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戰死

bookmark

第389章 戰死

黃祖軍大將鄧龍立於拍竿之下,望着對面船上,位居士卒先的凌操,眼中露出刻骨的仇恨。

當年孫策入侵江夏,鄧龍作爲黃祖先鋒,奉命前拒孫策,而江東軍的先鋒,正是凌操。

凌操乃是江東屈指可數的猛將,勇不可當,鄧龍率領的前鋒舟艦很快便被殺得潰不成軍,其本人更是險些被凌操生擒,幸虧左右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脫。

對此,鄧龍一直引以爲恥,今日終於有機會一雪前恥了。

鄧龍親操拍竿,待凌操船隻靠近過來,看準時機,果斷放開繩索,發動攻擊,巨石夾帶着歷嘯之聲,轟然拍落。

凌操也早就注意到了鄧龍,然而此時他前後左右都是人,面對當頭砸來的巨石,根本無從躲閃,只能下意識舉楯抵擋,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巨石擊碎牛皮楯,重重轟在他的胸口。

拍竿猶如天威一般,一擊過後,甲板上立時哀嚎四起,一片狼藉,而被拍竿正面擊中的凌操,毫無懸念的斃命當場。

凌操身上的雙層鐵鎧沒有起到半點作用,其胸口直接被巨石轟得凹陷,當左右親衛奮力將他救出時,凌操已經停止了呼吸。

拍竿的優勢,在於出其不意,在於臨敵第一擊,畢竟拍竿威力驚人,但攻速慢,目標大,很容易被對手針對。鄧龍沒想到一擊就成功砸死了凌操,大喜回望,揮刀大吼道:“殺、殺……獲凌操首級者,賞錢十萬……”

黃祖軍士卒聞言,無不踊躍,爭相殺上敵船。

原本鬥志昂揚,奮勇爭先的江東軍士卒,則因主將凌操之死而陷入慌亂,面對黃祖軍兇猛的進攻,抵擋不住,節節敗退,而不願後退的勇士,全都被砍掉了腦袋,成爲敵人的戰功。

凌操親衛雖然捨命相護,奈何寡不敵衆,轉瞬間就被一擁而上的黃祖軍士卒屠戮殆盡,凌操的首級,亦送至鄧龍的面前。

鄧龍拎起凌操的頭顱,見其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樣,忍不住得意洋洋,大笑道:“昔爲你所破,今殺你雪恥,何其快哉!”

接着鄧龍舉頭過頂,高呼道:“賊將凌操已授首!”

“賊將凌操已授首……”左右皆揚聲大叫,以爲呼應,不一會就傳遍了整個戰場。

凌操並非無名之輩,相反,兩軍將士,皆聞其威名,得知凌操戰死,黃祖軍無不歡呼雀躍,江東軍則個個如喪考妣。

董襲業已與敵接戰,不過他運氣不錯,躲過了拍竿的第一輪攻擊,並且迅速組織敢死,攀上敵艦,親以刀斧砍斷拍竿。

然而董襲的做法,幾乎是不可複製的,其他的前鋒舟艦,被拍竿直接拍沉者,絕不在少數,即便逃過一劫,也會方寸大亂,根本擋不住黃祖軍後面的進攻。

董襲聽到凌操戰死的消息時,正率領敢死進攻敵艦最後的據點——樓室,大驚之下,立刻環顧戰場。這時他才猛然發現,己方的前鋒舟艦不僅沒有衝亂黃祖軍,反而正在被黃祖軍不斷圍殺,加上凌操戰死,形勢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

董襲雖勇猛冠軍,卻非莽夫之流,當初孫策死後,孫權統事,吳夫人擔憂孫權無法保安江東,曾問策於張昭、董襲,是時董襲慷慨陳詞,認爲孫氏兼有地利、人和,江東無憂,衆人皆壯其言。

因此董襲見勢不妙,立即放棄進攻,果斷退回自己的座艦。無奈他的行動還是晚了一步,黃祖軍已提前封死了他的後路。

遠處觀戰的徐琨亦大感震驚,黃祖軍竟然掌握有如此水戰利器,而他們卻毫不知情。

《兵法》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而今江東軍的情況,便是“知己而不知彼”,徐琨一時間進退失據,左右爲難。

首先肯定不能撤退,夏口水道狹窄,其上又有伏兵,撤退必會引發恐慌,黃祖軍順江而下,從後掩殺,後果不堪設想。

對方掌握有水戰利器,主動進攻似乎也不可取,無奈徐琨卻不得不這麼做,總不能眼睜睜看着前鋒被敵人圍殲,這將會對己方士氣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徐琨一邊派人向後方的孫權稟明情況,一邊發起進攻。

