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吏舍

第25章 吏舍

吏舍形制皆是“一宇二內”樣式,看似大同小異,實則屋宇有新有舊、位置有偏有正、環境有好有壞,差距有若雲泥之別,如果是一名沒有背景的微末小吏,絕對會被分到一處年久失修、緊靠牆垣的蔽廬。

劉景出身大族,自身亦有名聲,待遇自然有所不同,他的新住處不僅明亮堅固,且前院栽以花草,格調極爲雅緻。

李吏在一旁用羨慕的語氣說道:“這裡之前歸於主記王君,王君不久前被明府君拜爲安城縣縣長,前天才離開此處。

王君爲人素喜潔淨,容不得半點污濁,每至休沐日,便命家中奴婢前來灑掃,屋宇器具,樣樣不落。劉君不用怎麼收拾,直接就可以入住。”

劉景對新居環境十分滿意,雖然未必和對方有什麼關係,但他卻不吝感謝:“能夠住進這樣的房舍,真是意外之喜,足下費心了,多謝。”

李吏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連忙搖頭道:“劉君謝錯認了,小人就是一個引路之人,哪裡幫得上劉君的忙。”

“對了,劉君,”李吏手一指隔壁另一棟同樣頗爲雅緻的屋宇,說道:“此間房舍的主人劉君或許認識。”

“哦,是誰?”劉景好奇問道。

“金曹掾桓公長桓君。”

“原來是他。”

劉景腦海立時浮現出一張剛毅嚴肅的面孔。

桓公長名叫桓彝,字公長,是功曹桓階的二弟,前些天他還參加了其三弟桓篡的婚禮,期間與桓彝有過短暫交談。

桓彝出名非常早,十五六歲時就已經聞名長沙,和兄長桓階併爲長沙太守孫堅所重。

前些年桓氏兄弟常常被拿來相提並論,不過後來桓階不顧個人安危,隻身詣劉表,乞回故主孫堅屍首,令他一躍成爲天下聞名的忠義之士,桓彝亦被其兄光芒掩蓋,自此之後,桓氏兄弟不再同論。

劉景頷首道:“我與桓公長雖然僅有一面之緣,但他的風采,卻是令我記憶猶新,能夠和他這樣的君子成爲鄰居,是一件幸事。”

李吏恭維道:“劉君和桓君皆爲有德君子,日後比鄰而居,一定會成爲朋友。”

說罷,李吏推開柵門,引着劉景穿過院落,走進屋子。

李吏先前之言果然半點不假,不僅室內甚是整潔,連廚室都被收拾得乾乾淨淨,基本不用怎麼打掃就可以入住,倒是省去了不少工夫。

宋谷將牛拴好,從車上取出莆席,鋪於地面,又搬來書案坐墊,方便劉景、李吏休息。

劉景邀李吏入座,出言感謝道:“足下陪我周旋大半日,着實辛苦了。”

李吏搖頭道:“區區小事算不了什麼。”

劉景取來自備的清水,一邊爲李吏倒水,一邊問道:“不知足下可否熟悉市樓情況?”

李吏略一沉吟,說道:“既然劉君問起,小人便將自己知道的說給劉君聽一聽:

監市掾姓黃名秋,乃是臨湘大族出身,之前曾主管倉曹數年之久,因任上出了紕漏,這才被迫轉遷監市掾。”

劉景點點頭,有些話李吏不便明言,他之前已經從族兄劉蟠那裡聽說了,黃秋爲人不修行檢,飲酒無度,屢出紕漏,若非太守張羨待下寬和,早就被下獄治罪了,哪裡會容他繼續留在郡府。

“市右史名叫謝良,亦是臨湘本地人,出身貧寒,是從微末小吏一步一步爬上來的。

據小人所知,他性格沉穩,勇於任事,一年到頭也不見他休沐幾次,幾乎將市樓當做自己的家。

至於其他諸吏,小人瞭解有限,就不多做口舌了。”

李吏畢竟出自功曹,縱然職位低微,眼界卻是奇高,市中除了監市掾、市史,其他人顯然不被他放在眼裡。

劉景頷首笑道:“這就夠了,足下一番話對我幫助很大,對於市中情況,總算不再是兩眼一抹黑了。”

“能夠幫到劉君就好。”李吏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問出口道:“劉君家世顯貴,德才兼備,諸曹還不是任由劉君挑選,爲何偏偏選擇去市井?”

這話李吏不是第一個問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劉景再次搬出名臣第五倫作爲擋箭牌,最後說道:“只要肯用心任事,不論身在何處,都能大放光彩。”

李吏臉皮抽了抽,一時無言以對。

宋谷前前後後忙碌了近半個時辰,總算將車上的東西全部搬進屋舍。

李吏眼見劉景安頓得差不多了,當即提出告辭:“功曹事務繁多,小人不宜久留,如果劉君沒有其他吩咐,小人便要回去了。”

“既然足下公務在身,在下就不多做挽留了。”劉景起身相送。

“小人明日平旦再來,陪劉君去市樓赴任。”離開前,李吏說道。

劉君點頭稱好。平旦即早上六點,漢代官吏的工作時間爲早七(卯時)晚五(申時),吏舍和市井之間相距並不算近,因此李吏需要提前半個時辰趕來和劉景會和。

目送李吏離去,劉景返回屋子,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書籍,他這次帶來了許多書,足夠他看一陣子了。

另一邊宋谷也沒閒着,因爲劉景領的俸米都是原糧,需要加工一下,脫去稻殼。

院中便有現成的石碓,宋谷借用牛力,花了大半個下午,解決了劉景的吃飯問題。

此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吏舍是郡吏平日居住生活的地方,莫說奴僕,就算家人也不容留宿。

