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下來,李雪顏累的腰痠背痛的回家,看來這教師比起醫生來也沒有想象中那麼清閒,王伯與王嬸早就準備了晚飯,衆人久等李雪顏回來便能開飯了,李雪顏一路盤算着該如何跟王伯商量此事,不知不覺就到家了。
“李姑娘回來了。”
“老婆子,快去將飯菜端上來,咱們準備開飯了。”
李雪顏洗手坐下,自從他們來了,王嬸每日都做一桌子的好菜招待大家,大家心裡都十分感激。
“李姑娘,第一天覺得如何?”
“還行,孩子們都很乖巧聽話,不過,我有一事想跟村長您商量。”
“李姑娘請說。”
“今日我看到咱們村裡的學堂早已經年久失修了,危險性很大,況且房子漏水,要是趕上颳風下雨,孩子們根本不能上課,所以我想咱們是不是發動鄉親們將這學堂翻修一遍,至少保證孩子們的安全。”
“其實我也早就有了這個想法,至少鄉親們太忙,根本騰不出時間來,要翻修那學堂,花銷太大,鄉親們都靠種地爲生,根本承受不起呀,我曾將此事告知知縣大人,希望他能幫助我們,但自從那日回來之後此事便毫無音訊了,想必他也不想幫忙。”
“着實可惡,都說百姓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他們就是這樣對待自己的衣食父母的。”
“咱們這是小村子,位置有偏遠,他們當官的才懶得搭理我們的死活呢。”
“修葺的銀兩就交給我來解決,到時候還請村長您出面來請大傢伙來幫忙。”
“我們是不能再收您的銀子了,就算出去乞討,我們也會湊足銀子回來修葺學堂的。”
“哪用得着出去乞討,這銀子就在山上,等着我們去挖呢。”
“李姑娘這是何意?”
“我今日思量了許久,我本就是做草藥生意的,對藥材也略知一二,不如就有我上山去挖藥草,然後往王海拿到鎮上的藥鋪換銀子不就好了,如此下來一個月內咱們一定能攢足銀子。”
“這……您願意出面教孩子們讀書寫字我們大家都已經感激不盡了,要是再讓您上山挖草藥湊錢修葺學堂,我這村長當的確實太窩囊了,真是讓諸位貴客見笑了。
”
“既然我們住在了王村,自然要爲王村出力,明日的課我是這樣安排的……你們二人可願前去?”
楊嬤嬤與履善對視一眼,痛快的答應下來了了。李雪顏覺得,讀書之餘應當還要強身健體,況且履善武藝高強,爲人也和藹可親,正好去學堂教男孩子們習武,楊嬤嬤細心和藹,刺繡又如此出神入化,自然可以前去教女學生們刺繡,這也算是勞技課了
。
“那明日一早,王海你便隨我一同上山。”
“好嘞,那我明日可要跟您好好學,日後說不定也認識幾樣。”
“那你可要好好學了。”
“小姐,您讓我跟履善準備的木板我們二人今日已經釘好了,東西放在門口,您一會去看看,還有這是您要的東西,我閒時打磨了幾支,不知是不是您要的。”
履善從袖口裡掏出幾根白色的‘粉筆’,樣子倒是像極了,但拿在手裡卻沒有現代的粉筆如此細膩,而且還一個勁的掉粉,怕沒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麼好用,湊合着應該勉強可以。
“一會吃完飯,你幫我一起給‘黑板’上色吧,這幾日天氣不錯,風乾幾日,等新的學堂修葺好了,咱們就將它釘上。”
“行。”
翌日一早,李雪顏起身時履善便也起身了,他說今日是他平身第一次給孩子們上課,心情激動睡不着,其實他是準備去後山砍些小竹子當木劍,見他如此上心李雪顏也算放心了,二人收拾收拾便上山去了。偶爾有陰雨天氣,上不了山的時候,便由李雪顏帶着孩子們在學堂裡朗讀詩文,日子過的飛快,轉眼已經過去了一個月,衆人靠賣藥材終於贊助了修葺學堂的銀子,而前往匈奴國的迎親隊伍也抵達了匈奴國的國都。對於此次迎親的隊伍,皇帝做的十分的保密,朝野上下知道內情的也只有元景弘他們父子二人與派去迎親的大臣姚萬春了。百姓們則是猜測五王爺出使西域,看上了哪個羣主公主之類的皇親國戚,回來求皇上賜婚迎娶人家,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大的陣仗。
“皇上,這是迎親大臣快馬加鞭派人從匈奴國送來的八百里文書,請皇上過目。”
“呈上來。”
“嗻。”
劉公公小心翼翼的遞上文書,皇帝迫不及待的拆開,文書上寫着。
“恭呈陛下,下官不辱使命,於今日在匈奴國都城見到了三王爺,也與匈奴可汗傳到了聖意,可汗十分高興,說萬分榮幸與我朝結親,託下官向陛下您帶來問候,如今一切都準備妥當,三日之內下官便與手王爺攜匈奴公主一同動身回朝。”
皇帝看了看文書下的日期,算起來人馬應該在回來的路上了,自從知道元景炎沒死之後,皇帝頓時覺得自己又重新找回了左膀右臂,只要炎兒能回來,就一定能壓制住老五,他這皇帝之位也就高枕無憂了,不過按老五的性子,不可能會讓炎兒平安回來的。
“來人,速速傳朕口諭,命邊疆二王爺元景燁調遣一千精兵,護送迎親隊伍回京。”
“嗻。”
“皇上,您打算如何昭告天下三王爺‘死而復生’之事?”
