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攻防(十九)

“沒有別的辦法了嗎?”李華雄眉頭緊鎖。似乎在向武定國發問,更多的則像是喃喃自語。武定國沒有說話,默默的注視着李華雄。岡村寧次的果斷決定和快速動作出乎李華雄的預料。他居然可以置徐州安危於不顧,從豫東前線抽調兵力支援濟寧,看來岡村這個老鬼子絕非浪得虛名啊!“好吧!”說罷,李華雄拿起電話“我是李華雄,鵬雄請你來一下!”

“我堅決反對!”徐鵬雄聽完李華雄的“想法”之後,心中不禁咯噔一聲。他神情嚴峻的看着眼前這兩個穿一條褲子都嫌窄的高級軍官。“我們是軍人,不是劊子手,更不是冷血動物!軍人的職責是什麼,我想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水火無情、水火無情啊!華雄,當年你爲了阻止花園口事件的發生,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也不惜讓魏劍捷率軍孤軍深入躍馬黃河。可是,現在我們縱火燒山,且不說我們自己的軍隊能否安全撤離,一旦山火蔓延開來會傷及多少無辜百姓,你們想過嗎?輿論、世人以及後人將會如何評價我們,你們想過嗎?”

“鵬雄,”李華雄咬了咬嘴脣看了武定國一眼,武定國卻看着窗外發呆。徐鵬雄所思所想二人何嘗不明白?說服自己已經非常困難,要想說服別人恐怕就更難了。“你說的都對,都對!”李華雄艱難的說道:“道理誰都明白,可是現實是如果我們不能在最短的時間消滅濟寧峰山地區的日軍,來自徐州的援軍一旦到來,我們本就沒有紮緊籬笆頃刻就會支離破碎。近十萬日軍破籠而出的結果又會塗炭多少百姓生靈?”

良久,徐鵬雄又有開口道:“華雄,我們和穿越的指戰員都受過良好的現代軍事教育,現代戰爭倫理無法讓我們面對自己一手造成的巨大平民傷亡,何況這些平民還是自己的同胞。即便峰山周邊地區的平民數量不大,浩劫過後我們何以自處呢?”

“我希望你能夠支持我!”李華雄知道再多的道理都是蒼白的,“我要前線的廣大官兵負責,更要對特區的安危負責!所有的責任和後果都由我來承擔,我希望你能夠支持我!”李華雄加重了語氣。

徐鵬雄知道多說無益默默的起身淡淡地說道:“命令,我服從;意見,我保留!”說罷,大步走出李華雄的辦公室。

“功過歷來只能由後人來評說,定國,起草命令吧!”李華雄彷彿突然耗盡了所有的力氣,無力的坐在椅子上。

簽署着李華雄名字的命令,第一時間放到徐鵬雄的桌子上。徐鵬雄突然感覺自己的眼睛被“李華雄”三個龍飛鳳舞的漢字猛地刺痛了。他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拿起電話:“命令……”

李華雄的命令被層層分解到各個作戰單位。第14摩步師、空降旅和暫1軍裝甲作戰羣得到命令之後組成穿插集團,立即向預定地點集結。他們的任務是插入日軍負責阻擊華僑軍隊的阻擊集團(日軍步兵第20師團、獨立混成第3、4、9旅團)和突擊集團(日軍步兵第36、37、108師團)之間,徹底隔斷兩部的聯繫,協助左右集團一舉殲滅阻擊集團。爲了保證任務順利完成,武定國在林楚男的計劃之外增加了一個師。穿插集團能否到達的預定地點關係到這次戰役的成敗。

暫1軍裝甲作戰羣最先撤出濟寧前線的戰鬥,他們利用高速機動迂迴穿插。作戰命令要求他們務必於23時之前趕到預定地點,爲空降旅開闢空降場,適時他們會得到包括陸航部隊在內的空軍的大力支持。他們必須至少堅持到第二天9時,堅持到第14摩步師的到來。裝甲作戰羣顧不上道路的顛簸高速開進。每一名指戰員心中都非常清楚,部隊撤離戰鬥重新集結再踏上征程,雖然迅速不過也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分秒之差或許就會改變戰場的態勢。

“路虎呼叫禿鷲,路虎呼叫禿鷲!”

