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1)

唐僧師徒路阻獅駝嶺是西天取經路上難度係數最高的災劫。最終,還是如來他老人家親自出馬才化解了這一場危機。這一劫也是全書的收官之作,讀書至此當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之感。自此而後,全書情節進入了尾聲佈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獅駝嶺之役吧!

這一年秋天,唐僧師徒來到了獅駝嶺。過嶺之前,就有一老者前來送信,說獅駝嶺妖魔橫行,取經隊伍不宜前行。山嶺上陡然出現了一個熱心老丈人,悟空一開始還沒在意,原來他就是太白金星李長庚。走了幾個月的康莊大道,悟空的警惕性有所鬆懈了。對於山坡上的這個老人,悟空竟然沒有利用他的火眼金睛事先檢索一遍,以防不測。幸虧這不是一個別有用心的下界精靈,否則悟空又要叫苦連天了。李長庚親自來送信,可見取經人當真是遇到不可小覷的難題了。李長庚的到來,顯示了玉帝對於取經隊伍的關注和愛護。這一關非同小可,取經隊伍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沉重應付,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輕心!但是,爲何不見取經大業的總負責人觀音菩薩來此報信?獅駝嶺的對頭是如此之強大,觀音菩薩不可能一點表示都沒有吧。此事暫且跳過不提。然而,對於眼前的這一關,悟空並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有點漫不經心了。當然,悟空此時還不知道他所面臨的對手究竟是誰呢!所以,悟空有此態度並不足怪。他還不知道,這一次他所遭遇的是取經以來甚至是他有生以來所遇到的最厲害的對手。

【公公道:“那妖精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一紙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四海龍曾與他爲友,八洞仙常與他作會。十地閻君以兄弟相稱,社令、城隍以賓朋相愛。”】

由此看來,這夥妖精不但交遊廣闊,人脈資源極其豐富,而且還地位尊崇,令人敬畏。由李長庚的這一番描述足見妖精的能耐極大,手段極高。否則,妖精又豈會有如此的派頭!悟空聽了此話的反應,不過是哈哈大笑而已。因爲,悟空認爲自己也完全具備妖精的這些人脈關係,妖精不過如此!其實,他哪裡知道自己的這些人脈關係盡是些水分。他的那些面子工程又豈能與這妖精的市場能耐相提並論?悟空一味地胡纏亂攪,把個太白金星氣得一語不發。還是唐僧心裡不踏實,又吩咐八戒前去打探。八戒打探完畢,着實受了驚嚇,一邊要出恭,一邊又要逃命。最後,還是悟空力排衆議,堅持前行。當然,沙僧也是支持悟空的。

一路走來,悟空也頗有幾分過山打妖怪的經驗。於是,他立即要去查探敵情。只有摸清了敵情,方能制定出適合的對敵鬥爭方案。他跳上雲端,仔細搜索,竟一無所獲。正在猜測彷徨之際,一個巡山小妖“小鑽風”進入了悟空的視野。悟空立即抓住時機,上前查探。【只見那小妖走上大路,敲着梆,搖着鈴,口裡作念道:“我等尋山的,各人要謹慎提防孫行者:他會變蒼蠅!”行者聞言,暗自驚疑道:“這廝看見我了;若未看見,怎麼就知我的名字,又知我會變蒼蠅!……”原來那小妖也不曾見他,只是那魔頭不知怎麼就吩咐他這話,卻是個謠言,着他這等胡念。】悟空會變蒼蠅,常常變蒼蠅。小妖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哪裡是什麼謠言?這麼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那魔頭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看來他對悟空一路上翻山越嶺過關斬將的情況瞭如指掌。既然如此,就難怪悟空會會錯意了。悟空以爲小妖精看見他了,爲了進一步查實敵情,悟空決定冒充小妖以圖從小鑽風口中詐取風訊。

