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退讓

第159章 退讓

劉景借用孔子之言,當衆表態,欲以道德和禮法治縣,這番話無疑給衆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由於縣令長權力過大,可以“私立條章”,也就是自己設立制度、法規,百里之間,生殺予奪,一言而決,既能以一人而興一縣,也能以一人而敗一縣。

人之纔能有高低,德行有厚薄,尤其近世以來,長吏多是尸位素餐之輩,能興縣者寥寥無幾,敗縣者倒是比比皆是。

酃縣衆吏,自然是希望廷君能夠清靜無爲,垂拱而治。簡而言之,就是儘量少折騰。

之前兩任廷君,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前任廷君,奉行清靜之道,在官數年,雖然考課在長沙諸縣始終排名靠後,縣君的位置卻坐得穩如泰山,以病終。

而前任廷君,就偏偏不信這個邪,仗着自己是臨湘大族出身,目空一切,獨斷專行,上任還不滿一個月,便將酃縣裡裡外外,攪得雞犬不寧,上下皆怨。

結果好巧不巧,意外出現了,其年末之際,乘船遊覽湘江,不慎失足落水,溺斃身亡。

前任廷君究竟是不是死於意外,暫且放下不談,這已經是一個不解之謎。

劉景若真能以道德和禮法治縣,不能不說是酃縣之幸也。

望着堂下衆吏一副“心安”的模樣,劉景臉上不禁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隨後衝身旁正襟危坐的嚴肅遞去一個眼神。

嚴肅知道該輪到自己“上場”了,當即開口道:“明廷乃諄諄君子也,爲政寬和,不忍峻法,然《書》雲:‘伯夷降典,折民惟刑。’言以刑制民,以禮制刑,二者不可偏廢。

明廷爲一縣之君,‘德化爲理,不任刑法’,自無不可,但本丞主刑獄囚徒,卻不能如明廷一般,當恪盡職守,以法督下。”

衆吏聞言,頓時傻眼了,目光齊刷刷轉向坐於君位的劉景,見其面無表情,不禁面面相覷。

朝會以來,嚴肅幾乎沒怎麼開口,很容易就被衆人忽視了。

嚴肅在臨湘小有名聲,但更多是作爲劉景的背景板出現。這也沒辦法,他是被劉景拔於微末之中,而且在市井主政,僅僅“蕭規曹隨”而已,加上不會做人,有這樣的結果毫不奇怪。

酃縣就更沒有人認識他了。開始大家以爲他只是一個“擺設”,或是聽命於劉景的“提線木偶”,可聽了他說的這番話,衆人紛紛端正態度,再不敢小覷他。

因爲縣丞和縣長一樣,亦是“長吏”,只要縣長不插手,理論上來說,他有權力處置包括功曹在內的所有縣吏。

而以他和劉景的親密關係,其手中權力顯然不會受到限制。

衆吏再次將目光投向龔英,後者無疑是受到影響最大的人,嚴肅和褚方,至少能分走他手中大半的權力,而且名正言順。

龔英神色自然,顯得十分淡定,他早就對此有了心理準備,如果劉景只是一個滿口仁義道德之輩,怎麼可能引得劉表、張羨爭奪,不滿弱冠便出爲一縣之長。

原本酃縣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設縣丞了,之前兩任縣君巴不得大權獨攬,從未提及。而劉景此番赴任,卻爲嚴肅討來縣丞一職,他的意圖不言而喻。無非是顧及所謂的名士風度,不願親自下場奪權,而讓嚴肅代勞。

唯一令龔英意外的是他居然請出了褚方,直到現在龔英也想不明白,他是怎麼說服褚方的?

朝會結束後,衆吏懷着不同的心情,三三兩兩離開正堂。龔氏兄弟默契十足的行往功曹。

龔武走進功曹聽事室,爲自己倒了滿滿一大杯涼水,一口飲下,卻澆不滅心頭的火氣,怒氣衝衝道:“二兄,難道我們就任由劉景小兒步步緊逼嗎?”

龔英忍不住皺起眉頭,道:“四弟,慎言。”

雖然他已經讓人在門外把守,並且功曹內部多是他的親信,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涉及縣君,再怎麼謹慎都不爲過。

龔浮亦憂心忡忡道:“二兄,我認爲四弟說得有道理,你今日也看到了,褚方一至縣寺,吏卒見到他,莫不俯首下拜,崇敬有加,長此以往,四弟威信必損。”

龔武聞言臉色一黑,但三兄說的確是實情,論威望,他不如褚方,論職位,他也不如褚方,他這個兵曹掾,恐怕用不了多久,便會淪爲“孤家寡人”一個。

龔英嘆道:“說到底,我們再如何掌權,也只是吏,而劉景,是官、是長吏、是縣君……他一句話,就能讓我們一無所有。我們除了退讓,別無他法。”

龔武面目一獰,惡狠狠道:“何不行從前故事。”

龔英立時色變,怒道:“住口!你想滅我家嗎?!”