“可惜今日無風,否則以火船攻之,倒不失爲對策……”徐琨凝望戰場,暗暗嘆息道。

“殺……”董襲手中長刀左劈右砍,幾乎從不落空,看似勇猛無比,然而連戰之下,精疲力竭的他,早已是強弩之末,如今只是靠着過人的毅力在支撐。

他的腳邊,層層疊疊躺滿了敵人的屍體,有他所殺,有親衛所殺,不過戰到現在,他身邊的親衛業已所剩無幾。當他的親衛全部死光,就該輪到他了。

黃祖軍士卒根本不給董襲喘息之機,猶如潮水般洶涌襲來,不將董襲徹底吞沒,決不罷休。

董襲奮起餘勇,再斬二人,代價是左肩中了一矛,深可入骨,這一矛,近乎廢了他的左臂。而他身邊的最後一名親衛,亦被敵卒圍攻殺死。

至此,董襲兩翼再無保護,徹底暴露於敵前。

這時黃祖軍士卒反倒不急於進攻,而是圍着董襲指指點點,臉上皆帶着敬畏之色。

董襲此時的形象極其慘烈,其單膝跪地,衣甲上插滿了箭矢,猶如刺蝟一般,周身利刃之傷,亦不下二十處,甲冑早已破爛不堪,鮮血不斷從傷處溢出,哪怕是敵人,亦不免心生敬意。

不過敬佩歸敬佩,這並不妨礙黃祖軍士卒想要殺死董襲,他們再度邁開步子,逼近過來。

董襲利用這最後的喘息之機,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在他看來,與其像凌操那樣,腦袋成爲他人的玩物,他寧願便宜了江中的魚蝦。

隨着敵卒迫近,董襲突然暴起,一刀捅死一名敵卒,並以其身體爲盾,向前撞去。左右敵人的刀矛,如雨點般落在他的肩背,他卻不管不顧,埋頭前衝,直到雙腳踏空,筆直墜入江中。

(本章完)

第152章 改名第134章 流淚第43章 荊蠻第419章 猛將第518章 海昏第213章 女誡第486章 主力第521章 傾出第441章 大罵第177章 施恩第526章 薄行第402章 噩夢第187章 袍鎧第204章 曲轅第393章 破城第253章 戰死第154章 縣舍第18章 劉蟠第260章第295章 召見第242章 三爵第506章 桃李第250章 說服第141章 酃縣第310章 親近第283章 洪水第350章 歸來第466章 射策(上)第86章 醉鄉居第508章 南昌第442章 破局第324章 膝席第513章 斬當第219章 開戰第135章 歸來第235章 軍市第366章 歎服第277章 急報第23章 赴任第449章 隱戶第463章 三郡第175章 授田第388章 突破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18章 劉表第62章 拔刃第163章 解土第251章 入主第93章 墓祭第370章 同州第191章 計議第188章 三年第495章 鐵樓第75章 百石第235章 軍市第337章 同符第77章 赤驥第282章 建言第81章 必須死第117章 清茶第100章 大船第465章 出使第32章 求字第100章 大船第203章 魄力第235章 軍市第334章 洗兵第16章 決定第395章 悲涼第338章 烏滸第515章 不忠第441章 大罵第176章 親耕第48章 取字第280章 投靠第198章 招降第438章 勸降第514章 後事第297章 除孝第140章 二年第181章 棄嬰第465章 出使第504章 進兵第262章 水戰(上)第505章 周鳳第270章 醫所第120章 茂才第470章 策論第529章 詔書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380章 津鄉第51章 區雄第250章 說服第18章 劉蟠第166章 崩潰第184章 七夕第347章 鬱林第353章第279章 連雨第412章 刺史
第152章 改名第134章 流淚第43章 荊蠻第419章 猛將第518章 海昏第213章 女誡第486章 主力第521章 傾出第441章 大罵第177章 施恩第526章 薄行第402章 噩夢第187章 袍鎧第204章 曲轅第393章 破城第253章 戰死第154章 縣舍第18章 劉蟠第260章第295章 召見第242章 三爵第506章 桃李第250章 說服第141章 酃縣第310章 親近第283章 洪水第350章 歸來第466章 射策(上)第86章 醉鄉居第508章 南昌第442章 破局第324章 膝席第513章 斬當第219章 開戰第135章 歸來第235章 軍市第366章 歎服第277章 急報第23章 赴任第449章 隱戶第463章 三郡第175章 授田第388章 突破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18章 劉表第62章 拔刃第163章 解土第251章 入主第93章 墓祭第370章 同州第191章 計議第188章 三年第495章 鐵樓第75章 百石第235章 軍市第337章 同符第77章 赤驥第282章 建言第81章 必須死第117章 清茶第100章 大船第465章 出使第32章 求字第100章 大船第203章 魄力第235章 軍市第334章 洗兵第16章 決定第395章 悲涼第338章 烏滸第515章 不忠第441章 大罵第176章 親耕第48章 取字第280章 投靠第198章 招降第438章 勸降第514章 後事第297章 除孝第140章 二年第181章 棄嬰第465章 出使第504章 進兵第262章 水戰(上)第505章 周鳳第270章 醫所第120章 茂才第470章 策論第529章 詔書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380章 津鄉第51章 區雄第250章 說服第18章 劉蟠第166章 崩潰第184章 七夕第347章 鬱林第353章第279章 連雨第412章 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