“該怎麼說怎麼說,此事交代到戶部,讓戶部先草擬一份詔書呈上來,待朕看過之後再行決定,劉正,此事你親自去辦,切記讓他這幾日管住自己的嘴,沒有朕的命令之前不準走漏風聲
。”
“是,老奴這就去辦。”
劉公公前腳剛走,後腳便有小太監進門稟報。
“啓稟皇上,柳貴妃求見。”
自從李雪顏出事之後,皇帝便鮮少去柳貴妃那了,並不是她失了寵,而是皇帝怕柳樂蓉問起李雪顏之事,自己不好說,知道她們姐妹二人情深,怕惹得她哭一陣子。
“就說朕公事繁忙,晚些再去看她,讓她回去吧。”
“皇上,貴妃娘娘說有要事要與您商量,要是您今日不肯見她,她便長跪在御書房門口不起。”
正當前一個太監準備起身出去回絕的時候,又有一個小太監進門稟告,皇帝放下手中的狼毫筆,嘆了一口氣。
“讓她進來吧。”
“是。”
這一個月來,柳樂蓉明顯感覺到了皇上對自己的冷淡,她的大計還未實施,豈能失去了這唯一的靠山,如今能挽回皇上心的,只有自己肚子裡這個孩兒了,她端着燉品,蓮步輕移的走進御書房。
“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
“你怎麼來了,真不是讓你在鳳鸞宮好好歇着嗎?”
“皇上以前一個月來看臣妾的次數那是十個手指頭都數不完,如今皇上來我這鳳鸞宮的次數可是越來越少,臣妾每日都在宮中眼巴巴的等着皇上來,可惜都沒帶等到您,可是樂蓉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情,惹皇上您不快了?”
“沒有,只是這個月朝廷迎來送往的事情多了,朕沒時間去你那坐坐了。”
“如此臣妾就放心了,這是臣妾給您燉的雪蛤膏,皇上您嚐嚐。”
“放下吧,朕一會再吃,你剛纔不是說有要緊的事情要與朕商量,何事?”
柳樂蓉臉一紅,嬌羞的低下頭摸了摸自微微有些變化的肚子輕聲的說道。
“皇上,太醫說……說臣妾有喜了。”
“什麼?”
“皇上您不高興嗎?”
“朕這是太高興了,有些難以相信,你快坐下,以後別給朕燉補品了,小心累壞了身子,你等等,朕派人擡步攆送你回宮。”
皇上高興的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了,說着便要叫人,卻被柳樂蓉一臉笑意的拉住。
“皇上您就這麼急着趕臣妾走嗎?”
“你看,朕這一高興倒是忘記了,你先坐一會,朕處理完手頭上的一些事情便隨你一同回去。”
“皇上,您都不問問孩子多大了,太醫怎麼說?”
“是是,孩子多久了,朕怎麼沒有聽太醫院的太醫提起過呢?”
“妾身也是最近才知道的,近幾日總是寢食難安,請來太醫看過之後說臣妾有喜了,他本想稟告皇上您的,是臣妾將他攔住,臣妾覺得這事還是我親口說出來纔有意義,沒想到皇上您總是不來,臣妾想說都無從開口
。”
“是朕的疏忽,從今日開始,朕每日都抽空去鳳鸞宮看你,這樣你可滿意?”
“臣妾可記住皇上您說的了,皇上可不許耍賴。”
“朕可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說到自然就會做到。”
柳樂蓉看着坐在書案旁批閱奏章的男子,有時候連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仔細想想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也許沒有遇見李雪顏,也許自己還是在尋歡樓賣唱的藝妓罷了。只可惜她與自己性子不同,終究還是不能一同走到最後。
“皇上,許久不見李妹妹了,我倒是怪想念她的,不知她何時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