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全殲

bookmark

第151章 全殲

“轟隆隆……”

在震天的馬蹄聲中,馬周率領數十騎卒飛馳而至,擺出錐形陣,狠狠鑿向陷入混亂的荊蠻。

荊蠻剛剛經歷一場慘敗,此刻早已是人心渙散,面對如同奔騰江河一般咆哮而至的漢騎,有的發出淒厲的慘叫,妄圖作最後的抵抗,更多人卻選擇逃跑,因爲只要能逃入羣山,便可脫險。

十幾名脾氣倔強、不願逃跑的荊蠻蝟集一處,勉強組織起一條防線,可惜這條漏洞百出的防線,在馬周率領的騎隊面前不堪一擊,就彷彿是一葉小舟,瞬間便被“驚濤駭浪”所吞沒。

荊蠻最後的抵抗沒有取得一絲成效,馬周率騎浪卷而過,馬不停蹄追擊逃亡的荊蠻。由於諸蠻只顧埋頭逃命,對背後沒有半點防護,諸騎從後追上,揮舞長刀,肆意砍殺,無往不利。

羣山看似近在咫尺,彷彿轉眼即至,然而最終,所有逃跑的荊蠻全都倒在了路上,或是被殺,或是跪地投降,無一漏網。

一個耳戴金環,年歲甚輕的荊蠻被騎矛貫穿胸膛,釘在地上,染血的雙眼無神的望着天際,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膛,似乎證明他尚未死去。

馬周騎在一匹高大神駿的青色健馬上,用力將騎矛從年輕的荊蠻體內拔出來,這一下,同時也抽走了荊蠻所剩無幾的生命。

隨後,馬周目光掃視周圍漸漸平息的戰場,臉上露出意猶未盡之色。

這可不是他內心期待的戰鬥,甚至根本不能稱之爲戰鬥,荊蠻經歷大敗之後,難以組織起像樣的抵抗,只顧逃命,說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亦不爲過。

隨着城外戰事的結束,衡山城中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之前躲在家中的鄉民,亦紛紛走出屋舍,膽大之輩甚至直接跑來北門戰場,見荊蠻死者枕藉,慘不忍睹,不禁議論紛紛。

有人私下感嘆道:“素聞劉君‘躬耕養客’、‘質書救鄰’之名,原以爲他是一位仁人君子,沒想到還有領兵殺賊之能。”

“劉君若無文武才,安能未及弱冠,就被委以百里之任。”

“也對……”

此刻,被衡山鄉民私下議論的劉景,正在聽取己方傷亡報告。這一戰的主力步卒,由於盔甲齊備,僅陣亡一人,傷二十餘人。

傷者大多都是傷在缺乏防護的手臂與腿部,並非什麼致命傷,休養一段時間即可痊癒。

漢代軍隊制式鎧甲,即襦鎧,只能防護前胸及後背,較爲精良的鎧甲,則有披膊、筒袖,足以對肩膀和手臂形成防護,而保護腿部的甲裙似乎尚未出現。

日後有機會,或許可以嘗試製造帶有披膊、甲裙等,防護更加嚴密的鎧甲,再挑選敢戰之士,組成一支精銳鐵甲軍,哪怕人數不多,也絕對會有用武之地。

二百棹卒以弓弩遠射爲主,並未親自參與搏殺,只傷了幾人。倒是城牆上的衡山吏民,在一開始與荊蠻的對射中,傷亡不小,一共死了三人,傷了十餘人。

不過從總體來看,僅以死亡四、傷四十餘的輕微代價,全殲三百餘荊蠻,可謂是大獲全勝。

劉景讓鄉嗇夫徵集鄉民、柴車,將所有荊蠻屍體運出城外。此戰荊蠻沒有活口,不管是投降的,還是受傷的,戰後都被單程帶着僅存的十餘名族人殺死。

劉景雖非弒殺之人,卻默許了單程的行爲,一是雙方之間仇怨太深,完全是不死不休。二是他本就有意借這些荊蠻的頭顱,震懾衡山諸蠻,免得他離開後,荊蠻再來襲擾衡山鄉邑。

不能說這個方法一定奏效,然而劉景認爲成功的機率很大,他從單程那裡得知,此次荊蠻聯軍,一共才兩千戰士,攻打單家寨傷亡絕對不小,這次又直接死了三百多人,稱得上元氣大傷,哪有膽子再來尋衡山鄉邑的晦氣。

漢末三國之間,瘟疫橫行,動輒絕戶滅族,令人談之色變,而死屍,最容易滋生瘟疫,劉景對此極其重視,他知道掩埋屍體並不保險,因此特命鄉嗇夫找一處荒蕪地方,將屍體集中焚化。

鄉嗇夫應命而去,漢人對火葬多有排斥,可對象若是換成荊蠻,那就毫無心理負擔了。

剛交代完事情,劉景便看到劉亮縱馬而歸,遠遠就一臉興奮的大聲呼道:“從兄……”

見他完好無損的歸來,劉景一顆心終於徹底放下來,隨後目光轉向他的手中,他手中居然提着一顆綰髮椎髻的荊蠻頭顱。

劉亮敏捷的跳下馬背,舉起荊蠻的頭顱,一臉得意地道:“從兄,這是我斬獲的。”

劉景眉頭微皺,頗覺噁心,同時心中也很驚訝,要知道劉亮今年才十六歲,若以後世週歲論,才十四歲而已,學騎馬、劍術也不過剛滿一年時間,居然第一次上戰場就親斬一首,而且事後談笑自若,毫無不適,心道果然,他天生就是一個“將種”。

雖然已經消氣了,但姿態還是要擺出來,劉景冷着面孔說道:“子明,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揹着我悄悄上戰場,你眼裡到底還有沒有我這個從兄?嗯?”

