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逃亡

第206章 逃亡

見劉景滿口答應,劉母稍感寬慰,她之所以早早就讓次子劉基出仕,便是怕他在家長期受到劉瑍影響,也失去了上進之心。長子劉瑍已經註定不會有所作爲,次子劉基斷不能再步其後塵。

示意跪在地上的二子起身,劉母拉着劉基的手嘆道:“將基兒託付給仲達,我心中安矣。”

劉景瞥了一眼在一旁顯得失魂落魄的劉瑍,說道:“基弟雖然年輕,但爲人沉靜,恪守儀禮,舉措雅緻,來我門下做一個刀筆小吏,卻是有些屈才了。”

劉母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要論屈才,當年仲達入市井爲吏,豈非更加屈才?如今不也成爲百里之宰。況且,門下職位雖卑,卻身居要職,又能時時聆聽仲達的教誨,對他最適合不過。”

此事劉母顯然不是倉促做出的決定,必然是想了一路。

劉景道:“在下與文朗有着特殊的情誼,日後一定會像對待自家子弟一樣對待基弟。”接着又道:“基弟既然決定出仕,就必須要提前取字了。”

劉母回道:“其父去世前,已經爲他取好字了,叫文始。”

“基者始也,莫非其父去世前,就已經看出劉瑍不是興家業的人?而將希望寄託在次子身上?”劉景心裡忍不住猜測道。

“劉基劉文始,這名字甚好。”劉景隨後指向身後車輛,說道:“這裡人羣往來,過於紛擾,不是說話的地方,在下已經準備好田宅,請上車。”

看着劉景殷勤的模樣,劉母輕嘆道:“那就麻煩仲達了。”

劉景笑着回道:“這怎麼能說是麻煩呢,在下身爲地主,自然要盡心盡力,庇護親朋。”

劉瑍家不說一貧如洗,也是家當寥寥,唯有書籍裝了數車。

一路上,劉景和劉瑍聊起近況,兩人畢竟也一年多不見了。

劉瑍面有不豫之色,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着劉景的問題,明顯缺乏談興,看得出之前劉母的話,對他產生了不小的觸動。

劉瑍爲人一向灑脫不拘,如今這副模樣,倒是頗爲罕見。

不過劉景並沒有天真到認爲僅憑劉母的一席話,就能讓劉瑍放棄隱居之念。兩人相識也不算短了,他最是清楚劉瑍心意堅硬如鐵,不可撼動,其母也不行。

對此,劉景已經不知道嘆息過多少次了,早就放棄了。

他爲劉瑍一家準備的新住處位於酃縣西南,一座山嶺腳下。

相比於在臨湘時的數畝小宅,數間茅屋,新住處要強出太多太多了,佔地十餘畝,屋宇共有十間,皆寬敞堅固,前院有菜園,後院則栽榆九株,可養蟬。

另外劉景還撥給其家二百畝稻田,以供生活。

要知道,以前劉景一家,外加門客宋氏一家,只要二百三十畝稻田,就能夠生活無憂。

不過誰讓劉瑍嗜酒如命呢,每年劉家開銷大得驚人。

而劉景之所以只給了劉家二百畝田地,倒不是他扣門,而是擔心給多了,劉瑍都拿去買酒,整日沉溺酒精,把自己喝廢了。

劉母對新住處十分滿意,又是一番感謝不提。

劉景事務繁忙,待了片刻就離開了。

翌日,陶觀也到了,這次劉景沒有露面,接待他的是蔡升。

劉景過後找機會見了他一面,陶觀仍然還是以前那副樣子,矮小的身軀,滑稽的相貌,十分可笑,然而他一開口,便會給人以知書達理,彬彬有禮的感覺,和外表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劉景好整以暇的端坐主位,問道:“子儀,你接下來有什麼打算?還要繼續以販餅爲業嗎?”

陶觀點頭道:“是,小人並不會其他營生,除了做餅,別無選擇。”

劉景道:“酃縣乃是偏遠小縣,不比臨湘,城中人口不滿萬人,而且百姓也更加窮困,你想要在這裡靠販餅養家,恐非易事。”

這個問題陶觀不是沒有想過,可他只有這一樣本事,不靠販餅爲生,又能靠什麼呢?

劉景沉吟一聲道:“你知道醉鄉居吧?這是我一位族人所開,如今臨湘陷入險境,醉鄉居自然也就經營不下去了,我的這位族人準備在酃縣重開醉鄉居。如果你有意的話,可去做肆主,薪酬用來養家,綽綽有餘。”

陶觀和蔡升關係匪淺,從後者那裡,隱隱猜到醉鄉居與劉景的關係,他驚訝的是劉景的想法:“啊?劉君讓小人做醉鄉居的肆主?這如何使得?”

用一個侏儒做肆主,讓外人知道了,還不得被笑話死?

