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回

Jinbang 七十七回

當下搖了搖頭,道:“那不可能。你要知道,畢大人並沒貪污你們的軍餉,朝廷不發銀子,他也是無法可想。”張正朝道:“咱們不管是誰不給銀子,總之今次若不補餉,弟兄們決不善罷甘休。”桓震嘆道:“那又何必?倘若畢大人給你們拷打致死,非但銀子拿不到一分,罪過反而更重,擅殺朝廷命官,你有幾個人頭夠砍?”張正朝咬牙道:“左右活不下去了,莫若大夥兒同歸於盡罷!”

桓震暗暗心驚,心想這是一個亡命之徒,同他講理是講不通的。

一人快步走了進來,伏在張正朝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張正朝神色一變,低頭沉思片刻,忽道:“先發兩個月餉來,咱們便放了畢總兵。”桓震心中奇怪,何以這人竟會忽然轉了態度?莫非畢自肅已經快要死了麼?搖頭道:“不成,兩個月也是太多。”張正朝面露怒色,卻又忍住了沒發作,低低哼了一聲,道:“那麼六萬,不可再少。”桓震更加確定畢自肅已經傷重,討價還價道:“五萬。”

張正朝一伸手,掀翻了桌子,幾個遼兵聞聲奔入,人人擎刀,環立周圍。郭廣初早已唬得面無人色,心中只是埋怨桓震不知好歹觸怒了亂兵。桓震不慌不忙地直視張正朝,從牙縫中吐出兩個字:“五萬。”張正朝捏緊拳頭,目光炯炯地瞪着桓震,瞪了半晌,終於長嘆一聲,鬆開了雙拳,道:“就是五萬,三日之後便要見銀子,否則畢自肅性命難保。”兩人伸出手來,擊掌爲誓。

回到城外軍營,桓震便問郭廣初有甚麼法子湊起五萬銀子。郭廣初道:“城內存銀原有二萬,想必都已給叛軍掠去。爲今之計,只能向寧遠商民謀借了。”桓震也覺只有這一個法子,點頭道:“就是如此。明日請大人與我一同入城去募借。”

說是募借,他身後跟着氣勢洶洶的五百兵丁,個個端着火槍,哪裡有人膽敢不借?桓震倒是十分認真,一個個地打下了欠條,兩天下來,已經有了三萬多,還差不足兩萬。他不知畢自肅能夠再堅持幾天,想一想袁崇煥還要六七日才能到達,就算寧遠等得,畢自肅也未必等得,還是先設法籌錢的是。可是寧遠家家戶戶已經給他走過一遍,哪裡還有餘錢?

正在營中發悶,忽然兵士來報,說有個行商,在外面定要求見。桓震心緒正差,哪裡有興趣見甚麼人,正要揮手趕出,忽然回過神來,行商?商就是錢,怎能不見?連忙叫人請了進來。

那行商穿着一件連帽大氅,進得營帳,將帽子除去,桓震一看他面貌,不由得大驚,霍然跳了起來,指着他叫道:“你……你……怎麼是你?”

那人卻是李經緯。桓震見到他此時在這裡出現,已經是十分驚訝,而李經緯下面的一句話,卻叫他更是張大了嘴巴,許久合不攏去。他帶了三萬兩銀子來!

寧遠兵變的第二天,李經緯便知道了消息。其時他正在唐山購炭,聽說寧遠鬧餉,當即帶了原本買炭用的三萬銀子,兼程出關,趕赴寧遠。

桓震瞧着他,心中只覺此人很不簡單。投以木瓜,必望瓊瑤,李經緯在自己最需要錢的時候雪中送炭,他想從自己這裡得到甚麼?這三萬銀子,是要,還是不要?一時之間,桓震有些難以決斷了。

李經緯似乎猜出了他的心思,諂笑道:“經緯受大人恩惠不淺,區區三萬兩,只是略表心意,請大人莫要嫌棄。”桓震自然不會相信他的鬼話,然而自己眼下又確是需要這筆錢。想了一想,提筆寫了一張欠條,蓋了自己官印,從印鑑中間一撕兩半,將一半給了李經緯,道:“這錢是本官借你的,日後必定歸還。”李經緯連連點頭。

這一來便有五萬銀子可以換回畢自肅了。桓震再度入城,與張氏兄弟交易,將他擡了回來。堂堂一個畢巡撫,幾日來給捆綁拷打得體無完膚,奄奄一息。桓震順便從城裡叫了個大夫,就在自己營中給他療傷。