“禿鷲收到,禿鷲受到!”

“我已抵達餐桌,速來赴宴!我已抵達餐桌,速來赴宴!”

“禿鷲明白,禿鷲明白!”

在裝甲戰鬥羣的呼喚下,整裝待發的陸航部隊呼嘯而至,在“一樹之高”爲裝甲作戰羣提供空中支持。穿插部隊提前40分鐘抵達預定地點,狠狠的楔入日軍阻擊集團和突擊集團的結合部。鬼子們抵禦裝甲集羣攻擊的技戰術並不嫺熟,根本對抗陸航部隊超低空攻擊的心理準備,在他們軍事典籍和常識中壓根就沒有“空地一體化作戰”的概念。來自一樹之高的高機動、大火力的攻擊陷入手足無措的慌亂之中。同時來自空中、地上的進攻,即便讓鬼子單獨面對,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何況現在要同時面對。鬼子們的防禦在前所未見的猛烈攻擊中,顯得那樣脆弱。穿插部隊迅速楔入鬼子們的結合部,向縱深地帶發展。在慌亂的鬼子還未組織起有效的發攻之前,穿插集團用天上地下的鋼鐵,在鬼子兩個集團之間建立了穩固的支撐點。裝甲作戰羣在陸航部隊的幫助下迅速向兩翼發展。機動能力和超強的火力彌補了數量的劣勢,鬼子們被撕開的傷口越來越大。

“路虎呼叫小鷹,路虎呼叫小鷹!”

“小鷹收到、小鷹收到!”

“巢已鑄就,巢已鑄就!”

“小鷹明白,小鷹明白!”

按照作戰計劃,最先來到戰場的不是“小鷹”而是攻擊經驗豐富的“老鷹”。猛龍轟炸機編隊在梟龍戰鬥機的保護下,抵達戰場上空,迅速向配合地面部隊向兩翼縱深的鬼子投放航彈,連只有有限敵對攻擊能力的梟龍也加入攻擊的行列。在遭受連續的高強度打擊之後,再頑強的鬼子也承受不了。硝煙烈焰,如雨般的彈片粉碎了鬼子們意志和。從濟南機場起飛,滿載着全副武裝傘兵的第一波次30架游龍運輸機抵達時,地面已經燃起指示性火堆。當游龍降低到傘降高度時,1680名全副武裝的傘兵(每架游龍可運送85名步兵或56名全副武裝的傘兵)陸續躍出機艙。一朵朵傘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綻放,搖曳着向指示地點降落。卸完“貨”的游龍開始返航,他們必須爲後續波次讓開空域。

地面的戰鬥依然激烈,空中也是繁忙一片。梟龍、猛龍囂張的露出獠牙和利爪撕咬着侵略者的神經。三個波次的游龍編隊卸載完畢,最後登場的運—18中型運輸機羣。運—18中型運輸機羣與第三波次猛龍編隊擔負着爲空降旅運送重型裝備的任務。

不論徐鵬雄心中如何方對這次作戰行動,但正如他自己所說:“命令,我服從;意見,我保留!”既然命令已經下達,他只有盡心竭力的爲這次作戰做好一切工作。如此規模的空中作戰和運輸任務,放在任何時代,對於空軍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指揮調度協調配合,這一切在徐鵬雄的運籌下有條不紊的進行,作爲“軍中三雄”之一徐鵬雄絕非浪得虛名。

來自結合部的戰鬥,不論對於鬼子的阻擊集團還是突擊集團來說,都不亞於晴空霹靂。稍具作戰常識的人都明白這意味着什麼。因此,來自兩個方向的鬼子反擊也格外猛烈。不惜一切代價,在這裡體現的格外充分。華僑軍隊要不惜一切代價,分割鬼子並牢牢釘在那裡。鬼子要不惜一切代價拔掉這顆眼中釘肉中刺。然而雙方的不惜一切代價又有所區別。華僑軍隊所謂的不惜一切代價,更多體現在不惜動用更多來自後世的武器裝備,比如飛機、比如適合傘兵作戰的突擊車、輕型坦克。鬼子們的不惜一切代價,則更多體現在拼命方面。沒辦法,他們在華僑軍隊面前,來自武器方面的優越感已經蕩然無存。失去這種優勢的一方只能靠人的和精神來彌補,這一點千古一理。

