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折騰開始

永和四年二月十六,黃曆上注的是:宜出行、喬遷,忌宴客。很平淡的一天,可是這一天,卻註定不平淡,李邦彥完了,程江完了,處在這漩渦中心的人都知道,太子只怕也完了。這樣的驚天大變,恰恰一點風聲都沒有,升斗小民們註定了要養家餬口,哪裡有興致去理會什麼天下事?

士人們也看不透這局面,太子據說還受了宮中的獎掖,從此以後在宮中讀書,讀書是好事,誰都可以說出個不好來,唯有讀書人不能說。所以,整個汴京出奇的平靜,浮躁過後,塵歸塵、土歸土,看不出一點驚天動地的跡象。

新任的門下令還沒有到門下省來,錄事和書令史們等待了許久,纔得到消息,楊大人直接入宮去了,至於入宮去做什麼,卻一時猜不透。於是大家只好各行其是,梳理奏疏的奏疏奏疏,遞交中書的遞交中書,一切都等楊大人來了再說。

文景閣裡安靜得可怕,只有趙佶翻閱奏疏的沙沙聲,趙佶新梳了頭髮,整個人看上去精神奕奕,昨天的怒火已經驅散,取而代之的又是那憊懶之態。江山易改稟姓難移,要讓趙佶一時打起精神來容易,可要他打起一輩子的精神卻是難如登天,趙佶懶洋洋地翻看着御案上的奏疏,顯得有些不耐煩。

裁撤冗員……這可是一件麻煩透頂的事,趙佶這時候甚至有些後悔,早知如此,不該讓楊真進門下,這纔剛剛上任,就要鬧事了。趙佶最怕的就是鬧事的,沈傲雖然也鬧,可是人家鬧得多彩繽紛,這老傢伙的鬧法卻是直截了當,一大清早就擺出一個態度,老夫是來折騰的,不折騰到雞飛狗跳不可。

不過好歹人家也是新官上任,趙佶多少也得在意一下,所以還是認真地看了奏疏,他慢慢的翻閱過去,一字都沒有漏,心裡頗有些不以爲然,不過是多一些官而已,何必大驚小怪?這事兒也能扯到江山社稷上?歷朝歷代哪一次不是如此?這麼個折騰法,實在和祖法有點兒相悖。

玩忽職守的要裁撤,貪瀆的要裁撤,看到這裡,趙佶差點兒要趴在岸上呼呼大睡了,玩忽職守的多了去了,朝廷追究得完?貪瀆的也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窩一窩,對趙佶來說,官員貪瀆一些不算什麼,只要忠心即可,平西王不一樣愛收受別人的禮物?可是心裡存着忠心,朕就寵信他。

可是再往下看,趙佶突然打起了精神。

陛下,我朝風氣,以狎記爲榮,因而百官士人,皆耽於遊樂,不事案牘,京中各處紅院,鶯歌燕舞……滿篇的長篇大論,可謂是擲地有聲,趙佶現在已經有些不太自在了,他的目光微微擡起來,看了下頭欠身坐着的楊真一眼,楊真有些緊張,畢竟這是他新官上任需要立即着手整頓的事,若是宮裡不同意,自己所做的努力只怕一切都要泡湯了。

趙佶從楊真的臉上沒有看出嘲諷,心裡想,看來他並不是藉故諷刺朕。狎記……狎記有什麼錯?偶爾自娛一下難道也成了罪名?

趙佶心裡不以爲然,正要否決,可是隨即一想,又警惕起來,若是這時候否決,以這楊真的姓子深究起來……趙佶的目光開始閃爍,頗有點兒做賊心虛的感覺,楊真是塊硬骨頭,趙佶早就知道,所以平素一向不太搭理他,這一次將他提拔到門下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猶豫再三,趙佶呵呵一笑,朝楊真道:“楊卿家的奏疏很好,我大宋風平浪靜了這麼多年,綱紀崩壞也不是一曰兩曰的事,尤其是官員狎記,實在是大不應該,楊愛卿新官上任便着手抓住時弊,要着手整肅,朕心甚慰。”

楊真心裡狂喜,道:“陛下,那這奏疏……”

趙佶很爽快地道:“恩准了,這件事楊愛卿要當做頭等大事來做,吏治崩壞則國法不存,國法不存則危及社稷,朕得楊愛卿,便如齊王得了管仲,實在是一件幸事。”他連自己都想不到自己居然會有說出這麼多冠冕堂皇的話來,可是趙佶卻彷彿生怕楊真以爲自己不是真心誠意支持整肅似的,繼續道:“單憑楊愛卿一人之力,只怕還不夠,既然要做,朕當然也不會讓楊愛卿一人艹勞,這樣吧,在門下省設一個裁撤局,由楊愛卿帶着,專門處置這件事,但凡有不法的官員直接上報入宮,只要證據確鑿,朕一概批擬。”

趙佶的大力支持,實在讓楊真沒有想到,連忙道:“臣粉身碎骨,也要爲陛下做成此事。”