龔浮同樣出言責備道:“四弟,這種事怎麼能宣之於口?”

當初爲了守住這個秘密,除了他們兄弟幾人,其他人都被滅口了,包括追隨他們幾兄弟多年的心腹之人。實在是因爲這件事情太過嚴重,一旦泄露出去,就是滅家之禍,爲了家族安全着想,哪怕是心腹,也只能殺了。

龔武自知失言,頓時緘口。

龔英暗暗搖了搖頭,前任縣長要不是狂妄自大,一上任就準備拿他立威,令雙方爆發激烈衝突,他也不願出此下招。

但這種事發生一次或許可以解釋爲意外,發生兩次就授人以柄了。

更何況,劉景是說殺就能殺的嗎?不說他的名望、背景,殺他等於是捅了馬蜂窩,單單是褚方這一關,就過不去。

龔英沉默半晌,說道:“我們兄弟五人,併爲縣吏,稱得上盛極。但這種情況,豈能長久?劉景想要權力,我們給他就是,沒必要和他發生衝突。”

龔武一臉鐵青的跳起,道:“二兄何以如此氣短?”又扭頭望向龔浮:“三兄,你怎麼說?”

“我聽二兄的。”龔浮一向唯龔英馬首是瞻,這次也不例外。

龔武當即氣得摔門而出。

龔浮面露憂色道:“二兄……”

龔英嘆道:“我會看着他的。”

(本章完)

第99章 王彊第224章 潰敗第227章 火攻第67章 掌權第43章 荊蠻第288章 義士第41章 吟詩第529章 詔書第272章 魏延第221章 矢石第337章 同符第495章 鐵樓第112章 擔憂第253章 戰死第334章 洗兵第443章 韓暨第541章 有望第458章 斬羽第319章 還禮第491章 徐宗第481章 團圓第264章 突襲第181章 棄嬰第465章 出使第281章 面見第57章 示好第148章 警鼓第52章 歸家第255章 後續第184章 七夕第54章 鄧攸第524章 馬尾第401章 城塌第434章 伏擊第52章 歸家第338章 烏滸第253章 戰死第175章 授田第327章 西鄂第433章 堅韌第344章 中箭第512章 伏兵第303章 復仇第441章 大罵第192章 開戰第104章 軍法第132章 同席第10章 劉伯嗣第82章 圍攻第511章 開戰第531章 放歸第335章 十哲第87章 請醫第316章 禁酒第213章 女誡第496章 鐵壁第39章 自負第233章 圊溷第262章 水戰(上)第48章 取字第207章 合兵第400章 大雨第485章 誓師第255章 後續第326章 相遇第542章 出兵第468章 射策(下)第530章 仁義第72章 偷長第9章 躬耕養客第501章 彭虎第178章 來接第165章 猛將第341章 衝鋒第518章 海昏第333章第19章 桓階第320章 來投第53章 道歉第369章 出使第422章 出陣第429章 逆轉第538章 董和第162章 免役第211章 計劃第111章 歸來第544章 葛周第455章 投降第8章 腫足第193章 耒陽第338章 烏滸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91章 壁畫第116章 再見第288章 義士第390章 責備第38章 諸葛玄第259章 送禮第472章 失策第91章 壁畫
第99章 王彊第224章 潰敗第227章 火攻第67章 掌權第43章 荊蠻第288章 義士第41章 吟詩第529章 詔書第272章 魏延第221章 矢石第337章 同符第495章 鐵樓第112章 擔憂第253章 戰死第334章 洗兵第443章 韓暨第541章 有望第458章 斬羽第319章 還禮第491章 徐宗第481章 團圓第264章 突襲第181章 棄嬰第465章 出使第281章 面見第57章 示好第148章 警鼓第52章 歸家第255章 後續第184章 七夕第54章 鄧攸第524章 馬尾第401章 城塌第434章 伏擊第52章 歸家第338章 烏滸第253章 戰死第175章 授田第327章 西鄂第433章 堅韌第344章 中箭第512章 伏兵第303章 復仇第441章 大罵第192章 開戰第104章 軍法第132章 同席第10章 劉伯嗣第82章 圍攻第511章 開戰第531章 放歸第335章 十哲第87章 請醫第316章 禁酒第213章 女誡第496章 鐵壁第39章 自負第233章 圊溷第262章 水戰(上)第48章 取字第207章 合兵第400章 大雨第485章 誓師第255章 後續第326章 相遇第542章 出兵第468章 射策(下)第530章 仁義第72章 偷長第9章 躬耕養客第501章 彭虎第178章 來接第165章 猛將第341章 衝鋒第518章 海昏第333章第19章 桓階第320章 來投第53章 道歉第369章 出使第422章 出陣第429章 逆轉第538章 董和第162章 免役第211章 計劃第111章 歸來第544章 葛周第455章 投降第8章 腫足第193章 耒陽第338章 烏滸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91章 壁畫第116章 再見第288章 義士第390章 責備第38章 諸葛玄第259章 送禮第472章 失策第91章 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