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

劉邦也真不是蓋的,拖着知天命的年齡,不辭辛勞地忙活一晚,薄姬懷孕了。

這倆人辦事效率讓人佩服。

按理說,薄姬能得幸皇帝,並且還懷了龍種,日子應該會好過一些。

但事實並非如此。

劉邦根本沒把她放在心中,度過那一晚後,劉邦再也沒有找她,似乎根本就不認識這個人。

而與此同時,呂雉卻正瞪着兩眼,注視着劉邦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在女人方面。因此,呂雉偷機摸空刁難一下薄姬。不過還好,畢竟呂雉當時的主要對手是戚姬,也沒把老實本分的薄姬怎麼樣。

雖然日子不算舒心,但對薄姬來說,已算是有很大改觀,畢竟有了個名分,有了個單身宿舍,並且還不幹體力活,不得不說是一個進步。

高祖五年,薄姬誕下一子——劉恆。

薄姬是一個與世無爭、謹小慎微的人,如果這輩子沒遇到劉邦,也許她將會默默無聞的織一輩子布。現在,有了兒子,知足了。接下來,那就安心守活寡吧。孤寂的薄姬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默默無聞地僻處掖庭一角,撫養着劉恆。

更加幸運的是,劉恆的性格極像老孃,安靜老實,從不惹事。這些都將幫助她們娘倆渡過隨後的難關。

但她娘倆愈是如此,劉邦卻愈是反感。一個老實的劉盈已經讓劉老大煩不勝煩,現又多了一個“不爭氣”的劉恆,自然不會太爽心。

因此,劉邦滅掉陳豨後,適時地把劉恆封爲代王。

代地是個什麼狀況,我在前邊是提到過的。在西漢初年,這算得上是個鳥不拉屎的窮地方,溝深風大,匈奴人時不時還會跑來串門,順手牽羊搶點日常生活用品。在當時,如果哪位仁兄被安排到此地,基本上等同於發配。記得那個叫韓王信的人,在這裡沒落戶幾天就痛苦地投奔了匈奴。

八歲的劉恆有幸被封到這麼個地方,可見他在老爹心目中的位置。

但這娘倆的行爲,卻博得了呂雉的一些好感。甚至在更多時候,呂雉產生了一些同命相憐的感覺。當然,這並不代表呂雉會對薄姬多麼友善,但這對薄姬娘倆隨後的命運而言,已經足夠了。

寫到此,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

前邊把許負相面的功夫吹捧的那麼高,並得到了劉邦的充分認可,還被封了侯。劉邦既然如此認可許負,爲什麼不考慮她的那個預言?

說實話,對於算命這種東西,絕大部分人是不會完全相信的,通常情況下都是將信將疑。

像《三國演義》中掐指一算,就知道有沒有人劫寨,這種事情基本上可以定性爲胡扯。如果真有那麼牛,就不用研究《孫子兵法》什麼的了,每逢打仗,找幾個算命先生,就能一見分曉,輕鬆容易,方便快捷。

所以,只要神經正常的人,通常情況下不會卜卦的結果作爲自己的行事準則。

劉邦就是一個神經正常的人,雖然認可許負,但並不相信她的這個預言。

後來,劉邦駕崩,呂雉掌政天下。

呂雉當家後,對情敵們毫不客氣,該關的關,該砍的砍。甚至連情敵們的兒子也不放過,百般刁難,直到弄死爲止。

但薄姬是個例外,得以出宮,跟兒子到代國養老。這的確一個幸運。薄姬之所以能夠榮幸,讓呂雉對她網開一面,一是因爲她與世無爭的性格,二是由於她不被寵幸的經歷。

也許還會有人問,呂雉那麼多疑,爲何沒在許負的那個預言上做文章?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預言,呂雉肯定是聽到過的,原因是許負太出名。但她依然沒有對薄姬母子動手。

史料裡沒對箇中緣由加以探討,但認真翻閱史料後,還是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首先,呂雉也是神經正常的人,雖然她殺伐決斷很乾脆,但並沒有出現精神分裂的症狀。因此,她對那個預言並不怎麼相信。重要的是,毫無根基的薄姬母子,根本對呂雉構不成什麼威脅。再說,呂雉再狠也不可能一股腦把所有人全部殺光。

其次,在野史中有這麼個記錄:文帝感念許負拯救自己和母親的恩典,而稱其爲義母。也就是說,許負曾幫助過薄姬母子。不難想到,薄姬母子最危險的時期該是什麼時候,能同時搭救這母子二人,肯定和呂雉有些關係。更重要的是,許負深得呂雉信任,遠比陳平等人混的好。當然,這也完全得意於她的專業技術,能把馬屁拍的冠冕堂皇。

縱然如此,不代表呂雉沒動過滅掉劉恆的心思。前邊提到過,呂雉先後把劉友、劉恢改封“趙王”,並在這個位置上把他們弄死後,曾一度叫劉恆來接替這個崗位。

幸運的是,那次陳平的出手相助,讓劉恆順利避險。

無論怎麼說,薄姬母子順利保住了命,這對大漢天下來說,是一筆財富。

上邊拉拉雜雜的講了這麼多,只是探尋了劉恆能夠活命的緣由,但並沒有探討他之所以能稱帝的優勢所在。

劉恆的優勢主要有三個:

一是因爲這個人性格比較好——老實本分。更重要的是,劉恆非常孝順,老孃生病,他能幾天幾夜不合眼,親自熬藥喂藥,在漢朝的歷代皇帝中,劉恆的孝順是有名的。在“以孝治天下”的西漢王朝,這是被充分認可的。

也就是說,劉恆稱帝,讓陳平、周勃等人感覺自己的危險係數要小一點,既得利益更有保障一點。說直白點,這些人認爲,老實的劉恆更容易控制。當然,這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而已,實踐證明,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人,使起壞了更難以招架。

二是因爲劉恆沒有根基。雖然他有“代王”的稱號,但在劉邦的這些子孫中,他的實力是最弱的一位。這除了他的性格、出身外,還與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係。這些年來,劉恆老老實實地待在代地,那是個匈奴出沒頻繁的地方。惡劣的生存環境,讓他很難滋生逐鹿天下的想法。

原因其實很簡單,外姓人在這裡,混不好了可以投靠匈奴;而劉恆卻沒得選擇,依靠朝廷也許能混的久一點,如果跑到匈奴地盤上,可能會更悽慘。因此,他老老實實地待在這個地方,沒產生過非分的想法,也沒培養起雄厚的實力。這對陳平等人來說,很有利。

第三個原因是薄姬。之所以說劉恆能夠莫名其妙的勝出,關鍵原因還在老孃的身上。劉邦一死,呂雉作鬧了這麼多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羣臣挑選皇帝,先挑選皇帝的老孃,講全一點就是外戚。羣臣生怕再蹦出來個呂雉,反咬他們一口。就薄姬多年來的表現看,完全符合他們的要求。

這一項,也正是最大的熱門人選劉襄在這次競選中敗北的緣由。

既然劉恆的優勢這麼多,那該請他登場了。。.。

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章 起點——(三)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
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章 起點——(三)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