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123|4文|學城

“王妃,您怎麼派寶瑩去做事,不派奴婢了?可是奴婢做錯了什麼,惹了王妃您不高興?”

寶月給董氏揉着肩,委屈地說道。

董氏舒服地嘆了口氣,合目說道:“不過是讓她與那幾個人知會一聲,這兩天盯緊着點晨暮苑那兩個不識擡舉的。”

寶月眼珠子轉轉,問道:“王妃終於要對他們出手了?”語畢,發覺董氏身子一僵,忙又笑道:“王妃先前不與他們計較,他們便當王妃是個好欺負的。如今倒要給他們點顏色瞧瞧才行!省得一個個都眼睛長到了頭頂上,耀武揚威的,真當自己是這府裡頭的主子了!”

董氏這才臉色鬆動起來,“沒錯。”

她動了動肩膀,指了一處尚還僵疼的,待到寶月去按揉那處了,便說道:“桃姨娘跟了我幾十年。臨了到死了,卻還幫我一把。念在她一片衷心,這事兒成了後將她葬了吧!”

寶月趕緊道:“王妃的意思是現在去晨暮苑要人?”

“不。得有個恰當的時機,方纔可以。”董氏萬年冷淡的臉上慢慢露出一個笑容,“怎麼要,也是門學問。要的時機恰當,方法合適,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不多時,寶瑩來稟。

見王妃還在讓寶月按揉,沒有讓寶月出去的意思,寶瑩便上前稟道:“人已經派出去了。只是大少爺要去戶部,那些人說就算跟了去,也沒甚收穫。故而分成兩批,一邊人隨時候命,甚麼時候大少夫人出門了,他們便尾隨着。另外一撥,就跟着大少爺身邊的長隨出城了。”

“出城了?”董氏猛地睜開眼,坐直身子,將寶月的手一掌拍開。

“吩咐下去。讓他們幾個別去管那小丫頭了。左右她現在每天待在府裡不出門,就讓他們都去戶部外頭候着,務必要將那混賬給盯牢了!我就不信,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他還能諸事不管,讓那些個男人向那個嬌滴滴的小姑娘彙報事情!”

董氏作出這些命令的時候,十分胸有成竹。只是出乎她的意料,那個‘混賬’,還真的一點事情也不管,每日裡上衙下衙,除了戶部和王府外,就只去宮裡轉轉。

而那些長隨,平日裡在府中進進出出,經常往晨暮苑去……居然一次戶部都沒到過。

雖說她派了府裡的親信家丁去跟蹤廖鴻先的長隨。只可惜這些家丁,馬不如對方的品種好,駕馬技術不如他們高。再加上長海他們跟在廖鴻先身邊多年,早就練出了一身的本事,甩掉後面跟着的蒼蠅易如反掌。所以,基本上,一到了郊外,這些人就把那幾個長隨給跟丟了。

如此這般循環往復。

於是幾天下來,事情居然沒有絲毫的進展。

這天早晨,董氏終於徹底黑了臉。甩手一揮,將妝奩盒子給擲到了地上。

鏡子裂開,瓶瓶罐罐碎了一地。裡面的脂粉灑了出來,混在一起,紅紅白白煞是好看。

屋裡人齊齊噤聲,誰也不敢多言。

——王爺和王妃的關係雖然還算不錯,但是,王爺對待王妃,絕對不像世子爺待世子妃那般全身心地信賴。

別說讓自己的長隨將事情盡數向媳婦兒彙報了……就算是近日喜歡上什麼、準備買些什麼貴重物什,這樣的小事,王妃去問,王爺都不見得會告訴王妃。

也難怪王妃聽了那些話後,會氣憤至此。

這個時候,人人都提心吊膽着。就連受寵的伶牙俐齒的寶月,也一聲都不敢吭。

“這幾個人太不中用了。盡數攆出府去吧。”許久後,董氏如此說道。

“可是,裡面有三人是府里老人了,在王府做了二十幾年。如今人至中年卻……”

“既然老了不中用了,就不要逞能答應這些差事!”董氏的語氣猶如臘月裡的寒霜,冷徹人的心扉,“給他們每人十兩銀子,都打發走。”

寶瑩剛纔大着膽子說了一句,本想是會□□效果,誰知王妃絲毫都不念舊情。

如今聽了董氏的話,她心裡頭更加寒涼,忍不住又道:“若是他們不肯收呢?奴婢剛纔聽他們說,世子爺身邊的人身手極好,他們不是故意將差事辦砸。王妃不如聽聽他們的……”

“夠了!”