畢自肅一連昏迷了兩天,到第三天上才醒了過來。桓震聽說,便親去看他。寧遠兵變之後他可是自殺了的,不能不善加防範。畢自肅見桓震進來,長嘆一聲,垂首道:“畢某無顏見天下人。”桓震默然無語,心想整個大明天下處處如此,你一個巡撫,又能怎樣?勸慰一番,也不管他聽進去與否,令士兵好生照料,實際卻是怕他自尋短見。

算算日子,袁崇煥差不多也該到了,他派出遊騎,每日向關內方向打探,果然八月七日這天,袁崇煥單騎馳至寧遠城下,聽得桓震在城外紮營,郭廣初畢自肅也在營中,便先來見三人。

他對於桓震處理的方式很是滿意,至少將畢自肅平安救

了出來,亂兵也暫時得到安撫,不致出現大的變亂。當下幾人一同商議下一步要如何辦法。袁崇煥道:“明日崇煥當單人獨騎,往說譁變士兵,敦促他們返回營伍。”桓震知道憑他的威望,做到這一點應該沒有問題,可是這以後又怎麼辦?躬身道:“督帥膽略過人,卑職敬佩不已。可是督師是否想過,寧遠士兵究竟因何譁變?”

不待袁崇煥回答,又道:“督帥親身入營,必定能平息事端,然而兵變是因欠餉而起,戶部一日不肯補餉,今日平服而明日復叛,錦州薊鎮都是一般,到那時候,難道能指望處處皆有袁督師麼?”

他這幾句話雖然說得尖銳,袁崇煥心裡卻明白很是有理。他自己在出京之前,也曾經同皇帝再三強調,“五年內,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須中外事事相應,方克有濟”,當時各部尚書雖然都是唯唯諾諾,但當真辦起事情來便有諸多推搪,不是事事相應,倒是處處掣肘了。他深知官場積弊,知道朝廷若不發餉,決難消除這個天大隱患,可是要發餉談何容易?離京前去過一次戶部,大明國庫也已經十分空虛,根本沒法應付遼東每年四五百萬的龐大開支了。

桓震也是知道那時的情況,袁崇煥平定兵變之後便向朝廷請餉,然而戶部無錢,皇帝又不願發內帑救急,結果寧遠方定,錦州、薊鎮等處又發生士兵譁變,崇禎被迫無奈,只有照袁崇煥請求的數目打了個四折,這點錢哪裡夠三鎮分?結果弄得邊關將士個個心寒,再也不肯出力賣命。更嚴重的是,經過這一次,崇禎第一次對袁崇煥起了疑心:你袁蠻子再三再四地向我要銀子,還說甚麼不給錢士兵便要譁變,莫非是在威脅我麼?

他既然知道事情將會這樣,那就要盡全力阻止。取出一份早預備好的奏摺,遞給袁崇煥,道:“督帥請看。”袁崇煥打開來細讀,卻聽桓震在旁道:“卑職當日在朝中時候,便曾向陛下進言,要求與海外諸番貿易。當時陛下以不合祖制駁回。然而近來天災愈重,遼東花費年年加巨,我大明財政已經左支右絀,再不新闢財源,恐怕……”袁崇煥沉聲道:“恐怕要喪師辱國!”桓震低頭不語。袁督師是明白人,不需要自己多費口舌。

袁崇煥看完了奏摺,沉思道:“百里說要通海貿易,本院以爲,構想尚可,只是如何着手纔好?”桓震道:“督帥離京之時,恰逢一個叫做鄭芝龍的歸順,督師可曾聽過?”袁崇煥凝神細思,道:“本院記得了,那是一個福建的海賊?”桓震點頭道:“正是。”攤開一幅東南海圖,指着菲律賓一帶道:“此處乃是東南海上財利淵藪,現下盡爲鄭氏所據。然而附近海盜,多有不服其管者,往往相互爭競。”壓低聲音,道:“我若結好鄭芝龍,助其剿滅周圍海賊,參股貿易,何愁財源不開?”袁崇煥反問道:“參股?”