兩面作戰,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絕不是一件令人感覺愉快的事情。擁有先進作戰思想、技術和武器的華僑軍隊也同樣如此。瘋狂的鬼子拼命想要把撕裂防線合攏。夜色越來越濃,在照明彈和戰火的掩映下,一波一波的鬼子頂着如雨的炮彈航彈不顧一切的海浪般涌來。一波消失在沙灘上,另一波立刻接踵而來。高強度的作戰迅速消耗着穿插部隊的燃油和彈藥。他們再也不能像剛開始那樣奢侈的使用自己手中的武器。畢竟衝擊和固守是不同的概念。作戰中,傘兵們的高超技藝開始發揮作用。他們人數不多,只有不到四千人,可是他們的作戰能力所體現出的戰鬥力遠遠超出這個數量的步兵。

即便是裝甲作戰羣內號稱步兵精銳的戰士們也不得不佩服。傘兵們真正實現了一兵多能,從普通各式槍械到火炮,從步戰車到坦克,他們操控的嫺熟程度都不得不讓步兵精銳們讚歎。尤其是面對兩面作戰這樣不利的局面,傘兵們那種鎮定自若氣定神閒狀態,更是令步兵精銳們自愧不如。

“傘兵天生就是被包圍的!”這句話深深可在每一名傘兵心中,現在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步兵兄弟。面對鬼子們的進攻,他們總能更充分的發揮手中無奇的威力,總能用最少的彈藥達到最大的殺傷效果。在防禦的時候,經常能夠在紛雜的戰場找到適當的機會,組成數支戰鬥分隊,出現在鬼子最不希望看到他們的地方出現。在協同裝甲部隊進攻的時候,充分協同、利用裝甲屏障和突擊能力殺傷擊潰鬼子。面對這樣一支擁有高超作戰技能用先進的作戰武器和思想武裝起來的精兵,鬼子們只能怪自己倒黴。

然而,不論怎麼說,穿插部隊的數量畢竟還是處於劣勢。每次作戰最爲艱難的時刻,就是失去空中打擊力量掩護的時候。由於,華僑軍隊空中力量的限制,不可能做到無縫銜接。鬼子們也很快掌握了這一點,當空中打擊來臨時,他們一方面分散隱蔽,一方面利用夜色和山林的掩護暗自集結力量,以圖在空軍離開的時候發動迅猛進攻。作爲對應,穿插部隊總是在擁有空中支持的時候,發動****衝鋒,在空軍離開之前,迅速收縮防禦。利用地面火力殺傷遲滯鬼子進攻。在陣地前沿,利用佈雷車快速拋灑佈雷。就這樣在狹長的結合部,敵我雙方陷入無法逃避的輪迴之中。

堅持、堅持!

兩面受敵的戰士們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這兩個字。

傘降旅在旅長陳立大校的率領下,不僅打擊了敵人,更鼓舞了步兵們的士氣。天,在新一輪空中打擊之後亮了。苦戰一夜的敵我雙方不約而同的停下戰鬥,雙方都明白,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平靜,瀰漫的硝煙告訴每一個人,這看似平靜的背後,醞釀着更大的風雨。

爲了配合這次穿插作戰,在穿插部隊發動進攻的時候,濟寧方向華僑軍左右集團共五個師的部隊,峰山方向林楚男的第42軍,分別向自己正面的鬼子發動了牽制性進攻。致使鬼子不敢全力向穿插部隊發動進攻。

與此同時,在濟寧之至峰山的路上,第14摩步師在“捍衛真理組合”的催促下,踏着裝甲作戰羣的腳步拼命向穿插地點疾馳。第14摩步師第28旅1團,作爲整個摩步師的先頭部隊,衝在最前面。太陽升起的時候,他們在穿插部隊的熱切期盼中加入了進來。

第五十五章攻防(二十)