董氏呵斥一句,正欲斥責寶瑩,旁邊寶月嬌嬌說道:“哎呀,寶瑩你這個沒眼力見的。那些人爲什麼要這麼和你說?可不就是希望你能在主子面前替他們求情麼?你素來心慈,他們就來拿捏你。你倒好,竟是傻傻信了!要我說,你就不該聽他們幾個人說了什麼。只管由着他們去。別他們做砸了差事,卻非得惹了你討人嫌!”

寶瑩知道寶月這是怕她也受牽連,特意來幫她說話。

這個時候若是再犟着,反倒要連累寶月也吃數落。

寶瑩直直跪到了地上,也不說話,接連朝着董氏磕頭。

董氏寒着臉一言不發,並未讓她起身。

寶月方纔幫了她一把,這個時候卻也不敢再吭聲,生怕再出聲反倒幫了倒忙。

衆人靜默大氣都不敢出。

陰涼涼的屋子裡,只有咚咚咚的磕頭聲迴響其中,硬生生讓這屋子更添了幾分寒意。

二十幾個磕下去,寶瑩頭痛頭暈,噁心想吐。身子晃了晃,栽倒一旁。

董氏瞧了眼她額頭上的血印,這才淡淡道了句“夠了”,又對寶月道:“你尋了總管,讓他去外頭找些擅長追蹤的人。什麼道上的都可。務必要將城外頭的事情給搞清楚!”

寶月忙行禮應下。

董氏看着滿地的雜亂,心煩不已。拂袖而走,往廳裡行去。

衆人聽出她聲音裡隱含着的巨大怒氣,各個低眉斂目,誰也不敢駁一句,只悄悄地隨後出屋,各司其職,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了。

聽到腳步聲遠去,寶月一把拽起寶瑩,劈頭就罵:“你當你自己有幾個腦袋?十個?二十個?告訴你,姐姐我也就能救你一次,下一次你想找死,可別挑我在的時候,省得拖累了我!”

寶瑩訥訥說道:“你說,王妃怎麼就一點都不顧念舊情呢?”

寶月本想說‘你傻了啊看看桃姨娘的下場就知道王妃不是個顧念舊情的人了’。最後她忍了半晌,還是沒有說出這句,只道:“王妃自有她的主意。你想管,管得着嗎?”

說罷,理也不理寶瑩,兀自哼着曲兒出去做事了。

王府總管倒是真聽話,去坊間尋了些三教九流之輩來做此事。沒多久,事情竟還真的讓他們給辦成了。

不過,卻並非查出長海他們去郊外去了何地、做了何事,而是江雲昭這幾日有所行動,出府了。而他們,暗暗跟着江雲昭,查到了她這次出去所到之處。

“她去了哪裡?”

“陶然路盡頭的一戶宅子。少夫人並未進去,只是在外頭望了會兒,大概有一盞茶時間,就離開,回府了。”

事情好不容易有了一點曙光。董氏心下安慰,也不去計較這次之所以有所進展,是因爲江雲昭主動站了出來,“賞!凡是有功之人,盡數有份!”

“也不知道少夫人去那裡做甚麼。”待到其他人都退下後,寶月看董氏心情不錯,便小聲說道:“聽說那個地方風水不好。十個宅子能空掉九個。陰森森的,怪嚇人。平時都沒人去。”

她這話倒也並非虛言。

陶然路在京城邊上,是一條很小的街道。那條路上有十幾個小宅子,幾乎沒人住。起先是有三四戶人家住進去,可惜每次住進去的人要不了一年就會家中莫名死人。不過兩三年過去,這幾戶就都搬走了。

後來又有人不信邪,搬進那條街去,家中亦是會發生這種狀況。自然也趕緊撤離。

久而久之,大家都只道那裡風水太差,不適合住人。雖說這些宅子早已都有了主人,卻沒人肯住進去。一條小街,竟是成了鬼街。

若是平日,這種話語董氏是懶得搭理的。可她心情頗佳,便好生說了幾句:“那有甚麼?既然不適合住活人,那麼總是適合住死人了。她這樣過去,八成也不是爲了活人。”

