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退婚誠意

魅族的密地?

英親王不解地看着英親王妃,“什麼魅族的密地?”

“信函上是這麼說,但也沒具體的說清楚,給你看看吧。”英親王妃將信函遞給了英親王。

英親王接過信函,只見信函很簡短,只簡略地敘述了李沐清追到了謝芳華,但又被她甩開獨自離開了,他追查之下,找到了秦錚的蹤跡,就在魅族的密地,只不過他不懂魅族淵識,破解不了密地,進不去。據他揣測,秦錚是被困在了密地裡,他正在想辦法進入密地。

英親王看吧信函後,皺眉,“這信函上也沒說魅族的密地在哪兒啊?”

“李家小子應該是怕信函落入外人手中,以免此事泄露,引起別有用心者齪語。”英親王妃嘆了口氣,“我兒子的本事我比誰都清楚,更何況吉人自有天相。”

英親王放下信函,嘆了口氣,對外問,“喜順,那送信的人可走了?”

“送信的人已經離開了,老奴說等王妃回信,那人說他家公子吩咐了,王妃得到信息就好,不必回信了。”喜順在門外道。

Wшw ◆ttκд n ◆c○

英親王點點頭,“既然如此,你下去吧。”

喜順退了下去。

英親王妃轉頭看向英親王,“聽說華丫頭爲了黑紫草,身受重傷,昏迷不醒?”

“據傳來的消息是這樣,如今在臨安城。”英親王點頭。

“憐兒恰巧被謝雲繼所救,福大命大,不知道如今怎麼樣了。”英親王妃咬脣,對英親王道,“王爺,我想去一趟臨安城。”

“嗯?”英親王看着她。

“我不放心這兩個孩子,想去看華丫頭和憐兒。”英親王妃道。

“不行!”英親王搖頭,“臨安城距離京城可不是小距離,八百里路遙,一路上萬一遇到危險,你讓本王怎麼活?”

英親王妃嗔了英親王一眼,“都多大年歲了,王爺還說這等話?我帶着護衛,八百里算什麼?日夜兼程,兩日夜總能到了。”

“那也不行,我不放心。”英親王搖頭。

“裕謙王弟媳從嶺南一路來京城,不是照樣來了?”英親王妃不滿,“她都能行,我如何不行?臨安城比起嶺南,不足三分遠。”

“來了是來了,可是不是把孩子給弄丟了?”英親王瞪眼。

“孩子真丟了嗎?”英親王妃看着英親王,“你又不是不知,我那日衝去裕謙王府,弟媳在做什麼?若是孩子真丟了,她還能有那等閒心做別的事兒?豈不是日日以淚洗面?王弟焉能饒得了她?如今你再看裕謙王府,孩子還是沒找到吧?還不是什麼事兒都沒有?”

英親王一噎,“那也不行。”

英親王妃微惱,“你不能出京去看孩子,我還不能出京?日日困在這京城,擔心得寢食難安,難過死了。”

“如今南秦上下,明裡暗裡,混沌一片。更何況,漠北邊境還要興兵,秦錚所在魅族密地,不知在何處,憐兒傷重不輕,險些丟了性命。內憂外患之際,我已經焦頭爛額,兩個孩子我管不了,你就別再讓我操心了。”英親王拍拍英親王妃。

英親王妃本來還想再執拗,但見英親王鬢角的白髮,只能作罷,“好啦,我依你不去就是了。”

“你聽我的最好不過。”英親王面色緩和地露出笑意。

英親王妃憂心地嘆息,“如今太子在臨安城,華丫頭也在臨安城,錚兒不在臨安城,謝墨含又去了漠北,我怕……”

“你是怕太子和華丫頭?”英親王聞言笑意收起。

“是啊。”英親王妃點頭,“太子本來就對華丫頭傾慕,若不是錚兒力爭,當初不一定能娶到。如今又再不是夫妻,難保太子不會……”

“怎麼可能?華丫頭畢竟是已嫁人婦,太子怎可娶被休棄的人爲太子妃?儲君之妻,將來可是一國之母。”英親王搖頭,“你想多了。”

“太子是我們看着長大的,他的性情看着表面規規矩矩,其實骨子裡和錚兒一樣,不羈世俗,全憑喜好。若他真一心求娶,誰又能攔住得了他?”英親王妃道。

“既是儲君,就該明白儲君身上肩負的責任,豈能胡鬧?”英親王微怒,“更何況,堂兄弟之妻,焉能再娶?”

