俄羅斯本身也解體爲五個國家。)最終,遠東共和國在一系列的調價還價之中,將自己的國境線基本固定在李華雄打造的藍本之上。中亞五國中,除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領本與後世相同之外,哈薩克斯坦在巴爾喀什湖以西地區分解爲四個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均不同程度的領土基本上恢復到大清極盛時期。其失去領土向哈撒可斯坦彌補。而哈薩克斯坦分裂的四個國家則以鄂畢河、託博爾河以西至烏拉爾山脈分水嶺的土地爲補償。此外,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四國簽訂協議,共同投資修築一條鐵路和石油管道通往裡海,五國共同擁有該鐵路和石油管道,但是,遠東共和國擁有該項目二十五年的獨佔使用權。二十五年後,遠東共和國向有關國家移交。

本想在干涉過程中沾一點便宜的英國人,結果失去了他們在中亞東部所有的利益。遠東共和國不願與大英帝國分享該地區。並以武力支持猶太人重返以色列爲要挾,迫使英國人讓步。猶太遊說集團終於說服了美國國會,決定向英國施壓,准許猶太人迴歸以色列。遠東共和國在王文文的強烈建議下,把已經變成燙手山芋的猶太建國問題交給美國人。美國人自然願意接手這個大項目。在美國人的強勢介入下,以色列於1950年建國。與歷史上一樣,以色列立國之日就是戰爭打響之日。有了在中國的力量,猶太兵團順利的取得戰爭的勝利,在中東站穩了腳跟。日後,遠東共和國與以色列的關係日益疏遠,最起碼從表面上看如此。中國人並不像深陷某種宗教情緒引發的戰爭和糾紛之中。當然,在中國的以色列人很大一部分隨着新疆地區迴歸中國,而資源遷移到遠東共和國境內繁衍生息。

第83章 收官(三)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313章 暗戰(二)第241章 遠征(五)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20章 圍獵(二)第419章 準備(十)第160章 綢繆(七)第366章 拖延第426章 南方(七)第380章 “陳倉”第25章 東線(二)第57章 絞殺(一)第27章 東線(四)第145章 火併(二)第87章 收官(七)第257章 怒火(四)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347章 出兵(三)第12章 序幕(一)第424章 南方(五)第265章 孤城(六)第214章 支援第350章 鏖戰(三)第25章 東線(二)第90章 改變(三)第371章 叛軍第114章 華北(二)第443章 刺痛(一)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415章 準備(六)第27章 東線(四)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150章 天空(四)第413章 準備(四)第19章 彼身(二)第436章 分治(一)第412章 準備(三)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60章 絞殺(四)第218章 諸馬(四)第159章 綢繆(六)第419章 準備(十)第228章 西進(一)第134章 元首第32章 權衡(一)第106章 大戰(十) (2)第189章 攻防(一)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195章 攻防(七)第388章 迴歸(八)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325章 南進(一)第134章 元首第278章 “意外”(一)第319章 詭道(一)第20章 狸貓(一)第235章 謀劃(一)第247章 遠征(十一)第37章 爭鬥(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52章 前輩(一)第182章 反攻(二)第45章 援兵第49章 貔貅第226章 無奈(四)第130章 風波(二)第181章 反攻(一)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310章 殘敵(三)第366章 拖延第390章 迴歸(十)第442章 運籌第252章 戰端(一)第251章 絲路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135章 合作第322章 家園(一)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10章 煉獄(一)第346章 出兵(二)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24章 無奈(三)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59章 綢繆(六)第255章 怒火(二)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247章 遠征(十一)第78章 呼吸(十六)第83章 收官(三)第65章 呼吸(三)第260章 孤城(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61章 絞殺(五)第130章 風波(二)第3章 圍追(三)第381章 迴歸(一)
第83章 收官(三)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313章 暗戰(二)第241章 遠征(五)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20章 圍獵(二)第419章 準備(十)第160章 綢繆(七)第366章 拖延第426章 南方(七)第380章 “陳倉”第25章 東線(二)第57章 絞殺(一)第27章 東線(四)第145章 火併(二)第87章 收官(七)第257章 怒火(四)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347章 出兵(三)第12章 序幕(一)第424章 南方(五)第265章 孤城(六)第214章 支援第350章 鏖戰(三)第25章 東線(二)第90章 改變(三)第371章 叛軍第114章 華北(二)第443章 刺痛(一)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415章 準備(六)第27章 東線(四)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150章 天空(四)第413章 準備(四)第19章 彼身(二)第436章 分治(一)第412章 準備(三)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60章 絞殺(四)第218章 諸馬(四)第159章 綢繆(六)第419章 準備(十)第228章 西進(一)第134章 元首第32章 權衡(一)第106章 大戰(十) (2)第189章 攻防(一)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195章 攻防(七)第388章 迴歸(八)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325章 南進(一)第134章 元首第278章 “意外”(一)第319章 詭道(一)第20章 狸貓(一)第235章 謀劃(一)第247章 遠征(十一)第37章 爭鬥(二)第281章 爆發(二)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52章 前輩(一)第182章 反攻(二)第45章 援兵第49章 貔貅第226章 無奈(四)第130章 風波(二)第181章 反攻(一)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310章 殘敵(三)第366章 拖延第390章 迴歸(十)第442章 運籌第252章 戰端(一)第251章 絲路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135章 合作第322章 家園(一)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10章 煉獄(一)第346章 出兵(二)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第224章 無奈(三)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59章 綢繆(六)第255章 怒火(二)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247章 遠征(十一)第78章 呼吸(十六)第83章 收官(三)第65章 呼吸(三)第260章 孤城(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61章 絞殺(五)第130章 風波(二)第3章 圍追(三)第381章 迴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