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

祥瑞徵兆愈演愈烈,民間傳言紛紛。未幾,秦國文武聯名上表勸進,竟然請高嶽即皇帝位。高嶽當即駁回,下令再勿復言。但此乃是做給天下人看的、以退爲進的策略,於是楊軻再領羣臣,退而求其次,請高嶽即秦王位。同時,涼州牧、西平郡公張駿;武都太守、左賢王楊難敵;南安太守、右賢王姚弋仲;屠各部大頭領靳衝、鐵弗大單于劉虎等,皆是奉表而至,恭請高嶽進位王爵。最後,連那成國皇帝李雄,也送來了一道書文,祝賀高嶽收復舊都之餘,也請他稱秦帝秦王。

高嶽留中不發,並依着故例,謙言寡人功微德薄,只說要再熟慮幾天,並沒有直接拒絕。過得數日,江東有聖旨頒到,高嶽不好怠慢,便就大會文武,當殿請宣。

“天禍晉室,大行皇帝遇害平陽,酷甚望夷,釁深北方。胡賊肆虐不可抑制,國朝遂失中土,朕常思之,痛斷肝腸。茲爾秦公,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西徂東,力克強敵,舉義旗倡諸侯,決百勝於千里。糾率夷夏,大庇甿黎,使萬民不忘華夏,惟公是賴。”

“既德侔造化,功極蒼旻,兆庶歸心,歷數斯在。今僞趙崩離,胡運去矣,西京既復,漢道興昌。爲酬勳勞,朕今特旨:晉升公爲太尉、錄尚書事、侍中、都督北方諸軍事。並假黃鉞,加九錫,進爵爲王,王號曰秦。”

“於戲!王其允執厥中,敬遵典訓,副率土之嘉願,恢洪業於無窮,時膺休祐,以答三靈之眷望。厚望以寄,足慰先帝歡慰之意;名爵有賜,略表朕躬喜悅之情。惟願王體會朕心,爲國干城,與國同休。不盡衷言,王其勉之!”

隨同聖旨而來的,有皇帝親賞的九毓冕,四爪五龍袍,並賜班劍武賁、羽葆鼓吹各二十人。最特別的,是竟然還有皇族郡主一人,被皇帝賜婚而來,目前已經恭送至高嶽內府中。

作爲皇帝司馬睿來說,在聽聞高嶽大舉東伐前趙之後,便就密切關注局勢。後來秦軍愈戰愈勇,終於得復西京,將匈奴人的勢力,徹底趕出了關中之地,司馬睿便知道,高嶽的威勢已遠邁從前,將要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其實從私人感情的角度出發,對於高嶽,雖然沒有見過面,但司馬睿卻很抱着幾分好感。從他還沒即皇帝位的時候,高嶽每每上奏,言辭間都是恭謹守節,從不逾制,且後來又帶頭勸進有擁戴之功。雖然在北方已是形同獨立的強藩,就算他即刻自立,斷絕與東晉的關係,也無人能夠奈何得他,但截至如今,高嶽卻還沒有任何不臣的跡象,遇有大事要事,都還及

時上奏,恭敬地向皇帝各種請示。

難得這樣強臣不跋扈,還能夠將皇帝擡在上面,公開地表示對朝廷的支持。人家這樣上路子守規矩,司馬睿暗忖自己絕不能在這樣關鍵時刻,裝聾作啞,爲了吝嗇名爵之封,而最後惹怒高嶽,使他心寒反而促其自立。朝廷主動封王,高嶽拜受皆大歡喜,某些希望攀龍附鳳開闢新朝的人,一時也無隙可入;若朝廷反應遲鈍毫無表示,那必然就會有各種勸進之聲,甚囂塵上,到最後怕是連高嶽也不能抑制,而半推半就的登上帝位。到那時候,朝廷如何面對那樣尷尬的局面,怎樣再與高嶽相處,都是非常難堪和棘手的問題。

故而司馬睿乾脆主動破例晉其王爵,並極爲大方的賞賜各種高規格的名譽,以示親密、信任和拉攏。司馬睿十分相信,高嶽必然會心照不宣地明白自己的心意,只要不公開獨立,不要將朝廷最後一塊遮羞布扯去,那麼任何層次的封賞,都不是問題。

形勢至此,再要推辭已是上怫帝意,下卻衆心。於是高嶽欣然接受,從今日後,以秦王之尊,統御諸侯,號令西土,再與胡虜爭衡。

那欽差天使,昂首挺立,一絲不苟的宣讀完了聖旨,忙趨步而至高嶽身前,滿面堆笑道:“恭喜大王!微臣來時,陛下曾再三叮囑,務必要將當面致意大王,願大王看在陛下歷來厚待的恩遇上,始終盡忠王室,不忘晉德。”

