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褚方

第144章 褚方

嚴肅等從劉景吏捨出來時,天色已然昏暗,謝良、王朝幾人不等走遠,便迫不及待拜賀嚴肅道:“恭喜嚴君高升縣丞。”

衆人心中不無嫉妒,嚴肅昔日只是市獄一名鬱郁不得志的獄吏,未必就比他們強多少。

結果他也是命好,遇到劉景這個伯樂,先任斗食吏,再爲百石吏,一路步步高昇,而今更是將要登上縣丞之位,可謂一飛沖天,從此以後,雙方便如雲泥之別。

“此事目前尚未有定論,諸君慎言。”嚴肅面上雖無喜悅之色,內心卻心潮起伏,他決定追隨劉景左右,單純只是爲了報答恩情,爲此他猶豫很久,事實證明,他的這個決定,或許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正確的一件事。

謝良、王朝等人聞言紛紛知趣的應“諾”。此事目前確實八字還沒一撇,可說出這話的是劉景,作爲長沙最具權勢的人物之一,長沙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嗎?

謝良是所有人中最樂於見到這個結果的人,因爲嚴肅一走,他最有希望坐上監市掾的位置。

他在市中勤勤懇懇十餘載,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成爲一名百石掾君,現在這個心願終於要成真了。

…………

次日,張羨以長沙太守的名義,任命主簿劉景守酃縣長。

什麼是“守”?《漢書·王莽傳》記載:“縣宰缺者,數年守、兼。”不拜正官,權令人守、兼。通俗一點說,“守”就是由州部、郡府事權從急,來不及請示朝廷,暫時任命的縣令長。

一般出任“守”縣令長的,都是擁有公職身份的人,如州吏、郡吏、縣吏,當然也有平民一步登天者,但這屬於極個別情況。

“試守者,試守一歲乃爲真,食其全俸。”倘若是朝廷親自任命的“守”縣令長,一年守期內若無差錯,便可以轉正爲“真”。

不過像劉景這樣郡府私守的縣長,又正值天下紛擾之際,道路阻隔,幾年不轉正,甚至一輩子也沒機會轉正也絲毫不奇怪。

張羨暫時並沒有心儀的主簿人選,因此便按照過往慣例,讓主記接過了主簿職位,又從主簿室書佐中提拔一人爲新任主記。

劉景和繼任者交接完畢後,來到便坐和張羨辭行。

事實上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劉景在主簿這個位置上只能算中規中矩,既沒有出什麼差錯,也沒有顯露出超人一等的才能。

然而張羨還是對他的離開表現得格外不捨,拉着他的手傾談良久,並且一直送到便坐門外。

最後分別時,張羨說道:“對了,仲達,你知道酃縣褚方褚子平吧?”

“自然知曉。褚子平大名,長沙誰人不知?”劉景頷首回道,他作爲張羨的主簿,等於是其大管家,年末之際,張羨向褚方贈送大量貴重禮物,此事就是劉景經手。據主簿室的人說,張羨擔任長沙太守以來,每年都會贈送褚方厚禮,從無斷絕。

能得張羨如此重視,褚方自非凡人,他乃是長沙的傳奇人物,其少時遊俠,雖處貧賤,卻有雄氣,長沙遊俠無不以認識他爲榮,當時和吳巨齊名。劉宗、區雄和他相比,只能算後起之秀。

如果長沙沒有發生大變,褚方或許只能安心做一輩子游俠,轉折點出現在區星之亂時。

褚方有感區星禍及鄉里,憑藉自己的威望,招合遊俠、荊蠻五六百人,北上相助新任長沙太守孫堅討伐區星,褚方每次戰鬥,常冠軍履鋒。

之後又隨孫堅南下零陵、桂陽,討伐周朝、郭石,所向無前,孫堅愛其健勇,待遇甚高。

中平六年,董卓將兵入京,暴虐無道,廢立天子,天下義士,無不憤慨,關東州郡紛紛起兵討伐董卓,身在長沙的孫堅心懷壯志,亦響應號召,率兵北上。

本來褚方也應隨其北上,誰知就在這時,其母上山採菜,一時不慎,從山上跌落而下,摔斷雙腿,身受重傷,一度垂危。

褚方從小失怙,乃是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他爲人至孝,當即向孫堅請求還家照顧老母。

孫堅心中極爲不捨,然孝乃天下之至理,阻人行孝,必被天下所恥,他雖然性格灑脫,卻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只能任由其離去。

褚方還家後就在母親牀榻邊置一張小牀,無論春夏秋冬,從不敢離開病牀半步,盡心竭力服侍母親,直到五年後其母去世爲止,後來他將母親安葬,又在母親墓旁蓋一座竹廬,爲其守孝。

如今距離孫堅離開長沙,已經過去長達八年之久,從二十出頭到年過而立,這是褚方人生中最寶貴的八年時間,他本該縱橫沙場,建立功名,卻爲了母親,枯耗在病室和冢廬間……

值得否?

