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

郅平和潘武都,兩人互相忌恨彼此不服,首陽縣上下俱知,此中確實有一番緣由。

潘武都當年,是西晉朝廷軍隊隊主。後來洛陽淪陷,他倉惶西逃,一路半兵半匪,投奔了鎮守長安的司馬模。二人在司馬模麾下,待過相同一段時間。

潘武都因着軍務,還見過郅平好幾次面,曉得他是郅輔的堂兄,潘武都倒還有些景仰,每次見面都是主動問候,殷勤客氣的很。

司馬模敗亡後,什麼職務名位,轉眼都成雲煙。潘武都帶着手下兄弟輾轉流浪,陸續收攏了兩百餘名殘部。

衆人沒有個規劃,前途一片茫然。潘武都身邊都是些粗漢,沒有人可以商量,便暗自想着,要不往西北方向而去,遠遠離開雍秦這是非之地,屆時尋個好山頭,不行便做盜匪,也好過如今這樣提心吊膽、窮困難耐的鬼日子。

後來路過首陽縣,無意得知城主竟然是郅平,總也算作老相識和舊日同僚,於是便主動投靠,郅平也欣然接受,還給潘武都接風洗塵。

四處流浪過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現在終於有了個較爲穩定的據點,潘武都感激不已,發誓要奉郅平爲主,忠心追隨,初時兩人倒也和睦融洽。

人說同患難容易共富貴難。安定了幾年,潘武都靜則思動,想在亂世之中撈取一點什麼好處。郅平也不喜歡潘武都粗俗少禮,開始猜忌厭惡他,二人從面和心不合,逐漸發展到明爭暗鬥。

潘武都覺得郅平除了是郅輔的堂兄這一層,其他一無可取,時常又後悔草率投奔,心內不齒被郅平所領導,有了取彼而代之的念頭。

再然後,匈奴漢國軍勢日盛,咄咄逼人,中原大地胡族縱橫,壓得長安的朝廷喘不過氣來。潘武雖然不是匈奴人,而是鮮卑族人,總也是胡族,便自然而然的覺得比庸懦的漢人要高一等,故而氣焰不自覺的漲了三分。

這種現象,不要說在漢國的軍隊中,便是在西晉朝廷軍隊裡,也是比較普遍的。經過八王之亂,成千上萬的漢族精兵悍將,都在內鬥中枉然死去。

朝廷新募士卒,多爲鄉農山民,至多不過是州郡之兵,論及戰力和素養,確實遠遠達不到曾經百戰錘鍊赫赫王師的標準。而募來的鮮卑羌氐士兵,卻就很粗暴勇猛,幾次戰敗匈奴軍,晉軍裡的胡卒,大多出了死力。

故而,胡兵恃勇而驕,瞧不上漢兵,不僅後勤的髒亂苦活一般都是指使漢兵來做,而且胡兵還經常嘲笑挖苦漢兵怯弱,才導致朝廷一敗再敗,連皇帝都被捉了去。

於是潘武都更日漸驕橫,不服領導,自成一派,只表面上還奉郅平做個城主。郅平對潘武都也是日益厭恨,只是顧忌他手下有兩百餘名老部下,且潘武都本人也是廝殺慣了的莽漢,如果想正大光明的除去他,恐怕把握不大。

故而郅平一直隱忍,想尋找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等他看到了高嶽,不由得心中一動。

潘武都被郅平擡出自己的效忠誓言來壓制,實在不好反駁,只憋得面色紫漲,氣喘如牛。他身後一名心腹,怕他當場發狂,悄悄地扯了扯他的袖子。

潘武都牙咬得咯吱發酸,強自忍耐道:“城主,這新兵剛招入軍營,就一下子給他做個別將的高位,無論如何都不妥,叫咱們帶出來的以前的老兄弟,怎麼看,怎麼想?”

“嗯。罷了。”見潘武都服軟,郅平也不想在新兵舊人面前,失了身份臉面。他微微點點頭,面色也緩和了些,昂着頭道:“以你之意,該當如何?”

“以我的意思,給個什長做做,也就是了。別人不說,韓雍,你過來。”

潘武都轉身對士卒中招了招手,大聲令道,那先前的韓隊主,立刻小跑過來,對杜潘二人端正行個軍禮,便肅立一旁,沉默不語。

“韓雍嘛,據說有勇有謀,爲人沉穩,連老兄弟們都很是佩服,城主也是曉得他的。”潘武斜睨着郅平,大聲道:“他現下也只不過是個管着一百人的隊主,就算輪,也輪不到那姓高的做別將。”

郅平雖然處處都要明裡暗裡和潘武都作對,但也曉得他這番話說的在理。

現在首陽縣中,潘武都的都尉品銜還沒到手,雖然他自稱都尉,真正來說,也還只是別將職銜。高嶽一來便也做別將,不說潘武都,就是軍中老弟兄,怕也是多半不服。

但他看中高嶽,不惜和潘武都當場翻臉擡槓也要提拔高嶽,並不是真心的欣賞、栽培他,而是有自己的陰私算計。

聽潘武都言語,郅平點點頭,不動聲色道:“潘別將也是言之有理。這樣吧!韓雍和高嶽二人,才勇兼具,一併授個別部司馬。”