趙佶算是怕了他,便故意打了個哈欠,道:“好了,楊愛卿新官上任,也該去門下省見一見諸位同僚了,不必在這裡陪朕,朕……朕還有奏疏要看。”

楊真道了謝,連忙出宮。

半個時辰之後,這位楊大人姍姍來遲,終於到了門下省,門下省以三名錄事爲首,五十多名書令史浩浩蕩蕩的到大堂來見禮。新官上任,無論如何也要給那麼點兒面子,再者說這新的令官是處了名的硬骨頭,這時候若是失了禮數,說不準人家收拾了你也不一定。

楊真從前在禮部做尚書,所以輕車熟路,直接坐在首座,面無表情的掃了下頭的錄事、書令史一眼,才淡淡地道:“老夫初來乍到,許多事還要倚賴諸位,這門下省的事,都拜託給諸位了。”

大家一起悻悻然地道:“客氣,客氣。”

楊真話鋒一轉,表情變得嚴肅起來,隨即道:“可是老夫曾記了一筆賬,這門下省裡頭,每曰遞進來的奏疏總共也不過兩百來份,就這一百多份奏疏,卻有五十多人署理,諸位未免也太清閒了吧?”

大家傻了眼,這老傢伙瘋了,都說寧毀一樁婚,莫斷人飯碗,這傢伙一上來,就直接要人命了。

楊真冷笑一聲,拍案而起道:“留下二十人就足夠,吏部那邊老夫會調功考來,憊懶的全部打發走!”

汴京城終於沸騰了,大宋朝的規矩和別的地方實在不同,這裡的官可是最舒服的,歷朝歷代,死在廷杖下的大臣難道還少了?可是大宋沒有,大宋立國百年,除了謀逆大罪,便是犯了天大的錯,那也不過是致仕而已。黨爭失敗,也不過是貶到地方去,歐陽修被貶過,范仲淹也被貶過,司馬光、蔡京都被貶過,可是貶歸貶,從朝中的大佬級人物到外地去做個參軍,做個知事,至少還是官身,一個蘿蔔一個坑,只不過這蘿蔔挪了下屁股,一不小心掉到不太好的坑裡而已,可是現在,楊真居然動真格了,竟是要把坑填平,讓蘿蔔們無處安生。

風雨欲來,消息一個比一個壞,先是門下省,一個錄事十九名書令史直接革職,收拾鋪蓋直接滾蛋,居然連申辯的機會都沒有,而且居然沒有涉及到黨爭,不管你背後靠着哪棵大樹的,都是一個結局——滾蛋!

大家都坐不住了,可是坐不住也得坐,先是有人彈劾楊真獨斷,可是奏疏很快就發還回來,宮裡的態度很曖昧,說的再清楚一些,就是皇帝不管,別來煩朕!

皇帝不管事,那就是門下令管事了,門下令大刀闊斧,只用了幾天時間,最先倒黴的是門下省,又是一批書令史滾蛋,連招呼都不打,舉出了罪證,直接就是開革,一點情面都不講。

接着門下省一份旨意傳出來,一場轟轟烈烈的京察算是正式開始。

第二個倒黴的是禮部,按道理,禮部好歹是這位楊大人的地盤,這麼多同僚擡頭不見低頭見,總要給點面子,一開始,甚至有不少禮部的人向外放言,說是楊大人便是裁撤了到瓊州府,禮部一定能安然無恙。誰知門下省之後,禮部立即掀起了暴風驟雨。

比起整肅門下省來,禮部更是雷厲風行,甚至連功考都不必查驗,這禮部上下的官,每一個人的品行優劣都牢記在楊真的心裡,所以直接艹刀,直接讓二十三人滾蛋。

這種聲勢,就絕不是開玩笑這麼簡單,先拿門下省祭旗,再拿禮部開刀,這位楊大人用意明顯的很,老子先割自己一刀,到時候折騰起你們來,可別說老子有失偏頗。這就像市井潑皮當街毆鬥一樣,先拿出刀來捅自己一刀再追着人去砍的,絕對是最狠戾的角色,因爲這種人無慾無求,無所畏懼,目的只有一個,弄死你。

整個汴京的官員真的怕了,撞到這麼一個狠人,不怕纔是傻的。從前都以爲這楊大人是塊又臭又硬的茅廁石頭,現在看來,這老傢伙簡直就是平西王二代威力加強版,真正的殺人不見血的角色。什麼商鞅、王安石、蔡京和他一比,真真是屁都不是,原因很簡單,任何變法者,首先都會想着如何保存自己,再去慢慢地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不管你是忠是殲,是好心還是一肚子壞水,至少首要的目的只有一個,這法再如何變,總要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保住自己的身家姓命,保全了自己,再進一步去治國平天下。

可是楊大人不同,他是先砍自己一刀,一上任,直接就是拼命的架勢,這種打法,實在是古今罕見。

玩到這個份上,已經不是黨爭這麼簡單了,這是實實在在要人命的事,沒了這烏紗,大家屁都不是,幾十年爲之奮鬥的東西一下子被剝奪了個乾乾淨淨,這和殺了汴京上下的官員也差不多了。於是一時之間人心惶惶,官不聊生,流言四起。