悟空詐過很多小妖精,平頂山的也好,麒麟山的也好,但是卻從來也沒見過像小鑽風這樣謹慎的巡山小妖。一見面,小鑽風就說悟空變的這個小妖精不是自家人。這個獅駝嶺有將近四萬七八千的小妖精,悟空沒想到這個小鑽風竟然還個個面熟。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那小妖道:“你剛纔是個尖嘴,怎麼揉一揉就不尖了?疑惑人子!大不好認!不是我一家的!少會,少會!可疑,可疑!我那大王家法甚嚴,燒火的只管燒火,巡山的只管巡山,終不然教你燒火,又教你來巡山?”】此處可見,獅駝嶺不僅行事謹慎,而且還頗具法度,與一般的山野勢力有着天壤之別。【行者還着禮笑道:“怪便不怪你,只是一件:見面錢卻要哩。

每人拿出五兩來罷。”】悟空憑着從平頂山巡山小妖那得知的黑道鄉風,學野妖精還學得有模有樣。小鑽風斗不過悟空,把自己所知道的獅駝嶺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訴了悟空。原來獅駝嶺有三位大王:大大王神通廣大,曾大鬧天宮,口吞十萬天兵;二大王鼻似蛟龍,可以折鐵斷銅;三大王雲程萬里,摶風運海,振北圖南,並非凡間之物。悟空對這三個大王的這些名號一點也不感冒,還沒交手,說不上誰怕誰。讓悟空稍有懼意的還是三大王的法寶“陰陽二氣瓶”。悟空多年來的戰場經驗告訴他,法寶威力巨大,往往不可戰勝。一路上,悟空已經吃夠了各類妖精所持法寶的苦頭。“陰陽二氣瓶”是個什麼法寶?這不得不讓悟空心有所懼。

【小鑽風道:“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裡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里遠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乾淨,因此上奪了他的江山,如今盡是些妖怪。不知那一年打聽得東土唐朝差一個僧人去西天取經,說那唐僧乃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塊肉,就延壽長生不老;只因怕他一個徒弟孫行者十分利害,自家一個難爲,徑來此處與我這兩個大王結爲兄弟,合意同心,打夥兒捉那個唐僧也。”】

以上是小鑽風臨死前的一席話。這番話內容豐富,須得仔細揣摩。

首先,此處提到大大王和二大王久住獅駝嶺獅駝洞,那麼他們在獅駝洞究竟住了多久呢?按照後來文殊菩薩的說法應該是所謂的“七日”。這個“七日”究竟是指多久呢?很顯然,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一個星期。佛祖曾言,他這極樂場中一如天庭不計年月。世人皆知天上一天就是人間一年,那麼如來的極樂之境到底是屬於天上還是屬於人間呢?【如來道:“菩薩之獸,下山多少時了?”文殊道:“七日了。”如來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不知在那廂傷了多少生靈,快隨我收他去。”】如來的碼頭就是不一樣,看起來既不似屬於天上,也不似屬於人間。他那裡的這個“七日”竟然相當於人間的“幾千年”了。這太難以令人置信了!如來的這句話一定有問題。“真假美猴王”案發之前,沙僧曾到觀音菩薩處狀告悟空“十惡造反”之罪,並要與悟空動手見高低。是菩薩攔住沙僧,【道:“悟淨,不要賴人。悟空到此,今已四日。我更不曾放他回去,他那裡有另請唐僧,自去取經之意?”】當時,悟空在菩薩處呆了四日了。

