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銀行和新型的生產方式,作爲槓桿,爲大明的士紳和豪強上一節不轉型就是死的“人生課”。
既然已經確定了這些這些事情,朱常浩打算自己一定要設謀一下,這設謀最主要的就是自己要有一個強大的陣地。
最後,得出這個陣地只有三千里的漢江流域才行。所以,掀翻漢江流域所有的障礙才行。
等大明皇家銀行網點佈滿漢江兩岸的時候,朱常浩就要蠶食漢江流域地面上人口,土地,礦藏,資源,還有過往的商業生產和經營。
在大明,所有的人認爲,只有土地是一切,但現在就是你有土地也不行。去年大明這漢江流域就沒有怎麼降水,好多土地都是大塊的龜裂,就連道路的塵土踩上去,都可以淹住腳脖子了,牛羊都因爲缺水,大批地死亡。
只有河灘上土地,畢竟靠近過水源,還有些收成。
當然,這是天災,朱常浩還要爲這些地主土豪士紳們製造一些“人禍”,這人禍當然是來錢的“人禍”,在這人禍的引誘的下,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棄土地,來發展人禍。
那麼這人禍是什麼呢?和英吉利某項運動,有些齊驅並進了。
就在大明的這個時空,用歷史學家的話說,在萬曆二十一年,英吉利國會廢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
後來,二十一世紀的人,把這次圈地狂潮叫做“羊吃人運動”,就是尼德蘭、尼德蘭(荷蘭)等國的毛織業很繁榮,羊毛需求量激增,養羊成了很賺錢的行當。英國的地主紛紛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籬笆圈起來放牧羊羣,並強行圈佔農民的土地。農民喪失了賴以養家活口的土地,扶老攜幼,向着陌生的地方去流浪。
大明現在,就缺少一個某行業的繁榮,所以,朱常浩決定,自己就要在漢江這三千里的地界上,創造一個繁榮行業,從而以這個行業爲引子,點燃那些地主、土豪、士紳們,因爲土地絕收,悲觀無奈的心態。
所以,朱常浩決定,自己就發展三個行業,第一個就是紡織業,第二個是鋼鐵製造業,第三個是大莊園種植業。
這三個行業,就要升起一股暴利,從而將所有的人,都席捲進來。
紡織業,朱常浩決定就以棉花,蠶絲,還有麻布爲原料,進行家庭作坊連營模式。
最先開始的時候,瑞王府會給這些手工作坊主提供紡織機,還向他們下訂單,以孵化這個行業。
當然,這些棉布,絲綢,麻布,朱常浩決定運到兩廣,和兩廣地界的洋人進行貿易。
這些東西,也不怕沒有銷路,畢竟隨着新航路開闢後,擴大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往。除了南極洲和大洋洲沒有人之外,其他五大洲之間,彼此的對外貿易急劇擴大,朱常浩就知道,精美的絲綢,絕對是歐羅巴貴族和富人的喜愛,棉布也一樣,只不過棉布所要銷售的地界,估計氣候要寒冷一點。麻布,這玩意透氣,但涼爽,朱常浩決定,麻布就銷售到大非洲地區去,那裡人肯定喜愛這個玩意,同時,鋼鐵業
的發達,也可以給這些地區,銷售一些熱武器,豈不是更好。
記得成祖時期,三寶太監就到過非洲東海岸,還給當地的土著送過一些東西。朱常浩相信,三寶太監離開非洲大陸也就是百來年的時間,當地的土著也一定記着那些黃皮膚,頭戴黑色氈帽,身着飛魚服,要挎繡春刀的大明人吧!