英親王妃有些無言,“自古以來,也不是沒有先例,子繼父業、父納子妃,都能如此,更何況兄弟之妻再娶?”

“你……”這回輪到英親王無言,惱怒地看着英親王妃。

英親王妃看着他,“我又沒說錯。”

英親王無奈,“你是沒說錯,但……”他轉過頭,深深無奈地,“若是真被你說中,你就算去了臨安城,又能阻止得了什麼?”

“我去攪個天翻地覆。”英親王妃道,“就不信阻攔不住。”

“臨安城剛脫離險境,你還是不要去胡鬧得好,更何況,如今只是你的猜測,做不得準。”英親王想了想,“就算是太子有此心,還要看華丫頭是否同意。就算華丫頭……同意,還要官媒文書,三媒六聘,太子總要先退了右相府的婚事兒,就算不退婚事兒,拿個側室……”

“華丫頭豈能給他做側室?”英親王妃打斷英親王的話。

“也對!”英親王住了口。

英親王妃煩悶地道,“罷了,罷了,不與你說這個了,也不要多想了,越想我越急。還不如不想。”

“是了,孩子們的事兒,自己解決去吧,你我急來急去,有什麼用?”英親王揉揉眉心。

英親王妃不再言語。

英親王府爲此事煩惱之際,皇后的鳳鸞宮也正在談論此事。

皇后面色憂衝,對如意詢問,“據說臨安城百姓叩謝太子救了臨安城時,太子竟然不居功,將功勞推給了謝芳華一個女子?鈺兒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娘娘,據說黑紫草本來就是芳華小姐找到的,因找黑紫草,她還受了重傷,知曉內情的人大有人在,太子纔不好居功。”如意道。

“我看不盡然。”皇后搖頭,“太子對謝芳華怕是還有其心。”

如意一驚,“娘娘是說太子他還想……”

皇后點點頭。

“可是芳華小姐總歸也是嫁過了英親王府的錚小王爺,咱們太子怎可……”如意小心地道。

皇后嘆了口氣,“救了臨安城十幾萬百姓,居功甚大,太子若是一心想求娶,就算她嫁過英親王府,是被休棄之人,別人也說不出什麼反對來。比起名利私節,家國纔是大事兒。”

如意點點頭,“那怎麼辦啊?您是不喜歡芳華小姐嗎?”

“以前我是不甚喜歡,但是我兒子喜歡,我還有什麼喜歡不喜歡的。”皇后搖搖頭,“如今多事之秋,南秦內外動盪,只要他能穩穩當當地坐上皇位,我就別無所求了。”

如意垂下頭,不再說話。

同一時間,右相府也在談論此事。

右相夫人向來喜好禮佛,端莊淡靜,將右相府內院整治得整整齊齊,十分規矩,污穢的事兒不會拿到明面上來,也不會總是拿內院的小事兒去煩右相,所以,多年來,夫妻和睦,相敬如賓。

如今,太子在臨安城治水救瘟疫,謝芳華在臨安城十幾萬百姓危難之際找到黑紫草,成爲了臨安城的救世主活菩薩,受到臨安城甚至天下百姓的一致讚揚,天下只知太子和忠勇侯府的芳華小姐,言論紛紛,將太子和芳華小姐放在一起來說。似乎從不知右相府的李如碧小姐是太子的未婚妻,更似乎忘記了謝芳華被休棄的告示傳遍了整個南秦。

如今這般的行事,一直禮佛淡靜的右相夫人終於坐不住了。

待右相下朝回府去了書房後,她便立即衝去了書房。

右相正在和府中幕僚議事,聽到夫人來見,對幕僚擺擺手,幕僚避去了後廂,請夫人進了書房。

右相夫人進了書房後,對右相道,“可是打擾了老爺議事?”

