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

大戰之後的終南山,待衆妖魔受傷退去,它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彷彿這縹緲峰一役只是一場噩夢,夢醒之後便還是要面對之前未知的結局。可葉洲妤分明記得當時的那個男子,在五劍合一之後消失了蹤跡。

沒有誰知道他去了哪裡,如今是死是活。

從縹緲峰迴來之後,葉洲妤又來到了這思過堂中,一連五日已是滴水未進。她整個人一聲不吭,身形漸漸憔悴。林曾雪等人望在眼中疼在心上,只得下山求見冷月大師。但冷月大師卻將自己關在靜心殿中,也是任何人都不見,衆人已是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

這一日傍晚過後,待林曾雪下山去之後,葉洲妤便上得思過堂後山來。舉目仰望乃是無盡蒼穹,蒼穹之下是燈火斑斕的整個獨秀峰靜心殿的景色。笛聲幽幽,散在風裡響徹整個獨秀之巔。

待笛聲散去之後,葉洲妤立於山巔之上良久,卻是遲遲不肯離開。哪怕夜風依然寒冷,但是風卻是不能給她答案,像這頭頂的蒼穹一般浩瀚靜默。但夜愈深,再多的念想也只能化作淚水。而待流盡之後,她還是要回到這思過堂中來。

而剛來到思過堂中,葉洲妤卻愣住了,只因冷月大師閉目端坐於堂上,站在她旁邊的是一臉擔憂的楊嫣茜,看似已等待了許久的樣子。葉洲妤見狀急忙跪倒在地,卻是不敢說一句話,她只是靜靜地等待着師父的訓示。此次她已然做好了受重罰的準備——哪怕是死了,她也不曾後悔過。

而其實,從河陽城回到獨秀峰之後,她的心裡便已然做好了受重罰的準備。

片刻之後,冷月大師突然說道:“洲妤,你下山去吧!”葉洲妤聽言,擡起頭來,迷茫地望着冷月大師。楊嫣茜見狀,卻是一言不發,只是小心翼翼地對葉洲妤使眼色。未等葉洲妤開口,此時冷月大師則是微微睜開雙眼,重複說道,“爲師考慮再三,還是決定讓你下山,你明日便獨自走吧!”

自從那天葉洲妤私自隨陸正中去到縹緲峰,便已然料到會遭受重罰甚至一輩子都不再被允許下獨秀峰一步,其實她心中已然做好了準備。但是如今,冷月大師此言卻是讓她愣住了。聽聞此言,葉洲妤的第一反應卻是自己被獨秀峰除名了。

“師父,您怎樣處罰弟子弟子都認,但請您不要趕弟子下山!”

此時,楊嫣茜亦是跪在了葉洲妤身邊,一同向冷月大師求情道:“請師父收回成命,葉師妹自小便無親無故,在獨秀峰十多年裡也並無犯下什麼大錯。”誰知,冷月大師突然站起身來,言語冰冷無奈而道,“沒有犯什麼大錯麼?難道在縹緲峰她所做的那些事情你覺得是應該的?洲妤還小不懂事也就罷了,難道連你這個當師姐的也認爲這不是什麼大事麼?”

楊嫣茜欲替葉洲妤爭辯,卻是話未出口,卻被葉洲妤搶了先。只聽葉洲妤說道,“弟子知錯,但請師父不要趕弟子下山。”那冷月大師聽言,突然言語蒼涼,說道,“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①。既然你心不再獨秀峰,你還留下來做什麼呢?你下山去尋他吧!”

葉洲妤突然愣在地上,一顆心好似涼了半截說不出話來。而此時,楊嫣茜卻突然推了葉洲妤一下,輕聲說道,“師妹,你還不快謝謝師父!”葉洲妤一臉茫然,看向楊嫣茜,楊嫣茜卻滿臉歡喜說道,“快啊,師妹!”

葉洲妤心中一驚卻是似乎明白了冷月大師的用意,便要謝過。不想冷月大師一揮手,冷冰冰地說道,“罷了,爲師既答應了巧兒便不想她一番苦心白費了。”但冷月大師忽然話鋒一轉,卻頗爲嚴厲地說道,“只是你們二人須謹記,世間男子皆是負心薄倖之人,你對他好的時候他會念着捧着你,但若他一遭欺騙於你,那你便用一生也是恨不完的。”

“爲師老了,管不動你們了,你們好自爲之,各自去吧!”

冷月大師說着,便漫步走出了思過堂,楊嫣茜與葉洲妤在堂中連連稱是謝過。待站起身來時,卻看見一襲單薄身影消失在泛黃的燈色盡頭。那燈色盡頭卻是傳來一陣蒼涼的言語,卻是靜靜念道,“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既知折磨,奈何不忘!”