合不合理先放到一邊,既然有着這樣的規矩,就需要遵守,所以此間事情一了,劉景便讓宋谷趕緊駕車返家。

現在這個時間剛剛好,拖得再久一些,出行不免會擔上一些風險。

宋谷走後,劉景開始生火做飯。薪柴是他特意從家裡帶來的,不然還要專程跑一趟市井。

漢代不管是大家抑或小戶,普遍實行一日兩餐,早吃稀飯、晚吃乾飯,而早上那頓,大多都是用隔夜飯做成粥簡單糊弄一口,唯有晚餐這頓,纔會正正經經烹飪。

劉景前世從小到大,一直都是一個人生活,廚藝當然差不了。

沒有炒鍋,就以銅釜代替,沒有豆油,就以脂膏代替,食材更是無需擔心,脂肉鹿脯、雞子醃魚、蔬菜瓜果,應有盡有,皆是臨行前族人所送。

這是他來到臨湘的第一頓飯,稍稍花了一些心思,做了一碗肉丸葵菜湯,一盤蔥炒雞蛋,搭配鹿脯醃魚,足可稱得上豐盛了。

很久沒有吃到自己親手做的飯菜,劉景吃了滿滿兩大碗米飯才停下筷子。

酒足飯飽後,劉景疏懶地斜倚在長榻上,翻開《漢書》,之前他已經將高祖時期的人物傳記讀完,接下來該輪到文帝了,這一時期有一個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賈誼。

談及賈誼,劉景腦海裡第一個反應便是李商隱那首流傳千古的《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在後世人的眼中,賈誼充滿悲情色彩,一生懷才不遇,而且他這個纔不是一般的才,是能夠輔佐帝王治理天下的王佐之才。

前漢名士劉向就深爲賈誼感到惋惜,直言:“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國體,雖古之伊、管未能遠過也。”

其子劉歆更是對賈誼推崇備至,聲稱:“漢朝之儒,唯賈生而已。”

對於這樣的評價,劉景不置可否。說來賈誼還曾被貶謫至長沙任王太傅,雖然只有短短三年時間,但長沙百姓始終不曾忘記他的恩惠,甚至死後爲他立祠堂,至今祭禮不絕。

(本章完)

第534章 歸心第344章 中箭第237章 監九縣第283章 洪水第357章 鄧芝第305章 內附第161章 良法第55章 鄧瑗第508章 南昌第112章 擔憂第370章 同州第431章 獻計第134章 流淚第163章 解土第38章 諸葛玄第89章 桃板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373章 盟約第500章 敗慈第258章第308章 遺願第295章 召見第176章 親耕第493章 猝遇第268章 填塹第204章 曲轅第424章 入陣第351章 班底第451章 水鏡第498章 城破第251章 入主第466章 射策(上)第284章 澤國第339章 出戰第447章 高義第326章 相遇第139章 於徵第99章 王彊第452章 自白第330章 封拜第246章 名字第433章 堅韌第343章 斬將第473章 迴歸第260章第439章 文聘第294章 輕鬆第263章 水戰(下)第337章 同符第119章 內憂第374章 圍攻第416章 暢談第224章 潰敗第186章 八月第415章 龐統第518章 海昏第410章 中箭第314章 賢妻第140章 二年第289章 倒戈第496章 鐵壁第164章 動手第332章 徐庶第328章 許都第449章 隱戶第84章 魚梁洲第188章 三年第454章 委蛇第525章 劉曄第479章 蒼梧第400章 大雨第132章 同席第241章 蔣琬第494章 戰臨第384章 招攬第449章 隱戶第151章 全殲第310章 親近第388章 突破第344章 中箭第347章 鬱林第267章 比箭第133章 鄧芝第34章 志向第76章 新左史第81章 必須死第253章 戰死第118章 劉表第301章 城破第538章 董和第25章 吏舍第49章 醫聖第392章 落幕第133章 鄧芝第498章 城破第439章 文聘第322章 馬鞍第45章 弩第460章 趙戩第415章 龐統
第534章 歸心第344章 中箭第237章 監九縣第283章 洪水第357章 鄧芝第305章 內附第161章 良法第55章 鄧瑗第508章 南昌第112章 擔憂第370章 同州第431章 獻計第134章 流淚第163章 解土第38章 諸葛玄第89章 桃板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373章 盟約第500章 敗慈第258章第308章 遺願第295章 召見第176章 親耕第493章 猝遇第268章 填塹第204章 曲轅第424章 入陣第351章 班底第451章 水鏡第498章 城破第251章 入主第466章 射策(上)第284章 澤國第339章 出戰第447章 高義第326章 相遇第139章 於徵第99章 王彊第452章 自白第330章 封拜第246章 名字第433章 堅韌第343章 斬將第473章 迴歸第260章第439章 文聘第294章 輕鬆第263章 水戰(下)第337章 同符第119章 內憂第374章 圍攻第416章 暢談第224章 潰敗第186章 八月第415章 龐統第518章 海昏第410章 中箭第314章 賢妻第140章 二年第289章 倒戈第496章 鐵壁第164章 動手第332章 徐庶第328章 許都第449章 隱戶第84章 魚梁洲第188章 三年第454章 委蛇第525章 劉曄第479章 蒼梧第400章 大雨第132章 同席第241章 蔣琬第494章 戰臨第384章 招攬第449章 隱戶第151章 全殲第310章 親近第388章 突破第344章 中箭第347章 鬱林第267章 比箭第133章 鄧芝第34章 志向第76章 新左史第81章 必須死第253章 戰死第118章 劉表第301章 城破第538章 董和第25章 吏舍第49章 醫聖第392章 落幕第133章 鄧芝第498章 城破第439章 文聘第322章 馬鞍第45章 弩第460章 趙戩第415章 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