劉景無法置評,但對於褚方其人,他心中唯有佩服。

張羨對劉景道:“褚子平三年孝期即將結束,你到酃縣後,代我去他家拜訪,並試探一下他的心意,看他是否願意出仕。”

“諾。”劉景口中應道。說實話像褚方這樣的猛將,不僅張羨想要收入麾下,他也是頗爲動心,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劉景無論如何也要試試,就算從張羨虎口奪食,也在所不惜。

劉景告別張羨,返回吏舍,只見數輛犢車停於院外,舍內一應物品皆已裝入車中,只等他一聲令下,即可出發。

濛濛細雨中,高冠革履的劉景在吏舍院中徘徊良久,他在這裡住了差不多有二十個月,這二十個月裡,經過他的苦心籌謀,由一個斗食吏變成一名百里侯,總算在這亂世之中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

然而和曹、劉、孫相比,他卻落後太多太多了,不過暫時的領先並不算什麼,董卓、袁紹、袁術都曾領先,可他們最終都敗亡了。他還有時間,從後追趕上曹、劉、孫的腳步。

到時候……

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劉景再無眷戀,轉身而去。

(本章完)

第511章 開戰第445章 薦才第81章 必須死第138章 徵辟第120章 茂才第45章 弩第347章 鬱林第356章 請婚第119章 內憂第495章 鐵樓第531章 放歸第273章 攻城(上)第210章第481章 團圓第254章 突圍第359章 八月第260章第200章 兵臨第460章 趙戩第536章 邀請第468章 射策(下)第70章 攤牌第51章 區雄第40章 悲歌第488章 柴桑第491章 徐宗第79章 命案第471章 官爵第248章 心絞第37章 邀請第38章 諸葛玄第413章 潘濬第263章 水戰(下)第487章 盛匡第187章 袍鎧第338章 烏滸第298章 歸來第127章 襦鎧第515章 不忠第40章 悲歌第230章 敗走第132章 同席第263章 水戰(下)第471章 官爵第412章 刺史第417章 柤中第137章 洞房第290章 可惜第16章 決定第515章 不忠第298章 歸來第34章 志向第245章 巡視第430章 落幕第361章 巨樓第362章 臨衝第228章 斬首第500章 敗慈第524章 馬尾第8章 腫足第70章 攤牌第515章 不忠第499章 縊殺第172章 出兵第353章第105章 八陣第406章 打擊第208章 斬殺第429章 逆轉第414章 託孤第74章 變化第476章 冬至第270章 醫所第464章 上書第448章 下馬威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26章 六禮第340章 部督第46章 馬周第35章 馬周第333章第494章 戰臨第468章 射策(下)第75章 百石第475章 妹夫第442章 破局第121章 王粲第509章 設計第5章 虎頭第223章 習珍第143章 縣丞第244章 生子第137章 洞房第117章 清茶第51章 區雄第6章 葛生第318章 放歸第135章 歸來第525章 劉曄第451章 水鏡
第511章 開戰第445章 薦才第81章 必須死第138章 徵辟第120章 茂才第45章 弩第347章 鬱林第356章 請婚第119章 內憂第495章 鐵樓第531章 放歸第273章 攻城(上)第210章第481章 團圓第254章 突圍第359章 八月第260章第200章 兵臨第460章 趙戩第536章 邀請第468章 射策(下)第70章 攤牌第51章 區雄第40章 悲歌第488章 柴桑第491章 徐宗第79章 命案第471章 官爵第248章 心絞第37章 邀請第38章 諸葛玄第413章 潘濬第263章 水戰(下)第487章 盛匡第187章 袍鎧第338章 烏滸第298章 歸來第127章 襦鎧第515章 不忠第40章 悲歌第230章 敗走第132章 同席第263章 水戰(下)第471章 官爵第412章 刺史第417章 柤中第137章 洞房第290章 可惜第16章 決定第515章 不忠第298章 歸來第34章 志向第245章 巡視第430章 落幕第361章 巨樓第362章 臨衝第228章 斬首第500章 敗慈第524章 馬尾第8章 腫足第70章 攤牌第515章 不忠第499章 縊殺第172章 出兵第353章第105章 八陣第406章 打擊第208章 斬殺第429章 逆轉第414章 託孤第74章 變化第476章 冬至第270章 醫所第464章 上書第448章 下馬威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26章 六禮第340章 部督第46章 馬周第35章 馬周第333章第494章 戰臨第468章 射策(下)第75章 百石第475章 妹夫第442章 破局第121章 王粲第509章 設計第5章 虎頭第223章 習珍第143章 縣丞第244章 生子第137章 洞房第117章 清茶第51章 區雄第6章 葛生第318章 放歸第135章 歸來第525章 劉曄第451章 水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