這一席話葉洲妤與楊嫣茜聽在耳中,二人皆明白師父是想到了一些陳年舊事,也許正是縹緲峰那日青松道人所說之事,但是卻是誰也不敢言說出來。她二人一念至此,心中不禁陣酸楚,卻是也無可奈何。

情關萬劫,即便心中如何堅定恍若世外之人,但其實也不過是難逃。一味的逃避,內心必然艱苦萬分,徹夜難眠,無處傾訴時幾近瘋癲。但相比於這百年的等待,等不到的結局不是更加淒涼、更加孤苦麼?

待冷月大師離去良久之後,楊嫣茜突然轉過身來,對葉洲妤說道:“師妹,此次下山你將向何方尋找呢?”葉洲妤聽言,言語稍微無奈而道,“我也不知,因爲我沒想過師父她會讓我下山,我只道自己這一生都要守在了這獨秀之上的。”

楊嫣茜見她臉色難堪,便輕輕一笑安慰道:“師妹不用擔心,我聽慕容師兄說,咱們玄門四劍自命中牽連之日起便相互之間均有感應。師妹你想啊,那日連師弟既然能夠讓五劍合一,那你的‘朱雀’必然是能夠感應得到‘軒轅神劍’所在的……師妹你只要憑着‘朱雀’的感應去找便對了。”

楊嫣茜一席話之後,葉洲妤緊皺的眉頭也鬆展了許多。

“‘朱雀’的感應?”

“是啊!師父她老人家讓你下山,其實更多是想讓你遠離這是非之地,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找到連師弟之後,便不要回這終南山了,找個隱蔽去處去吧……切莫辜負了師父的良苦用心。”

只是我又如何能不回這終南山呢?我命中註定就是要留在這終南山上的,是不可能留在他身邊的。留在他身邊的那個人,應該是巧兒。

也是這一念,她明白了冷月大師的用意。但這也許並不是冷月大師的良苦用心,反而卻是那巧兒的!

一念至此,葉洲妤不禁仰天嘆息。

也是在這一刻,她明白了她那句話爲何如此決絕。

隨後,葉洲妤便隨着楊嫣茜下了山,回到了靜心殿休息。但是由於近兩三個月以來,葉洲妤孤身一人在後山思過堂中反省,故而這一夜幾位師姐妹們卻是徹夜難眠。

次日天明之後,葉洲妤來到靜心殿向冷月大師辭行,但足足候了一個時辰也不見冷月大師出來。葉洲妤跪地叩首之後,便在衆師姐妹的送別之下,下了這終南山獨秀峰。葉洲妤一路向北,卻是不出半日來到了河陽城。

葉洲妤於河陽城外矗立良久卻是沒有邁步走進河陽城,她心裡清楚此時喬巧兒一定在城中署衙裡邊,也清楚聰慧無雙的喬巧兒也許能夠推測出連城傑身在何方。但是她卻是在猶豫良久之後,選擇了繼續東行。

只是在臨走之際,葉洲妤突然回過頭來,望向西邊的河陽城,心中默默說道:“我知你這般做的緣由是爲了我,但若我接受了又如何心安呢?你放心吧,我一定會找到他的,我一定會把他完完整整地帶回河陽城,帶到你面前的。”

此一去,江山萬里,東行之路依然如初次下山時的景象。只是那時是去年秋天,此時已然到了來年早春時節;只是那時是心無牽掛僅知完成師門使命,而今卻是心急如焚卻又萬分期盼。

此般心情,當真恍如隔世。

待到葉洲妤一路行來,進得河南鎮,已是快到了傍晚時分,而行至此處城市不免又勾起了她那些許久的往事。黃昏中的河南鎮依然如那年一樣,建築林立,街道上不出一盞茶的功夫便會有一隊佘諸軍隊走過。

那一年,葉氏一族慘遭橫禍,在倉皇之中她逃到了這河南鎮。

那一年,她無依無靠,在街邊乞討亦是無人肯施捨半文錢。

那一年,她飢寒交迫跑到城東城隍廟避雨,卻是在拿起祭品吃的時候遇見了他。

那一年,只因她從小便學過一些武術,他搶不過她,便在她左手臂上狠狠咬下一口,看見血留下來之後他倉皇逃跑了。

那一年,她想着二人同是天涯淪落人,即便自己受了傷也是不會怪罪於他。

那一年,她在城隍廟等了半年,天天吃着人們拿來的祭品,但卻是沒有再見過他出現過。

……

河南鎮還是原來的樣子,只是而今的城東城隍廟已然廢棄得不成模樣,野草叢生,院牆坍塌。進入廟中,一切安靜得死氣沉沉,給人竟是一種隱隱不安的感覺。葉洲妤立於院中凝視良久,面色雖是沉靜,但心中卻已是激盪萬千。

