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日落長河—(四)

劉邦滅掉黥布,撤軍回京,途中繞道了老家沛縣。這是他最後一次返鄉。

此時的劉邦已是個六十一歲的老頭。四十七歲起兵,至今已有十四個年頭。在彭城大敗時,匆忙地往老家跑一趟後,再也沒有回來過。

彭城大敗時的那次回家,匆匆忙忙、失魂落魄,也有些丟人。而這一次,劉邦是快意的。以一個“亭長”的身份從這裡出發,十四年後,以大漢帝國皇帝的身份回家,這是何等的榮光。

這次返鄉,劉邦是愜意的。在這裡,他痛痛快快地作鬧了半個月。這一次,應該是他那波瀾壯闊的一生中最爲幸福的一段時光。

在這裡,他留下了很有名的一首詩——《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短短的三句,概括了其一生的作爲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大氣磅礴的語句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代雄主的本質。

寫到此,我覺得我依然沒能真正認識這個人,沒有真正講明白這個人。對於這個人,我有些束手無策。

但是,我尊敬這個人,無論我用過什麼樣的詞語描述過這個人,但我依然尊敬他。因爲,他是真正的英雄,也是真正的偉人。這個人,值得頂禮膜拜。

在沛縣、豐邑作鬧一陣後,劉邦終於起身回京了。在劉邦回京的路上,蕭何的表演開始了。

就在劉邦埋頭趕路之時,一羣百姓跑了過來,攔住了鑾駕——告御狀。這種情景,我們在電影裡都碰不到幾次,劉邦真幸運,能夠參與表演一次,如果買彩票,肯定穩中五百萬。

老百姓要告的人就是蕭何。蕭何前一陣搶房搶地搗鼓事,強買民間房宅土地價值數千萬,動靜有些大,到現在終於開花結果了。

這些人呈上了十幾捆彙報材料,一二三四地列了一陣排比句,熱情洋溢地問候一下蕭何全家,然後成功地爲蕭何定了性:沽名釣譽,貪腐糜爛,扎爛別人氣球,搶小朋友棒棒糖,頭上生瘡、腳底潰膿,徹頭徹尾一個壞蛋。

劉邦高興了。真沒想到,蕭何同志還能做出這等事,還有機會捱罵,自己終於抓住了他的小尾巴,看來這個人也沒什麼大心胸,不足慮也。

也許大家可能會疑惑,相國辦壞事,皇帝不生氣反而挺高興,有些莫名其妙。實際上,這也很好理解的。劉邦關注的是自己的位置,當然他也並不是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但兩者相較,他更傾向於前者。如果蕭何一如既往的幹好事,名聲越高對自己的威脅也越大。所以,此時的劉邦是高興的。

但我個人認爲,這次百姓攔駕告狀應該是一次表演,蕭何同志可能就是這場戲的導演,最少他應該算是個編劇。

攔路告御狀不是一件小事,更何況所告的人是當朝相國。無論是皇帝還是相國,平頭小民都是得罪不起的,誰要不信你大可試試。一般人碰到這種事情都會忍氣吞聲、背地罵幾句娘了事,只要不是被逼上絕路或者神經有問題,絕不會傻着臉辦這事。

這是很好理解的。就憑這丁點理由去和權相叫板,定性你會敗訴,沒有人那麼天真地認爲皇帝能依法辦事,再說那也不是法治社會。

不要輕易去相信什麼“告御狀”能夠解決一切疑難雜症,很多時候那只是一個象徵性地口號而已,拿出來嚇唬嚇唬人,過過嘴癮算了。皇帝們沒那麼閒,天天陪着你打官司。這條道路要是能走得通,皇帝家門口將會天天人滿爲患,這麼一來,唯一一點好處就是增加了街頭老大娘的茶葉蛋銷量,別的事情不敢保證。

所以,按常規套路出牌的話,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狀告蕭何這件事,很明顯是有人在幕後操縱,具體操縱的人不用想就知道是誰。

蕭何好不容易找到了這麼一個保命的辦法,不拿出來顯擺顯擺怎麼也說不過去。當然,這種事情也不能胡顯擺,要是折騰到周昌的手上,那個二百五肯定會甩開膀子死纏爛打。所以,最佳的對象就是劉邦,最佳的辦法就是攔路告御狀。看似折騰的動靜很大,實際上影響面卻很小,一舉雙得,何樂而不爲?

應該說,蕭何自編自導的這場戲,還是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因爲這些人的表演很出彩,也讓劉邦很高興。

打發走這些人後,劉邦高高興興地上路了。他坐着馬車、哼着小曲,連迎面吹來的冷風,也讓他覺得無比舒暢。

劉邦回京後,蕭何第一時間前來拜見。他的確是應該來拜見的,一則出於禮貌,二則也要調研一下觀衆們對這場戲的認可度。

蕭何來了。

劉邦笑了。

劉邦歪着腦袋看蕭何一會,如同發現了個新大陸,一臉壞笑地說到:“你行啊!竟然搶房搶地,當上了相國竟然會爲自己謀福利了!你自己去向百姓請罪吧!”

蕭何是個老江湖,劉邦一開口,他就知道自己又一次順利過關了,不過嘴上還是要承認一下錯誤的,既然是演戲嘛,就需要把戲份做足。因此,蕭何規規矩矩地磕磕頭、認認錯,痛心疾首地表達了自己痛改前非決心。

蕭何這次危機似乎要渡過了,不過這只是似乎而已。

此時的蕭何是興奮的,真沒想到這麼個餿主意竟然如此有用,因此他和劉邦一樣喜形於色,倆人又默契了起來。

不過通常情況下,人不能太高興,高興的太狠就容易得意忘形,蕭何這次就犯了這個毛病。蕭何的得意忘形,讓劉邦那剛剛緩解了的疑心病,又加重了起來,差點沒要了蕭何的性命。

人,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是做不得假的,這完全是由性格決定。縱然在某件事情上玩玩手段、弄弄假,看似表演的不錯,取得了一些短期效應,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暴露自己的本色。

蕭何就是如此,他本身就不是那種搶房搶地的主,雖然在這件事情上表演的很精彩,但用不了幾個小時,就能讓他的本性暴露無餘。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與其違心作假,不如展現本真,縱然見疑,也不會把事情弄糟。蕭何這一次作假就吃了個大虧。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他沒能弄明白說客之言的精髓,既然讓你去搶房搶地,那從此開始,你就不再是原來的蕭何,不再是爲民請命的蕭何,而是一個背棄民意、惹人唾罵的蕭何,最起碼你不能再按原來的套路出牌了。

然而,蕭何沒能搞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只認爲做做假混過了關,就可以大搖大擺地、一如既往地做事。事實證明,他錯了。

當然,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是他錯了,更不能說是劉邦錯了。他們都沒有錯,只能說屬於他的那個時代將要過去了。功成名就之後,的確是需要往後站站,給別人騰騰位置,讓別人上臺表演表演。你一個人把戲演完了,那些龍套該怎麼擺置呀?更何況,還有很多大腕等着上臺呢,你總不能死乞白賴地不挪窩吧?

就如一場精彩的電影,**過後就是結尾,蕭何主演的這部電影該收尾了。

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章 起點——(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
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章 起點——(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