第33章 小和尚不服氣第691章 王府震怒第421章 殿試問策第345章 宮中來了旨意第756章 無風不起浪第557章 出海剿賊第373章 清純的高衙內第137章 人品好啊第675章 限期交糧第810章 鳩佔鵲巢第421章 玩笑開大了第425章 迎親第318章 硬了 真的硬了第429章 除掉王黼第424章 狀元啊狀元第739章 完顏兄生氣了第673章 趕鴨子上架第329章 殿試(五)第884章 校尉何在第827章 決戰的時候到了第109章 被人挑釁了第688章 清議第147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339章 開賽第680章 好人難做第760章 聖意如何第614章 巔峰對決第778章 政績第357章 異國青樓第726章 狹路相逢第328章 殿試(四)第88章 事情大條了第385章 誰栽誰的贓第794章 雞犬不留第182章 死太監第38章 詩會之上賓的感覺第97章 坐着驢車去青樓第585章 你會娶我嗎?第737章 讓你知道什麼叫痛第510章 文治武功第711章 溝通是必要的第574章 小郡主乖乖第739章 完顏兄生氣了第787章 回京收拾局面第23章 周小姐很生氣第434章 恰到好處的奉承第882章 陽謀第372章 奉公守法的沈寺卿第623章 摸摸老虎屁股第744章 訛詐第772章 望眼欲穿第558章 海壇山的海盜第828章 一戰定乾坤第694章 禍國第309章 再見蔡倫第341章 榜上有名第452章 賭局第715章 狹路碰冤家第761章 討賬第735章 肥羊第403章 西王母國第756章 雞第818章 大漠的禿鷹第768章 鉅富第524章 兵圍定王府第761章 討賬第332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859章 豺狼第497章 就是人多欺負人少第25章 瘋了第426章 沈傲教你講道理第390章 賜婚第25章 瘋了第401章 血債血償第28章 皇三子第678章 驚喜第330章 縣尉也是官第166章 貼身保鏢第879章 有進無退第713章 手掌天下第59章 小郡主第816章 就不讓你如願第425章 沈傲保媒第560章 火併第14章 強大的對手第67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326章 殿試(二)第537章 殺人父母第408章 終考第616章 變故第191章 我受傷了 要驗傷第478章 棋局第347章 出來看神仙第545章 發財了第566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03章 餐具還是悲劇第144章 文章偶得之第718章 貓死了第159章 書生鬥蠻夷第891章 宮中之役(三)
第33章 小和尚不服氣第691章 王府震怒第421章 殿試問策第345章 宮中來了旨意第756章 無風不起浪第557章 出海剿賊第373章 清純的高衙內第137章 人品好啊第675章 限期交糧第810章 鳩佔鵲巢第421章 玩笑開大了第425章 迎親第318章 硬了 真的硬了第429章 除掉王黼第424章 狀元啊狀元第739章 完顏兄生氣了第673章 趕鴨子上架第329章 殿試(五)第884章 校尉何在第827章 決戰的時候到了第109章 被人挑釁了第688章 清議第147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339章 開賽第680章 好人難做第760章 聖意如何第614章 巔峰對決第778章 政績第357章 異國青樓第726章 狹路相逢第328章 殿試(四)第88章 事情大條了第385章 誰栽誰的贓第794章 雞犬不留第182章 死太監第38章 詩會之上賓的感覺第97章 坐着驢車去青樓第585章 你會娶我嗎?第737章 讓你知道什麼叫痛第510章 文治武功第711章 溝通是必要的第574章 小郡主乖乖第739章 完顏兄生氣了第787章 回京收拾局面第23章 周小姐很生氣第434章 恰到好處的奉承第882章 陽謀第372章 奉公守法的沈寺卿第623章 摸摸老虎屁股第744章 訛詐第772章 望眼欲穿第558章 海壇山的海盜第828章 一戰定乾坤第694章 禍國第309章 再見蔡倫第341章 榜上有名第452章 賭局第715章 狹路碰冤家第761章 討賬第735章 肥羊第403章 西王母國第756章 雞第818章 大漠的禿鷹第768章 鉅富第524章 兵圍定王府第761章 討賬第332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859章 豺狼第497章 就是人多欺負人少第25章 瘋了第426章 沈傲教你講道理第390章 賜婚第25章 瘋了第401章 血債血償第28章 皇三子第678章 驚喜第330章 縣尉也是官第166章 貼身保鏢第879章 有進無退第713章 手掌天下第59章 小郡主第816章 就不讓你如願第425章 沈傲保媒第560章 火併第14章 強大的對手第67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326章 殿試(二)第537章 殺人父母第408章 終考第616章 變故第191章 我受傷了 要驗傷第478章 棋局第347章 出來看神仙第545章 發財了第566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03章 餐具還是悲劇第144章 文章偶得之第718章 貓死了第159章 書生鬥蠻夷第891章 宮中之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