卻在此時,城隍廟外,突然傳來急切的腳步聲。葉洲妤心中一驚,急忙閃身隱於一處斷壁殘垣之後,靜靜打量着院中的一切。一息之後,院中突然走進一個年輕男子,只見此男子身長八尺,面若冠玉,上下脣皆有褐色美須②,頭戴綸巾,手持一柄鵰翎扇。

那年輕男子行至院中之後,正在鬆心緩氣之間,卻又是搖頭嘆道:“怎麼以前我沒發現這武俊淵如此難纏呢?今天當真是倒了血黴了!”那男子說着,便徑直走向破廟坍塌的正堂之中去。

只是他還未走進廟中,一身披甲冑身材魁梧、滿面何須的將軍,便大步進得院中。那將軍雙眸如烈火,在他身後還跟着二十幾位身披甲冑的軍士,他剛進廟來,便對着那年輕男子哈哈一笑,說道,“季卿兄,你可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多年了,如今既已來到河南鎮怎麼連老朋友的面都不肯見呢?”

那年輕男子聽言,則是轉過身來,揮舞着手中的鵰翎扇片刻,又作禮笑道:“哪裡哪裡,想不到多年不見俊淵兄依然如此風趣幽默,匆忙行至此間,只因身有要事故而還未來得及拜訪,恕罪恕罪。”那將軍聽言便大笑着,走上前來,說道,“既然你們兄弟有緣再見,擇日不如撞日,今夜便道到那***把酒暢談如何?”

那年輕男子聽言,臉色微微一沉,但片刻之後便笑道:“既然如此,小弟恭敬不如從命,俊淵兄請。”說着,年輕男子便向那將軍走來,那將軍亦是開懷笑道,“痛快,季卿兄請。”隨後,在那將軍引領之下,一行人便出了城隍廟。

待衆人離去之後,葉洲妤便現身院中,心中便是生起一陣疑惑。雖然葉洲妤是世外修真煉道之人,但是因爲與喬巧兒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多少便也還知曉這俗世之事。而憑剛纔院中兩人的對話來看,她已然猜到那將軍便應該是佘諸軍河南鎮守武俊淵。

而那年輕男子,便應該是喬巧兒苦尋已久的,江南四才之首的龐明龐季卿。

一念至此,葉洲妤顧不及多想便急忙跟了上去。那一行人由東沿着城中大道往西,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後便轉向南街,進入一處名爲***的酒樓。待那武俊淵與龐明走進去樓中之後,其餘的軍士便將整座酒樓嚴密把守起來。

葉洲妤見狀,只得在街角的隱蔽處觀望。卻是沒有矗立良久,她身後便閃出一橙衣人影,來人卻是佘諸穎陽公主林妍麗。兩人相見卻是半天沒有言語,只是靜靜地凝視良久,任晚風輕輕吹拂着彼此都有些凌亂的髮絲。

終於,林妍麗還是微微一笑轉身離去,葉洲妤沒有多說什麼,也沒有言語,而是慢慢跟了上去。兩人一前一後,由南街行至北街,來到一處湖邊之後便不再走了。兩人臨湖而立,向前而望卻是滿目漆黑,似不知去路如何。

林妍麗突然說道:“此前江湖盛傳,那日縹緲峰一役葉師姐你捨生護住連公子,當真令人欽佩之至。葉師姐,你此次下山是爲了連公子麼?”葉洲妤聽言,心中陡然一酸,但還是急忙詢問道,“公主殿下,你有關於他的信息麼?”

林妍麗搖搖頭,說道:“你都不知道,我又如何知道呢?恐怕當世之中,就只有那個人知道他在哪裡了。”

“你是說巧兒?”

是啊,巧兒,她是如此聰慧無比的奇女子,如果連她都不知道的話,還有誰會知道呢?可是她如何又會告訴我呢?她都說過了,與他從此各安天涯永世不見的。

只是爲何她在苦苦找尋了他十二年之後,卻突然如此決絕呢?

“我一路暗中跟隨季卿先生龐明從江南到此,他一路上逢人便說他北上是爲了去下一副絕世的棋局,我始終不知道他話中之意,但卻隱約感覺到他此行應該是與連公子有關。你可暗中隨他而去,打探消息。”林妍麗慢慢說道。

“絕世的棋局?可是北面並無博弈的高手啊!”