當時三寶太監就是所帶領的船隊,大多數的錦衣衛都是這種打扮。這種打扮的人,在那些非洲土著的印象中,就是說話頂用的人。
大明到時候市場飽和之後,那就要開拓這塊大陸了,到時候,去的時候,可不是一船兩船的貨物,而是自己手底下的水師戰隊,畢竟現在在東北印度洋那塊海域上,尼德蘭,西班牙,還有佛郎機的遠洋船隊有些不聽話,蠱惑當地的錫蘭人,莫臥兒人,曼尼普爾人(孟加拉),開始對大明的商人進行攻擊,最兇橫的是毗舍耶那伽羅人,這個南亞次大陸最南端的小國,在歐羅巴人的教唆下,認爲大明商人到他們這裡,教壞了他們的百姓,使得他們的國王收入減少,老百姓對於他們的很不滿。
後來,毗舍耶那伽羅的當權者認爲是這一切都是大明搗的鬼,其實不是,這是歐羅巴人對於毗舍耶那伽羅的科倫坡,南巫裡,北大年,馬六甲這些地區很是眼紅。
只是這些地域,自古以後就是大明王朝的勢力範圍,作爲外來者的歐羅巴人,他們要佔領這些地區,那就要把大明的商人趕走,但趕走大明人,好像自己的力量不夠,那只有利用這些當地的統治者了。
這樣,大明失去了東北印度洋的海上航道,從而在三佛齊,渤尼這些地方,進行貿易。
後來,西班牙人,尼德蘭人,還有佛郎機人從從三佛齊,渤尼這些又將大明商人進行驅趕,明人只好在南海海域進行活動,後面,鄭芝龍在閩浙粵三省搞得風生水起,大明的海疆才繼續進行逐步的恢復。只是再後來,女真人入關,禁海後退三十里後,這些地方又被歐羅巴人佔據,華夏的私人海船除了走私以外,再也看不到了。
好在這是以前那個二十一世紀的歷史版本,現在歷史給了朱常浩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那自然地,大明也要走出去,爲兩萬萬大明百姓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披荊斬棘。
朱常浩這會承認自己的想的很長遠,還是回過神來,顧及眼前的事情。
除了對地主土豪士紳經濟上利誘之外,還應該將他們從農村的土地上擠出來。因爲朱常浩知道,華夏人,自古以來對土地就有一種無可比擬的佔有感。
話說二十世紀初,當時華夏的工商業是一個春天,賺了錢的那些民族資本家,官僚買辦,土豪士紳,就用這些錢到鄉下置辦土地去了。
後面的大莊園業,其實就要是要斷掉那些賺錢之後到農村置辦土地的地主土豪,士紳想在再去購置土地的時候,已經被衆多的大莊園主佔了。
這樣,將他們用金錢,武力,大勢從土地上趕出來,然後在斷了他們的後路。如果在這樣,還改變不了大明的經濟模式,朱常浩就是死了,都是死不瞑目的那種。
分析的基本差不多了,朱常浩將大管
家叫進來。
“王伯,我們現在可用的銀錢有多少?”
“王爺,常用的有五百萬兩。”
“現在皇家銀行兌換來的銀兩有多少?”
“昨天盧綸的報賬單上說,這幾天已經放出了八百多萬兩,收進來紋銀,碎銀,成色不足的加起來有一千三百萬兩。”
“恩,好了,王伯你下下去吧。”
大管家走後,朱常浩還想到一點,現在大明,正是世界上白銀往進涌的時候,這種趨勢,短期內是不會改變的。
所以,朱常浩對於這漢江大變革的分析也是更加明晰了。
現在,漢江流域天氣乾旱,土地絕收,自己扶持起來的三大行業,說白了就是扶持資本主義工商業。這樣,這三大行業可以爲大明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
乾旱,暴利,圈地運動,實現了農民與土地的分離,使農民越來越少,失去土地的農民部分成爲農場的僱傭工人流入城市,爲大明資本主義的發展準備了大量的自由勞動者。同時,圈地運動也使家庭手工業被破壞,爲工業擴大了國內市場,從而大大促進了大明的工業發展,這樣,還有英吉利後來的日不落帝國的什麼事啊。
再說,現在大明農村的宗族勢力,耆老勢力,因爲大莊園,使資本主義經濟深入農村,對農業進行了資本主義改造。
首先是土地所有制變化:大莊園圈地運動摧毀了小農經濟,建立起資本主義的大農業,使農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爲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將其是經營方式的改變:土地被圍圈以後,農業資本家辦起農場或作坊,僱傭被剝奪了土地的農民進行生產。那些將土地出租給資本家的士紳,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資本主義的利潤。過去的士紳豪強變成了資本家,農民則變成了農業工人,從而使農村得以資本主義化。
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由於土地的集中,大部分莊園主更願意投資新的農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排水系統,採用先進的耕作方式,提高產量。
加快了大明,特別是漢江流域城鎮化的進程。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移居城市以及工業的發展。
爲大明資產階級改革準備了階級條件。靠圈地發家的地主成爲資產階級化的新士紳,這樣,爲大明以後一人的家天下變成衆人的共天下。
推動了大明工業的長足發展。圈地運動造就了大批的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自由勞動力,積累了資本,擴大了市場,爲工業全面普及準備了條件。
最後就是,移民,加強對大明老百姓的改造,使得他們更加富強。
總之,漢江流域三個產業的圈地運動爲農民提供了活下去的道路,積累了原始資本,爲資本主義提供了廉價的僱傭勞動力和國內市場,爲大明發展成爲資本主義帝國奠定了基礎。
事情捋清楚之後,明天,朱常浩就在正氣堂開始商議着三件事,開始爲大明帝國的騰飛掀風作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