第86章 收官(六)第52章 前輩(一)第416章 準備(七)第168章 衝突(一)第34章 算計(一)第289章 殺戮(七)第92章 風雲(一)第140章 長江(四) (2)第43章 疲兵第254章 怒火(一)第58章 絞殺(二)第179章 逢源(二)第160章 綢繆(七)第269章 孤城(十)第222章 無奈(一)第311章 交易第189章 攻防(一)第152章 名聲(二)第445章 刺痛(三)第78章 呼吸(十六)第451章 終結(三)第23章 思謀(二)第156章 綢繆(三)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86章 收官(六)第314章 暗戰(三)第453章 終結(五)第126章 客人第158章 綢繆(五)第161章 綢繆(八)第332章 南進(八)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65章 呼吸(三)第390章 迴歸(十)第350章 鏖戰(三)第453章 終結(五)第177章 衝突(十)第177章 衝突(十)第140章 長江(四) (2)第233章 西進(六)第312章 暗戰(一)第316章 麻煩(二)第174章 衝突(七)第62章 絞殺(六)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52章 前輩(一)第26章 東線(三)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40章 報復第60章 絞殺(四)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457章 終結(九)第291章 殺戮(九)第233章 西進(六)第290章 殺戮(八)第458章 終結(十)第69章 呼吸(七)第140章 長江(四) (2)第266章 孤城(七)第133章 大師(三)第87章 收官(七)第381章 迴歸(一)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159章 綢繆(六)第143章 虎狼(三)第153章 名聲(三)第323章 家園(二)第369章 叛亂第80章 呼吸(十八)第280章 爆發(一)第253章 戰端(二)第24章 東線(一)第135章 合作第343章 波瀾(一)第246章 遠征(十)第256章 怒火(三)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2章 圍追(二)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343章 波瀾(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20章 諸馬(六)第135章 合作第374章 妥協(二)第265章 孤城(六)第282章 猛料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377章 謀定(三) (1)第165章 綢繆(十二)第171章 衝突(四)第21章 狸貓(二)第231章 西進(四)第94章 風雲(三)第440章 分治(五)第202章 攻防(十四)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5章 算計(二)第368章 難題
第86章 收官(六)第52章 前輩(一)第416章 準備(七)第168章 衝突(一)第34章 算計(一)第289章 殺戮(七)第92章 風雲(一)第140章 長江(四) (2)第43章 疲兵第254章 怒火(一)第58章 絞殺(二)第179章 逢源(二)第160章 綢繆(七)第269章 孤城(十)第222章 無奈(一)第311章 交易第189章 攻防(一)第152章 名聲(二)第445章 刺痛(三)第78章 呼吸(十六)第451章 終結(三)第23章 思謀(二)第156章 綢繆(三)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86章 收官(六)第314章 暗戰(三)第453章 終結(五)第126章 客人第158章 綢繆(五)第161章 綢繆(八)第332章 南進(八)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65章 呼吸(三)第390章 迴歸(十)第350章 鏖戰(三)第453章 終結(五)第177章 衝突(十)第177章 衝突(十)第140章 長江(四) (2)第233章 西進(六)第312章 暗戰(一)第316章 麻煩(二)第174章 衝突(七)第62章 絞殺(六)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52章 前輩(一)第26章 東線(三)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40章 報復第60章 絞殺(四)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457章 終結(九)第291章 殺戮(九)第233章 西進(六)第290章 殺戮(八)第458章 終結(十)第69章 呼吸(七)第140章 長江(四) (2)第266章 孤城(七)第133章 大師(三)第87章 收官(七)第381章 迴歸(一)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159章 綢繆(六)第143章 虎狼(三)第153章 名聲(三)第323章 家園(二)第369章 叛亂第80章 呼吸(十八)第280章 爆發(一)第253章 戰端(二)第24章 東線(一)第135章 合作第343章 波瀾(一)第246章 遠征(十)第256章 怒火(三)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2章 圍追(二)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343章 波瀾(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20章 諸馬(六)第135章 合作第374章 妥協(二)第265章 孤城(六)第282章 猛料第397章 迴歸(十七)第377章 謀定(三) (1)第165章 綢繆(十二)第171章 衝突(四)第21章 狸貓(二)第231章 西進(四)第94章 風雲(三)第440章 分治(五)第202章 攻防(十四)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5章 算計(二)第368章 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