“無礙!”右相擺擺手,“你急匆匆趕來,所爲何事?”

右相夫人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太子和謝芳華在臨安城的事兒你定然知道了,我怕……”

“原來是爲了這事兒。”右相嘆了口氣,“我早就與你說過了,碧兒無心太子,太子亦無心碧兒,太子早在皇上聖旨賜婚下達後,與我單獨言明不會娶她,所以,對於碧兒和太子的婚事兒,你還是不要想了。”

“就算太子不娶碧兒,可是如今臨安城的消息傳出來,外面定然會沸沸揚揚?讓人如何看我家碧兒?太子不羈世俗,總不能耽擱了我們女兒。”右相夫人鮮有的氣惱,“既然無意,太子爲何當初應承婚事兒?爲和不找皇上乾脆退婚?”

“當時是皇上一意孤行,太子受掣肘,只能應下了婚事兒。如今……”右相從桌案上拿出一封信箋。“我這不是已經收到了太子的退婚信函?”

“退婚信函?”右相夫人一怔。

“正是退婚信函,是太子附在八百里加急文書裡,一同送進京來的信函。一封呈遞給了皇上,一封送來了右相府。”右相道,“你自己看看吧!不用你怒你惱,太子自然會退婚的。”

右相夫人連忙拿過信函,展開過目。

看過之後,她臉上的怒氣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喜悅,“太子在信中答應,說是此事委屈了右相府,親自對右相府表明了歉意,但同時也承諾老爺,右相府三代之內,相門不旁落。是不是,也就是說,清兒將來接替您,在朝爲相,清兒的子孫,三代也都是卿相?”

右相頷首,“是這個意思。”

右相夫人大喜,“若真是這個意思,那我們右相府自此後,便是真真正正的相門清貴,門楣至少百年無憂。”

右相點頭,“不錯。”

“相爺,這用碧兒的一門親事兒,來換我們右相府未來前景無憂,太子也算是誠心誠意了。”右相夫人道。

右相嘆了口氣,“是啊,這麼大的補償,太子的確是誠意十足了。我們右相府又能有何不滿?況且碧兒這孩子本來也不願進宮。”

“正是這個理兒,本來妾身對太子十分不滿,可是如今這封信函來得如此極是,妾身便沒有不滿了。”右相夫人道,“只是這退婚一事,太子說還要勞煩你進宮找皇上退婚,一是右相府退婚,全了右相府的顏面,二是他遠在臨安城,事畢要處理瘟疫後的一干事宜,三是漠北邊境軍中也需要他暫且在臨安城觀望,萬不得已,要動身前往漠北。這些說得也有理。可是這是聖旨賜婚,您若是去退婚,皇上會答應嗎?”

“太子還有一封私下給皇上的信函,言明,我退婚時,將信函一併呈給皇上,皇上看過之後。”右相道。

“信函呢?”右相夫人立即問。

“在這裡。”右相從桌上奏摺下拿出了一封密封着的信函。

“這上面寫了什麼?”右相夫人詢問。

右相搖搖頭,“既然是太子給皇上的密函,怎能私下拆開來看?”

“也是。”右相夫人點頭,“那您什麼時候進宮呢?”

“稍後我就進宮,此事還是宜早不宜遲,早處理的話,對我們碧兒也好,這孩子近日來愈發的心思重瘦峭了。”右相道。

“是啊,既然如此,妾身就不打擾老爺了。”右相夫人點點頭告退。

右相擺擺手,右相夫人出了書房,向後院走去,腳步較來時輕鬆甚多。

幕僚從後廂出來,對右相拱手,“相爺,皇上雖然病情時有反覆,思敏大不如從前,但是您進宮也要小心謹慎,只要太子一日不繼位,皇上畢竟還是皇上,太子給您的三代爲相的信函,您還是一併呈給皇上過目吧。”

右相頷首,“本相也是這麼想。”