桓震一怔,這纔想到自己無意中帶出了現代詞彙,連忙解釋一番。袁崇煥聽明白了,沉吟道:“這卻是好,只是眼下軍餉尚且不繼,哪裡有餘錢去通番貿易?”桓震大喜,心想只要你贊同開海便好,袁崇煥的名字往奏摺上面一寫,憑空就加重了不少分量。至於用甚麼入股,以後再來告訴你不遲。當下只推說自己還沒想到,容待再議。

袁崇煥也不再問,自去準備明天入城。果然次日袁崇煥單騎入營,憑藉他在遼兵當中的威望,終於勸說譁變士兵返回營伍。跟着捕十五人梟首示衆;斬知謀中軍吳國琦;責參將彭簪古;黜都司左良玉等四人。首謀張正朝、張思順兄弟,因爲是操炮好手,寧遠軍中無能過之者,特許前鋒立功。

桓震聽說左良玉也在受責之列,當即替他求情。袁崇煥不知這個都司同桓震有甚麼關係,疑惑一番,終於還是沒有答應。畢自肅給朝廷撤職,回關內的路上,在左衛上吊自殺了。

袁崇煥對朝廷終於還是抱着一分希望,平定兵亂之後,立刻上書請餉,果不其然,崇禎一毛不拔,滿朝大臣更是兵馬不知,錢糧不知,只知道大談“兵清自然餉足”,周延儒更說甚麼倘若袁崇煥與士卒親若父子,自然能叫部下“羅雀掘鼠”,現在士卒譁變,那分明是袁崇煥品德不夠了。

十月初章奏批迴,袁崇煥氣的大罵不止,崇禎固然是罵不得的,韓?是他座師,也不好無禮,然而首輔以下官員,無不受了他的廣東三字經。心想果如桓震所言,朝廷真是指望不上的了,忽然想起曾聽他說過海上貿易之事,這也是一個財源,至於皇帝是不是怪罪,他袁蠻子纔不理這些,你要我守土打仗,就須得給我銀子,你不給我銀子,難道還不准我自己想法弄銀子麼?

一百零九回第8回 劫獄四十五回營求七十回二十九回賭命六十五回十五回亂起九十九回五十四回二十五回帝都六十五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三十七回除夕夜把酒論道三十五回再會二十八回十八回十四回盟友二十一回一百三十八回二十四回前路四十四回四十三回去官七十九回四十一回破虜五十回立威八十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六十一回九十一回五十一回三十三回重逢一百二十六回149四回王嘉胤襲破黃甫川姜思睿備陳三大弊三十六回亂君九十六回二十四回前路二十一回老臣七十二回一百三十二回八十七回一百二十二回二十七回忠良第6回 驛卒第9回 傷逝九十二回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十二回落草二十九回一百零八回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一百二十二回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第6回 驛卒一百二十九回一百一十七回九十八回五十三回第十回二十八回乃翁一百二十六回一百零二回四十三回去官一百三十三回九十五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九十二回五十五回三十三回重逢五十四回五十三回一百一十六回第1回 越空四回王嘉胤襲破黃甫川姜思睿備陳三大弊十一回窮途九十八回第4回 蝗蟲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十三回破軍四十四回援手一百三十四回一百三十六回七十七回六十五回一百零二回三十五回溫氏女佯爲賢婦一百四十七回三十九回餉變一百四十二回五十五回五十七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九十一回第2回 餘震八十七回四十三回去官
一百零九回第8回 劫獄四十五回營求七十回二十九回賭命六十五回十五回亂起九十九回五十四回二十五回帝都六十五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三十七回除夕夜把酒論道三十五回再會二十八回十八回十四回盟友二十一回一百三十八回二十四回前路四十四回四十三回去官七十九回四十一回破虜五十回立威八十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六十一回九十一回五十一回三十三回重逢一百二十六回149四回王嘉胤襲破黃甫川姜思睿備陳三大弊三十六回亂君九十六回二十四回前路二十一回老臣七十二回一百三十二回八十七回一百二十二回二十七回忠良第6回 驛卒第9回 傷逝九十二回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十二回落草二十九回一百零八回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一百二十二回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第6回 驛卒一百二十九回一百一十七回九十八回五十三回第十回二十八回乃翁一百二十六回一百零二回四十三回去官一百三十三回九十五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九十二回五十五回三十三回重逢五十四回五十三回一百一十六回第1回 越空四回王嘉胤襲破黃甫川姜思睿備陳三大弊十一回窮途九十八回第4回 蝗蟲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十三回破軍四十四回援手一百三十四回一百三十六回七十七回六十五回一百零二回三十五回溫氏女佯爲賢婦一百四十七回三十九回餉變一百四十二回五十五回五十七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九十一回第2回 餘震八十七回四十三回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