寶月看董氏能淡笑着說話了,心裡頭一塊巨石落了地。

前些天王妃每日裡繃着個臉,一個目光都能把人駭死,當真讓人無法承受。如今這般看來,倒是有所好轉了。

“這些人不錯。讓總管與他們說聲,繼續好生盯着。特別是出京的那幾個。就算是沒法跟過去看他們去了哪兒,好歹盯牢了人,只要他們從郊外帶些大的箱子袋子回來,就趕緊回稟。”

寶月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王妃的意思是……”

“那丫頭既然準備找個好地方把桃姨娘埋了,我們就給她個下馬威。”董氏眉目舒展,說道:“提前找出屍身運來的時間。我們務必要在她將屍身運過去準備埋掉的時候,將她抓個現行!”

寶月總覺得這事不太對勁,“若是桃姨娘真的在郊外出了事,爲何還要大費周章地挪回來?”就地埋了豈不是更加省事?

“這你就不懂了。”董氏的神色漸漸冷了下來,嘴角浮起譏誚笑意,“桃姨娘是個心大的。你當她會乖乖受死,不爲自己鋪條後路?依着她的性子,少不得會做出些出賣我的事情,然後以那爲條件,讓自己有個妥帖的身後事。”

“可萬一到時候少夫人不親自過去,只派了下人去做,豈不是我們也奈何不了她?”

說到這個,董氏就十分心煩。

其實依着她的計劃,能夠在郊外找到桃姨娘的屍身,然後先發制人,去官府告那小兩口一個‘私自用刑害人致死’的罪名,然後將事情鬧大,最爲妥當。

當他們的名聲都壞了的時候,任憑宮裡頭的人怎麼努力,周遭的人還是能看清這兩人的真面目的。

偏偏那個混賬小子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手下竟是這般厲害,無法得知屍身所在……

想到先前計劃的失敗,董氏心裡頭便一陣陣發堵,噎得她寢食難安。

好在那臭丫頭自己先露了破綻。她必然要好好把握,拿住這個機會!

如今寶月的話觸了她的逆鱗,董氏神色再度變冷,淡淡道:“她財大氣粗,既然肯親自過去查看屋子,便是準備買下那處了。花了那許多銀子爲了個死人,難不成她還不準備過去看看成效?”

先前總管稟告的時候就說了,江雲昭看上的那處宅子,查不出房主是誰。應當是身份較高的。

若江雲昭把那地方買下來,應當得花去不少銀子。

寶月再不敢說反駁的話。

她想想好似也說得通,就也不再多糾結。生怕董氏冷落了她,再狠力地讚了董氏一通,這便出了屋子去傳話了。

這日,風和日麗。

紅鶯特意查了黃曆,上曰,諸事大吉。

紅鶯給江雲昭綰髮的時候,就將這個告訴了她。

江雲昭笑着說道:“今日可是好了。一會兒去了那邊,肯定十分順遂。”

李媽媽正在屋子裡,愁眉不展地道:“夫人也太心大了。竟然就這麼去到那處地方。要知道,那裡風水不好,還死過好些個人。若是過去的時間久,少不得要沾上些晦氣。”

江雲昭還未開口,紅鶯已經揚聲道:“媽媽您也太心小了。夫人是個什麼身份?就算是牛鬼蛇神來了,也不敢近夫人的身!”

李媽媽被她氣笑了,佯怒着揚手拍了她一下。

幾人會這樣毫無顧忌地說話,自然是因爲紅燕此刻不在屋子裡。

那天紅燕得知了桃姨娘被董氏冷落的真實緣由後,就趕緊告訴了江雲昭。

江雲昭爲了表彰紅燕的功勞,賞了她幾兩銀子,又特意讓她做了個院子裡的小頭目。

——針線班的領頭人。

說起這個針線班,其實是廖鴻先前些天看江雲昭鎮日裡窩在屋子裡繡花,生怕她繡得傷了眼,特意調了幾個手藝不錯的繡娘來府裡,專門給她繡些平日裡突發奇想突然就想要的繡品。

那樣,江雲昭便再不用自己動針線了。

江雲昭哭笑不得,跟他說那是她其實不是爲了繡東西,不過是練練手罷了。廖大世子卻不聽,只怕她累着了,非要把人留下。

“這幾人我是特意調來供你差遣的。若你不肯,儘可將她們辭了。”廖鴻先如此說道。

那些繡娘也在場,就用哀求的眼神望着江雲昭。

江雲昭無法。就將人留了下來,組成了一班人,撥了個小跨院給她們住下。

因着這幾日長隨們隨時會來,江雲昭不耐煩應付紅燕,索性將她調去了與那些繡娘在一起。

說是管理那些繡娘,實際上不過是個空頭的職位罷了。

江雲昭早已答允繡娘們,若是她沒有要用的東西,她們儘可繡些其他自己想繡的繡品。

——這些賣出去後的銀子是她們自己的。可是能貼補自家家用的。

如今有府裡的例銀拿着,再多繡出來的,每一樣都能另外得銀錢。有誰還要浪費時間?

