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

三月初一,一身戎裝的陶升站在鉅鹿太守府院內,神色緊張,舉止頗爲拘束。

在張燕之戰後,李澈沒有卸磨殺驢,而是向盧植保舉了陶升一個別部司馬的位置,位置不高,但陶升也算是由黑轉白,洗脫了賊寇身份。

但陶升很清楚自己底子不乾淨,做過小吏的他也明白官場上的兇險,若沒有靠山,自己遲早要玩完。

而最近的靠山正是有着“戰友”情的李明遠,陶司馬很是上道,將自己的部屬一股腦的扔給了韓浩,然後清閒的當起了光桿司令,不問世事。

李澈也對他的行爲很滿意,經常遣人問候,在李澈的幕僚會議中陶升也有一席之地。

但正常情況下李澈卻極少單獨召見陶升,彷彿忘了有這麼個人,今日突然喚他前來,陶升心裡難免有些犯嘀咕。

“陶司馬,老師請您入內一敘。”一身白衣的少年從堂內走了出來,很有禮數的邀請道。

陶升不敢怠慢,他知道這人是誰,冀州長史荀攸之子荀緝,也是李澈的學生,算是冀州最上層的官二代了。

但他並不怎麼通曉禮節,慌亂中只能是抱拳道:“有勞荀小公子了。”

荀緝也是微笑着抱拳回禮,沒有絲毫介意的表情。

陶升心裡暗暗羨慕起這些世家子的風度,再想想自家的熊孩子,陶司馬突然感覺有些手癢。

胡思亂想中陶升進了內堂,看見李澈正在低頭批改公文,他也不敢出聲打攪,只是垂手立於堂中等候。

好在不過片刻,李澈便擡頭道:“陶司馬不必這般拘束,請坐吧。”

“多謝府君。”看見李澈的態度不錯,陶升擦了擦頭上的汗珠,心裡算是有了些底。

待陶升坐下,李澈笑問道:“前段時間事務繁忙,倒是有些慢待了陶司馬,不知陶司馬在鉅鹿過的可還好?”

陶升連忙道:“有勞府君掛念,卑職在鉅鹿一切都好。”

“如此甚好啊,陶司馬是擊破張燕的功臣,若是受到慢待,那本官也是無顏爲一郡太守了。”

陶升慌忙道:“卑職從賊日久,罪孽深重。蒙府君不棄,能再爲朝廷效力是卑職之榮幸。如何會有不適?”

若說不適自然是有的,但陶升對李澈確實是感激居多。張燕敗逃,他曾經的同行們個個朝不保夕,想接受招安都沒門路。

而他如今雖然是光桿司令,但由於李澈的原因,至少明面上沒人會爲難他,太守府的吏員們見到他也會恭稱一聲陶司馬,日子過的還算逍遙快活。

這也與他素來謹小慎微,輕易不得罪人的處事態度有關。他此生做的最狂的兩件事,一是揭竿造反,自號“平漢將軍”,二便是把賭注壓在李澈身上賭了一把大的。

比起當年爲內黃縣小吏時的謹小慎微,如今的生活已經很讓陶升滿意了。

李澈擺擺手道:“你昔日種種,盧中郎將必然是瞭然於胸的,既然他沒有追究,那你也不必如此介懷。”

“盧中郎將都是看在府君顏面上纔對卑職網開一面,府君恩情卑職不敢忘懷。”

李澈頭疼的揉了揉眉頭,本是想拉近關係的問候兩句,結果忘了這廝素來膽小的性子,這般扯下去真就沒完沒了了。

李澈索性直奔主題道:“今日喚你前來,是有一事相詢。”

“府君請講,能爲府君效力,是卑職的榮幸。”

“你往日聚衆於內黃,縱橫於魏郡,想來對於毒頗有了解?”

陶升怔了下,有些不明白李澈爲什麼會提到這事,但很快反應過來點頭道:“不敢欺瞞府君,卑職當年狗膽包天,確實在魏郡犯下不少過錯。

而於渠……校尉,當年是魏郡最大的一支亂軍,我等自然要拜會過於校尉,纔能有底氣與官府周旋。”

“那想來對於於毒部下,你也是頗有了解的?”

陶升隱隱有所悟的點頭道:“大多在一起吃過酒,不算親近,但確有幾分交情。”

“若要分化瓦解其部屬,將其打亂重新成軍,你可有良策?”

陶升愣了下,低頭沉吟了許久,道:“回稟府君,於校尉所部雖然兵多將廣,但其中確實龍蛇混雜,派系衆多,若要分化瓦解當是不難。

例如其幕僚朱明,一個不得志的落魄讀書人,投靠於毒的目的就是爲了黑山軍舉孝廉的名額。若府君許以官身,他必然唯府君之命是從。”

李澈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和劉備那邊的消息差不多,他笑道:“既如此,想來讓陶司馬管轄一部分於毒部屬,也是沒什麼問題了?”

陶升頓時一驚,第一反應卻是李澈在試探他,連忙伏地請罪道:“還請府君收回成命,卑職有從賊之過,萬不敢再貪兵戈之利。”

李澈站起身,走到他身邊扶起來道:“陶君不必如此驚慌,本官並非假言試探,你我於鉅鹿縣城並肩作戰,可謂生死之交,難道還不清楚本官爲人?

陶君是可塑之才,若是這般埋沒未免可惜了。而昨日鄴城來信,使君將於毒所部拆解,分出五千人交予鉅鹿。本官左思右想,唯有陶君能夠儘快將這批人整訓完成,才喚你前來啊。

願陶君能夠盡展所長,澈也希望將來還能與陶君並肩作戰。出身賊寇又如何?本朝中興名將朗陵侯倒是與陶君頗爲相像,初爲亭長,後從綠林,再投世祖,南征北戰平定蜀地,雲臺之上有名號,何等風光?陶君將來未必不能如此。”

朗陵侯臧宮,字君翁,雲臺二十八將之壁水獐,堪稱東漢時代的偶像級人物。

李澈說的慷慨激昂,而陶升卻只是放下心來,基本確定李澈並不是試探他,至於雲臺二十八將?那是天上星宿下凡,陶升卻是萬萬不敢妄想的。

“若府君不棄,卑職……願意一試。”

李澈笑着拍了拍陶升的肩膀道:“好!有陶君之助,相信那五千人很快就能爲我所用。”

陶升小心翼翼的問道:“這五千人府君是有急用?”

“陶君難道不覺得,常山那位盤踞的太久了嗎?”

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劉表(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五章 黨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三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章 趙王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師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八十章 宗室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十三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遊說(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一章 初見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關中(五)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二百三十五章 廢立(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定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四百零二章 關靖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十章 憤怒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三百零四章 河南之變(上)第八十章 宗室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八章 袁公路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三百二十章 末路(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
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劉表(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五章 黨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三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章 趙王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師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八十章 宗室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十三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遊說(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一章 初見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關中(五)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二百三十五章 廢立(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定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四百零二章 關靖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十章 憤怒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三百零四章 河南之變(上)第八十章 宗室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八章 袁公路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三百二十章 末路(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