劉亮隨手將首級扔到從旁經過的柴車上,而後向劉景求饒道:“從兄,我下次絕不敢再自作主張了,你就看在我這次有所斬獲的份上,饒了我這一回吧。”

劉景瞥了他一眼,說道:“希望你記住今日自己說過的話,日後如有再犯……”

“日後如有再犯,隨從兄處置。”劉亮嘴上說得無比鄭重,其實心裡根本就沒當一回事。

劉景哪能看不出他的心思,懶得在這件事情上多費口舌,轉問起騎兵的情況。

劉亮回道:“人都沒事,就是馬傷了兩匹。”

劉景點點頭,戰馬目標大,自古以來便是“射人先射馬”,而且戰馬和人相比,缺乏必要的防護,戰鬥時傷亡遠大於人。

以前族兄劉修曾和他聊過這個話題,據劉修說,戰馬的戰鬥傷亡比例,大概是人的三到四倍。這也是爲何戰馬如此珍貴的原因,它們實在是太嬌貴了。

(本章完)

第57章 示好第37章 邀請第244章 生子第444章 東曹掾第122章 贈文第320章 來投第300章 召集第287章 自刎第45章 弩第78章 曬書第418章 預備第68章 俠客行第295章 召見第144章 褚方第515章 不忠第332章 徐庶第357章 鄧芝第273章 攻城(上)第317章 祭祖第349章 璽書第208章 斬殺第543章 刺孫第83章 預言第327章 西鄂第247章 病逝第150章 開戰第210章第389章 戰死第4章 賴慈第423章 戰死第350章 歸來第252章 週歲第349章 璽書第168章 募兵第375章 返回第161章 良法第425章 中箭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71章 官爵第264章 突襲第45章 弩第26章 市樓第104章 軍法第523章 南下第238章 求援第429章 逆轉第522章 變故第408章 試探第497章 來投第306章 遣使第172章 出兵第480章 買馬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36章 婚宴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18章 劉蟠第3章 後母第23章 赴任第480章 買馬第328章 許都第136章 婚宴第28章 暢談第228章 斬首第180章 回鄉第167章 收穫第343章 斬將第323章 爲壽第19章 桓階第518章 海昏第226章 死第213章 女誡第172章 出兵第529章 詔書第392章 落幕第258章第315章 甘寧第393章 破城第272章 魏延第348章 南下第130章 親迎第266章 兵臨第523章 南下第314章 賢妻第533章 勸止第148章 警鼓第216章 取名第160章 搶權第207章 合兵第247章 病逝第199章 撤離第227章 火攻第64章 擒獲第224章 潰敗第397章 攻城(1)第223章 習珍第219章 開戰第461章 守節第199章 撤離第270章 醫所
第57章 示好第37章 邀請第244章 生子第444章 東曹掾第122章 贈文第320章 來投第300章 召集第287章 自刎第45章 弩第78章 曬書第418章 預備第68章 俠客行第295章 召見第144章 褚方第515章 不忠第332章 徐庶第357章 鄧芝第273章 攻城(上)第317章 祭祖第349章 璽書第208章 斬殺第543章 刺孫第83章 預言第327章 西鄂第247章 病逝第150章 開戰第210章第389章 戰死第4章 賴慈第423章 戰死第350章 歸來第252章 週歲第349章 璽書第168章 募兵第375章 返回第161章 良法第425章 中箭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71章 官爵第264章 突襲第45章 弩第26章 市樓第104章 軍法第523章 南下第238章 求援第429章 逆轉第522章 變故第408章 試探第497章 來投第306章 遣使第172章 出兵第480章 買馬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36章 婚宴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18章 劉蟠第3章 後母第23章 赴任第480章 買馬第328章 許都第136章 婚宴第28章 暢談第228章 斬首第180章 回鄉第167章 收穫第343章 斬將第323章 爲壽第19章 桓階第518章 海昏第226章 死第213章 女誡第172章 出兵第529章 詔書第392章 落幕第258章第315章 甘寧第393章 破城第272章 魏延第348章 南下第130章 親迎第266章 兵臨第523章 南下第314章 賢妻第533章 勸止第148章 警鼓第216章 取名第160章 搶權第207章 合兵第247章 病逝第199章 撤離第227章 火攻第64章 擒獲第224章 潰敗第397章 攻城(1)第223章 習珍第219章 開戰第461章 守節第199章 撤離第270章 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