繡娘們感激地謝過了江雲昭,每天從早忙到晚,也沒甚空閒搭理其他的人。更何況江雲昭暗中囑咐了,對着紅燕,她們要守口如瓶,最好甚麼也不說。

紅燕去了,又不知道她們手頭的東西不是給江雲昭的。半點話插不上,在那裡每日閒逛着,不過是個擺設罷了。

撇去了紅燕這個心不在晨暮苑的,其他人說起話來,就隨意多了。

江雲昭見李媽媽和紅鶯笑鬧時,眉目間的愁容依然無法散去,就道:“這個也不用太擔憂。我要去做的事情沒那麼兇險。不過是給人引個路、搭個線罷了。無甚可怕的。”

長隨們每日來回話的時候,封媽媽和李媽媽盡皆在場。自然知道其中不少事情。

不過這些計劃,卻是每日裡廖鴻先下了衙後,小夫妻倆在牀頭上悄聲說的。長隨那邊,廖鴻先每天走前會與他們見一面,將兩人商議好的事情告訴幾人。

故而,李媽媽她們並不知道計劃的具體細節。

如今封媽媽忙着準備等下江雲昭要出門時用的車馬和一應物品,只有李媽媽在屋子裡伺候着,她不免有些擔憂。

只是主子堅持,她也不好多說什麼,便道:“長海他們幾個如今在府裡候着,左右也沒什麼事情要忙,不如讓他們跟了車子去,權當是個護衛了。”

紅鶯笑道:“媽媽您這話可說晚了!今兒早晨世子爺走之前,就將這話吩咐下去了!長海他們留在府裡哪兒都沒去,您道是爲了什麼?”

李媽媽這才大大鬆了口氣,面上神色鬆緩下來,“世子爺是個好的。”

“可媽媽您剛開始的時候還看不慣他呢!”紅鶯打趣道。

李媽媽恍惚了下,這才記起來紅鶯說的是什麼。

——小夫妻倆剛剛成親的時候,世子妃常常累得起不來身。她這便對世子爺有了怨氣,說了些逾矩的重話。

李媽媽頓時面露尷尬,又不輕不重地拍了紅鶯一下。聽紅鶯誇張叫着“不疼不疼”,李媽媽想了想,也沒有去說她甚麼。

今日夫人去到那陶然街,她很是擔心。紅鶯不過是看她心情不好,想活躍下氣氛罷了,倒也沒甚過分的。

一切準備妥當後,江雲昭便坐車趕往陶然街。

雖然在屋裡的時候,紅鶯看上去十分活潑,沒有任何陰霾。可到了車子上路後,她比誰都緊張。不停地追問江雲昭,是不是真的沒事。

“夫人,您可真得保證沒事才行。不然的話,就算您傷了一根毫毛,奴婢也就沒臉回去見侯爺和夫人了。”

她口中的侯爺和夫人,自然是江雲昭父親母親。

江雲昭並未回答。

她一直淺淺笑着,用和緩平靜的語氣說着府裡的一應安排。

紅鶯被她口中的話吸引了去,漸漸不那麼在意一會兒的事情,便也沒那麼緊張了。

陶然街風景秀麗,綠樹成蔭。若不是有那些怪異傳聞,其實是個十分不錯的居住之處。

江雲昭下車後,環顧四周,再次惋惜地暗暗感嘆了下,這便微微敞開一點車門,好讓車子裡的大箱子能夠露出一點邊角來。

就在這個時候,旁邊又有馬車停了下來。

看到董氏從車上走下來,江雲昭面露驚愕,“王妃?您怎麼來了?”