說着話,欽差從懷中又掏出個明黃卷軸,奉於高嶽面前,小聲道:“此乃陛下特予大王的一道密旨,且待稍後大王自覽。”

高嶽心中一動,當即便迅速接過,不暇細顧,先交由周盤龍收下,復對欽差溫言道:“有勞天使遠來宣旨,辛苦辛苦!且在長安休憩數日,待回去後,轉奏陛下,天子之恩,禮遇之情,高嶽不敢或忘,必當始終敬奉大晉正朔。”

傳旨事畢,欽差拜辭而去。衆文武羣情振奮,皆是口呼大王千歲,恭恭敬敬齊來拜見秦王。高嶽精神抖擻,滿面春風的也撫慰褒獎一番。

往昔的太極殿,如今已然是巍峨磅礴的秦王府。因皇帝賜婚,高嶽便讓羣臣稍候,暫且先回府中探望。方至內室,便見姚池及嵇雲舒二人,正在和一個盛裝的年輕女子,聚首隨意聊天。見高嶽舉步進來,三人都是一愣,隨即姚、嵇便喜笑顏開的迎了上來,嵇雲舒盈盈下拜,恭敬地斂衽行禮。姚池更是眉飛色舞的模樣,但也學着嵇雲舒,口稱恭喜大王。那名陌生女子,忙趨步來到高嶽面前拜倒,低着頭嬌柔輕語道:“臣妾妙菱,拜見大王。”

這便是賜婚的郡主了。據皇帝別旨和天使詳細稟告,高嶽眼下已曉得了這位司馬妙菱,乃是汝陽王司馬熙的女兒,論關係乃是皇帝司馬睿的堂妹。司馬熙的祖父便是司馬懿,父親是八王之一的汝南王司馬亮。在永嘉之亂的末年,司馬熙被石勒殺死之後,遺下家眷,隨同倖存諸王宗室一同南渡,彼時司馬妙菱年方八歲,便就寄居在伯父西陽王司馬羕的府中,直至被朝廷選爲賜婚之人。

司馬睿既然要賜婚高嶽,則必須要挑選大家閨秀。但江東王謝等巨族,竟然不屑一顧,紛紛拒絕。於是司馬睿只好在皇族中做挑選,但其餘公主郡主等,也都不願從此背井離鄉,跋涉江湖受風霜之苦,去那遙遠的西北之地,過福禍未卜的未知生活。於是彼等的父親、兄長等藩王,甚至母親姐妹等各家夫人,都紛紛上書懇求辭謝,請皇帝萬勿選到己家。司馬睿鬱悶,但也不好強行怫了衆意。後來驀然想到司馬妙菱這個堂妹,因爲年齡正好,又失祜無依,但身份又算貴重,故而用來做賜婚和親的人選,實在是再好不過。

於是這個名額,最終落在十七歲的妙菱頭上。伯父司馬羕雖然在朝中顯貴,但侄女畢竟不同親生女兒,並不怎麼替她力辭,反來勸慰她要想開些,姑且算爲父爭光、爲國出力。妙菱心中悲苦,但哪有什麼辦法,又幹脆把心橫起,勸解自己反正也是孤零零無人關愛,到哪裡都是一樣,除死無大事。所以便也強顏歡笑地順從,處處配合,繼而一路艱辛來到了長安。

“啊。你叫做司馬妙菱麼,真是個清婉的好名字。”

高嶽見她微垂的面上,雖然生受風波之苦,顯得有些憔悴,但仍然白淨秀麗,嬌小可愛,顯出天家之女的不俗氣質。又想到妙菱年紀輕輕,便從此告別家園,來到這完全陌生的地方,又不免生出幾分憐愛來。

“大王,妙菱妹妹,這般柔弱,年紀又小,從江東遠涉千萬裡,纔來到咱們這裡,想想都令人疼惜。還請大王以後多多關愛些,只莫要使她覺得受到了委屈,來錯了地方。”

嵇雲舒畢竟心胸大度,邊輕撫司馬妙菱的手,一面對高嶽勸道。

“你坐下吧,也不要這樣拘謹。呃,既然陛下將你賜婚與孤,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了。西北風寒,不比江南風和日麗春雨醉人,但西北蒼勁雄渾,自有一番別樣風味,孤想,你眼下怕是還不習慣,但日後總會愛上這裡的。有些事身不由己,就不要自怨自艾。且放寬心,隨意些好,孤應該也不是難相處的人。”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
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