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預備

第418章 預備

清晨,劉景軍將士吃過堪稱豐盛的戰前餐,而後被甲執兵,在各營隊率、屯將、曲長的指揮下,排成縱隊,次第出諸營。

劉景與諸葛亮、龐統等僚屬登上數丈高的營門望樓,居高眺望,觀察遠處的荊州軍。

不過由於雙方相距較遠,只能看清荊州軍背倚城池列陣,人數頗衆,至於具體細節,還要依靠前線的斥候彙報。

隨着一撥撥斥候頻繁往返,劉景漸漸摸清了對面的情況。

荊州軍總人數約在兩萬五千人上下,分爲左、中、右三軍。

中軍及左翼皆爲漢人打扮,右翼則是椎髻裸足的蠻夷,不出意外當是柤中夷王梅平的部曲,雖沒有傳言中的萬衆,亦有六七千人。

劉景神情略顯嚴肅,扭頭問身側的諸葛亮、龐統道:“孔明、士元,你們說,王威、張允爲何敢於出城野戰?難道真的是因爲這些柤中蠻夷之故?”

“不會。”諸葛亮斷然否定,言道:“數千柤中蠻夷,儘管不容小視,卻也不足以決定成敗。王威乃知兵之人,絕不會將希望寄託在蠻夷身上。”

龐統點頭表示同意,接着將心裡的猜測說出:“劉備駐軍樊城,會不會是劉表、劉琮父子爲迷惑我等,故意放出的假消息,其實劉備已暗中來到宜城?”

這正是劉景擔心的地方,只是斥候並沒有在敵陣中發現劉備的旗幟。當然,這說明不了什麼,劉備也有可能故意隱藏蹤跡,以便關鍵時刻,突然發難。

諸葛亮一臉凝重,道:“劉備乃當世雄傑,麾下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若劉備親至,當爲我等大敵,不可輕忽。”

這種事根本不用諸葛亮提醒,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無論王威、張允出於什麼原因,決定出城野戰,劉景都要假定劉備已至,此戰必須要留出足夠的預備隊,以備不時之需。

劉景在徵詢了諸葛亮、龐統等人的意見後,以振威中郎將甘寧爲前部督,督前軍五千人,先登校尉黃忠擔任先登。

以折衝中郎將褚方爲左部督,督左軍五千人,厲鋒校尉高翔、平虜校尉霍篤等佐之。

以建武中郎將韓廣爲右部督,督右軍五千人,驍武校尉阿僕、鷹揚校尉馮習等佐之。

輔義校尉馬周、武衛校尉於徵、陷陣校尉魏延等率領中軍七千人,拱衛劉景。

後軍今天將作爲全軍預備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然要交給最信任的心腹、手足,劉景以武鋒中郎將蔡升爲後部督,騎都尉劉亮佐之,率步騎五千居後。

另外綏軍中郎將劉宗督水軍以爲外援,參軍鄧芝率羸兵留守大營。

當兩萬七千步騎於營外集結完畢,劉景和諸葛亮、龐統等僚屬下樓乘馬,馳入陣中。

劉景擐甲介馬,尊嚴若神,親持麾旗,所過之處,將士無不歡呼雀躍,巨大的聲浪久久迴盪在天地間,莫說對面的荊州軍,就連宜城士民亦清晰可聞。

劉景在山呼海嘯聲中策馬直入中軍,一聲令下,數萬步騎轟然而動,開赴戰場。

“咚、咚、咚……”

劉景軍陣列前端,有持鞀鼓者,整肅行伍,有持旌旄者,引導行進,劉景軍軍陣宛若烏雲壓頂一般移動過來,荊州軍將士看在眼中,心中充滿壓抑之感。

劉景軍共計兩萬七千人出戰,單單鐵鎧就有萬領,皮甲亦有數千領,全軍披甲率超過五成,黑壓壓一片,極具震懾力。

劉景近些年雖然一直不遺餘力發展荊南冶鐵業,奈何荊南底子太薄,暫時難見成效。而劉景軍之所以擁有如此多的鐵鎧,大多來自於荊州軍的“貢獻”。

此消彼長下,哪怕荊北諸郡皆產鐵,短期內也難以填補巨大的缺口,眼前荊州軍披甲率僅三成左右,這還沒算缺少甲冑的柤中蠻夷,不然披甲率還會更低。

劉景軍軍陣最終停於敵陣二百步外,重新整頓隊伍,爲交戰做最後的準備。一時間朱旗搖盪,鼓聲隆隆,令兵縱馬穿行陣中,傳達指令,大戰一觸即發。

被任命爲前部督的甘寧介馬於陣前,粗豪的臉上神采飛揚。

也不怪他面有得意,前部督可不僅僅只是指揮前軍那麼簡單,由於戰場瞬息萬變,劉景身處後方,很難及時作出應對,這時候就需要前部督的輔助,也就是說,前部督相當於副帥。

想想兩年前,他還困頓於南陽,鬱郁不得志,而兩年之後,他竟然成爲了劉景軍的副帥,心裡怎能不感激劉景的信重。

甘寧用力拍了拍黃忠寬厚的肩膀,道:“今日陷陣破敵之功非我前軍莫屬,漢升,努力。”