說着,她不動聲色地往車子旁邊靠了靠,好似在遮掩車上的什麼東西。

董氏心中有數,暗暗冷哼,嘴角微微勾起。

她今日會來,是因爲昨天晚上有人回稟,說是廖鴻先的長隨們下午回來時並未全部騎馬,而是三人騎馬一人駕車。

騎術那麼好的幾個人,爲什麼偏偏要駕了個車子?

其中必然有鬼!

董氏當晚就安排下去,準備好第二日出行的一應物品。又匆匆寫了幾份私信,給了最爲相熟的八位官夫人和世家夫人。

信中說,若是第二日早晨她遣了心腹緊急叫她們出來,還望好友們能夠幫幫忙,趕緊出行,也好爲她作個見證。

——她想要讓人見證的,自然是江雲昭私自運來屍身,悄悄掩埋一事了。

她早已查閱過黃曆,明日是個好日子。今天江雲昭讓人將東西運來,定然是準備第二日行事的!

送信之人陸陸續續回到府裡。

除了一位夫人家中有人生病,無法前來。其他七位盡是答應了她。

董氏這才安下心來。

晚上居然一夜好眠。早晨起來,神清氣爽。

果然不出她所料。

今早晚膳後,就有人來傳話,說是晨暮苑那邊有動靜,少夫人的馬車已經出了府。

董氏立刻起身,遣了自己身邊得力的七人,帶上她昨晚就寫好的急信,分別去請那七位夫人。

她不想江雲昭提前發現後有所提防,便抄另一條遠近差不多的路趕去陶然街。

如今看到江雲昭震驚的樣子,董氏只覺得大快人心。

她慢慢踱步到江雲昭的跟前,瞥了眼江雲昭身後的馬車,淡淡嗤了聲,說道:“世子妃車子上裝的是什麼?竟是這般地遮遮掩掩、不敢示人麼!”

第13章 勸說第46章 究竟是誰118第70章 某人的心事159第18章 意外到訪第3章 .文第3章 .18文第27章 出門相迎第70章 某人的心事173第62章 意外第35章 赴宴158第79章 露出端倪140第48章 非常不錯144第60章 防患於未然134第88章 氣惱174第83章 去或不去第81章 兩塊玉墜161140第22章 誰之過第3章 .文152第78章 意外之事第84章 返第3章 .24第71章 習慣120第16章 阻撓137第3章 .24城首152第8章 道謝第85章 安慰第72章 “意見一致”第16章 阻撓第57章 轉變第55章 離第84章 返第38章 相助第53章 安排第3章 親疏第55章 離175第28章 爭執132第88章 氣惱第87章 點心鋪子第3章 .文142143第75章 繡品,阻攔第70章 某人的心事136第71章 習慣第3章 .城131第3章 .18城144第11章 不期而至135163175126167117第45章 解決之道第3章 .城147第67章 目的第83章 去或不去119第76章 分家前夕第19章 姐妹124170第84章 返第3章 .第3章 .文第67章 目的第50章 相遇166第79章 露出端倪第25章 決定第77章 分第53章 安排第41章 重禮120第32章 有人自討苦吃第75章 繡品,阻攔第33章 拒絕135第21章 證據第3章 .文
第13章 勸說第46章 究竟是誰118第70章 某人的心事159第18章 意外到訪第3章 .文第3章 .18文第27章 出門相迎第70章 某人的心事173第62章 意外第35章 赴宴158第79章 露出端倪140第48章 非常不錯144第60章 防患於未然134第88章 氣惱174第83章 去或不去第81章 兩塊玉墜161140第22章 誰之過第3章 .文152第78章 意外之事第84章 返第3章 .24第71章 習慣120第16章 阻撓137第3章 .24城首152第8章 道謝第85章 安慰第72章 “意見一致”第16章 阻撓第57章 轉變第55章 離第84章 返第38章 相助第53章 安排第3章 親疏第55章 離175第28章 爭執132第88章 氣惱第87章 點心鋪子第3章 .文142143第75章 繡品,阻攔第70章 某人的心事136第71章 習慣第3章 .城131第3章 .18城144第11章 不期而至135163175126167117第45章 解決之道第3章 .城147第67章 目的第83章 去或不去119第76章 分家前夕第19章 姐妹124170第84章 返第3章 .第3章 .文第67章 目的第50章 相遇166第79章 露出端倪第25章 決定第77章 分第53章 安排第41章 重禮120第32章 有人自討苦吃第75章 繡品,阻攔第33章 拒絕135第21章 證據第3章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