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

劉恆亢奮了一把,別出心裁地搞了一次“親征”,這是一件很吸引人眼球的事情。

劉興居的眼球就被他吸引了過來。

事實上,這次匈奴人南下前,曾知會過劉興居,還做了一些謀劃,準備搞一個裡應外合的事情出來。一個從北向南,一個由東向西,推翻劉恆,讓劉興居取而代之。當然,匈奴人不搞免費服務,成功後,劉興居是需要支付一些“費用”的。

但這對劉興居來說,依然是一件好事。他現在的日子過得比較窩憋,隨時都有掉腦袋的可能,還不如奮力一搏來的痛快。

然而匈奴人並沒有做出他們的承諾。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匈奴人。

匈奴萬餘人的先遣部隊突襲上郡後,滿指望劉興居能及時起兵,貫徹裡應外合計劃。然而,劉興居卻拉着屁股沒動靜,這讓冒頓很上火。

冒頓這個人雖然很彪悍,但腦子有點問題,容易上當受騙,並且記性還不是太好。記得很久以前,韓王信、陳豨,甚至盧綰都先後忽悠過他,可冒頓就是不長心,每逢有人提議“裡應外合”,他都天真的相信。要說你年齡一大把了,單于都當了三十二年,沒道理會這麼幼稚,然而冒頓卻能接二連三的上當。這份童心,讓人不得不服。

冒頓的智商雖然有問題,卻比較有眼色。攻克上郡後,一看劉興居沒動靜,連忙叫停了先遣部隊。隨後聞得劉恆有了大舉動,慌忙叫右賢王回家。說白了,冒頓這次軍事行動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打秋風,並不準備和劉恆一較短長。

然而,腦殘的右賢王打亂了他的計劃,因爲灌嬰趕來後,右賢王一陣蹩腳的表演,讓冒頓丟盡了臉。但最讓冒頓上火的還不是右賢王,而是劉興居。他現在第一個念頭是:又上當了。

而此時的劉興居卻是令外一種狀態。

造反,不是小朋友過家家,做錯了還可以重頭來。這是一條不歸路,一旦邁出了,那就難再回頭。更重要的,造反工作,不是登臺吼一聲就會八方響應的,陳勝、吳廣那種良好的造反環境早已不再。這一點,劉興居是清楚的。

所以,此時的劉興居雖然暗自做了一些準備,但真要動手,卻猶豫徘徊起來。更何況劉興居至今還沒爲造反工作找到個響亮的口號。實力不足,能力不夠,連個油頭都沒有,這個時候造反,完全是沒事找抽。

再後來,就是劉恆突發奇想搞親征。就在劉恆溜達到代地愜意的搞自助遊時,劉興居也迎來了個不速之客。

這個客人並無出奇之處,也沒幹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主要是他的身份比較扎眼——匈奴人。這個人是冒頓派來敦促劉興居兌現承諾的。

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此時的劉興居就深有感觸。就如這位匈奴人所說的——“無退路矣!”

劉興居的確沒了退路。雖然這位匈奴人是暗自前來,可仍沒躲過一些人的眼睛。這個消息被快馬加鞭地向遠在代地的劉恆送去。

劉興居也很清楚自己的處境,既然沒了退路,何不趁劉恆離京,諸侯北上之際,突然舉兵。就算拼個魚死網破,也比等着挨刀板搶。

下定決心後,他準備動手了。

要說劉興居還是有一些眼光的,他經過深思熟慮後,在地圖上圈定了一個地方,確定爲造反事業的第一步主攻方向。這個地方就是滎陽。

在前邊我介紹過滎陽的戰略地位,這是扼守關東咽喉,可攻可守之地。劉興居選擇這個城池,不得不說,他是動了一番心思的。

劉興居住在山東,滎陽處於河南,可以在地圖上看看,兩地之間有着不短的距離。攻打滎陽不是百八十人就能幹成的事,最起碼需要幾萬人。拉着幾萬人從山東跑到河南,沒理由能瞞過所有人。

造反是暗地裡的幹活。劉興居大張旗鼓地去襲擊滎陽,好像有些無厘頭。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看似劉興居此舉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實上他的確付諸了行動,並且還真帶着幾萬人跑到了滎陽。不得不承認,劉興居的確很有兩把刷。

然而,劉興居之所以能抵達滎陽,並非他打仗的能力有多麼的強悍,關鍵在於他找到了個合適的藉口。

藉口還得在劉恆身上找。

劉恆在動身去代地前,曾下過一道詔令:諸侯率軍聚於高奴。這是劉恆爲漢匈新一*戰的準備工作。

這道詔令下發後,各路諸侯紛紛行動了起來,在全國範圍調兵的調兵,遣將的遣將,一時間諸侯大軍紛紛搞起了自助遊。目的地——高奴。

在這個背景下,劉興居組織大軍四處遊蕩,也就合情合理了。然而他的目的地卻不是高奴,而是滎陽。

當然,劉興居私自改變了目的地,並沒向大軍做一個通報,只有幾個核心人物知道而已。也就是說,劉興居的很多屬下是被矇在鼓裡的。

不管怎麼說,劉興居還真的跑到了滎陽。

然而,劉興居跑到滎陽後,並沒一絲快感,反而陷入了新一輪的痛苦之中。

因爲在這裡他碰到了一個人——繒賀。這個人我介紹的不多,只在彭城大戰那一節中提到過他。雖然這個人亮相的次數比較少,但卻是個牛人。

也許有人還記得,劉邦在彭城大敗後,出城逃竄,但當時彭城卻還在漢軍的手中,只是岌岌可危而已。當時留守彭城的人就是繒賀。

那一次,繒賀爲劉邦的逃跑爭取了時間。但最終他也沒守住彭城,並被項羽趕了出來。但出城後,繒賀並非撒腿就跑,反而在流竄到項羽的後方打起了遊擊,拖住了楚軍的腳步,爲韓信組織京索之戰爭取了時間。這一仗,繒賀功勳卓著。劉邦稱帝后,繒賀被封爲祁侯。

劉恆繼位後,把灌嬰調到京城,卻把繒賀留到了這裡。這麼一個連項羽都比較頭疼的人住在這裡,劉興居的造反事業也只能抓瞎。

事實也的確如此,劉興居沒頭沒腦地跑來後,本想忽悠繒賀開城門。可繒老頭是見過世面的人,沒那麼容易上當。朝廷令諸侯去高奴,你劉興居帶了幾萬人跑到老子眼前晃悠,明顯有些不地道。因此,不僅不給他開門,還毫不客氣地用弓箭招呼他。

既然撕破了臉,那就無需多言了,打吧。

劉興居隨即催動大軍連攻了幾天城,可效果卻差強人意。繒賀依然不開門,劉興居照舊曬太陽。

就在劉興居萬般無奈之時,另外一個人趕了過來。劉興居的造反事業也將到頭了。。.。

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章 起點——(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八)
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章 起點——(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八)