劉景笑道:“區區一間酒肆,以子儀之能,自無問題。”

陶觀心中甚暖,深深一拜道:“多謝劉君,小人感激不盡。”

劉景暗暗搖頭,他能做的,也就只有這麼多而已了。

隨後幾日,接運士卒家眷的船隊陸續歸來。同時到來的,還有大批從北方難逃而來的百姓,短短數日間,難民便突破了萬人,並且還在高速增長。可以預計,未來隨着局勢的不斷惡化,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這些難民,絕對不能放任不管,不然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劉景一邊派出大批士卒嚴防死守,一邊向東部安城、茶陵、攸縣、容陵四縣,以及零陵、桂陽二郡求援要糧。

劉景相信他們會做出理智的決定,如果不給糧食,到時候就別怪他將難民引向他們的地盤。

這日,劉景正埋頭給零陵、桂陽二郡寫信之際,忽然得到彙報,湘水上來了一支艦隊。

這支艦隊,由三十餘艘大小船艦組成,其中艨艟十艘,鬥艦十四艘,其餘亦爲大船。

它們正是長沙僅剩的水軍,當日在臨湘水上,敗於蔡瑁率領的荊州水軍後,不敢返回臨湘營塢,一路逃亡至酃縣。

甚至酃縣都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若非劉宗等人率兵船攔住了南下的去路,他們恐怕會一口氣逃往零陵。

劉景不禁“勃然大怒”,當此危機之時,他們不想着抗擊北敵,反而欲避往零陵,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章完)

第255章 後續第522章 變故第523章 南下第109章 難題第474章 柤中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49章 隱戶第113章 啓程第155章 拜訪第82章 圍攻第54章 鄧攸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95章 韓廣第65章 後續第507章 占卜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52章 歸家第209章 攻城第153章 龔氏第419章 猛將第89章 桃板第230章 敗走第135章 歸來第219章 開戰第280章 投靠第350章 歸來第515章 不忠第310章 親近第154章 縣舍391.第391章 大敗第289章 倒戈第543章 刺孫第366章 歎服第273章 攻城(上)第356章 請婚第367章 跛馬第275章 交趾第337章 同符第70章 攤牌第280章 投靠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126章 六禮第438章 勸降第167章 收穫第268章 填塹第134章 流淚第427章 身當第22章 交談第312章 心意第360章 獻計第30章 陶觀第437章 薨第121章 王粲第212章 寫信第220章 拍擊第169章 奔襲第412章 刺史第167章 收穫第426章 拔箭第328章 許都第218章 樓船第455章 投降第536章 邀請第119章 內憂第218章 樓船第509章 設計第313章 隆中第18章 劉蟠第396章 怒吼第40章 悲歌第206章 逃亡第378章 策反第211章 計劃第418章 預備第253章 戰死第479章 蒼梧第516章 夜取第50章 寶珠第247章 病逝第493章 猝遇第474章 柤中第330章 封拜第332章 徐庶第517章 古樟第70章 攤牌第91章 壁畫第30章 陶觀第89章 桃板第154章 縣舍第242章 三爵第85章 囚徒第183章 吏治第373章 盟約第163章 解土第385章 夷陵第369章 出使第140章 二年第200章 兵臨第313章 隆中第170章 斬首
第255章 後續第522章 變故第523章 南下第109章 難題第474章 柤中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49章 隱戶第113章 啓程第155章 拜訪第82章 圍攻第54章 鄧攸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95章 韓廣第65章 後續第507章 占卜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52章 歸家第209章 攻城第153章 龔氏第419章 猛將第89章 桃板第230章 敗走第135章 歸來第219章 開戰第280章 投靠第350章 歸來第515章 不忠第310章 親近第154章 縣舍391.第391章 大敗第289章 倒戈第543章 刺孫第366章 歎服第273章 攻城(上)第356章 請婚第367章 跛馬第275章 交趾第337章 同符第70章 攤牌第280章 投靠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126章 六禮第438章 勸降第167章 收穫第268章 填塹第134章 流淚第427章 身當第22章 交談第312章 心意第360章 獻計第30章 陶觀第437章 薨第121章 王粲第212章 寫信第220章 拍擊第169章 奔襲第412章 刺史第167章 收穫第426章 拔箭第328章 許都第218章 樓船第455章 投降第536章 邀請第119章 內憂第218章 樓船第509章 設計第313章 隆中第18章 劉蟠第396章 怒吼第40章 悲歌第206章 逃亡第378章 策反第211章 計劃第418章 預備第253章 戰死第479章 蒼梧第516章 夜取第50章 寶珠第247章 病逝第493章 猝遇第474章 柤中第330章 封拜第332章 徐庶第517章 古樟第70章 攤牌第91章 壁畫第30章 陶觀第89章 桃板第154章 縣舍第242章 三爵第85章 囚徒第183章 吏治第373章 盟約第163章 解土第385章 夷陵第369章 出使第140章 二年第200章 兵臨第313章 隆中第170章 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