如果按照如來的說法,凡間豈不是已經過去好幾千年了?那唐僧不知道已經投胎多少次了,還取什麼經啊?如來的大雷音寺在西牛賀洲,而西牛賀洲明明就是人間的四大洲部之一,按理應當遵循天上一天就是人間一年的鐵律。但是如來的佛境畢竟不是人間。他的大雷音寺高懸靈山之巔,聳雲入天,當屬天庭地界。從後來唐僧師徒上靈山入大雷音寺的過程來看,靈山不過登天之梯罷了,那天人分界之處就在凌雲渡。因此,大雷音寺的時空觀應與天庭一致。但是,如來爲什麼要說【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這樣的大話呢?因爲如來這話不是說給別人聽的,而是說給文殊普賢二位尊者聽的。爲什麼?因爲文殊普賢在這裡沒有說真話。這二位口稱二獸下山已有七日,在大雷音寺他二人這麼講就意味着青獅白象下山已有七年了。其實,青獅真正下山的時間是五百年前。從小鑽風的話中可以看出來,這個青獅大鬧天宮是因爲王母娘娘沒有邀請他參加五百年前的那一次“蟠桃大會”。青獅能做出這一番舉動,可見青獅當時的身份不可能是菩薩的坐騎,否則矛盾太過白熱化了。論情論理,推斷青獅當時的身份應爲獅駝嶺山大王則更爲合適。

山大王大鬧天宮並不奇怪,就像悟空當年一樣。當然,這個山大王的身份只是一層遮羞布,並不是真的要以此來掩飾青獅的身份。青獅大鬧天宮之後根本就沒有回過五臺山,而是受文殊菩薩之命留在了獅駝嶺。青獅這一有去無回的舉動違背瞭如來的佛旨。所以,文殊菩薩在這裡撒了謊。不過,那個白象倒有可能是七年之前下山的。文殊菩薩當着佛祖的面竟然撒謊,意圖掩蓋自己的心機。如來沒有當面揭穿,只回他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其言下之意就是,你文殊菩薩的這個七日好長啊,大概有幾千年呢!這一句既是挖苦,也是警告。否則,如來爲什麼不詢問二位菩薩之獸下界的緣由呢?直到青獅白象被降伏了,二位尊者也沒拿出個什麼像樣的解釋來。青獅白象下界給取經隊伍製造了這麼大一個難題,如來卻沒有追究。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爲如來對這兩位菩薩的一舉一動早已瞭如指掌,只是現在還不到清算他們的時候。如來一開始的那一句【“菩薩之獸,下山多少時了”】分明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試探,可惜的是文殊菩薩真的就接瞭如來一句【“七日了”】,拿出一副“隔壁李四不曾偷”的架勢來。面對如來的警告,二位尊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了計較,遂與如來同去降妖。

其次,大鵬爲什麼在幾年之前跑來和青獅白象結盟要對付唐僧呢?他真的是爲了唐僧肉嗎?雖然大鵬雕早就知道盂蘭會上的盛宴別有玄機,但是他一直也沒弄清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取經隊伍一上路,金蟬子之肉可以長生不老的消息就流傳開了。大鵬雕聞及此事,恍然大悟。但是,大鵬雕對取經一事非常不解,所以他想一探究竟。取經隊伍一路走來也歷經了千難萬險,只可惜大鵬雕由於政治鬥爭經驗不足,空有一腔熱情,費盡了心機也未能從中勘破取經的真諦。凡是如來贊成的我們就堅決反對!凡是如來反對的我們就堅決贊成!報效無門,空有一腔熱血的金翅大鵬雕左得太厲害了。大鵬雕身懷絕技,一腔赤誠,卻只見山河破碎、金甌殘缺,身心俱裂。對於如來的“婦人”政治,大鵬雕痛心疾首。嘆只嘆,自己鬥不過如來。於是,大鵬雕鑽進了牛角尖。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滅瞭如來的取經大業,滅了金蟬子。讓如來見鬼去吧!大鵬雕下了決心。殺唐僧,大鵬雕不是爲了唐僧肉,而是因爲如來。

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102章 英雄逐鹿 (1)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103章 英雄逐鹿 (2)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104章 英雄逐鹿 (3)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43章 平頂山大捷第53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2)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4章 神仙,還是妖怪? (1)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30章 八十一難何其難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63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2)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104章 英雄逐鹿 (3)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54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1)
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102章 英雄逐鹿 (1)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103章 英雄逐鹿 (2)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104章 英雄逐鹿 (3)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43章 平頂山大捷第53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2)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4章 神仙,還是妖怪? (1)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30章 八十一難何其難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63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2)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104章 英雄逐鹿 (3)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54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