林妍麗聽言,微微一笑道:“當世之中,若論博弈的高手只怕就只有辰胤的麟南公主了,但季卿先生卻不西去反而北上,就是他能夠料定了麟南公主一定會東來。那讓她東來的原因,恐怕就只有連公子這個原因了。雖然現在我不知道她如此對連公子是何用意,但是試想一下,一個女子用自己一生之中十二年的光陰去天南地北尋找一個人,足可見她用情多深!所以一旦她知道連公子的消息,也一定會來的。”

十二年,世上之人皆言他已死,唯有你深信他依然活着。

我無法想象,這十二年的天南地北你是如何熬過來的!

“因爲巧兒明白,他只有上了終南山纔是安全的。”

林妍麗聽言,則是愣住了片刻,然後突然笑了起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你保他周全,而我呢,卻只想到與一家江山相贈。原來在你心中,他的生勝過一切,你想他自由自在地活着,而我卻非要他捲入這俗世的紛爭之中。

而你亦是如此,在縹緲之上舍命護他周全!

шшш ⊕TTkan ⊕¢〇

那葉洲妤見狀,則是輕聲安慰道:“公主殿下,蝶爲花醉花卻隨風,只是緣未滿罷了。”

只是林妍麗也許不知,葉洲妤這一言不僅是說給林妍麗的,卻也是說給自己的。只因眼前之人,亦是苦命卻不得解脫之人。但奈何,這一言,也許勸慰得了別人,卻是始終平不了自己心中那起伏的波瀾。

因爲所做的選擇,總是能讓心升起一股反抗之力去承受。但在堅定之中,總有那麼一些挽留,或者莫名出現的憂傷,而這反而正是最致命的。

林妍麗聽言,又是微微一笑,望向湖心說道:“也罷,也罷。‘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③”

葉洲妤聽她突然吟誦一首古詞,且從字裡行間知道她想掙脫這俗世,便一時無言相對,心中只是也感慨萬千。那林妍麗見狀,便繼續說道,“若是我也和葉師姐你一般,並無這多揹負,那該當多好!”

其實,聽此言之人如何又不是這般感慨呢!

假若沒有那多令人窒息的功利,也沒有那多所謂考的權衡利弊,許就不會如此畏首畏尾猶豫不決。

也許,這便是我們各自的宿命了。

於你,我不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只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夜風清徐,靜靜吹了一夜,卻是吹不散那滿心的愁緒。

註釋:

①語出北宋張先的《千秋歲》。

②一般而言,父親隕歿,兒子要將上脣的鬍鬚保留下來不再剔除;母親隕歿,兒子要將下巴的鬍鬚留下來。父母俱沒,則嘴脣上下的鬍鬚俱蓄,所謂“蓄髪明志”是也。而褐色的鬍鬚代表聰明、才藝超羣和情感豐富。(饒有興趣者,可去查閱研究一下中國古代鬍鬚的習俗習慣。)

③語出嚴蕊的《卜算子》。嚴蕊,原姓周,字幼芳,漢族,生卒年不詳,南宋中期女詞人。出身低微,自小習樂禮詩書,嚴蕊淪爲台州營妓,改嚴蕊藝名。天台太守唐仲友交好,仲友風流倜儻,但因宋時官法甚嚴,官府有酒,可召官妓承應,但只歌唱送酒,卻不可私待枕蓆,因此兩人未曾有私。朱熹時爲仲友上司,因不滿仲友恃才放曠,遂將仲友與嚴蕊一併收監,欲問通姦之罪。熹以爲仲友風流倜儻,嚴蕊色藝冠絕,兩人必有所染。況嚴蕊柔弱嬌嫩,只須刑拷,無論有否,都能令其招供,就此即可參罷了仲友的官爵。卻未料好一個嚴蕊,鋼鐵的性子!雖說本不是什麼重罪,但任憑嚴刑拷打,就是不肯屈招。朱熹無法,只好問了個“蠱惑上官”的罪名,發至紹興另行審問。同時參了仲友一本,好在仲友朝中有人分辨,官無大礙。嚴蕊卻又在紹興飽受酷刑。紹興太守承朱熹之意,本欲問個重罪,奈何嚴蕊不招!後此事漸漸傳開,終一日入了“聖聽”,朱熹改調他方,嶽霖繼任,嚴蕊方得出監。嶽霖知此事,憐其情,憫其志,意欲相助。乃命其賦詞以述心志。嚴蕊乃口占《卜算子》,嶽霖大加讚賞,於是作主爲她脫了樂籍,判與從良。

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二十五章 千金市骨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十一章 破廟篝火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四十章 黃龍護體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五十七章 同道相爭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五十四章 神秘婦人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十七章 神龍天坑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
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三十一章 夜探相府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二十五章 千金市骨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十一章 破廟篝火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五十九章 外邦餘音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四十章 黃龍護體第十三章 佘諸公主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五十七章 同道相爭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五十四章 神秘婦人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十七章 神龍天坑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