二人話落,右相重新換了一套衣冠,匆匆出府進了皇宮。

第73章 共識第64章 臨安疫情第36章 情分第78章 毀天嶺山第109章 求情收攏第33章 太醫被殺第60章 嫁衣第39章 連夜回府第44章 決心第7章 等你第36章 昏迷不醒第78章 無情第48章 大度第67章 你儂我儂第69章 上古陣法第97章 發熱第31章 不得其解第30章 煮梅第88章 遇殺則殺第66章 同心第85章 心安之處第40章 催發心血第95章 採納之日第7章 依偎第116章 娘太偏心第39章 連夜回府第7章 等你第14章 脫身第47章 改命第79章 思慕第75章 凌厲狠絕第136章 以毒還毒第19章 給我第8章 心切第35章 溫軟第23章 喜歡的人第126章 雪城相見第96章 驚聞秘事第69章 燈市第26章 不捨第53章 師父第27章 謝茶之禮第82章 秦錚答覆第78章 神醫公子第54章 禍害第54章 交換第97章 來勢洶洶第13章 洞房花燭三第10章 六房暗探第87章 雲瀾第67章 力不從心第102章 繡衣待嫁第76章 惱怒放手第60章 賜婚第9章 消息第32章 夜訪相府第64章 定情第111章 夜談第45章 坦誠第18章 徹查第85章 印記第47章 步步爲棋第134章 不相爲謀第62章 私情第64章 定情第23章 請安第128章 秦鈺興兵第13章 得逞第15章 風箏第89章 周旋第64章 踩踏第8章 回府進宮第28章 毀旨第88章 巧遇第113章 不會兩清第12章 嫁娶親事第110章 亂心第22章 規矩第36章 召回第115章 談判第92章 插足第80章 情之一事第65章 分化第1章 夜遇第2章 皇宮待嫁第41章 發怒第21章 失眠第96章 接走第127章 醉翁之意第134章 不相爲謀第16章 搶人第33章 太醫被殺第73章 共識第24章 新衣第1章 深山院落第80章 親熱第45章 坦誠第31章 都攪進來第32章 對持第84章 順利成事
第73章 共識第64章 臨安疫情第36章 情分第78章 毀天嶺山第109章 求情收攏第33章 太醫被殺第60章 嫁衣第39章 連夜回府第44章 決心第7章 等你第36章 昏迷不醒第78章 無情第48章 大度第67章 你儂我儂第69章 上古陣法第97章 發熱第31章 不得其解第30章 煮梅第88章 遇殺則殺第66章 同心第85章 心安之處第40章 催發心血第95章 採納之日第7章 依偎第116章 娘太偏心第39章 連夜回府第7章 等你第14章 脫身第47章 改命第79章 思慕第75章 凌厲狠絕第136章 以毒還毒第19章 給我第8章 心切第35章 溫軟第23章 喜歡的人第126章 雪城相見第96章 驚聞秘事第69章 燈市第26章 不捨第53章 師父第27章 謝茶之禮第82章 秦錚答覆第78章 神醫公子第54章 禍害第54章 交換第97章 來勢洶洶第13章 洞房花燭三第10章 六房暗探第87章 雲瀾第67章 力不從心第102章 繡衣待嫁第76章 惱怒放手第60章 賜婚第9章 消息第32章 夜訪相府第64章 定情第111章 夜談第45章 坦誠第18章 徹查第85章 印記第47章 步步爲棋第134章 不相爲謀第62章 私情第64章 定情第23章 請安第128章 秦鈺興兵第13章 得逞第15章 風箏第89章 周旋第64章 踩踏第8章 回府進宮第28章 毀旨第88章 巧遇第113章 不會兩清第12章 嫁娶親事第110章 亂心第22章 規矩第36章 召回第115章 談判第92章 插足第80章 情之一事第65章 分化第1章 夜遇第2章 皇宮待嫁第41章 發怒第21章 失眠第96章 接走第127章 醉翁之意第134章 不相爲謀第16章 搶人第33章 太醫被殺第73章 共識第24章 新衣第1章 深山院落第80章 親熱第45章 坦誠第31章 都攪進來第32章 對持第84章 順利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