“諾。”黃忠抱拳應道。

“進攻……”劉景身處大陣中央,華蓋之下,以麾遙指對面的荊州軍陣地,平靜地下令道。

劉景話音方落,陣中的數十面牛皮大鼓同時擂響,震耳欲聾的戰鼓聲瞬間席捲整個戰場。

早已蓄勢待發的劉景軍聞鼓而動,陣中一座座五十人隊,一改行軍時的縱隊,變爲突擊的錐形陣,由東至西,延綿數裡的戰場上,數十座錐形陣同時俱進,猶如一柄柄大錐,鑿向荊州軍。

二百步,劉景軍士卒踩着節奏舒緩的鼓點,徐徐而行。

一百五十步,荊州軍率先發起攻擊,陣中剎那間積弩亂髮,只是由於距離尚遠,且劉景軍士卒甲楯周全,因此並未造成太大威脅。不過劉景軍士卒加快了行進的速度,由徐行變爲疾行。

一百二十步,劉景軍重弩手在前方甲楯的掩護下,開始向對面的荊州軍陣地傾瀉箭雨。

荊州軍亦不甘示弱,大舉還擊,兩邊弩手你來我往,箭如雨發。如此密集的攻擊下,雙方士卒傷亡劇增,每時每刻都有人中箭倒地。劉景軍士卒硬抗着頭頂無窮無盡的箭雨攻擊,向前推進,百步、五十步、三十步……

“殺……”當與敵陣相距二十步遠,劉景軍突然鼓聲大作,士卒皆大呼奮進,發起衝鋒。

黃忠率領的先登率先衝到荊州軍陣地前,一座座錐形陣以一往無前之勢,鑿入荊州軍楯牆。

(本章完)

第333章第191章 計議第36章 劉瑍第475章 妹夫第450章 官學第368章 江東第165章 猛將第238章 求援第153章 龔氏第251章 入主第443章 韓暨第350章 歸來第159章 退讓第124章 宴會第318章 放歸第182章 慈幼第191章 計議第454章 委蛇第411章 不義第4章 賴慈第230章 敗走第106章 調離第49章 醫聖第12章 質書救鄰第438章 勸降第421章 三英第447章 高義第461章 守節第117章 清茶第42章 點評第184章 七夕第417章 柤中第412章 刺史第184章 七夕第132章 同席第166章 崩潰第25章 吏舍第16章 決定第524章 馬尾第248章 心絞第381章 江陵第397章 攻城(1)第312章 心意第293章 奇策第113章 啓程第226章 死第98章 高利貸第6章 葛生第145章 離開第316章 禁酒第84章 魚梁洲第164章 動手第508章 南昌第515章 不忠第137章 洞房第110章 主簿第392章 落幕第132章 同席第52章 歸家第365章 劉備第341章 衝鋒第327章 西鄂第24章 郡府第62章 拔刃第325章 泉陵第332章 徐庶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286章 軍令第223章 習珍第490章 盡出第40章 悲歌第218章 樓船第160章 搶權第255章 後續第457章 飛矢第231章 勸降第36章 劉瑍第433章 堅韌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16章 暢談第341章 衝鋒第249章 聞訊第34章 志向第409章 詐降第504章 進兵第168章 募兵第339章 出戰第373章 盟約第189章 噩耗第27章 皓月第189章 噩耗第402章 噩夢第104章 軍法第168章 募兵第31章 蔡升第268章 填塹第109章 難題第295章 召見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
第333章第191章 計議第36章 劉瑍第475章 妹夫第450章 官學第368章 江東第165章 猛將第238章 求援第153章 龔氏第251章 入主第443章 韓暨第350章 歸來第159章 退讓第124章 宴會第318章 放歸第182章 慈幼第191章 計議第454章 委蛇第411章 不義第4章 賴慈第230章 敗走第106章 調離第49章 醫聖第12章 質書救鄰第438章 勸降第421章 三英第447章 高義第461章 守節第117章 清茶第42章 點評第184章 七夕第417章 柤中第412章 刺史第184章 七夕第132章 同席第166章 崩潰第25章 吏舍第16章 決定第524章 馬尾第248章 心絞第381章 江陵第397章 攻城(1)第312章 心意第293章 奇策第113章 啓程第226章 死第98章 高利貸第6章 葛生第145章 離開第316章 禁酒第84章 魚梁洲第164章 動手第508章 南昌第515章 不忠第137章 洞房第110章 主簿第392章 落幕第132章 同席第52章 歸家第365章 劉備第341章 衝鋒第327章 西鄂第24章 郡府第62章 拔刃第325章 泉陵第332章 徐庶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286章 軍令第223章 習珍第490章 盡出第40章 悲歌第218章 樓船第160章 搶權第255章 後續第457章 飛矢第231章 勸降第36章 劉瑍第433章 堅韌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16章 暢談第341章 衝鋒第249章 聞訊第34章 志向第409章 詐降第504章 進兵第168章 募兵第339章 出戰第373章 盟約第189章 噩耗第27章 皓月第189章 噩耗第402章 噩夢第104章 軍法第168章 募兵第31章 蔡升第268章 填塹第109章 難題第295章 召見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