“韓雍統領兩個隊,作爲一部。軍中原先的漢兵,再加上最近收的新丁,還有場上這些,湊個一百人,就都由高嶽統領,再自行招募一百人,也暫且充作一部。”

別部司馬一職,不是常職,也並沒有什麼品秩。一軍主官可以自行任命,其所轄兵員,也沒有定數,各隨時宜。昔年曹魏宗室重臣名將,夏侯淵、曹仁等,年輕時初投軍中,都是從別部司馬做起。

不過郅平一下子提拔兩個人做別部司馬,說到底還是和潘武都對着幹。

見潘武都鼓着牛眼,就要分辨,郅平擺了擺手,環視四周,高聲道:“我意已決,都不必說了,非常時期,用人當不拘一格嘛,爾等好好做,我自會上書,求封品秩。再者說。”

他意味深長地看着潘武都:“潘別將所部二百多號人,還不是歸你統領。你這“統兵大將”地位,也絲毫不受影響嘛。”

潘武都氣結,一時抗辯不得,惡狠狠地瞪視了高嶽一眼,扭頭便走,大聲道:“狗樣的東西,也看得上,上下一般的窩囊無用。”他身後的一衆心腹親兵也自隨他去。

高嶽心裡冷笑一聲,上前兩步,施個禮道:“屬下謝過城主大人的提拔賞識,今後願儘自己本分行事。”

韓雍倒在發呆,他從軍多年,確實有勇有謀,按說應當被大用。只是他經歷坎坷,變得孤僻沉悶,平日不苟言笑,也不會拍馬奉承,上司都不喜他。

所以到現在也不過是個隊主。如今別人打了一場架,自己就莫名其妙的加了官銜,做了別部司馬,真是百感交集。

別人捅了捅他,他才醒悟過來,也連忙上前悶聲道:“謝城主。屬下定當盡職盡守,不負期望。”

“嗯。好好。”郅平擡了擡眼浮泡眼皮,做語重心長般道:“我力排衆議,頂着壓力,提拔你二人,你二人更要用力去做,好好效忠於我,不可辜負我一番苦心啊。”

高嶽、韓雍二人齊齊躬身稱是,心思各異。

郅平又交代幾句,自領兵卒回縣衙,衆人恭送其離去,待他一走,場上氣氛頓時輕鬆不少。

шшш●тт kΛn●C○

李虎、馮亮二人眉開眼笑。李虎心道只是來縣城探探消息,投軍一事怕是難成,不想不僅順利從軍,高兄弟竟然一舉而成爲軍中司馬,關鍵是還可招募新兵。

這下子,不僅村中一衆兄弟都有了着落,自己十拿九穩也能做個什長隊副什麼的吧。他心內激動,躍躍欲試,只想立馬回村通知好消息。

馮亮興奮之餘,心內確實震驚不已。

從先前高嶽擊退山匪,取代李家兄弟成爲村中老大,到今天痛打強敵,氣壓全場,再被直接提升爲軍中司馬,馮亮對高嶽實在是近乎盲目崇拜,認爲沒有大哥搞不定的事。

他除了更加堅定抱緊高嶽這粗腿以外,也樹立了一個信念,那就是,只要有了實力,爲人夠狠夠硬,才能壓制別人,做那人上之人。

那邊廂,場上五十餘名新丁也是心情各異,有羨慕、有嫉妒、有畏懼、有認可,但都亂哄哄過來給高嶽施禮。

最起碼高嶽的身手武技和滴水不漏的言談,讓這些粗魯漢子不得不服。大家紛紛見過頂頭上司。衆人七嘴八舌,嚷嚷着自我介紹,都想第一時間在上司心裡留個印象。

高嶽笑着和大家招呼,轉頭瞧見韓雍走到校場木檐處,腳步放慢,不時回頭望着自己,便忙又應付幾句,向着韓雍快步走去,衆人又一起圍在李虎馮亮二人身邊,亂紛紛地探問。

“在下高嶽高雲崧,見過韓兄。”高嶽來到韓雍面前,站定了笑吟吟地施禮道。

“在下韓雍,字義雄,高司馬有禮了。”韓雍木然的臉上沒有什麼變化,不苟言笑,古板的很。

“同在軍中,日後還望韓兄多多關照,多多指點。”高嶽對他的拘謹刻板並不以爲然,言辭懇切道。

聽得高嶽此語口氣,確實是發自真心實意,並不是那做作虛假之言或是傲慢挑釁之意。

韓雍也勉強擠出點笑容道:“高司馬言重。高司馬的身手和見識,韓某很是佩服,有機會倒要真心請教;兵營就在校場以北,高司馬並一衆新兵,收拾停當可來報到。”

他也說的誠懇,高嶽大喜,“這兩日待得閒暇,在下做東,請韓兄共謀一醉,如何?”

韓雍刀刻的面上,笑意更明顯了點,不過略笑一笑,又即正色道:“好說。高司馬剛剛任職,公事私事料來較多,韓某就不打擾,先告辭了。”

“韓兄請。”

韓雍轉身大步離開,身姿挺拔,腳步沉穩有力。目送其背影離去,高嶽讚賞的點了點頭,在韓雍身上,他依稀看到了岳家軍將卒的剛健風骨。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
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